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四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8-05-18

主办单位: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京林业大学

会议文集:第四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的重大经济和政治问题,党的历代领导人一贯重视,并依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使区域发展理论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和发扬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区域发展观,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及京津冀协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内容之系统、内涵之丰富、动力之永续,已经形成了新时代习近平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内容.三大战略各有侧重点,统筹规划、分区指导、覆盖全局、全面协调发展.
  • 摘要:本文从五个维度构建共享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285个地级市在2012-2016年共享发展指数的总体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变化趋势及空间结构等;通过系统聚类法分别分析了5个维度的空间格局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从时序演变上2012-2016年中国共享发展整体水平呈上升态势,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非均衡和空间异质性特征,且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限制因素各异,自2013年起共享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
  • 摘要: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新加坡是世界公认的发达地区,已经步入城镇化发展后期阶段,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实现了由速度型城镇化向质量型城镇化的转变,积累了丰富的“以人为本”城镇化建设经验,践行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发展目标.中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发展中期阶段,某些地方政府遵循GDP至上的城市发展理念,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违背了城市发展客观规律,致使城镇化发展出现了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因此“以人为本”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及必然选择.发达国家已经成功跨越了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其建设经验对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推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新加坡为例,首先介绍了3个地区的基本概况,其次总结了3个地区在城市发展理念及文化、城市规划及管理、城市公共交通、城市住房政策等方面以人为本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最后归纳了对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四点启示:树立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更新城镇规划理念与管理模式、重视城镇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建立多元化住房供给体系,以期为中国政府未来的城镇化政策制定及实践探索提供参考,推动中国解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城镇化的发展成果,拥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具有经济互助性的组织,也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经营主体,在促进中国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就中部地区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自有资金不足,而且融资又面临重重困难.本文针对中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问题,选取湖北省潜江市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受自身财务运营不规范、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与地方政府扶持不到位所制约,呈现融资难度大、渠道窄与助力小的特点.因此,建议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建设、构建合作社融资平台、建立健全政府政策支持体系,以期为破解中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题提供参考.
  • 摘要:贸易商品数量以及投资状况是两国经济贸易合作的直接和具体的体现,反映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关系,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本文实证分析了中约贸易商品结构以及中约投资规模和类别,研究发现,中约贸易中中国处于巨大的贸易顺差,并且其商品贸易结构仍然以低级的产业贸易为主.本文试从科技、教育、经济外向型这3个指标来分析中约两国贸易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 摘要:中国西部地区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以来,西部的经济水平虽有进步,但仍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本文从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环境污染防治与改善、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4个方面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12个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中国西部省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着区域性的不平衡,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部各省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之间未实现协调同步发展.从动态发展态势来看,西部能源消耗量逐年上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虽有提高,但未实现根本性扭转.未来西部需要完善生态制度设计,加强生态意识教育,牢守生态红线,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巩固基础设施,提高污染防治能力,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增强义务教育普及力度,通过人才的培养和实现产业升级,发挥出后发优势,同时国家应当在资金、政策、人才等层面继续加大对西部的支持.
  • 摘要:农村生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中国重要经济战略之一,突出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意涵,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浙江省丽水市生态环境资源逐渐丰富、生态产业结构逐次调整、三产支持力度逐步增强为生态三产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打造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支撑、生态服务业为增长点的生态经济体,可以通过培育生态有价理念,促进生产要素流通,延伸生态产业链,促进农村生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摘要: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效率损失与社会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市场分割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梳理现有研究资料对市场分割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市场分割会通过阻碍技术进步、阻碍产业集聚与结构升级、阻碍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等路径加剧地区环境污染.在实证层面,利用价格指数法选取28个省份12年七大类商品的价格指数计算市场分割程度,利用熵值法选取5类污染排放物数据计算环境污染指数,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分割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会显著加深地区环境污染程度.考虑到时滞效应,将解释变量进行滞后一期处理,结论依然成立,表明市场分割对环境污染的加剧作用具有持续性.通过建立统一协调的市场,消除地区间的恶性竞争与地方保护,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减小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摘要:创意经济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经济新形态.创意经济的内涵有二:首先,创造力、创意是创意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创意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其次,创意经济是借助于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交易,以创意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从空间分布来看,创意经济兴起和繁荣于现代城市.本文从降低对物质资源的依赖、提高空问资源的集约利用、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等方面分析了创意经济是城市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开展创意指数研究、科学规划城市空间、提高城市利便性、完善制度安排、定位产业属性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创意经济的对策建议.
  • 摘要:湖北省罗田县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努力建设大别山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大别山最具特色生态经济示范县,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了乡村振兴视域下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罗田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取得的成效及发展模式,总结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罗田县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启示.
  • 摘要:从界定绿色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在初步构建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运用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统计量检验的方法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筛选,确定了湖北省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评价湖北省绿色创新能力的水平.最终通过对比湖北省地市的绿色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找到湖北省绿色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摘要:近年来,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之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可以从空间组织、空间分布角度考察和辨认区域发展状态,因此,研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对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层次、实践模式及模式的应用,对中国经济空间结构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参考的方向:①在学习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探索适合中国经济空间结构发展的理论与模式.②研究方法应用上,注重综合利用多个研究方法,从多指标动态分析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③研究层次上,把握宏观区域发展,重视微观层面的实证分析.④模式与实践应用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各个地区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经济空间结构模式,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在知识溢出的视角下,利用2016年各省GDP和R&D投入等数据对R&D投入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R&D的投入结构对经济增长是有差异性的.中国各省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的空间相关性,R&D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空间效应,空间知识溢出效果显著.从R&D投入整体来看,R&D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都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经费投入要比人力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更大.从R&D投入结构对经济增长关系来看,不同执行部门和不同活动类型的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高校和基础研究对本省的影响最大,而科研机构和试验发展的知识溢出效应更加明显.
  • 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与沿线各国经济合作与商务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带动物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从而促进福建省物流业的茁壮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物流发展的现状、优势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对福建省发展物流的机遇与挑战,发现福建物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福建物流的优化发展策略.
  •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层面相关规划、武陵山区特殊的地质地貌,提出了“武陵山北支自然保护区群”的概念和范围,涉及4400平方千米范围,包括湖北五峰后河、长阳崩尖子、鹤峰木林子、宣恩七姊妹山和湖南石门壶瓶山、桑植八大公山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初步收集、统计、分析了保护区群内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数据,表明武陵山北支自然保护区群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该保护区群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研究生物起源、发展和演替规律的天然基因库,其生物种群具有南北过渡、东西承接、区系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探讨了保护区群的重要生态地位.从5个方面简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协同保护和战略前瞻为基调,从8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武陵山北支自然保护区群建设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