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12、13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第12、13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第12、13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河南新乡
  • 出版时间: 2015-10-01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12、13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武汉博物馆馆藏一面战国四山字纹铜镜,圆形,方钮座,钮座外有一周凹面方格,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组成,主纹叠压在羽状地纹之上,山字向左倾斜,素缘卷边,镜面的三分之一残缺,镜钮缺失,残片直径9.5cm,伴有裂缝、裂隙以及孔洞,镜面为黑色,表面附着有泥土和蓝绿色锈蚀物.铜镜有包括镜钮在内的占镜面总面积约三分之一的残缺,对镜面残缺的部分,参照同一时代、同一形制的另一战国四山镜并结合本铜镜残件自身的纹饰规律进行了补缺,尊重了客观事实,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其历史信息。
  • 摘要:青铜器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中,易发生锈蚀。目前普遍使用的除锈方法是传统的机械或化学类方法,但由于对除锈的环保性、高精度等要求,传统除锈方法己经无法满足对青铜器文物的除锈要求。而激光清洁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文物上,可以作为对传统除锈方法的一种补充,具有广阔的前景。国内外己经有激光清洗技术成功应用于青铜器除锈的经验,只要根据青铜器实际的锈蚀情况,采用适合的激光器以及激光工艺参数,除去锈蚀的效果比较理想,也不会对青铜器基体造成损伤。同时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钝化合金层,对青铜器的继续锈蚀有较好的防护作用。所以本文作者认为将激光清洗技术应用于青铜器文物除锈上将大有可为。但另一方面,激光除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除锈方法应用到青铜器的保护修复中,仍需要经过长期的试验数据积累和效果评估才能获得安全、可靠的激光参数,从而安全可靠地使用在文物上。
  • 摘要:笔者修复的两柄青铜剑为战国墓出土器物.M22∶1号铜剑,长42.9cm,宽4.2cm.铜剑表面有大量泥垢,剑体糟朽,已无机械强度.刃部小块残片脱落严重,有残缺.剑锋脱落,茎部断为3截,有残缺.M25∶5号铜剑,长44.1cm,宽4.7cm.铜剑表面有大量泥垢,剑体侵蚀严重,机械强度较低.剑锋残缺约1/2,剑首残留仅1/5,剑刃稍有残缺.二剑形制一样,均为斜宽从厚格式,腊长而两从保持平行,至锋处尖削,厚格倒凹字形,圆茎有箍.保护修复前对其进行病害记录,照相,绘制病害图,制定针对器物病害状况设计的保护修复方案等工作.
  • 摘要:春秋钟离君柏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双墩村,该墓葬因被盗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考古成果,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由于这件器物破碎腐蚀变形严重,在修复过程中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对可移动文物修复过程中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真实性及可操作性的规定,采用苏派特有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传统修复技艺的操作程序,通过整形、焊接、补配、做色等,利用物理方法修复矫形,成功地恢复了青铜器物的原貌。
  • 摘要:为了方便我国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的具体制定和采取统一的标准实施规范,国家文物局2004年起草并下发了文物博函[2004]48号文件——《关于发布“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文物局已经感受到了传统文物保护修复存在的不足之处,非常重视这一块儿的工作,从2007年截至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审阅并发布了六项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标准;其中《馆藏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写规范》(WW/T0009-2007)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起草,国家文物局审核后于2008年2月29日发布,自2008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从2008年以来标准化的方案编写成为文物工作者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个别细节或者说一些条款的规范还存在补充、改变与完善的问题.
  • 摘要: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水库西岸,下寺楚墓为春秋中晚期楚国王族墓群,1978年至1979年河南省丹江库区考古队先后发掘了春秋时期墓葬24座,车马坑5座,出土大量形制奇特、花纹瑰丽、铭文内容丰富、文字精炼、铸造精美的青铜器,充分显示了楚国在青铜器铸造方面的精湛技艺,为研究春秋时期楚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科学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但由于受埋藏环境及文物结构、合金成分等内、外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青铜器出土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使这些珍贵的青铜器长久保存下来,最大限度地恢复文物的艺术形象,便于人们欣赏、研究,根据《文物保护法》“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真实性及可操作性”的规定,借鉴国际“最小干预、可逆性和可再处理性”原则,采用传统修复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目前国内、外修复行业成熟的材料,通过清洗、矫形、低温焊接、补缺、做旧、封护等一系列程序,对下寺楚墓出土铜器M8∶1铜簋进行了科学的保护修复,获得了预期修复效果.
  • 摘要:青铜器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对研究我国古代文明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在数千年遗留的传世品和出土青铜器中,因外界影响和自身结构以及出土后环境因素的变化,这些珍贵的青铜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多数青铜器更是面临严峻的腐蚀保护问题.在严谨遵循“不改变文物原貌”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下,依据有关规定和行业技术标准,采用传统和现代科技方法,对铜造像进行保护、修复,修复部分做到“修旧如旧”,注重与整体的协调。
  • 摘要:西夏银器主要出自宁夏地区,内蒙古也有少量出土,总体数量较少.宁夏博物馆收藏有一件西夏银洗,于1976年在宁夏灵武县临河石坝村窖藏中发掘出土,是西夏银器的代表作,属国家一级文物.银洗的主要基本信息:平胎,侈口,直壁.口径11cm、底径4.5cm、高5.5cm.它的器型保存基本完整,底部边缘略有变形,底部多处有凹陷痕.在2013年全国巡展过程中,由于南方温湿度较大致使在其内底局部出现锈蚀,庆幸的是,锈蚀只发生在内侧局部表面.但不能因此放松警惕,这件银洗在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仅此一件,又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西夏文物精品,如果被锈蚀损坏,那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必须防微杜渐,果断铲除有害锈,对银洗进行全方位保护.
  • 摘要:传统青铜器修复中最主要的就是矫补形、粘焊接和做旧三大板块.矫补形、粘焊接大都以高大上的形象示人,而做旧则多是避实就虚,点到为止.而一件文物修复的好坏,能达到怎样的整体效果,矫补形、粘焊接这种稳固本体结构的工序固然必不可少,但修复好的文物将以怎样的一种表象被中国人审美观念所接受,则完全是取决于做旧这道工序的成败.
  • 摘要:文物的修复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化学、美术学等多个学科和铸造、焊接、婆镀等多门实用技术,这就要求在文物修复中既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又要加强实际操作,把理论学习中的新思路、新材料、新方法运用到修复实践中,不断探索文物修复的新理念。
  • 摘要:2009年5月,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徐楼村,抢救性发掘了两座古墓葬,从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青铜器.这批青铜器上图形文字对于文物价值的评估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枣庄市徐楼村这批青铜器制作精美、工艺精湛、文物价值很高,其中有9件带铭文(有的盖器对名),7件镶嵌红铜,图案有龙、虎、鸟和菱形纹等,这在枣庄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此外,还有乐器、车马器和工具等.这些青铜器为研究东周礼乐制度,研究当时青铜器制造工艺技术,以及对研究该地区历史和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就青铜器的铭文而言,一方面,这些铭文的内容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是文字学和训诂学的珍贵资料;另一方面,铭文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之一,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对书法艺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每一片需要修复的古陶瓷都有它的烧造历史、发展脉络和文化内涵,以及当时的制瓷规模、种类、工艺等的演变与发展特征,这些构成了古陶瓷修复件的“DNA”基本信息.在对这些古陶瓷修复件进行修复过程中,需要吸纳烧制这些古陶瓷窑口的考古学和古瓷科学研究成果,就烧造历史、演化过程进行全方位掌握,结合理论与实物对其胎土、釉色和装饰纹样等进行艺术风格与科学数据的分析,从而知悉该修复件的造型、装饰的美学特征与艺术风格等全面信息,这样进行修复的结果可以实现更深层次的“修旧如旧”的效果.
  •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今浙江省的宁绍地区当地的劳动人民开始烧造青瓷,随着历史的发展,唐代明州上林湖地区成为中国主要的青瓷发源地.青瓷,是指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的高温石灰釉,釉含2%的三氧化二铁,在氧化过程中烧成时呈青色或青绿色,故称青瓷.目前,国际上遵循的是“保持文化遗址或古迹的真正本性和价值”“最小限度治理和修复”的文物保护原则,我国遵循的是“修旧如旧”“不改变原状”的修复原则.文物修复的目的,既要以科学技术的方法防止其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还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根据不同的修复目的和修复要求,可以把古陶瓷修复分为商业修复、展览修复、科研修复这三种修复.
  • 摘要:中国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技术,而俨然成为一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贾文忠教授在《无形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中指出:“中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既是一门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技术又是一门边缘学科,它包含了很多学科和实用技术,在学科方面,有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金石学、化学、金属工艺学、美术鉴赏、鉴定学等……”传统文物修复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根据文物的类别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进行修复,随着历史的变迁传统技术的流失需要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另一方面如何继承和发扬光大传统的修复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更显重要.
  • 摘要:馆藏一件宋代龙泉窑烧制的青瓷五管瓶,瓶高11.7cm,宽12.7cm,釉色乳浊浑厚,玉质感强,釉薄处呈青灰,胎灰白.瓶身为圆筒形,器型矮胖丰满,折肩、收腹,肩上均匀竖立五支圆筒形管,管口内收,五管围绕中央圆筒、撇口瓶颈并与器腹相通.瓷瓶残缺严重,釉面布满棕色污垢,其中一管缺失,一管从肩部碎裂成三部分,其余三管均有部分缺失,中央瓶颈与瓶身相接处断裂,瓶口下方、底部圈足内有部分缺失.瓷瓶曾经修复,缺失处用灰白色石膏补全,石膏已老化表面坑洼不平并且有缺失,断裂处淡黄色粘接剂结块状并高于文物表面.
  • 摘要:近现代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复杂的、涉及面较广的。借鉴我国传统的保护方法,运用科学的手段,能够系统的、科学地对近现代纸质文物进行修复、保护、保管才能真正延长它们的寿命。我们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找到最合适、最有效地方法来解决近现代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问题。以上内容仅代表本人的想法和观点,不足之处请同行、前辈以及老师予以斧正。
  • 摘要:《黄玉柱水墨山水团扇面》,是一副清代山水写意绘画作品,绢本设色,此幅扇面长26.3厘米、宽25.5厘米,未装裱.由于年代久远和本身材质不易保管导致扇面被病害侵蚀,受损比较严重.2014年初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书画修复室受桂林市博物馆委托对该幅作品进行修复.修复前,拍照记录下的文物现状显示:此幅藏品动物损害(虫蛀)较多;多处污渍,画面出现重皮现象,绢丝大量断裂,拉力和柔韧度大幅下降.对作品病害评估程度为中度损坏,需立即进行保护性修复.
  • 摘要:这件蟠螭纹三足青铜鼎制作精美,纹饰细密,是这批青铜文物中的珍品之一,林州桂园东区春秋战国贵族墓葬规模宏大,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赵都中牟时期赵国贵族大墓的学术空白。其贵族墓为东西向,头均西向,该墓地出土青铜文物众多,体型较大,品种齐全,制作精美,根据墓内丰厚的随葬品,结合文献推定墓主人当是赵都中牟时赵国卿级上下的贵族墓葬,这对研究东周时期的宗法、族葬制度及赵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洛阳博物馆馆藏一件春秋时期蟠螭纹铜鼎需要修复,该鼎出土于洛阳市郊区物资仓库工地M60∶7,高30cm,口径最大处28cm,最小处22cm,盖一半破碎,鼎身残洞两个,每个直径4.5cm左右,一足与鼎身连接处残断.盖及鼎身残有9块碎片:①20.7cm×4.5cm②4.7cm×4.7cm③5.2cm×4cm④6.7cm×3cm⑤7.2cm×3.8cm⑥3.7cm×4cm⑦3.2cm×3cm⑧3.2cm×2cm⑨2.1cm×1.9cm器身有多处裂缝,曾经进行过简单修复,有大量修复残留,通体锈蚀严重.通过取样分析,查清病害关键因素;以最少的干预,通过焊(粘)接、补缺、做旧等达到展览的需求;采取有效地封护手段,设计出适合的存放环境,防止发生二次病害;恢复铜鼎原貌,延长其寿命,使其内涵价值得以延续.
  • 摘要:成都博物馆新馆开馆在即,为配合新馆的展陈规划,有一批需要进行保护修复处理的珍贵文物,其中一面汉代铜镜锈蚀较为严重,遂对其进行了相关的保护处理.
  • 摘要:本文介绍了残缺薄壁青铜器补配件的制作方法。在借鉴传统修复收抛活与现代饭金冲压工艺的基础上,结合使用现代修复中常用的环氧树脂对铜配件表面进行涂挂处理,较为简便高效的制成残缺薄壁青铜器的补配件。该工艺使多种材料得以扬长避短,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了铜板材质在弹性、韧性、耐久性上的优点,又同时使环氧树脂材料易于涂挂、容易打磨修整的优点得以发挥。采用此法制成的补配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可再处理性,即便将来配件与器物连接部位的粘接剂老化,后续的维护工作也会容易进行,只需使用新的粘接剂将配件重新粘接在器物上即可。需要对器物进行深入研究时,也容易将补配件从器物上拆解而使断面重新显露。另外,较之传统的收抛活工艺,此种修复工艺对修复者的经验与手法要求不高,修复者相对容易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容易使该方法形成模式化、规范化的加工程序,使得这种方法更易于被刚入门的修复者掌握,也有利于这种技术的交流传播。
  • 摘要:该鼎出土于甲字形竖穴土坑墓,距地表0.7米,深6米-9米.墓葬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东部,直壁规整,呈斜坡状,底部有车辙痕迹,墓室底部低于墓道底.墓室呈方形,填土为五花土,由四周向中部倾斜堆积,分层,局部夯打痕迹明显.墓壁近直或稍向内收,呈斗状.墓室底部有熟土二层台、边箱、棺椁、殉人和腰坑.蟠螭纹铜鼎是该墓群出土青铜器中的一件较为珍贵的随葬品.
  • 摘要:金属文物特别是铁质文物自从制做出来以后就开始腐蚀,文物保护工作就是最大限度阻止这个腐蚀过程,使金属文物能够稳定下来,以便够好地展示和研究,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考古实验室在文物科技保护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多项技术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在对铁器保护中应用EDTA溶液除锈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多年的观察和检验其保护的铁质文物中有的已超过50年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该方法实用性和可靠性.
  • 摘要:铜镜是古代照面饰容的日常用具,也是精美的艺术品,它铸造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遗产的珍品。该项目中的青铜镜病害严重,经过保护和修复,能够满足博物馆陈列展示需要。这次保护修复任务使我们对不同时期的铜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对铜镜的修复工艺和技术以及一些新型修复材料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和体会。具体的操作和使用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中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对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摘要:2012年7月,河南省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提高班在河南省文物保护中心开课,笔者参加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并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文保中心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修复了一件河南信阳黄国贵族墓出土的春秋时期青铜鼎.
  • 摘要:X射线探伤技术,是利用射线透过物体时,发生吸收和散射这一特性,通过测量材料中因缺陷存在影响射线的吸收来探测缺陷的一种技术.根据底片上有缺陷部位与无缺陷部位的黑度图像不一样,就可判断出缺陷的种类、数量、大小等,这就是射线照相探伤的原理,也称X射线照相技术.在考古学中运用X射线照相技术,就是利用X射线照相方法所具有不损坏器物的特性,而且,具有高穿透能力的电磁辐射X射线.本文运用X射线照相与数码相机,根据铁牌饰、铁锁、秤陀、冠帽等几件器物的成相效果,结合相关研究从文物保护、器物绘图、制作工艺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简要论述。
  • 摘要:长沙窑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长沙辖区而得名.2012年6月至9月,市博文物保护中心实施了30件残损长沙窑瓷器的修复保护工作,修复后主要用于新馆展示陈列.修复前经过调查、查阅资料,针对每件器物的基本情况结合残损程度制定修复方案.方案包括文物现状、修复的指导思想、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的技术路线、工艺、使用的材料修复人员、所需经费、风险预测、环境保障等.修复期间还特别注意做好每件器物修复资料建档工作,档案内容包括文物本体信息、修复方案、修复的参照物、修复时间、修复过程记录、修复工艺与材料、修复前后图片资料等.本着科学严谨态度,严格遵循文物修复原则,按照分解、清洗、翻模、拼接、补配修型、打底着色、仿釉做旧,再次入干燥箱低温烧制等工艺流程实施.
  • 摘要:油画从明代开始以传教士的文化传教形式传入中国,到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再到现当代中国油画的迅猛发展,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为了能够使得这些作品更好地长期保存,从而保证最大限度的延长每一幅作品的寿命油画修复便变得尤为重要.1963年,切萨莱·布朗迪在《修复理论》中提出了,修复的目的在于恢复艺术品中的潜在的水平的统一性.修复只允许对艺术品的物质面进行.修复时要做到最小的干预,不能损害作品的历史价值(不能消除其时间经历的痕迹),不能损害艺术品的美学价值(不能对画面进行干预),修复的地方必须能和原品区分开,即可识别性.修复的措施是可逆性的,即根据需要随时可以恢复到修复前的原品状态.修复的行为不应是修复者的个人随意行为,不应添加任何个人色彩.在修复理论、观念、目的明确的前提下,无论是传统的修复方法,还是新的科技成果、现代的修复材料都是可取的,而且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事情.接下来就按照油画修复的步骤给大家介绍一些新的现代化的设备、材料在油画修复工作中的应用.
  • 摘要:传统手工装裱大概分为托芯、方芯、托染材料、下料、镶嵌、覆背、上墙、下墙、装活等几大步骤.下面,就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加以分析论述,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 摘要:首先统计库房古籍的破损程度,针对严重破损程度以下的古籍,在“整旧如旧”,保持古籍原始面貌的原则下实施修复,延续古籍的使用寿命,这种保护性修复在古籍修复过程中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修复措施.古籍修整前,先要核点书名、册数、页码.点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书页是否有残缺,页码顺序是否颠倒错乱.没有页码的书籍,就要按顺序逐页在书页的右下角用细铅笔轻轻写上号码.这样,书籍拆散、书页弄乱后,在重新装订时,仍可以按号码理顺原书再用数码相机拍照未修复前的破损书籍,待修复完毕后再拍照下来,可做前后对比.
  • 摘要: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或单位资料室藏存的历代古籍多为线装图书,其纸质原料亦多由富含细纤维的绵、稻、竹乃至青植树皮加工制成,其共同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或沁水性和韧性,既利于书写、装订和保存,然若受水浸泡,因其纸页极薄且吸水性强,一旦吸水达到饱和状态,纸内包含的纸浆和细纤维便会软化溶烂,逐渐粘连为一体.若不及时晾晒和精心修复,其珍贵古籍图书便会损毁无存,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 摘要: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在墓室、窖藏或遗址中,因长期遭到堆积、叠压、盗扰、积水、焚毁、或“毁器葬”的破坏等,在出土时,有些器物就已不同程度的变形或破碎了,出土后需整形修复复原成为完整的器型,便于以后的研究、展示和保管收藏.在修复中,整形修复操作是难度较大的工艺,也是文物(器物类)修复专业常会用到的工艺方法,即“锯解法”(俗称或习称)“压力矫形法”“胶粘法”等,笔者试将其中“锯解法”工艺的利弊关系加以阐述,本着“最小干预”的原则,提出本人对“锯解法”的使用意见、方法及经验,与之交流.
  • 摘要:铁质文物保护修复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包括对文物基本信息研究、文物工艺研究、保存状态研究、腐蚀研究、文物保存条件设计及后期展陈设计等环节.完成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后,都会留存下大量来自检测分析和工作过程的文字记录、照片影像、图表数据、文献索引等信息数据.如何对这些庞大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地保存和管理,为日后进一步的工作开展和深入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摘要:2007年5月14日,焦作市中站区许衡街道办事处东王封村靳家村民迁移祖坟时,在墓道处挖到1.5米深时,发现了神道碑和墓志.5月15日下午,挖到6米多的时候,发现了青砖,继而又发现陶俑,随即报告了焦作市文物部门,经鉴定该墓葬为元代怀孟路总管靳德茂墓.
  • 摘要:古籍修复中书口断裂、天头地脚焦脆是最常见的破损情况.自宋以后,古籍以线装为主要装帧形式,这种书叶无字面两个半叶相对以版心中缝对折书口向外的装订形式,折口处容易磨损断裂.而书叶天头、地脚往往出现颜色变深、机械强度下降的情形,严重的甚至掉渣,主要原因在于其四合套的装具形式仅将书口书背包裹在函套中,而天头地脚曝露在外界环境中,受温湿度、光线的影响很大,老化速率较快.当然,古籍破损的原因是多样的,火烬、霉蚀、水浸、酸化都会导致书叶的局部老化,出现书叶虽不缺损但强度降低的情形.目前修复纸质文物新增了溶剂加固、热压加膜、丝网加固、真空加膜、胶粘剂喷涂等加固方式。但热压加膜会降低纸张耐久性,真空加膜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丝网加固使用一段时间后也被否定,溶剂、胶粘剂加固可逆性较差。出于文物修复原真性、可逆性的原则,这些新方法在实际修复工作中很少被使用。传统手工装裱方式依然是最主要的修复方式。
  • 摘要:中国书画修复是一门现代文物修复保护概念引进以来从传统的书画装潢分化出来的一门单独的学科.中国书画的装裱、修复在中国古代被合称为“装潢”,中国画的装潢是一门历史悠久,传承有序的手工技艺.装潢的技术手段不仅体现在一辈辈的装潢艺人的技术传承中,同时也被古人以典籍文献的形式记录下来.古人不光在技术传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对古旧书画的重新装裱也就是现代的“书画修复”的思想理念方面也有着深刻的见解.古人将自己对书画修复的理解融入到技法类的论述当中,观点往往质朴而简洁.古人的修复思想理念不仅体现在对装潢技法的规范方面,也指导着和推动着装潢技术手段的实践和发展,以往对古代书画修复的研究和继承都是以技法类为主,没有涉及对古人在书画修复思想原则方面的考察.现代的书画修复技术是对古代书画装潢技艺的继承和发展,因而现代博物馆书画修复实践在遵循现代文物修复理念的同时,也要借鉴古人对书画修复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梳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书画装潢著作及论断,抓住古人书画修复思想主要的几个方面,概括出古人的对书画修复最基本的态度和认识,管窥古人书画修复思想一二,力图对今天的书画修复实践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 摘要:此次修复处理的汉代铜镜为圆形,根据纽座残留的纹饰判断应为柿蒂纹纽座,纽座外为一大方框,框内有铭文,钮座外方格的上下左右各有一乳钉,乳钉包围在四个心形花瓣中,每个乳钉两侧为草叶纹,再其外为内向连弧纹.从铜镜表面未被污染的地方观察出其类似黑漆古,铜质较为良好.该铜镜最厚处4mm,最薄处2mm,总重4909,断裂为10块,纽座残缺,纽座下方的乳钉纹局部残缺,连弧纹饰小面积残缺.铜镜表面有大量的泥土附着物和少量白色附着物,且局部附着物较为坚硬,断面及断面两侧有胶质附着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此次修复处理的这面汉代铜镜基体是Cu-Sn-Pb三元合金,且Sn含量达到20%左右,其基体保存较好;铜镜表面附着物为泥土和钙盐。通过对铜镜的清洗、粘接与焊接、补缺、做色、封护这一系列保护修复处理后,原本破碎残缺的铜镜恢复了完整性,同时铜镜的观赏性和稳定性都得以提高。修复后的铜镜建议存放于专门定制的囊匣内并稳妥摆放,铜镜本身质地较脆在搬运时应轻拿轻放。
  • 摘要:考古学研究和文物保护修复是对文物的认识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不断修正和深化的过程,尽管两者角度不同,但都是以“对器物进行研究,达到理解认识,对其意义作全面解释、传承、传播的目的”.本文以叶家山曾国墓地出土青铜器为研究对象,以考古整理中的文物保护修复为出发点,将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研究及技术实施与考古学研究相结合,充分借助科技检测分析技术手段,获取文物物质所承载内在或表象的文化信息,融合考古学方法论,全面揭示叶家山墓地出土青铜文物的文化艺术特征和技术特征,认识、理解和诠释相关历史学、考古学、科学技术相关信息,保存、保全文物所承载文化信息,推动文物自身价值的再发掘、再认识.
  • 摘要:对于这件珍贵青铜盘的保护修复,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在修复过程中,采用了伤害小、效果不错的物理手段及成熟化学方法去除疏松锈蚀等有害锈,既保证了精美、繁复纹饰和极具价值铭文的显现,又确保不对器物本体造成伤害;对于器足缺失和器耳缺失断裂,均采取该器物可能采用的铸造工艺进行补缺,然后采用传统修复技术进行焊接及做旧,保证了焊接强度,颜色过渡自然、一致。整器保护修复完成后,基本排除了器物表面疏松锈蚀等有害锈蚀继续发展的风险器物缺失处进行补配、做旧后,恢复了器物结构的完整性。整器的保护修复符合现代的文物保护修复原则。
  • 摘要:四川博物院一件馆藏汉陶摇钱树座,有多条裂缝,在曾经修复的粘接痕迹处有红褐色的粘接物污染了文物表面,并且树座底部的一侧还有粘接错位,既影响文物展示的美观,也不利于延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曾经修复的记录不详,无法得知粘接物的成分,在对文物修复之前进行现代科学分析,不但可以提供多层次的文物信息,还大大避免了修复工作的盲目性,为传统修复方法提供了有利参考和科学依据.本文在对这件馆藏摇钱树座的粘接物科学分析基础上,初步探讨其形成过程,为摇钱树座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其实施了保护修复处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