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合肥
  • 出版时间: 2018-11

主办单位:中国文物学会

会议文集:第15、16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传说中,赑屃是龙的九子之一,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故常以赑屃作陵墓、坛庙或园林石碑的碑趺(碑下的石座).《营造法式》卷三《石作制度·赑屃鳖坐碑》中记载着“造赑屃鳌坐碑之制:其首为赑屃盘龙,下施鳌坐.笔者认为正定龟跌断面的槽子有可能是榫槽,且为加固榫卯结构组合后的缝隙用了黏合料。正定开元寺中的龟趺左侧断面上的刻槽在石刻断面的中间部位,人工破坏无法达到这位置的,不可能是为了破坏石刻而进行的操作,应该是岩石块本身有缺陷,为了形成完整的石刻,对破碎的石块进行的连接操作。这一判断将为人们提供一些五代时期的石质品加工工艺,且为以后该文物的修复也提供了依据。
  • 摘要:文物是全民族宝贵的财富,它是文化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精神生活中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极其重要.博物馆的收藏是以物为主,但这完全不同于一般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文物保护包括很多方面的工作,如抢救性加固、入库前的清洗处理、文物修复等.馆藏文物科技保护的任务是确保博物馆库房收藏和展览陈列的文物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不管是考古出土文物还是传世文物,岁月流逝,许多文物很大程度上存在问题,一旦保存不当,文物寿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按照“预防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是做好或防止馆藏文物继续出现各种病害的有效途径,研究切实可行的库房空气净化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目前,文物库房空气净化材料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活性炭和光触媒的复合上,研究范围仅局限于如何利用ACF与TiO2复合材料的协同作用来改善库房空气净化效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研究的重点将会转移到无毒无害且用量较少的生物酶复合材料上,该法相对其他方法具有很多的优点,可将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以及病毒、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彻底降解,最重要的是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该法是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生产工艺,因此,未来文物库房空气净化的最佳选择将会是生物酶复合材料。
  •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点,馆藏文物约3800万件以上,全国文物工作从业人员13万人,而其中馆藏文物修复人员仅2000多人.中国的文物修复人才出现严重缺口,其中传统文物修复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尤其严重.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一切事业,概莫能外。文博行业文物修复人才的短缺不是短期形成的,有其历史原因。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很多,眼下比较突出的因素主要在于高校专业教育存在不足,用人单位人才吸纳机制存在缺陷,内部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健全,以及文博行业文物修复人才培养难度较大。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第一,充分调动现有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职业资质国家等级标准,严格从业准入门槛,构建制度激励;严格科研及工作任务考核机制,规避体制惰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逐步优化人才结构,构建合理人才梯队。第二,要改进人才招聘方式,打破学历偏见,按需设岗,创新招聘考察形式,提高人才甄别水平。第三,要完善高等院校专业教育制度,技能与知识并重,加强高低层次学历教育的关联,为人才的进取提供上升通道,以“学术型文物修复师”为导向,引导修复人才向高层次发展,同时,要格外注重人才“文物修复理念”的培养和确立,为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长算远略、高瞻远瞩。
  • 摘要: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技术起源于民间,最初它是一种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艺,早期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基本上是为了掌握一门手艺,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代代相传.在长期的传承过程中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受地域和师傅的影响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及代表人物,各有所长,共同成就了中国优秀的文物修复技艺.由于传统文物修复技艺只在选定的传承人中传授,技术对外保密,有些配方只是口头相传,文字记录较少,一些技术现今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为唤起全民族对祖先留下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抢救发掘传统文物修复技艺,国家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及评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加大文物修复技艺的保护力度,使文物修复技艺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现以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装裱修复技艺”和“青铜器修复技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为例,再议馆藏文物修复技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 摘要:文物保护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类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新材料频频问世.学习与研究新材料、新技术的各项技术数据、特性与应用范畴,并将这些新技术、新材料适用于具体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也正是文物保护工作职责所系.当今文物保护发展趋势应是在技术评价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构建文物保护新材料科学应用与评估体系。构建文物保护新材料科学应用与评估体系。其目的,一是要改变以往对新材料、新工艺在内部结构、性质、用途、使用条件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缺失的状况;二是要改变以往对新材料作用于文物本体后效果缺乏整体评估的弊端。
  •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48个少数民族与这块土地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各民族间文化发展和交流十分频繁,民族间文化碰撞和冲突加剧,以致多彩的民族文化不得不进行重构与再适应的变动,致使各民族传统工艺存活的文化背景暂时扭曲乃至消失,最终导致这些有价值的传统技艺后继无人,传承受到阻滞.随着民族文物这一文化遗产地位的不断攀升,应对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保护,使其不至于因全球化对民族文物保护工作的影响而从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消失.民族文物是不同民族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物质文化遗产,其大部分是各民族仍在使用或暂未使用的,其传统制作技艺仍流传于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记忆中,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现实记忆。民族文物和民族民间传统技艺的现实性和现实价值决定二者的一体性,二者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也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当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生再适应与重构时,与民族文化共存的传统技艺,可能会面临中断或消亡。这就迫使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与民族文物同时走进历史博物馆,成为文物保护工作必需的课题研究。
  • 摘要:文物修复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不仅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一定学术基础,同时也需要耐心、专注、敬业和严谨的精神,这正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文物修复技术呈现流失或者濒危的状态,亟须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凝聚着无数前辈智慧和实践的结晶,蕴含着很多科学内涵,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堕待改进和提高。因此,我们的文物修复工作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材料、新成果,使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传统的修复工艺密切结合,以提高我国文物修复工作的科学性。要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真正的结合,安徽博物院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尝试,也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引进了文物修复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传承人、建立有效的绩效奖励措施和考核制度、扩大传承范围、完善保护修复理论、加强科学检测。文物作为集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与科学价值为一体的宝贵遗产,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如果说文物的修复是治病的手段,那么保护研究和人才培养是从源头对其进行养护,所谓的“治病必求于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保护手段与修复技术结合,传统理念与现代科技双管齐下,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让博物馆展览出的艺术珍品历久弥新,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家园。
  • 摘要:文物是先进文化的载体,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古代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及各种艺术品.每一件文物都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发展、变革的见证和标志,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社会进步的体现,从不同的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等,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它与具有审美、欣赏、愉悦、借鉴及美术史料等特点的艺术价值和包含知识、科学技术等内涵的研究价值合称文物的三大价值.依据馆藏文物的属性和自身价值,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物品等属于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又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属不可移动文物,按照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分别可以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由相应级别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日常管理与养护,妥善进行有效的修复或修缮,确保馆藏文物的自身安全和延年保存.
  • 摘要:文物修复准则,是修复师在文物修复实践中需要恪守的若干原则,如原真性、完整性、最小干预、可再处理、可辨识性、安全耐久等.这也是评估修复效果的标准.然而,所熟知的这些修复准则,仅提供了指导方向和框架,并无细则.作为参与实践的修复师,修复时对修复准则的把握往往和修复评价者不同,甚至常见的极端情况是,一项修复师满意的案例,受到修复评价者的彻底批判.批判的标准,无疑是当前较为通行的说法,即上述修复准则所涉及的若干原则.邳州出土青铜镈钟从最终的修复效果可以看到,文物恢复了完整性,碎片被连接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它们和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了腐蚀速率。然而修复前及修复中暴露出许多的重要现象己经被封存起来不再能够轻易看到。即便有一天器物碎片被重新打开再次修复,这些现象也己经是被扰动过的。这个修复过程并非满足所有修复准则的教科书式的完美案例,但却暴露出修复师在文物修复过程中普遍遇到的困境。由于视域的无限性,文物能够被解读的角度是无限的,无论科学与分析技术如何发展,这种界限都不会到达边界,而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新的认识事物的视角。因此,在不干预文物“原真性”的前提下完全获取文物的所有信息、还原文物的所有历史真相的“未来某天”并不存在,因为“未来某天”的明天总会出现看待文物的新视角与新方法,站在“未来某天”的明天回望“未来某天”的处理方法一定都是对文物“原真性”的破坏。如果始终为了避免干预文物的“原真性”而不对文物有任何的修复和研究,在这个等待过程中,文物很可能己经消失殆尽。格守“原真性”原则的反修复,似乎陷入了悖论。
  • 摘要:文物,为古代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载体.在现代中国,文物通常被分为两种,即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前者多指由人类创造的历史遗物,后者则指人类生活生产所留下的遗迹、遗址,但是无论是哪种文物,它们都存在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经由人类活动所形成且不可重新创造.本文尝试以古陶瓷修复为切入点,对当下多元化发展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及方法进行浅层次的探讨。
  • 摘要:本人于2011年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研究室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在这之前我只是简单地学习了关于古陶瓷修复方面的知识,只有工作以后才真正地接触到古陶瓷修复这个领域.当然也很庆幸能在上海博物馆学习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因为在古陶瓷修复方面上海博物馆有一些比较优秀的老专家.在那里通过师承制的方法,由指定的老师指导开展修复工作.笔者的老师——杨蕴,她师承古陶瓷修复专家蒋道银,从事古陶瓷修复20余年,经她修复完成的陶瓷器大大小小数以千计,可谓经验丰富.学习修复技艺,传承和发展文物修复事业,最重要的就是摆正心态,调整好精神。古陶瓷修复技艺虽然是一门传统技艺,但它依赖于新设备和新材料。对于传承,需要传承的是这门技艺的传统材料和传统的修复手法,充分掌握材料与手法之间的处理关系,面对不同破损情况的古陶瓷,采用最合理化的修复材料和技法进行修复,以满足不同的修复要求。只有在全面掌握这种传统修复技艺的基础上,才能对新材料和新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带来更为实际的意义。
  • 摘要:随着商周青铜文化的璀璨,到春秋战国的遍地开花,直至汉代以后仿制出现,作伪与铜匠结合逐渐发展起来,促使以中原文化为基础的青铜文化的一个小分支——传统修复技术得以成形,但技艺的流传自然有其应有的脉络,针对重庆地区的文物修复技术的溯源,特别是青铜文物修复技术的源流,笔者做了追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保护修复项目为任务,以师承制为教学模式,以做代练、以练代学、以练促学、以学促做,充分发挥重庆地区青铜文物修复传人—王海阔、张光敏等人“传、帮、带”的指导作用,在实践中对传统技术加以发掘、整理和研究,不断与时俱进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文物修复工艺不断地温故知新、吐故纳新,打造出适合重庆地区文物修复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青铜文物修复技术在重庆不断开枝散叶。
  • 摘要:“文物交流”是笔者从克劳斯尼策尔的“文学交流”理论引入而提出的一个有别于通常意义上作为展品和商品的文物的交换与交流,而是指一个动态的文物创作和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文物交流过程中各个元素(施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各自对文物的解读和再创作,由文物对外传递和交流所有信息.目前,博物馆人员和文物修复人员依然缺乏,而且通常严重缺乏符合国际专业标准的技术知识。传统的修复技艺正在逐渐流失,而很多可移动文物尤其受到被非法贩卖的威胁,因此,文物修复传统技艺如何传承和创新,以及如何选拔修复人员也显得极为紧迫。笔者认为:国际标准技术知识的集中培训需要扩大和系统化:文物修复理念需要更新和进一步记录、完善和总结;传统技艺的师承固然重要,选拔的修复人员的个人品德和职业操守也相当重要。选拔修复传承人员不仅要关注其技术知识和文化素养,也需要考察其品格及其对传统“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的遵守,这样才不会在利益面前违反道德监守自盗,不会因利而违反专业修复原则和理念,破坏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才会通过自己对文物的正确和深刻解读留给后人无价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财富。为了更好地、有效地传承和发展文物修复学科,除了理论的更新和总结,专业人员的严格选拔,还需要尽快制订有效可行的文物修复人员职业道德准则。
  • 摘要: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现存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它由乾隆亲自主持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鼎盛时期古典园林的巅峰之作.在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文物种类较多,按照质地有纸绢、木质、石质、金属材质等,纸质文物包括书籍、贴落,木质文物包括家具、木质器物座、古建内饰等,石质文物有露陈墩、石质器物座、石碑等。其中纸绢文物最难保存,具有代表性的是殿堂中的贴落、纸匾;其次是木质文物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损坏,具有代表性的是明清古典家具。这两类文物是颐和园文物修复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 摘要:X光射线探伤属于无损探伤,它不仅能对金属文物的结构状况进行检测,还能对文物的腐蚀状况以及铭文、纹饰、制作工艺等进行检测,为之后的保护修复与研究工作提供大量数据.但X光射线探伤也是把双刃剑,如果操作不当则会对文物工作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在使用的同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
  • 摘要:化学分析在文物上的启用,构成了文物保护技术学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物的化学成分、结构,为文物保护、文物鉴定、文物修复和文物复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摘要:无损检测技术即非破坏性检测,就是在不破坏待测物质原来的状态、化学性质等前提下,为获取与待测物本体有关的内容、性能或成分等物理、化学性质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它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一门应用性技术学科,是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应用无损检测技术分析研究样品表面或内部特征以及缺陷的技术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X射线荧光光谱、红外分析、激光拉曼光谱等无损检测分析技术应用于文物保护领域,以获取文物产地信息、制造工艺、病害等相关信息.
  • 摘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介绍了近年来该技术在不同种类、材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中的应用实例,并总结了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三维激光扫描可以完成文物保护与修复中文物的三维测绘、病害标识、数字模拟修复。对文物表面细微特征进行清晰地测绘,为我们的文物保护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三维信息,并利用获取的三维信息打印馆藏品文物模型,可以是放大、缩小或者原比例尺寸的文物模型,避免烦琐的器物塑形、仿制、复制工序,方便对该器物进行陈列展示、科学研究等工作,并建立文物三维数字化档案。在文物修复及复制方面,为我们的文物保护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模具信息,有利于文物原件的保护。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原文物进行三维扫描获得三维数据,打印出该文物需复制、仿制的模具,利用打印出来的模具进行开模、制蜡、浇铸等工序,最后制作复制品或者仿制品。
  • 摘要:本文中介绍光学显微镜、偏光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镜、数码显微镜、手持数字显微镜、体视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几种显微系统在唐卡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探索,立足各种显微技术的诸多优势,针对唐卡的无损原位分析需求提出展望.
  • 摘要:1996年10月,山东省青州市一所学校在整修操场时,施工人员发现一处窖藏,经考古人员发掘出土了佛造像四百余尊.因其数量多,品种全,跨度时间长,造型装饰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这尊北齐时期的思惟菩萨像,通高90cm,石灰石质,通体采用圆雕的技法。菩萨头戴贴金宝冠,宝增垂肩,略有残。以此尊思惟菩萨像为代表的青州龙兴寺佛造像,代表了当时中国佛造像的最高水平。正是这些雕刻精美,艺术价值极高的佛造像,使中国南北朝时期到唐代的佛教雕塑艺术达到了巅峰,也正是这一时期的成就,使中国与古希腊、罗马并称为世界雕塑艺术的三大中心。
  • 摘要: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是1981年依托清末湖北省谘议局旧址建立的博物馆.2014年底,纪念馆改扩建工程正式完成,展览面积由5400平方米扩大至6600平方米,文物库房也由最初分散管理的五间共约600平方米的库房建设成为具有恒温恒湿设备和密集架(柜)设备管理的1300平方米现代化库房.为让纪念馆的藏品有更好的保管环境,尽快完成藏品的移库工作成为文物保管部2016年的重要工作内容.
  •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和艺术文明.保存在地面上和地下的文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数量极其丰富.但是,这些年代久远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如金属文物锈蚀,陶器、瓷器破碎,出土的纺织品、纸张文物腐朽,等等,所有这些历史文物都要进行抢救和修复才能长期地保存下去.本文旨在通过几个常见的修复设备,抛砖引玉,简单谈谈文物修复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使用超声波清洗机、多功能文物修复台、烤箱、恒温恒湿柜修复设备,科学合理地使用修复设备,必将对修复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摘要:囊匣是中国一种带有装饰和包装性质的传统手工技艺,一般包括囊、匣、盒、箱等类别.其制作和应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该项工艺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技术改进和经验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专业包装技术.发展到今天的文保工作,囊匣又转化成为“针对营造藏品的适宜环境,同时具有预防性保护功能的装具”.
  • 摘要:文物是人类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能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人们认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原始实物资料,是不能再生产的.保护文物的实质就是保护文物本身所依附的材料.文物库房保存环境的不利因素,将导致文物自身发生各种形式的劣化变质.目前,文物库房的不利保存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影响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主要原因,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把不利于文物保存的环境因素降到最小,对文物长久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库房经过改造项目的圆满完成,扩大了整体面积,使文物和标本分开在两个库房整理摆放,针对一些珍贵、怕磕碰的文物,装入展陈柜中安全摆放。新增了恒温恒湿空调机来调节文物库房的温湿度:增添了新风系统过滤净化措施,以排除文物库房内的有害气体;更换灯具为LED节能光源,适当增大了光线的照明度;铺设了PVC橡胶地板;并重点对灭火系统和监控系统进行了重新更换设备和安装。这是我所建所以来第一次针对文物库房的文物保存环境和安防、消防系统进行较为完善的科学改造工程。为了满足对文物保存环境、文物本体病害等监测需求,还增设了室内型无线大气温湿度、光照、紫外线、二氧化碳等多合一监测系统,对库房大气有机挥发物总量实时变化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建立监测数据库,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为文物保护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文物是反映一个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艺术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是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文物经过漫长时间的消磨,流传保存到现在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尤其是近现代文物,大多是在使用当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当时的战争环境恶劣再加上保存不善,征集到馆内的文物已经是残缺不全了,文物的寿命岌岌可危.经常看到虫蛀、水渍、褪色、开裂、泛黄、变脆变硬、粉化的文物;它们就像一群年迈的老人集中到了医院体检,按科挂号来等待号脉看病.本着对历史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心来对待这些文物,而且有义务和信心把它修复好.征集到馆的文物首先要进行分类消毒处理,除掉虫卵和微生物,再登记入账,将受损的文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修复与复制.保存在文物库房里的文物也不是进入了保险柜,随着温湿度的变化,有些文物出现锈蚀、霉变、脆化,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应该运用现代科学理念对近现代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以延缓文物载体衰亡消失的进程,从而对文物起到保护延长寿命的作用。
  • 摘要:青铜器修复技术是一项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铜器修复技艺在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尤其是近百年间青铜文物修复能工巧匠们的不断改进和创新后,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技术.姚启东作为一代修复大师王德山唯一从事铜器修复的弟子,其独特的经历无疑在青铜器修复技艺传承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姚启东先生的口述史采访,将揭示姚启东本人,以及王德山及徒弟1971年以后在美术公司的经历,可反映在那个特殊年代中国的文物修复发展状况.
  • 摘要:笔者1985年8月到新乡市博物馆参加工作,在青铜器修复专家王荣达师父的耐心指导下,扎实练习基本功.先后参加修复过馆藏青铜器,参加修复河南省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许昌、濮阳、林州等多个博物馆的青铜器.参与复制馆藏十余种青铜器,对照图录,雕刻并制作出多种适合市场需求的青铜器仿制品.事修复复制工作,是笔者毕生的热爱,传承优秀的技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每当我看到从一张图片到仿制成一件精美的青铜器成品,或者是对照原器物复制出近似真品的青铜器,或者是通过清洗、补配、焊接、随色,让一堆堆锈蚀斑斑、残缺不全的文物重现往日的神韵的时候,心中就会充满了喜悦。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