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首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
首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

首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7-10

主办单位:山东大学

会议文集:首届博物馆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公众考古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向公众普及考古学的知识,而仅凭考古工作者是无法做到最大规模的公众化的,还需要与各行各业协调合作,依托各类能与公众互动的媒介进行公众考古活动.而在众多推动公众考古发展的角色之中,博物馆是与考古工作最密切、并以公众教育为基本职能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具体分析博物馆在公共考古实践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众对博物馆要求的提高,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日益发展,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提升展品的创造力与吸引力,激发参观者学习兴趣与热切,已成为当今博物馆尤其是科技类博物馆的必经之路.虚拟现实技术以其先进的动态影像、沉浸式的体验特征、丰富的交互作用成为科技馆进行科学创新与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虚拟现实技术在科技馆中的展品应用出发,通过剖析美国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生命进化之树”虚拟互动展品,借以“5W传播模式”探究虚拟互动的场馆展品信息传播要素,探索其如何促进参观者与虚拟展品进行深度交互,构建基于虚拟互动展品的信息传播模型.
  • 摘要:馆际合作推出精品展览,可以提升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对社会公众文化需求提升的回应,也是现阶段值得大力推行的博物馆办展机制.合作展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博物馆全方位的通畅交流和深度合作.从展览类型上看,以文物精品展为代表的审美型展览和以宏大专题展、文化对比展为代表的叙事型展览更能凸显合作办展的优势;从实现过程看,馆际合作办展的成功依赖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学术平台支撑;从参馆类型看,中小博物馆参与合作展览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 摘要:通过对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和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走访和调研,了解到关于藏品、展陈、衍生品设计和博物馆建筑等方面的诸多细节.并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博物馆学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试图探索、分析纽约艺术博物馆经营管理之优势,以期对中国艺术博物馆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成功经验的借鉴。
  • 摘要:免费开放是博物馆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影响着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今免费开放已实行近十年,博物馆的运行状况及社会效应愈加获得公众关注.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博物馆也将面临不断更新的考验.免费开放时代,作为博物馆与公众对话的重要媒介,临时展览直观反映了博物馆对时代、对社会、对公众的思考.文章以2008-2017年国家一级博物馆临时展览素材为依据,从选题策划入手,分析当前博物馆临时展览选题常见思路以及选题趋向,以此管窥博物馆在免费开放时代对所处环境的反馈.在此基础上,文章就选题策划与博物馆发展定位提出思考,指出博物馆应注意选题创作与展品利用,选题立意与展品支持这两大问题,通过选题策划提升理念意识,承担社会责任,不断探索博物馆在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迎合观众与影响观众之间的平衡.
  • 摘要:Museums in China:Materialized Power and Objectifies Identities与Museums in China: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after Mao是两本以中国博物馆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本文比较两书异同,并探讨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本文认为,两本著作都基于西方博物馆学语境分析中国博物馆的历史与现状,对于了解西方视角下的中国博物馆颇有帮助,然而两书亦各有侧重.前者是以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解释博物馆的发展,且主要关注不同历史时期与中国博物馆建设最为相关的群体,以及博物馆如何满足该群体的需求.后者则是以博物馆为窗口观察中国社会的变迁,且重点讲述中国博物馆及博物馆物件(object)对于建构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的作用.此外,两书还分别讨论了博物馆与政治、中国博物馆与民族主义建构、1990年代中国公立博物馆展览风格的“美学”(aesthetic)转向等问题.
  • 摘要:本文是对美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大卫·卡里尔的《博物馆怀疑论》一书的书评,文章对书中大致内容做出总结,在作者的分析之上进一步对“博物馆怀疑论”进行再分析,将博物馆怀疑论者的观点大致分为“博物馆为艺术品的坟墓”“博物馆是为政治服务的剥削性机构”“博物馆篡改了我们的认同性”三个角度,将文中所提到的观点逐一罗列,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本雅明“光晕”等理论、以及其他学者对博物馆的看法举例等对此三个角度进行反驳.并对书中反复提出的“变形”进行剖析,从基本释义及奥维德《变形记》中“变形”意义出发,讨论其在博物馆中的作用以及体现,最后通过对“博物馆的终结之后”以及“艺术的终结之后”的讨论,对现代公共博物馆的未来进行分析:“终结”不是一种真正的终结,而是主题的终结,现代公共博物馆的未来应以最乐观的心态来等待.
  •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随着西方现代社会的变迁而兴起的一种新思潮,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回应和反叛,同时对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詹克斯、文丘里和斯特恩等人在后现代建筑的理论架构中贡献卓著,一批建筑师在设计博物馆建筑时纷纷显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倾向.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反对单一中心,主张兼收并蓄,博物馆建筑便开始注重建筑材料、色彩的组合搭配,并融入大量隐喻以激发观者的想象力;后现代主义反对英雄视角、精英文化,博物馆在其建筑中运用了大量互动元素,并与城市互相配合,扩大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后现代主义善于运用折衷主义的方法解决问题,博物馆建筑师也在探寻如何处理好新老建筑的关系等问题上迈出重要一步.
  • 摘要:近代来华的西方人在中国建立了首批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传统观念中认为这些博物馆带有侵略、殖民性质,是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蚀、殖民扩张的一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批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启迪民智、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解放思想等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来华的西方人所建的博物馆也构成了近代中国的新型公共空间,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本文以烟台博物院、青州博古堂、济南广智院、亚洲文会博物院、成章博物馆、北疆博物院、徐家汇博物院和登州文会馆博物馆为例,从区位条件、空间规模和空间形态三方面就博物馆的建筑进行简要分析,从时间预设、身份预设、行为预设三方面来初步探析博物馆的管理,从展览、演讲和布道三方面对博物馆的活动做简要说明,而博物馆的建筑、管理、活动等则是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的核心要素.
  • 摘要:作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博物馆的发展对博物馆的整体建设具有关键意义.经简要梳理地方博物馆的概念变迁及发展史,可发现地方博物馆在中国已经历了1930年代地方意识兴起、1950年代政治化推广、1980年代关注地方性陈列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现今全球化冲击及文化消费需求激增的形势下,地方博物馆迎来了其发展中极具修正与反思意义的第四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地方博物馆如何认识并定义自己,并进而获得公众的喜爱与支持,成为亟待思考与解决的议题.本文将简要梳理地方博物馆的发展嬗变,并提出应以独特性建构及参与性关怀来共同书写其未来发展,为地方博物馆的活化及永续经营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 摘要:长期以来,博物馆的“高度专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展览的“可接近性”,展览对普通人群的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受到新博物馆学的影响,博物馆正在经历由“物”及“人”的重要转向.为使馆藏文物的展陈价值得到充分发挥,笔者基于展品标签与阐释性展品标签,尝试提出“自主选择式展品标签”的设计构想.试以商周时期鲁北地区出土的文物盔形器为例,通过风格编辑和统筹阐释,实现依据特定展陈需要和特定人群来灵活旋转展品标签、自主建构学习体验的愿景.以期充分发挥博物馆藏品、科研优势和馆舍特色,培养具有独立精神的研究者和高素质公民,促进博物馆展品阐释手段的进一步优化.
  • 摘要:中国的科技馆与博物馆起步较晚,且二者之间关系不明确,发展程度较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本文以科技馆和博物馆的展品展陈方式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的方式,归纳总结出中国场馆内展品展陈的主要方式,并发现科技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容易忽视其主要受众的真正需求,博物馆的突出问题则是展陈方式单一,缺少创新.最后,本文作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上问题的解决办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 摘要:如今的博物馆功能已并非局限于保存、展示文物,它可以是学习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同时是人们思考和交流的场所.博物馆的参观过程已不再是观众被动地吸收策展人精心设计的知识架构,而是更加注重涉及感官、知识、美学及社会等方面的多层次体验.“多感官”的观念逐渐影响作为非正式教育场所的博物馆界.为“视觉中心主义”长期占据的现代博物馆开始重新思考多种感官的运用,博物馆开始更多地考虑超越视觉外的触觉、听觉、嗅觉及本体感觉等感官体验的认知与情感属性,并探索与之相对应的应用方式与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内外多感官展览及展示手段为例,从多感官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如何将多种感官运用至展览中,从而激发观众的直接经验,形成良好的认知与体验.
  • 摘要: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手法在以展品还原人类文化面貌的博物馆中尤为常用,它包括两方面,即一对逆向思维:提个体喻整体、提整体喻个体,但以往的研究更强调前者的运用而忽略后者.两者区别于从“概念域”中选取“基体”的角度不同,致使观众认知切入的焦点相异,适用于不同展览:“基体”为个体的手法适用于文化人类学理念下的展览,将代表性的文物个案作为民族整体政治权利、文化认同的表征;而“基体”为整体的手法适用于阐释隐晦问题等“难以言说的历史”,或文物不足的展览之中.前者通过提喻以中立温和的方式处理争议性问题,后者将个案放于大背景下进行解读暗示,弥补实物的不足.本文引入格式塔心理学家的“图形-背景”理论,并通过丹麦心理学家Rubin为此提出的“人脸/花瓶”图来辩证分析提喻的两种思维在博物馆展品信息构建中的工作机制.
  •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与博物馆行业迅速腾飞,许多博物馆为促进自身更好发展,开设了实体商店和网上商店.目前,大英博物院、卢浮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及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的网上商店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也扩大了博物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本文论述了国内博物馆网上商店在藏品文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博物馆网上商店的成功经验,并从传播学、商品分类、品牌营销、艺术授权等方面对博物馆网上商店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望能对博物馆网上商店与藏品文化传播有所促进.
  •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IP(Intellectual Property)逐渐成为文化衍生品开发的重要资源.博物馆IP授权是博物馆文化衍生品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文将目前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梳理,借助消费者消费行为模式分析了博物馆IP文化衍生品创新开发的优势及发展策略,认为通过IP授权,能够拓宽博物馆本身的产品线,增加消费者的产品选择,开拓市场,并且企业通过博物馆IP授权与合作可以借助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迅速实现产品的更新,实现商品差异化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随后提出选择合适IP与恰当主题、选择合适时机、讲好衍生品故事、规范商家行为等博物馆IP文化衍生品创新开发策略.
  • 摘要:目前,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仍在探索阶段,许多博物馆都尝试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中收获了不少实战经验,但由于各种条件制约,博物馆在发展文创产业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经验,首先了解现有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及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理论;其次,根据消费者行为学与社会心理学理论设计问卷,利用问卷调查了解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偏好;最后,探寻消费者消费心理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之间的内在关联,思考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本论文研究意义在于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国内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消费者偏好,以期能够了解适合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模式.
  • 摘要: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博物馆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系列改变与扩张,社交媒体不仅为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且为公众提供了新的参与和沟通渠道.为了阐释社交媒体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本文将以跨学科的多维视角对博物馆官方微博的宣传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此,基于博物馆官方微博的现行成果对博物馆的潜在观众人群进行调查了解,最终目的在于认识博物馆官方微博对博物馆宣传的重要性和其不足之处,探讨如何以长远眼光去对待博物馆官方微博的宣传教育,促进更多的人走进现实中的博物馆,了解、喜欢博物馆.
  • 摘要:中国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工作备受关注,尽管一些大中型博物馆此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其概念认知比较模糊,尚未形成共识.从事博物馆文化产品研究与实践的一线人员对其概念的表述方式达23种;相关部门和机构公开发布的法令办法、规章制度、政策文件、会议纪要等对其概念的表述方式也多达7种.这反映出人们对该对象本质属性从不同的角度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认识较模糊,对其本质属性、价值构成也未能形成准确判断.本文通过对不同概念分析和对比,认为“文化属性”是此对象最要的特征.相比较而言,“博物馆文化产品”更贴近该对象的本质属性,也能较全面的覆盖该对象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内容,它包含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和“博物馆(文化、艺术)衍生产品”.“创意”和“衍生”是“博物馆文化产品”最为有效的2种设计思维路径,二者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紧密,甚至交叠.在中国特定的国情背景下,以建立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为目标,要兼容并蓄,以开放的心态、广阔的胸怀、务实的精神做好中国的“博物馆文化产品”.
  •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网络化以及多媒体技术的的高速发展,博物馆可以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进行资讯的传播.中国文物普查的开展与藏品数字化的推进,使得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已经汇集了所有国有单位收藏文物的数据资源.但是博物馆是否真正做到了让公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本文通过选取共计30家中国一级博物馆的在线数据库作为样本,进行图像、细节、检索等8项指标的量化,探讨中国博物馆的在线数据库的藏品开场程度及数字信息使用条例的差异.与国外博物馆在线藏品信息的版权保护相比,中国一级博物馆对网络信息的版权维护没有详细的规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博物馆有限的信息赋权限制了博物馆藏品的传播以及深入的学术研究,削弱自身的话语权.
  • 摘要:伴随着公众的未知知识领域的兴趣增长,博物馆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其教育功能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随着人们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儿童教育开始成为全民思考的重要问题.博物馆儿童教育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助力,也是博物馆维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在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理论应运而生,针对儿童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博物馆需要不断调整内容和设计,以实现其教育目的和功能.
  • 摘要:目前,针对观众使用多媒体触摸屏的学习效果研究还较少.本文以浙江省博物馆青瓷馆中展示文物三维模型的多媒体触摸屏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合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得出观众主要学习到展品的视觉表象信息.在观众工作记忆形成过程中,视觉编码占主要部分,言语编码未得以强化,长时记忆未能有效整合.因此,本文认为馆方在设置该类多媒体触摸屏时需要1)相应地调整多媒体呈现材料,重视视觉编码与言语编码协同配合的过程;2)通过针对性、系统性的调查,整合观众长时记忆,分层次提供相应信息;3)针对现有操作提示,定期维护,优化操作流程,提供适当的操作引导.本文对相类似的多媒体触摸屏如何更好地帮助观众学习有一定借鉴意义.
  • 摘要:博物馆学习是博物馆观众研究的一个分支,它以观众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测量观众在参观前后的智识变化,并寻找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为博物馆成为更好的自由选择式学习场所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根据研究的基本要求,需要充分记录观众的参观行为,并测量观众在参观前后的智识变化,以分析影响博物馆学习的因素.跟踪观察法和个人意义映射是目前西方博物馆学习研究者所普遍认同的方式之一.前者侧重记录观众的参观行为,后者记录观众在博物馆参观前后的智识变化.本文依据山东大学博物馆学习项目组在2017年3月至5月间山东博物馆7号展厅所做的调查为个案,重点介绍这两种方法在博物馆学习研究中的应用,具体包括方法的内容、目的与流程,以及对所获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 摘要:博物馆资源整合是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实现博物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博物馆管理要素分类,将博物馆资源分为文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媒体资源和外部资源五类,并分别探讨了各类资源的整合策略.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方法,以故宫博物院为案例进行了单案例研究,发现博物馆资源整合可从上述五类资源为切入点,在从内、外部两大方面入手,建立博物馆内外部资源协同整合机制.因此本文提出了博物馆资源整合生态圈的概念,即以自身资源内涵为基础,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相结合,建立一个更大、更系统化的资源整合网络,以促进博物馆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协同运作,提升博物馆的竞争力.
  • 摘要:一度被视为西洋“奇淫巧技”的摄影术与现代国家的产物——公共博物馆及其理念,大约于同时传入近代中国,在历史进程中交织并进,分别以二维图像与三维实物展陈的方式为中国观者塑造现代主义的观看之道.观众拍照与博物馆禁止拍照之争由来已久,其中牵涉文物保护、商业版权、博物馆教育、政治象征与心理需求等多项因素.本文聚焦这一矛盾在中国发展与演进的脉络,以文化研究兼及史料梳理的方法,试窥视中国博物馆公共性的发展状况.围绕观众摄影的争论,已伴随着势不可挡的摄影大众化渐入尾声,而留给博物馆的课题才刚刚开始.藏品信息数字化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而非一劳永逸的答案,博物馆界需要寻求更有深度的展览与教育方式,以改善大多数观众仅满足甚至沉迷于对表层图像进行视觉消费的行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