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2两岸节能减碳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2012两岸节能减碳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2012两岸节能减碳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台北
  • 出版时间: 2012-11-24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财团法人诚泰文教基金会;台湾综合研究院

会议文集:2012两岸节能减碳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前我国积极建置污染排放权交易平台,会计制度亦为基础交易平台的一环.对此,本文介绍污染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并说明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特性,可作为主管机关、企业与相关团体的参考.现在已有国家与地区开始实施温室气体总量管制交易,但对污染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尚未有一致性的规范.实务上普遍采用美国能源管制委员会设置的酸雨污染排放权交易系统(acid rain emission allowance trading system)的浮额法,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IFRIC3emission rights)的IAS38成本法与IAS38重估法,亦即IFRIC 3.然而,IFRIC 3于2005年3月开始实施后,由于争议过高,国际会计学则委员会于当年6月撤回.这些会计处理方法,在认列科目与衡量金额均有显着的差异,因此对于财务报导也有不同的影响.并利用抽样2000个案例的数据,模拟三个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结果,分析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点.
  • 摘要:在两岸关系逐渐改善氛围下,环保与能源是最不具争议性之议题,因此两岸低碳经济应该具有非常高的合作潜力。台湾目前之低碳试点多以社区为主,其发展之经验与技术可提供中国农村参考,反之中国在平津冀地区推动低碳技术与当地产业聚落之经验,亦可做为台湾推动太阳能产业众落参考。由于两岸在再生能源之研发均起步较晚,许多关键专利技术都掌握在欧盟与美国手中;中国近几年自行研发能力已大幅提升,而台湾推动再生能源之瓶头在于成本高、国内市场太小,因此如能与中国相关企业合作,不仅技术层次可提高,亦让台湾之低碳技术产品有销路。近年来两岸在能源技术交流方面逐渐加温,但是速度不快,动力亦嫌不足,建议首先加强两岸(1)低碳经济理论学术交流,(2)再生能源技术研讨会,(3)能源效率标准认证协商,(4)合作开发新的低碳能源,(5)低碳社区与低碳城市相互观摩。台湾海峡为国际间优良的风场,大陆在风机制造与离岸风场开发方面都有成熟的经验,建议两岸可共同进行台湾海峡离岸风场开发工作。建议中国政府公共工程投资优先采购台湾优质产品,特别是台湾具技术优势的节能减碳商品,例如风光互补系统、建筑一体太阳能电池、发挥两岸产业分工之综效。两岸目前皆积极推动绿色载具产业发展与充电基础设施之布建工作,建议两岸可共同进行电动机/车辆、氢能燃料电池车辆等绿色载具之共同性标准研拟。台湾与大陆目前在智慧电网的发展处于测试与示范、建立产业标准阶段,建议两岸共同进行智慧电网与先进读表整合应用示范,并共同产业或技术标准发展。前述各项可同时进行,如果进行顺利则可考虑将低碳产业纳入ECFA协议项目。
  • 摘要:本文论述的“垃圾战争”是激烈变化的中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一个缩影,昭示着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时代。rn 本文论述的这场“垃圾战争“具有两层意义:一是“垃圾围城”的现状下,垃圾处理显然已经是各地政府必须面对的一场战争;第二,在各地,围绕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展开的居民抗争运动轰轰烈烈,也已经是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另一场战争。rn 也就是说,这里有两场遭遇战,一是意气风发、快速扩张的城市,不经意间遭遇到自身的尸骸(垃圾山),另一是同样意气风发、加马快鞭的城市政府,在其政策推行中不期然地遭遇到来自居民的激烈抗争。rn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上一直在发生“改革呼唤改革”效应,到了当下,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明白无误地在呼唤政治改革。中国经济改革30年,高成长的代价——民生问题已经显现,而且在越来越显著化。民生问题的爆发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慢性的民生问题,以收入差距扩大、住房难、看病贵、教育贵等为代表,第二阶段是急性的民生问题,以城市中的住房拆迁和农村中的土地征用,以及环境公害问题(本文的论题)为代表——后者和前者相比,受害人群更广泛,因此,其社会影响更大。rn 那么,民生问题以及伴随民生问题的官民对立严重化的根源何在?对居民来说,拆迂征地以及环境公害问题涉及的是生存权问题,因此,没有让步的余地。近年来发生的群发性事件中,这两类事件明显占据了大多数,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主因。rn 目前,急性的民生问题已经进入了集中爆发阶段,但是并不是无解。解决之道在于落实基层民主,实施真正的地方自治,还权于民。同时,必须扩大党内民主,落实基层党员的选举权。rn 笔者认为:中国的渐进改革,是一个“现实追随型”的体制演进过程。1978年以后,一些初步的民主改革在中国发生、发展,有其内在必然性,因为它们可以“解决问题”,即,民主具有“实用价值”。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民主进程也必将深化下去——这实际上印证了古典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通用性,也就是说,共性大于特性。rn 中国模式的最大经验教训是:没有“给”,就没有“得”——这个“给”,就是放权;这个“得”,就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1978年当时,中国的改革起点是一个政治和经济高度集权的社会:前30年改革(1978-2007)的成功,在于“让利于民”,允许发展民营企业;后30年改革(2008-)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通过政改“还权于民”,实现真正的基层民主。rn 中国的民主进程必须深化下去。通过实证的、逻辑的研究,得出这一结论并不困难。而且与过去任何时候相比,中国的民主化课题都更加紧迫。
  • 摘要:本文介绍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主要内容,分析了影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CO2价格的主要因素,指出了EU ETS作为国际上主要的碳交易体系,其CO2交易价格将会对我国今后开展低碳技术投资包括碳封存项目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考虑对碳封存项目进行投资时,需要考虑的是碳交易EU ETS中CO2价格长期发展趋勢.本文将随机模型模拟的方法引入用来预测碳价.分析了我国蕴藏丰富的煤炭资源中伴生有大量的煤层气资源,这些煤层气资源为大规模开展CO2利用和碳封存项目提供了潜在的可能.详细分析了碳封存技术体系中存在着的种种风险,碳封存技术所具有的高度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项目投资的风险,探索将实物期权方法用于中国碳封存项目的经济评估中.
  • 摘要:本研究以美国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企业减碳投资与其减碳绩效、营运绩效之关联性.实证结果发现企业环境治理程度越高减碳续效越高,环境敏感性企业的环境治理绩效价于非环境敏感性企业.公司减碳投资与减碳续效间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即减碳投资到达一定规模后减碳绩效就开始降低.减破投资与资产投资报酬率间无显著关联.然而若将企业的减碳量按破交易市场之价格换算成企业的机会成本,重新设算隐含之资产投资报酬率,则减破投资越多与设算后之报酬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关系也是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环境敏感性产业此一现象更明显.整体研究结果显示,在美国现行环境政策下,企业减碳投资效果,不论在减碳量或投资报酬仍只有小规模的经济效益,减破投资超过一定程度后就缺乏经济及财务效益.
  • 摘要:为因应气候变迁之冲击,节能减碳为主要国家之政策执行趋势。依据国外财金机制发展路径之观察,为达成国家节能减碳目标,提升能源效率,多数国家初期以订定相关法令或方案予以规范;其次,考量政策或法规实施期间之调适能力,辅以制定相关法规或计划进行推广,并实施具经济诱因之财务机制,扩大资金来源,达成财政之永续自偿性;最后,以实施各项因地制宜之具体策略为优先任务,并根据实施成效,配合修正检讨或新增相关低碳策略,规划最适切之政策工具,具以持续推动各项相关节能计划。rn 我国碳排放居高不下,虽非京都议定书之附件一国家,但仍遵循国际环保公约之规范,订定我国之减碳目标。本研究参考国外之作法,研拟短、中、长程之未来可行工具,期能设计因地制宜之整合性工具,并引发国内推动相关诱因机制之创新与整合,朝低碳永续家园之目标迈进。
  •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湖北省位居中部重工业企业较多,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也面临减排压力,需要发展低碳经济,而制定低碳经济政策需了解湖北省人均碳排放的现状及发展趋勢.因此本文选取近年湖北省能源碳排放数据,通过灰色GM(1.1)模型预测影响湖北省人均碳排放因素的数值,进一步预测出湖北省人均碳排放,建立湖北省人均碳排放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最后提出降低人均碳排放的若干措施.
  • 摘要:生质能源使用除可降低经济体系对传统石化能源的依赖外,更能有效提升整体空气品质,但因现行的生质能源生产成本仍高,若无政府政策介入,生质能源仍无法与石化能源竞争.本研究以台湾运输产业的生质柴油与酒精柴油使用为例,利用过往的文献结果来探讨生质柴油与酒精柴油的使用,对于人体健康所可能产生之货币化价值影响,并以此作为政府未来发展生质能源之补贴政策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以20%生质柴油及80%之石化柴油混合而成的B20生质柴油每公升使用所产生的健康效益约为新台币9元,若使用100%的生质柴油B100则每公升的健康效益为36元;若以酒精柴油为例,使用以10%生质酒精及90%之石化柴油混合而成的ED10,每公升的健康效益为21元,若以15%生质酒精及85%之石化柴油混合的ED15,其健康效益可达每公升31元.
  • 摘要:从新与能源在大隆农村市场的应用现状出发,确立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对湖北农村生物质能源资源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相关数学方法对湖北农村生物资能源资源蕴藏量进行计算;采取GIS技术对湖北农村生物资能源资源分布格局进行绘制;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对湖北农村秸秆资源产量进行预测评估.得出,湖北农村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农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农业生物资能源资源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 摘要:低碳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推动低碳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通过政策和规制引导资源配置、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不同的低碳发展政策在作用目标和部门影响方面可能并不一致:一些低破发展政策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不利于节能减排,而另一些低碳发展政策却可能有利于节能减排,但不利于经济增长;一些低破发展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协同放大的,而另一些低碳发展政策组合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则相互对冲(OECD,2009).因此,需要建立适宜于进行低破发展政策分析的系统性经济模型,方便在成本有效性框架内对各种低碳发展政策的多部门多目标的综合性影响进行情景模拟和定量分析,系统评估不同政策和措施的组合效应,评估实现既定减排目标的政策成本及对国民经济影响.rn 本研究以北京为例,通过研发和应用基于社会核算矩阵(SAM)的低碳发展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对低碳发展政策通过市场机制系统发挥作用的多部门综合性影响进行了情景模拟,目的在于提供相应的政策组合效应的数量界限及成本有效性评价,同时为低碳发展政策规划提供决策支持的技术和方法.
  • 摘要:本文从沼气工程规模和沼气能源开发利用与种养业之间的关系两个角度对大隆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行探讨,并对目前中国农村推广面最大、最普遍的"三位一体"沼气能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效益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为大陆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建议.
  • 摘要:随着城市人口和财富集聚度的增加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低碳发展与适应气候变化两大挑战,低碳韧性城市是指在城市治理和规划设计中协同考虑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灾害风险的不同需要,采用适应性管理的理念,实现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城市的目标.低碳韧性城市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从目标、政策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协同管理.以上海等特大城市为例,分析了低碳韧性城市的重点协同领域及协同措施.提出了建设低碳韧性城市的几点思路和实施建议,包括: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前瞻性考虑低碳发展和适应需求,建立广泛参与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治理机制,利用政策保障鼓励灵活多样的市场机制创新,以城市社区为示范推进低碳韧性城市的能力建设和意识培育,加强低碳适应协同的政策规划研究和技术支持等.
  • 摘要:隋着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际能源贸易重要性与日俱增,世界各国对于能源关注亦日趋重视.此外,全球能源资源逐渐耗竭、政经威胁导致能源争夺问题、自然环境灾害等能源供应限制,造成国际能源市场剧烈波动,相关议题也因应此趋势,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关注焦点.我国为海岛型国家,缺乏自产能源,初级能源供给主要仰赖进口,依能源局统计, 2011年我国进口能源估总能源供给比例高达99%,因此,国际能源分配结构与我国初级能源进口调节,均为探讨能源安全之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各国际机构对于产品及能源贸易议题的研究,多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及其资料库进行各项经济、能源、环境之相关议题研究.其原因在于GTAP模型及其资料库包含了经济体系、能源体系与环境体系的进结,且其在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贸活动刻划了能源替代机制、各国国内能源政策变数(碳税)以及国际排放交易制度因此可看出GTAP资料库在全球能源贸易议题应用的重要性.rn 有鉴于此,为确保使用GTAP资料库分析之正确性,本研究将就GTAP全球贸易分析资料库(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之能源资料进行检视与校准。首先,比对GTAP第八版(2012)能源资料库结构,将我国初级能源进口结构进行校准:使其与我国能源局统计资料库相符合,达成资料结构之一致性;此外,亦校准主要国家之国际能源出口结构,以避免仅校准我国进口结构所产生其他国家结构不一致问题。rn 最后,希望透过本文的解释和说明,了解资料库校准应有合理的理论支持与完整的验证过程,其合理性与重要性具有必要更广泛地予以推广。当经济模型及资料型态愈加透明且正确使用时,对于各项政策议题的评析与建议将有更强而有利的引据,对于研究品质与结果判断也较具正确性与说服力。
  •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自中国提出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各地纷纷实施了农村环境治理政策和措施,治理效果参差不齐.本文以广西生态家园项目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为例,总结项目实施情况,利用有序Probit模型识别出农村环境治理的影响因素,得出农户的环保意识、项目实施内容、项目后续服务管理、项目点基础建设情况是影响农村环境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从提高农户环保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培训和项目后续管理等方面推进生态家园项目的开展,推动农村环境治理.
  •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及Logit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广西沼气池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是能源替代因素、化肥替代因素、家务时间的节约和沼气后续服务等四个方面.其中能源替代效应在初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不具有持续性;化肥替代因素(三沼综合利用效应)和沼气系统的后续服务是影响沼气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和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表明沼气池的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多的体现在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沼气后续服务是经济效应持续发挥的主要保障.文章最后提出建立起一套以沼气行业为核心的技术、政策、社会保障、资金支持体系,满足多位利益相关者利益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支持体系,通过多途(径)的沼气综合利用,实现沼气的经济效应.
  •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压力与矛盾日益增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环境保护体系十分重要.本文以新疆石河子市为例,运用PSR模型对石河子市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实证分析,找出石河子市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优化石河子市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议.健全环保法规政策体系,明确目标考核机制,建立环境监察综合执法队伍,深化生态示范建设,推广有机食品绿色基地,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 摘要:停电损失不容易直接量化,缺电成本文献常透过愿付金额(WTP)或愿受补偿(WTA)来间接推估缺电损失.相关理论认为WTA与WTP是估计损失的两种方式,估计结果差异不大,但研究WTA与WTP差异(AP差异)之文献,却指出心理或市场特性可能造成AP差异.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停电特性与用户特性如何影响缺电成本与AP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食品制造、金属与纺织制造业之缺电成本均具有时间弹性.纸印刷与金属业之AP差异也具时间弹性.停电时间一小时下,增加1%停电时间(0.01小时),金属制造业之缺电成本下降幅度最大,纸印刷业最小.缺电成本及AP差异虽然均随契约容量增加而提升,但其弹性不大,因此不管契约容量大小,其缺电成本与AP差异改变幅度均不大.台电可选挥性供电下,建议以缺电成本最低之纸印刷业优先停电,若为长时间停电,则可考虑金属制造、食品制造与纺织制造业,可有效降低缺电成本.若将AP差异视为缺电成本之上下限差异,则石化业之成本区间最大,纸印刷业最小,显示纸印刷业提供之成本资讯相对较精确.停电持续时间增加,成本区间变窄,成本资讯较精确.
  • 摘要:全球化促使国际运输产业快速扩张与成长,国际运输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日益受到关注.有鉴于此,欧盟决定自2012年起,将航空运输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之管制对象,所有起降于欧盟境内的各国班机均受此管制规范.由于欧盟为台湾的主要贸易对手国,航空运输在双迁商品贸易及提供商旅服务上扮演至为关键的角色,故此一制度的实施势必会透过国际贸易之管道,对台湾经济体系造成影响.本文使用多地区、多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全球贸易分析(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 GTAP)]模型进行分析,探讨欧盟将航空运输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后,对台湾的国内生产毛额、产业产出及与欧盟的双边贸易之影响.本文结果显示,航空运输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台湾的国内生产毛额仅有微量的负向效果,即使在高排放权价格(80欧元/吨CO2)的情境下,台湾的国内生产毛额仅下降0.0097%,相当于38.195百万美元之损失;各产业之实质产出变动亦不显著,所有产业中以航空运输业的产出下降幅度最大(0.826%的实质产出减少,相当于52.195百万美元的损失);在台湾与欧盟国家间的贸易流量部分,台湾出口变动幅度大于进口变动幅度,其中又以对德国的出口值下降最多,而由于电子电机产品为高度仰赖航空运输的高单价商品,因此其出口受到相对较大的冲击.
  • 摘要: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云用层次分析法对建水县石漠化治理区乔木纯林灌木纯林、乔灌混交林等三类造林模式的碳增汇综合效益进行评价认为三类造林模式综合效益的排序为乔木纯林、乔灌混交林、灌木纯林,并就研究中的局限和改善各模式综合效益水平的措施进行了讨论.
  • 摘要:碳交易是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国家发改委2011确定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等七省(市)开展碳排放权配额交易试点,并將于2015年在全国范围开展,建立碳交易体系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碳交易市场架构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分析国际成功运行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对其相关标准、减排目标制定、配额分配、市场监管等进行解析.总结并分析我国破交易的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和国际碳交易的经验,对我国如何建立碳交易制度和标准体系提出建议,要建立强制交易和报告制度,碳交易采用配额适度从紧的政策,市场和经济手段并行,部分行业实施碳税制度,允许项目减排量作为补充,建立完善的监测,报告,核查的标准体系,保证交易的公平进行。
  • 摘要:本文在碳排放权交易背景下研究了企业的利润函数,对企业的生产行为做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基于边际减排成本的简化利润函数,基于这一模型对企业的减排行为做了理论分析,并用典型案例进行了模拟分析,最后给出了激励政策设计的建议.
  • 摘要:论文在采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对中国大陆地区农业分省污染排放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应用考虑非合意产出的非经向、非角度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模型对1979-2008年环境规制条件下的分省农业技术效率进行宝证评价,综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地区农业非点源(Non-point)污染排放及其农业增长的协调性程度.研究表明:(1)转型期中国大陆地区农业环境效率评价状况很不理想,农业增长与资源、环境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失衡,其中中部各省区尤为明显;(2)绝大部分省区农业环境技术效率排名相对稳定,论文按照农业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程度大致可以被分为"相对较协调"、"较不协调"和"极不协调"三组;(3)大陆东部地区京津沪三大直辖市和西部地区宁夏、青海在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年份构成了大陆农业环境技术的生产前沿面,扮演着"最佳实践者"的角色;(4)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倜发展问题,在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下,中国大陆地区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已显得刻不容缓.
  • 摘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以降低碳排放量为目标,努力促进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本文回顾了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分析了江西低碳经济发展成绩与战略,总结了江西省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十大"对策与措施.实现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实现低碳产业发展;同时抓紧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低碳能源.政府部门要发挥能源节约示范作用,发展低碳经济交通体系,建设良好的公共交通网络,保证公共交通的通畅和便利,宝现低碳排放.教育公众应该意识到自身在碳减排中的责任和义务,努力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低碳生活.
  • 摘要:政府(2011)发布新能源政策,确立国家逐步迁向非核家园愿景.然而,调降核能发电配比,将由何种能源(如煤炭、天然气或再生能源)取代其发电缺口?不同替代能源,将影响发电成本及CO2减量目标等,是影响政府选挥替代方案的重要参考.本研究引入选择价值方法(option value method),并纳入破价不确定性因子,评估三种替代方案(分别为燃煤机组加装CCS、燃气机组及混合方案)弥补减核之发电缺口的政策选择价值.评估结果发现:(1)在2020年核能减量达总发电量6%后,即不宜再继续扩大减核;(2)燃煤机组加装CCS相较扩大天然气机组更适宜作为减核之替代方案.
  • 摘要:本研究基于农地利用、稻田、牲畜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等四方面16类主要碳源,测算了中国大陆地区1995~2010年及31个省(市、区)201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2010年农业碳排放总量为28673.23万t,较1995年增加了12.31%.其中,农地利用、稻田、肠道发酵和粪便管理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分别占农业碳排总量的34.29%、42.48%、17.77%和5.46%;分阶段来看,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2)横向来看,区域差异明显:农业碳排放总量,排在前10位的地区占大陆地区农业总排放的59.61%,而排在后10位的地区仅占8.33%,传统农业大省尤其粮食主产省区是农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地;基于碳排放比重差异,將31个地区划分为了稻田主导型、农地利用主导型、牲畜肠道发酵主导型、复合因素主导型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在农业碳排放强度上,总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特征,即西部>中部>东部.在此基础上,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我国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间的脱钩关糸进行了分析,发现以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说明近年来大陆地区在农业碳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 摘要:智慧电能管理模式为当前住宅部门的新趋势,透过先进读表基础建设(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AMI)之布建,配合电能资讯管理系统,住宅部门可更有效地节约能源;电力公司亦可借此实施各种电力需量反应(Demand Response,DR)方案,延伸需求端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DSM)的范畴.在此趋势下,广义的需求端管理更进一步包含用户端小规模电能生产或储存系统,以调配电能消费型态之作为.本研究针对智慧型电表、电力资讯显示荧幕及电能管理系统相互搭配的三种替代方案进行分析.文中采用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与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结合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s)学理,探讨知觉有用性、态度、主观规范、替代方案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住宅用户申装智慧电能管理替代方案之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各替代方案对用户的[有用性(usefulness)]以及用户对各方案之[态度]两项因素,对于用户[采用智慧电能管理替代方案之意图]有显着影响.此外,本文亦提出与智慧电能管理替代方案相关之政策意涵,以供各界参考.
  • 摘要:能源科技领域甚广,至少含盖机械、电机电子、材料、化工化学、生物科技等,且以上各领域所需要的研发方向也大有差异,培育能源科技研发人才也因此较难有共同的目标.近年来入秋季节飓风两次侵袭纽约,无疑的节能减碳纾解地球温室效应应是共同的目的,然而社会的进步却往往无法与能源用量脱勾,致使全球耗能量尚在上升之中.全球平均每人碳排放量约为1.5吨、美国则约为20吨.在节能减碳方面不遗余力的欧洲也约有5吨,如此可见地球温室效应不是易于解决的问题.追根究底自工业革命以来,大量能源用于满足新的生活,如运输、舒适建筑等.rn 培育能源科技知识,常被作为解决地球温室效应之必要项目,美国普立兹奖作者Friedman称能源科技知识是跨领域的,培育节能科技且是知识密集的,应在大学教育中给予重视,使大学毕业生不但有具备应有的知识,也有为节能减碳的使命感,将中国人的智慧物尽其用,作为教育重要的价值观。rn 规划能源科技人才的培育,需要有多面向的考虑,至少包括三大面向:(1)自然科学的专技养成,(2)社会科学的经济素养,以及人文科学的大爱关怀。由节能科技为核心课程出发,包括节能技术的有效应用、能源效率的提升、能源战略的经济效益。然而,在经济考量之同时,应兼顾环境的保护,确保不侵犯下一代使用地球的权益,进而学习尊重各种生物的生存权,落实生态关怀。最后,要了解企业家的价值观,期许借由企业家的胸襟与视野,来塑造有利能源发展的企业文化。本文谨以能源、环境、经济、效率、生态及企业家精神,提出6E价值理念,期望此文有助于培育优质的能源科技人才。
  • 摘要:根据国际能源总署分析,碳捕获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技术于2050年可贡献全球减碳贡献的20%,而CCS也是目前唯一可满足工业部门大幅减破之可行技术,然而至今全球仍无MW级以上应用CCS之发电厂,整体进展也不如预期,故CCS技术之发展趋势与经济可行性对全球温升之有效控制至关重要.我国近年在与建核电与燃煤电厂均遭遇极大困难,导致昂贵的燃气复循环电厂(NGCC)发电占比快速增加,已进24.6%;日本福岛事故后,政府宣布核电不延役之新能源政策,上述现象将会日趋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若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即便在低折现率情景,CO2价格也必须高达75$/t-CO2,含CCS之整合气化复循环电厂(IGCC/CCS)才会较IGCC电厂划算;因此,2020年代前与建预留加装CCS空间之燃煤发电厂并购买碳权,未来再视时机加装CCS设备,应是稳健减核政策下最务实的作法.若期望自主减碳,由于我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分别为美国及欧洲之3.9倍与1.6倍,低折现率情景之IGCC/CCS于2020-2025年较NGCC具竞争性,若LNG价格成长率低,则IGCC/CCS之经济可行时点有可能延后5年,建议可将CCS技术纳入能源政策之低破能源选项,在能源、经济、减碳及安全方面,将均有更正面之效益.
  • 摘要:因应全球气候变迁,台湾为善尽地球公民之责任,于2008年发布[永续能源政策纲领],将节能减碳列为国家重点施政,在提升能源效率方面,能源密集度于2015年较2005年下降20%以上,此一目标系在每年提升能源效率2%下建成;此外,借由技术突破及配套措施,2025年将下降50%以上,此一目标更隐含着在2015年以后台湾能源效率将提升3%以上.在积极推动各项节能减碳措施下,台湾能源密集度过去5年(2007~2011年)平均每年改善幅度约2.61%,整体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及节能成效已有效显现,其中在产业节能策略方面,于环境面成立[节能减碳技术服务团队]提供节能技术辅导、推动集团企业自愿性节能暨成立内部节能服务团、辅导能源用户建立ISO50001能源管理系统等措施;于法制面,依能源管理法推动能源大用户建立能源查核制度、订定能源用户强制性节约能源规定等,透过环境与法制等面向共同推动产业节能减碳.本文针对上述台湾对于产业所推动之节能推动策略及其推动作法,分享实施经验,以彰显台湾产业于经济、环境与能源三者兼筹并顾之成果.透过多面向推动产业节能减碳,已有效引导产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提升产业竞争力,未来除了强化既有之节能减碳推动措施外,并透过已完成立法之能源管理法及再生能源发展条例,及研议中之能源税法及温室气体减量法,以健全节能减碳法制,逐步抑低台湾产业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 摘要:随着温室气体对全球暖化所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加,节能减碳已成为一项全球需共同努力的目标,而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不但能达到节能的目标,同时也对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有所贡献.目前国际上对于需求面管理在现阶段节能减碳效益上的贡献是相当肯定的,同时也因若仍持续以供给面为主进行能源管理,在未来开发新电力来源或配电设备将会更为困难,故不管是在电力市场已迈入自由化的国家,或是尚未自由化之国家,对于需求面管理都加非常加以重视.本研究探讨工业用户之两段式时间电价制度,由我国电力的负载特性分析开始,采用尖峰负载订价法评估工业用户之时间电价之利弊得失,分别提出分析与改良建议.本研究结果发现,在工业用户的时间电价方案,目前尖离峰划分方式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应严格依照负裁持续曲线来划分;在季节别与工作时数定义上,亦须重新依照实际负载情况做调整;在各时间电价容量费率方面,亦须依照尖离峰边际订价理论依负载高低适当订定,目前发现有相当分离情形;在流动费率方面应可拉大尖离峰价差,适度提高夏季尖峰价格,压低半尖峰价格.这些研究结果将能提供政府相关单位与台电公司在未来对于时间电价相关制度政策制定时参考之依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