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黄山
  • 出版时间: 2011-07-06

主办单位:全国台湾研究会

会议文集:全国台湾研究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早在2008年1月,还在竞选初期的奥巴马首次针对台海问题表达立场,表示如果当选总统,"希望台海两岸经由对话和平解决双方分歧,保证台湾海峡永远不会发生军事冲突.任何解决台海僵局的方式都应为海峡两岸的民众接受".其政策两个要点是—“确保和平”与“人民同意”。本文就这两个政策要点进行分析。事实上,当台湾的“民主选择”威胁到台海的“和平”时,美国就会抱怨台湾的“民主品质”,并要求台湾“自制”。美国的立场是人民不能“主动”地“决定”或“选择”台海问题的解决方案,只是有权“被动”地“同意”或者“不同意”某种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政府认为“和平解决”原则与“人民同意”原则并不冲突。这其实除了强调大陆方面提出的或两岸当局达成的方案要取得台湾人民同意外,也是在告诫台湾方面,不要试图主动通过所谓的“民主程序”或发动所谓的民意来单方面主动地改变两岸关系现状,危及台海“和平”,否则是无法得到美国的保护的。这也是美国政府多年来在台海两岸实行“双轨政策”或称“双重遏制政策”的一种体现。
  • 摘要:近年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中,经贸往来随着两岸"大三通"的基本实现,已经达到一个顶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岸之间寻求政治共识,仅有经贸合作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文化交流.文化合作机制是联系两岸政治与经济之间不可分的重要纽带,是走向未来两岸共同体的不可缺失的环节.本文拟以两岸文化合作机制与文化共同体构建为题,在回顾过去,总结经验的同时,提出建设两岸文化合作的制度,两岸文化共同市场,促进两岸社会文化的融合,一种可以预见的乐观前景是:两岸关系从经济建设领域起步,再到文化领域的合作,在两岸经济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的基础上,继而实现政治领域的突破,最终形成两岸共同体的历史事实。
  • 摘要:后冷战时代是第三波民主化的时代,也是民族国家崩解与重建的时代.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对民族与国家的合法性的强调也正带来日益增强的压力。有关民族主义、族群动员为何会兴起,族群与民族认同如何与为何被政治化的研究,是当代比较政治学中的一个日益增长的领域.本文基本观点,认为精英整合的失败是族群—民族认同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的推动因素,一个政权(包括政党、反对运动及任何可能产生权力的组织)的结构方式,其对于政治精英的吸纳方式(elite adoption)以及内部政治精英的流动方式(elite mobility),是决定精英整合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作者认为:政治精英对于认同区隔的强调程度,与其在权力结构中受到挑战的程度或者被边缘化的程度成正比。当精英权力地位面临真实的或潜在的挑战,当这种挑战可能造成其权力地位的真实损害或预期将受到损害时,政治精英将会诉诸认同区隔和动员,以保持并争取其政治利益。
  • 摘要:马英九2008年5月执政后,两岸关系虽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台湾社会的中国认同危机不但未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而得到扭转,反而还在持续.这种两岸认同危机主要是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疑将越来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的严峻挑战,提出在化解台湾社会中国认同危机方面,两岸执政者除了在两岸关系领域继续着力于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外,在各自社会内部亦均有主动作为的空间。就大陆而言,一方面,须更积极主动地建构与完善“两岸一中”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大陆在经济强大、军事强大的同时须不断加强软实力建设,以全面发展的成就在两岸间呈现独特的吸引力和魅力。就台湾而言,须创新唤回中国认同的论述,以及致力于中国认同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一方面,马政府必须以两岸历史文化认同为基础,从两岸民族认同出发,更加自信地提出完整全面的两岸论述。另一方面,马政府须在国家认同上加大拨乱反正的社会化教育力度。
  • 摘要: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两岸公共生活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两岸传媒交流以及角色变迁为公共领域的实践奠定基础.当前两岸交流中逐步培育理性交往的公共领域,两岸民众就两岸的公共事务进行相互协商,以形成公共舆论,表达两岸民众的共同意愿,并就与普遍利益相关的问题最终导向共识.未来透过两岸公共事务议程平台设置,培育最具潜力的传媒公共领域和网络公共领域,透过公权力和私领域之外的机制化商谈,塑造两岸民众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就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而言,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两岸人员往来日趋频繁,经贸文教交流加速发展,两岸关系正式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本文在梳理“非传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就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现实意义、主要内容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实现路径,即不断强化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制度保障,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平台,建立和完善两岸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重视发挥NGO在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中的作用。
  • 摘要: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以来,在取得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建立、两岸"三通"等一系列重大突破的同时,"涉台外交"也是一样,态势对中国外交大战略有利,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对巩固"一个中国格局"有利.通过对"涉台外交"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介绍,探究了大陆“涉台外交”的特殊性,提出今后将继续发挥“涉台外交”的优势,应充分认识“涉台外交”的新形势,继续发挥“涉台外交”的优势,逐步调整关于台湾参加国际组织活动的思维,全面增强“涉台外交”的主导能力,发挥大陆“涉台外交”优势问题,实质就是把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协商台湾涉外事务问题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最大。60多年来,“涉台外交”有过成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和平发展又为“涉台外交”的展开打下扎实基础,“涉台外交”对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作用、贡献将越来越大。
  • 摘要:当前两岸关系正稳步和平发展,两岸互动也由大交流深化到经贸、文教等领域的合作,ECFA的签署和落实更"标志着两岸经济合作和交流从此进入常态化、机制化发展的新阶段".通过介绍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主体,介绍了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形式:政治力和社会力,介绍了其动力媒介,基于对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分析,两岸持续合作的机制建构,在战略层面应是权力制衡、权利契约、社会支撑三种路径和谐互动的结果,而在具体的策略层面,则要建立起结构上相互协调,在功能上相互耦合互补的动力、激励、整合、协调沟通、保障等具体机制。
  • 摘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既是经济交流合作的过程,也是文化思想交融整合的过程.当前,两岸关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要巩固和扩大业已取得的成果,推动两岸关系持续稳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不仅要继续深化两岸经贸合作,而且要加快两岸文化交流与整合的步伐,促进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良性互动,以文化交流为载体,不断推进闽台区域性经济合作,以“海峡论坛”为平台,推动两岸经济文化合作社会化,以共同的中华文化基础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
  • 摘要:通过介绍台湾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分析了中国大陆区域发展战略与两岸经济合作的关系,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中,对东亚经济发展影响范围最大及最具有深远意义的当属“10+1”及研拟中的“10+3”,因为这一区域合作机制将形成一个经济总量、经济增长及市场潜力都堪称世界第一的超级区域经济集团,对全球经济发展及国际经济秩序重构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大陆无疑是公认的有着主导性影响力的推动力量,对区域内新的合作体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并进而成为带动东亚区域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之一,这也是新的东亚经济合作格局的最大特点。在这一发展态势下,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进一步推动着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的深化与发展。
  • 摘要:通过探究两岸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影响两岸合作的因素,提出了从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视角建构两岸持续合作的动力机制,当前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已成为两岸持续合作的主要动力与机制。两岸完全可以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展开一系列活动,来增强双方的互信,为两岸最终解决政治议题创造条件和可能性。在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不断形成并深化之际,两岸理应加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并争取早日建立起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的机制。两岸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并持续深化两岸非传统安全合作机制,有助于增强两岸互信,不但可以为当前两岸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与途径,而且也可以为两岸未来在军事安全领域取得突破创造条件。
  • 摘要:通过对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的介绍,总结了海峡两岸关系和岛内民意倾向的关系,提出应岛内民意,推进两岸持续合作,应当密切跟踪岛内民意发展变化,实时了解掌握岛内民意状况,针对岛内民众实际需求。制定、执行、完善两岸持续合作的具体政策,发挥互动作用,正面引导、着力强化岛内民众支持两岸持续合作,两岸关系不仅仅是两岸官方之间的两岸关系,更是两岸人民之间的两岸关系。两岸民众的人心走向、意愿诉求、主张态度,相当程度地决定了两岸关系的本质和未来发展。作为两岸中的一方,岛内民意对两岸能否持续合作发挥着或促进推动或牵制阻碍的作用,而未来两岸持续合作的速度、进度、力度、广度及深度,同样深刻影响着岛内民意的发展变化。二者之间若能良性互动,则既可满足岛内民意诉求,又可实现两岸全方位、多领域、各阶层的交流合作,有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民意可敬,民意可畏,民意如流水,民意不可违。“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摘要: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与扩大,两岸何时进行政治、军事等领域的接触并逐步解决政治难题已成为各界越来越关注的焦点.两岸学术界为此已先行一步,就历史遗留的难题展开深入思考与探索,并提出了各种思路与解决方案.笔者认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既是和平发展进程不断深入的客观需要,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也就是说两岸政治难题的解决是伴随着两岸和平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而逐步得到化解和最终得到解决的,提出签署ECFA是两岸增进互信的成功范例,珍惜并把握历史机遇,积极面对与化解政治难题,构建广泛的民众基础,增强台湾同胞对祖国的向心力与和平发展的推动力,强化对“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集体认同,共同为化解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海峡两岸间各种政策规定的限制,特别是台湾当局的政策制约,使两岸交流合作及经贸关系正常化机制不能建立,呈现出了只有台商到大陆投资而大陆企业几乎不能赴台投资的单向格局.笔者拟从当前实际出发,首先较系统分析、研究ECFA背景下陆资赴台投资的现状、趋势及其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民营企业赴台投资的动因、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措施,为两岸更好地进行经济贸易合作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推动两岸关系有序、稳定和良性发展。
  • 摘要:两岸之间由于特殊原因,两岸交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官冷民热"的状态.2008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虽然出现了重大积极变化,两岸逐渐迈人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时代,但是由于两岸定位的政治问题仍未解决,两岸官方之间的交流绝大部分由海基、海协两会以"白手套"方式完成.本文拟以上海市与台北市的合作为代表,探讨两岸城市的战略合作模式,指出两岸城市战略合作的模式可以避免直接面对交流当中敏感的国家定位问题。两岸城市的战略合作可以深化两岸交流。两岸城市战略合作的机制性特征可以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更紧密的纽带。综上所述,虽然由于上海与台北都是国际性大都市,属于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中心城市,其合作模式不能完全被照搬。但对于大陆的一些二线城市或是台湾的其他县市由于不具备很强的综合优势,也可以选择专业型合作的途径。
  • 摘要:通过对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历程与成效的分析,探讨了其发展的趋势与特征,提出加强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策略选择应提高对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认识,两岸高校自身努力与发展变革,多方参与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推动两岸高教交流合作制度化,指出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如何强化两岸教师教学、科研公关、学生互动、学历互认、合作办学及设立分校等方面的合作,同时不断构建新的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应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迈进。
  • 摘要: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越在2010年接受香港中评社访问时表示,钓鱼岛和南沙群岛是两岸有共同点的议题,维护海域、岛礁的主权和管辖权,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南海问题具有合作的基础,为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两岸在南沙群岛及钓鱼岛问题上的合作机制,尤其是在岛礁主权维护和海域管辖权方面的合作,建议两岸在立法和行政方面寻找突破口。同时,无论是南海还是钓鱼岛,在坚持中国主权的前提下,两岸都支持以和平、合作的方式解决争端,都主张有关争端各方合作开发的政策。中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即对于领土争议,在还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为避免矛盾激化而把争议暂时搁置起来,对某些有争议的领土进行共同开发,目的是通过合作增进了解,为最终解决主权归属问题创造条件。台湾地区领导人也曾表示只要“主权”在我,赞成共同开发,资源分享。两岸对于“共同开发”的态度增强了两岸合作的现实性,既然对外都可合作进行共同开发,海峡两岸之间又有何理由拒绝与对方的合作。当前,海峡两岸应采取实际合作步骤,共同开发南海与钓鱼岛的石油与海洋资源,以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 摘要:通过对涉台仲裁之法理的探析,指出了当前涉台仲裁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沪台经贸大交流和大合作决定推进涉台仲裁工作刻不容缓,推进涉台仲裁工作需要两岸真诚合作,相互助力,是否考虑在上海率先建立海峡两岸民商事司法交流机制,建议在上海和台北两市互设仲裁机构分会,完善仲裁受理、裁决和执行的相关规则,今后需进一步完善居住和就业信息,进一步加强两岸征信系统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 摘要:通过对构建和平发展框架是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过程的介绍,总结了影响两岸关系的直接性要素和间接性要素,提出政治协商及谈判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重要途径,基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无论是国际上的“两德模式”,还是中国收回港澳的模式,对两岸政治协商的借鉴意义都十分有限。两岸政治协商机制应该是一个具有特色的政治协商机制。两岸政治协商是复杂而敏感的,而如何建立两岸政治协商机制本身也是复杂而敏感的。建立两岸政治协商机制需要两岸领导人和民众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求同存异的胸怀。
  • 摘要:陈孔立教授发表的《两岸政治定位的瓶颈》的大作,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瓶颈,作了深刻而简要的论述.其基本观点,笔者颇表认同.笔者认为,解决两岸政治定位时机尚未成熟,但讨论时机业已成熟.在谈判解决政治难题时,要求台湾方面作出相应让步是可期的,但在讨论时期,期待台湾学者在"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的底线上作出突破却是甚难,笔者认为应当坚持大陆的发展,大陆应该对自己多一点信心,对两岸关系多一点耐心,同时强化共识,从解决具体问题着手,先易后难,逐渐累积,最后条件成熟,政治定位问题迎刃而解,并且加强两岸的交流合作。
  • 摘要:大陆主张的和平统一是一项以改造台湾社会,重建台湾社会统一动力,最终实现两岸统一的社会工程.这一工程又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一致.本文从社会工程学的角度考察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进展,并以社会工程学为理论线索,分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社会工程的规划、设计和主要实施环节。今天,研究界能够自觉注意运用社会工程学的结构意识和系统意识,主动设计和规划,将社会资源有效地作用于社会具体层面上,在两岸经济、文化正向互通的开放的条件下,重建台湾社会统一动力,最后帮助台湾社会及两岸关系完成一次历史性的转型。
  • 摘要:美国奥巴马政府上任以来,其台海政策没有脱离美国自卡特政府以来历届政府的政策框架,基本继承了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政策内容.但由于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发展出现了新变化,奥巴马政府台海政策对此作出了呼应,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支持两岸关系改善的同时防止台湾过度依赖大陆;防止两岸"改变现状"的压力主要倒向大陆;对指向为"统一"的两岸政治、军事对话不发表意见,不做斡旋人;以及继续支持台湾民主制度.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阶段的美国因素仍值得重视。奥巴马政府的台海政策目前还处于逐渐成型阶段,随着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中美关系的互动进一步复杂化,其台海政策还将不断调整。
  • 摘要: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如何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新焦点,笔者试就这一议题进行了探讨,笔者目前双方立场之形成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均有可理解之处。台湾自视文化发展优越于大陆有其依据,两岸政治对立亦与制度观念形态的文化差异直接关联。大陆因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情况复杂、家底薄、发展不平衡等,不可能照搬台湾经验和西方发展模式亦很正常。要整合双方的立场,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能够良性循环,关键在于端正态度、换位思考和明确共同的奋斗目标。假设双方都能以民族复兴为重,以民本(不是民粹)为宗,从实际出发,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许多问题就不难解决或者可逐步解决。从大陆方面来说,应该“以大事小以仁”,率先展示祖国大陆的博大胸襟与中华民族延续五千年文明的自信,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尊重包容台湾同胞的所思所想所为,承认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先行者,视台湾发展经验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虚心学习台湾的先进之处,通过交流合作逐步化解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误解和敌视,努力寻求重建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从台湾方面来说,则应看到自身在自然条件、发展品质上存在着不足,看到台湾的发展离不开大陆、两岸关系唇齿相依、休戚与共;应理解大陆“大有大的难处”,近代史上同样经历内忧外患的“悲情”,走过发展的弯路,付出沉痛的代价,渴望民族振兴、国强民富、再造中华文明的盛世辉煌,必须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应明确两岸人民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完成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台湾的持久和平发展繁荣只有在中华振兴的大背景中才能实现和确保。
  • 摘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面统合的盛世时代能否来临,取决于两岸共同利益的创造与两岸共同价值的形塑,后者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并成为两岸同胞共同的、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通过介绍两岸共同价值概念与创造主体,探究了其主要来源和内涵,提出设立两岸文化合作委员会。募集两岸文化合作发展基金,规划两岸文化发展纲要,制定并推动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成立两岸文字创新推广委员会,两岸共同编撰《中华大辞典》、《汉英大词典》,形塑两岸共同文字语境。两岸共同编撰历史教科书,包括两岸共同编撰中华文化史、教育史、农业史、科技史、宗教史、军事史、音乐史等,建构两岸共同历史记忆。两岸共同整理两岸族谱、地方志、民俗民风等。扮演两岸共同价值形塑者、整合者、践行者的角色,建构两岸新秩序,创建两岸共同价值,促成两岸朝向互信互尊、包容理性、多元共享、民主公正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迎接两岸和平发展、文明发展的“典范时刻”的早日到来。
  • 摘要:两岸大交流是两岸“命运共同体”与“共同家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之一。只有两岸通过交流在经济、教育、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朝向制度化和一体化方向发展,才有可能为两岸全方位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两岸各领域、全方位的大交流可以为两岸带来更多的共同利益基础,有助于发展两岸之间的功能性合作,有助于两岸同胞在此基础上强化共同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缩小制度认同的差异,朝向建立共同认同的方向发展。但是,大交流只是两岸建构共同认同的必要条件,很多的认同上分歧或差异难以仅仅依靠交流来解决,依然需要两岸当局和人民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探寻双方在利益上的共同点和一致性,产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身份认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认到两岸同胞是“命运共同体”,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
  • 摘要:作为台湾出身的中国人学者,戴国煇教授旅日41年期间,高举"知性的诚实" (intellectual honesty)、 "道德的勇气"(moral courage)及社会科学家的批判精神等三面大旗,以"不聪明人=笨拙人"自居,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理论解释台湾近现代史、华侨史、中日关系史,为人们留下了丰富的知识遗产.本文试图通过对戴教授著作的研读,分析戴教授对台湾人身份认同( identity)问题的探索历程。戴国煇教授在日本40余年,始终固执“三个尊严”:出身的尊严——对个人而言,任何人的出生都无法事先选择,是带有命运性的一种“结果”,而个人坐标轴之基点便是在其出生,因而非固执不可;民族之尊严——民族是半悠久性的,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来不得半点马虎。战争、动乱一类的话题和课题,最多也不过是以10年或20年为思考“时域”的,但一国或一民族之有关文化、社会的命运的思考“时域”,该是以百年甚至于千年来做单位的;学术之尊严——在坚持学术的纯洁和尊严的基础上,进行原理性(追求隐藏于表层现象后,相对稳定且具有持续性质的根源性实质)、逻辑层面(避开情绪、感性的直接宣泄,将个性化的情绪和感性加以酝酿,从而升华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性层次)、思想层面(指的是“具有时代导向且为时代精神所涵盖的”销毁不了的思想)的探讨。对台湾人身份认同的探索过程,也是他自身的生命历程。戴教授的海峡两岸“自立与共生的理论”,也是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去探索“台湾人生之奥秘”的台湾出身的中国人学者的“历史性的证言与叙述”,而戴教授去世后十年的今天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实,恰恰证明了戴教授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历史学家之睿智写洞察。
  • 摘要:新中国的外交也已走过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国共内战、国民党退居台湾以及东西方的冷战所致,新中国外交中的台湾问题自始就是一个核心问题,台湾问题与新中国外交相伴而生,相伴而行,涉台外交也一直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涉台外交的发展历程,系统检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涉台外交政策中不同的任务,探讨涉台外交的特点与一直体现在政策中的原则立场,最后在展望两岸和平发展时期涉台外交所面临的形势下,来探讨涉台外交政策的理论创新.
  • 摘要:研究美台关系,有不同的理论途径.从自由主义的视角来看,美台关系难免受到美国国内政治和台湾岛内政治的影响.而从现实主义的视角来看,美台关系的发展趋势又取决于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大气候.不少美国和台湾学者曾以三角关系理论研究美国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本文认为中美战略关系的纵深发展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决定了美台关系的变化趋势。在政治上,美国乐见国民党连续执政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对于台湾被迫走向统一,存有疑虑,希望及时把握两岸和谈的具体进程。在军事上,美方表示支持两岸建立互信机制,但要求台湾及时告知美方两岸的商谈内容,同时在减少对美中关系带来冲击的前提下,继续对台军售,推动美台军事交流。在台湾的国际空间问题上,美方希望台湾依照世界卫生大会的参与模式,参加国际民航和气象公约等政府或非政府组织,并希望在两岸签署ECFA之后,美台经贸关系也能得到提升。美国对台湾在“国防”、“外交”等领域予以多方面支持的目的,既是增强台湾在两岸谈判中的筹码,也是同步强化美台关系,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长期利益。
  • 摘要:两岸政治互信是两岸合作的基础,政治互信构建则是在声誉累积的基点上不断向前推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政治互信的构建根源于两岸经济贸易合作越来越密切的现实。由于两岸民众之间已经形成了越来越庞大的利益联结,两岸持续性合作成为不得不为之的趋势。这种局面要求两岸关系必须从1949年以来的军事对抗转向全面合作。这是和平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也是台海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由于两岸合作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尽管两岸政治互信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会出现若干波折,但总的方向还是会向互信不断强化的方向迈进。以前那种刻意炒作两岸关系谋取政治利益的做法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现在即使是一直对两岸交流持消极态度的民进党也不得不考虑调整大陆政策的问题,而这必然要以某种程度的政治互信为基础。否则,类似陈菊那样伤害大陆民众情感的情况如果经常出现,民进党根本无法与大陆建立起持久的互信,也无法实现可持续性合作。
  • 摘要:本文的研究初步揭示了两岸经济合作对于台湾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总的来说,如果说过去影响两岸经济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市场机制(促进作用)和政治关系(障碍作用),那么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如何运用公共政策来调节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带来的利益分配、财富分配、贫富差距等社会效应及政治影响,进而促进两岸经济关系和政治互信的协调共进,已经成为今后两岸关系发展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也就是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能否不断得到落实并保持稳定,需要考虑台湾经济和社会的承受力和反应力。
  • 摘要:全球化和区域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任何经济体开展国际经贸活动,构筑国际经贸关系的首要机制.通过分析CAFTA与ECFA机制的建立对台湾的影响,介绍了CAFTA与ECFA条件下两岸对在国际经济空间开展经济合作的战略考量,本文认为,CAFTA与ECFA机制衔接的政策试验目前以在大陆特定区域开展为宜,而适宜于承担CAFTA与ECFA机制衔接政策试验职能的区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具有连接中国大陆参与的东亚主要一体化区域和台湾的地缘特征和区位优势;具有发展潜力,通过特定政策支持有望成为两岸在国际经济领域合作的示范区域和两岸合作的优势区域;具有一定的对台经济合作基础,已建立专门的对台合作平台,具有试验示范区运行的便利条件和试验基础。
  • 摘要:两岸产业发展20多年来,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层次的不断提高、产业效益的不断增加、产业合作机制的动态调整已经从事实上证明了两岸有能力处理好双方产业合作的各种问题。产业共同治理应当成为继ECFA后两岸产业关系又一重要议题。关键是能否建立共同治理的共识,并寻找到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并从政策上加以推进。应当说,两岸产业共同治理最终不仅要体现在经济指标上的提升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业生态体系的健康与可持续上。在当今全球经济与日俱增的不确定条件下,在ECFA正式生效的第一年,在中国大陆“十二五”的开元之年,在台湾经济创造了2010年辉煌之后,两岸应再接再厉,共同探索创造产业合力并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治理途径,从而有效推进两岸经济关系平稳向前推进。
  • 摘要:在两岸政治互信尚未建立,全方位交流无法有效增进岛内民众中国认同的情况下,本文尝试从社会整合理论出发,探索建立社会整合机制,推动两岸持续合作的方法和途径,以夯实两岸合作的社会基础,为两岸持续合作注入新的动力,指出两岸社会整合客观上有利于两岸持续交流合作,但是也应该看到要形成稳定的、制度化的、具有协议性的社会整合机制尚需时日。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整合也需要提升层次和深化内涵,这将有助于化解两岸社会间的心结,促成更多的民族认同与利益联结,催化两岸持续合作的各项条件的成熟和完善。两岸社会整合机制是两岸持续合作的制度保证之一,通过两岸持续合作,创造和平发展的更多机遇,最终将两岸整合为和谐的社会共同体。
  • 摘要:为巩固和扩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了解和掌握台湾民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的台湾民意为探讨内容,力图通过对涉及两岸关系的台湾民意的内涵与特点、影响台湾民意的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探寻建立两岸民意的沟通与共融之路径,即掌握民意脉络,主导两岸关系“转型正义”,突出两岸经贸互利性,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回归中华文化本源,重建两岸民众的共同价值观,推动两岸民众多重互动,共写两岸人民历史新篇章。
  • 摘要: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迅速,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线.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两岸经贸交流经历了贸易主导阶段、贸易与投资并重阶段到投资主导阶段,其规模不断扩张,层次不断提升,地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动力源自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互补与经济依存,基础在于两个经济体的共同经济利益.ECFA的签署和生效,从机制上提供了释放经贸合作内生动力的可能保障,开启了两岸经贸全面深化合作的新时代.大陆“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全面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扩大两岸贸易,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和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并指出要积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和两岸其他协议,推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后续协商,促进两岸货物和服务贸易进一步自由化,逐步建立公开、透明、便利的投资及其保障机制。
  • 摘要:旅游是区域间人群交往、文化联系和思想交流的重要活动之一,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近3年,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何以旅游为载体,巩固和加强发展两岸关系的经济、文化和民意基础,增进两岸人民的交流和认同,值得深入探讨.笔者拟从近3年来赴台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出现的问题入手,分析旅游对于促进两岸经济交往,增进两岸民众交往的作用和前景,并提出两岸共同努力减少政治歧见的干扰,其主管部门和业者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台湾应全方位提高旅游服务能力,目前,应牢牢把握两岸民众寻求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让两岸民众在旅游休闲中增进感情、达成共识。相信在两岸共同努力下,随着赴台游市场的扩大和进一步规范,赴台游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为两岸民众和谐相处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 摘要:目前,大陆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国际发展潮流、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体系、制度乃至模式,台湾的高等教育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可以实现双赢,既有助于解决台湾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台湾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升大陆高等院校的教育水平。海峡两岸要携起手来,积极稳步地全面深化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推动高等教育产业发展,推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 摘要:本文伊始,首先要厘定“海峡两岸跨境犯罪”的概念。在海峡两岸犯罪方面,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适用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如大陆地区通常使用的是“跨境犯罪”、“两岸犯罪”等概念,随着两岸政治关系的缓和,两岸经贸交流日益增多,但两岸跨境犯罪也随之而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两岸的跨境犯罪大幅增加,犯罪种类以及手段等也出现很多新的特征,这极大损害了两岸的经济、社会稳定。为了打击日益猖獗的两岸跨境犯罪,两岸签订了一系列协议,特别是2009年《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的签订更是开启了两岸合作打击犯罪的新局面。但该协议在具体实践中,不仅要受到两岸政治定位上的制约,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大限制了该协议的实施效果。因此,在未来构建海峡两岸合作打击犯罪模式时,需要进一步协商和细化两岸合作打击犯罪机制的内容,并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 摘要:30多年来,基于中华文化的同根性,两岸经济合作持续发展,成效显著.与此同时,由于两岸间存在的社会文化隔阂,经济合作呈现波动曲折的复杂状态.本文将在分析中华文化对东亚经济发展贡献的基础上,探讨两岸文化融合的路径,即强化历史文化记忆,大力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的宣传教育,拓展文化内涵,协同发展两岸文化新兴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把握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中华文化及其在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进行理性梳理,推动两岸文化融合和创新,培育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两岸文化软实力,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需要。
  • 摘要:通过对“两岸特色”协商谈判的特性与意涵的分析,总结了其实践特征,针对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两岸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扩大民间交流交往,让越来越多的台湾民众逐渐意识到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性,对两岸恢复协商对话和建立经贸合作和民间交往机制保持正面和积极的态度,针对美、日等外部因素,两岸在协商谈判过程中要趋利避害,不仅要努力避免其消极影响,更要想办法促进它们发挥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两岸协商谈判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不断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 摘要:海峡两岸交流"先经济后政治"的安排,是否意味文化交流排在第三的位置呢?笔者认为,似不宜作这样狭隘的理解.事实上,两岸"文化的流动",早在岛内有人类活动时即已存在.描述两岸"文化的流动"轨迹,从中不难发现,其间确有一根红线贯穿始终.有鉴于此,本文试提出若干具操作性的"文化的流动"路径,即两岸共同实施中华文化工程,定期举办两岸文化节、两岸艺术节及两岸文化交流研讨会、两岸艺术交流研讨会,可在两岸轮流举办,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大力弘扬奥运文化,设立两岸“和平论坛”,以民间力量推动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 摘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四者关系的论述,分析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态度,应从台湾的政治结构入手。台湾的政治结构大体上分为蓝绿两大阵营,分别以国民党、民进党以及更蓝的亲民党、新党和更绿的台联党等为代表。为了写作的方便,本文将以两大阵营最主要的代表国、民两党为对象,分别解析一下他们对中华文化及台湾文化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找出一些特点,以此作为大陆制订宣传对策的基础。笔者认为,祖国大陆应高度重视台湾社会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复杂特点,不要简单地以为台湾社会都认同海峡两岸“同文同种”,也不要把认同“同文同种”等同于认同“两岸政治上同属一个中国”,以及把认同“九二共识”等同于认同“两岸统一”。毫无疑问,追求国家统一必须首先一要认识文化认同问题产生的复杂历史背景,正视两岸在思想文化观念上有联系、有分歧、同时各有特色的事实,肯定“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台湾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注意将“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与“台独”意识区别开来,以更为平和、理性的心态来看待台湾发展模式暨“台湾经验”,“以宽容、平等、同胞情谊看待彼此,此的长短和歧异”;二要遵循“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民之所欲人手,从关注两岸有共同利益和共同语言的人和事入手,跟随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脚步,跟随两岸交流的脚步,跟随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强化两岸的利益连接,逐步缩小两岸在文化、身份认同和情感、价值观上的差距。
  • 摘要:政治伦理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政治正当性及其操作规范和方法论的价值哲学,对政治文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导向、规范和终极价值关怀的意义。通过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中的政治伦理创新的研究,包括建构两岸关系价值目标体系,建构两岸交往伦理与互动规范,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中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它为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引导、伦理支撑和道德动力,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实现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