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黄芪、猫爪草、白扁豆、首乌藤、巴戟天、墨旱莲、槟榔、百部、白头翁、射干、知母、天葵子、肉豆蔻、化橘红、紫苑、高良姜、瓦松、红花、丹参、侧柏叶、益母草。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改善整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药物敏感性,相对于西药,具有缩短治疗疗程,见效快,减少毒副作用的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05522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许梅;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27550.5

  • 发明设计人 许梅;

    申请日2012-09-06

  • 分类号A61K36/9062(20060101);A61P31/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37200 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南潭苑社区诸佛庵路16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33: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9/20 授权公告日:20140115 终止日期:20190906 申请日:201209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6-1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9/20 登记生效日:2018052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0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11-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9/20 登记生效日:201710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0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1-15

    授权

    授权

  • 2014-01-0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9/2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06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1-08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9/2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1216 申请日:20120906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5-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2 申请日:201209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24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肺结核是由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肺结核排菌病人是社会传染源,结核菌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的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主要疾病之一。

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45%的人口感染了结核菌,感染人数约5.5亿人,现在肺结核患者450万人。其中150万人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因此,控制肺结核病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肺结核病产生的原因是结核杆菌多由呼吸道侵入,进入肺泡后,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由于菌体脂质、硫酸脑苷酯等成分的毒性作用,结核杆菌可逃逸巨噬细胞对其杀伤,并可借助细胞提供的营养条件而得以在巨噬细胞内存活或顽强繁殖,导致吞噬细胞死亡裂解。释放出来的结核杆菌又能在细胞外繁殖或再被吞噬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引起结核渗出性炎症。肺结核病免疫功能紊乱涉及到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多种淋巴因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十分复杂。结核杆菌所引起的免疫损害是结核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采用西药化疗技术可以提高肺结核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但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链霉素、利福平等西药抗肺结核药物敏感,易产生耐药性变异。一旦产生耐药性极难恢复原来对药物的敏感性。且耐多种药菌株日益增多,产生耐药性肺结核病,继续采用西药治疗,疗程长,见效慢。

通常,肺结核病常规规范药物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痊愈,但是随着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免疫损害宿主的增多、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化学药物毒副反应而间断、中断或自行减药等原因,越来越多的肺结核病人转变为耐药性肺结核患者。

耐药性肺结核病是肺结核病控制中的难题,治愈率一般比较低,成功率不到70%,死亡率比较多,已成为摆在医学界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日益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现代研究证明肺结核是一种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特征的疾病,耐药性肺结核的发生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失衡,尤其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和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另一方面,耐药性肺结核病治疗所需要的费用比较多,大多是普通非耐药性肺结核病的10倍以上,对患者家庭来说也是难题。

中医学认为机体免疫力低下不仅是肺结核复发的主要原因,也是耐药性肺结核能否治愈的关键所在;另外由于肺结核病灶中心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化学药物不能充分渗入,让病灶不能复原,从而引起肺组织毁损,呼吸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因此,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杀灭结核杆菌,促进病灶周围血液循环,提高病灶中化疗药物浓度,软化和缩小病灶,恢复病灶中肺组织正常结构是彻底治愈耐药性肺结核的重要原则。

中药在治疗耐药性肺结核过程中,不但可以治疗病灶损害,消除或减轻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且在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缩小病灶方面,其具有化疗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还具有缩短疗程的特点。另外,对于因不能耐受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而不能使用化疗药物的患者,中药又可为其提供独特的治疗途径。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采用该中药组合物制备耐药性肺结核病具有改善整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药物敏感性,促进病灶吸空洞闭合,相对于西药,具有缩短治疗疗程,见效快,减少毒副作用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具有改善整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药物敏感性,相对于西药,具有缩短治疗疗程,见效快,减少毒副作用的功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黄芪、猫爪草、白扁豆、首乌藤、巴戟天、墨旱莲、槟榔、百部、白头翁、射干、知母、天葵子、肉豆蔻、化橘红、紫苑、高良姜、瓦松、红花、丹参、侧柏叶、益母草。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重量份数比为:黄芪62~72重量份、猫爪草48~58重量份、白扁豆36~46重量份、首乌藤27~37重量份、巴戟天31~41重量份、墨旱莲16~26重量份、槟榔8~18重量份、百部24~34重量份、白头翁37~47重量份、射干23~33重量份、知母32~42重量份、天葵子12~22重量份、肉豆蔻18~28重量份、化橘红21~31重量份、紫苑14~24重量份、高良姜17~27重量份、瓦松22~32重量份、红花26~36重量份、丹参30~40重量份、侧柏叶16~26重量份、益母草21~31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为:黄芪67~72重量份、猫爪草53~58重量份、白扁豆41~46重量份、首乌藤32~37重量份、巴戟天36~41重量份、墨旱莲21~26重量份、槟榔13~18重量份、百部29~34重量份、白头翁42~47重量份、射干28~33重量份、知母37~42重量份、天葵子17~22重量份、肉豆蔻23~28重量份、化橘红26~31重量份、紫苑19~24重量份、高良姜22~27重量份、瓦松27~32重量份、红花31~36重量份、丹参35~40重量份、侧柏叶21~26重量份、益母草26~31重量份。

其中,可以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冬虫夏草和五味子,所述冬虫夏草和所述五味子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添加量为冬虫夏草17~27重量份和五味子12~22重量份。

其中,可以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郁金和延胡索,所述郁金和所述延胡索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添加量为郁金21~31重量份和延胡索10~20重量份。

其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制备成散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0分钟~40分钟,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溶解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2次~4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体,其中,加入的乙醇的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2~4倍,随后进行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20分钟~40分钟,将粉碎后的粉末加相对于其质量3~5倍量的水溶解,搅拌下加入相对于粉末质量10%~15%氢氧化钠助溶,调节pH值为7~8,过滤,加浓度为10%的硫酸调节pH值为3~4,静止2~4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醇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膏体,随后干燥,粉碎成50目~100目的细粉;

第二步,根据所需要的剂型,加入常规辅助成分,制备所需要的药物组合物。

其中,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所述第二步具体为:

在上述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制粒,干燥,加入崩解剂、润滑剂,压片,或直接包装,或包糖衣,或包薄膜衣即得到片剂。

其中,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液时,所述第二步具体为:

在第一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量的蒸馏水,0.1~0.3倍的蔗糖,0.01~0.02倍的苯甲酸钠,搅拌,煮沸,冷却,过滤,分装,灭菌即获得口服液。

其中,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时,所述第二步具体为:

在第一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3倍的淀粉混合均匀,制备成散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改善整体功能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药物敏感性,相对于西药,具有缩短治疗疗程,见效快,减少毒副作用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耐药性肺结核病难以治愈,反复化疗的毒副反应也造成肝肾、脾胃功能损害,以至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病情更难恢复。中西药认为,耐药性肺结核病属中医学“肺痨”范畴,肺痨是由于痨虫侵蚀肺叶,引起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衰弱性疾病,因痨虫入侵肺系,正气虚弱而发病,本病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以阴虚为主,同时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阴虚内热、气阴双亏之证。

中医认知并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未脱出杀虫补虚范畴,耐药性肺结核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为感染痨虫,一为正气虚弱。痨虫和正气虚弱两种病因,可以相互为因。耐药性肺结核病发病原因主要是人体气血精津内虚,痨虫乘虚袭入,感而为病。由于痨虫从口鼻吸入,直接侵蚀肺脏,可出现干咳、咯血等肺系症状。耐药性肺结核病病程缓慢,并有传染,多由于劳伤正气,正不胜邪,而感受痨虫所致。其病理本质为阴虚居多,故有“痨瘵主乎阴虚,阴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肺热为本病的基本病机,病情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元气耗损,阴阳两亏,其虚损不仅在肺,久则累及脾肾。

凡禀赋薄弱,起居不慎,忧思恼怒,酒色劳倦,耗伤气血津液,正气先伤,体虚不复,则痨虫趁虚袭人,感受为病。可见体虚是耐药性肺结核病发病的根本内在原因,那么虚则补之,即为治其本。中药不仅可以灭活结核杆菌,而且无毒副作用。因此中医药这种杀虫的治疗方法其研究价值很高。

正如《医学正传·劳极》所说:“一则杀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虚,以复其真元。”补虚,复其真元,杀虫,绝其病根。根据体质强弱分别主次,但尤需重视补虚培元,增强正气,以提高抗病能力。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并应注意脏腑整体关系,同时补益脾肾。耐药性肺结核病之补虚,主要是补阴虚,以滋阴为主。

因此,本发明以补虚培元、抗痨杀虫、散瘀生新为治疗原则,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中药组合物,其包括黄芪、猫爪草、白扁豆、首乌藤、巴戟天、墨旱莲、槟榔、百部、白头翁、射干、知母、天葵子、肉豆蔻、化橘红、紫苑、高良姜、瓦松、红花、丹参、侧柏叶、益母草。

方中,黄芪、白扁豆、首乌藤、巴戟天、墨旱莲可提高淋巴细胞吞噬功能,促进抗体产生,具有补虚培元的功效,猫爪草、百部、白头翁、射干、知母、天葵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五倍子、化橘红、紫苑、高良姜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的功效,瓦松、红花、丹参、侧柏叶、益母草收敛止血,补肺生肌的功效。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重量份数比为:

黄芪62~72重量份、猫爪草48~58重量份、白扁豆36~46重量份、首乌藤27~37重量份、巴戟天31~41重量份、墨旱莲16~26重量份、槟榔8~18重量份、百部24~34重量份、白头翁37~47重量份、射干23~33重量份、知母32~42重量份、天葵子12~22重量份、肉豆蔻18~28重量份、化橘红21~31重量份、紫苑14~24重量份、高良姜17~27重量份、瓦松22~32重量份、红花26~36重量份、丹参30~40重量份、侧柏叶16~26重量份、益母草21~31重量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重量份数比进一步为:

黄芪67~72重量份、猫爪草53~58重量份、白扁豆41~46重量份、首乌藤32~37重量份、巴戟天36~41重量份、墨旱莲21~26重量份、槟榔13~18重量份、百部29~34重量份、白头翁42~47重量份、射干28~33重量份、知母37~42重量份、天葵子17~22重量份、肉豆蔻23~28重量份、化橘红26~31重量份、紫苑19~24重量份、高良姜22~27重量份、瓦松27~32重量份、红花31~36重量份、丹参35~40重量份、侧柏叶21~26重量份、益母草26~31重量份。

对于气喘的患者,可以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冬虫夏草和五味子,所述冬虫夏草和所述五味子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添加量为冬虫夏草17~27重量份和五味子12~2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冬虫夏草22~27重量份和五味子17~22重量份。

对于胸痛的患者,可以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郁金和延胡索,所述郁金和所述延胡索在所述中药组合物中的添加量为郁金21~31重量份和延胡索10~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郁金26~31重量份和延胡索15~20重量份。

所述中药中各组分的药理如下:

黄芪:味苦、性寒,归心、肺、胃、胆、大肠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湿热所致之腹泻、痢疾、黄疸、热淋;肺热咳嗽,口渴咽痛,还可用于胎热不安,热毒火邪侵淫皮肤之疮痈毒肿之证,黄芪功。它对机体非特异性及特异性细胞免疫都有增强作用,可提高T细胞增殖能力,促进巨噬细胞活化,黄芪可以止盗汗、加速病灶吸收和空洞愈合、提高痰菌阴转率,并对抗结核药物的毒副作用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猫爪草:味甘、辛,性微温,归肝、肺经,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瘰疬痰核,疔疮,虫蛇咬伤,偏头痛,疟疾,牙痛。肺结核,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炎,咽喉炎等证,猫爪草中含有的小毛莨内酯可增强机体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活性,达到抗耐药性结核分支杆菌的目的。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作用,用于脾胃虚弱之纳呆腹胀、便溏、完谷不化、恶心呕逆等证。

首乌藤:味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能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功效,主治失眠多梦,血虚身痛,肌肤麻木,风湿痹痛,风疮疥癣等证。

巴戟天:味辛、甘,性微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少腹冷痛,宫冷不孕,肝肾不足所致的筋骨痿软、腰膝冷痛等证.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肝、肾经,起到不益肝肾,凉血止血的作用,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腰膝酸软;适宜于阴虚有热者,用于治疗胃中积热之吐血,热伤肺络之咳血等证。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主治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等证。

百部:味甘、苦,性微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的功效,主治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蛲虫病,阴部骚痒等证。

白头翁:味苦、性寒,入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主要用于胃肠有湿热积滞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证。

射干:味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清痰利咽的作用,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证。

知母:味苦、甘,性寒,入肺、胃、肾经,有泻热除烦,滋阴润燥、清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外感热病,高热烦躁,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等症状;其苦寒质润,性沉降,既能清热,又能生津,善治温热病邪入气分,热盛伤津;也用于治疗消渴症;痰热壅肺而喘,肺燥咳嗽,痰少不利;阴虚火旺,虚火上炎等症状。

天葵子:味甘,微苦、微辛,性寒,归肝、脾、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的功效。主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皮肤痒疮;目赤肿痛;咽痛;蛇虫咬伤;热淋;砂淋等证。

肉豆蔻:味辛、苦,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具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作用,用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等证。

化橘红: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具有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的功效。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哎恶痞闷等证。

紫苑:味苦、甘,性微温,入肺经,具有疏通肺经气血、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咳嗽气逆,咳痰不爽,痰中带血等证,尤适用肺气郁滞之咳逆,游客防治肺痈之咳血吐脓,外感咳嗽,无论风寒风热,皆可适用,紫苑能增加支气管的分泌,以利咳出,并有镇咳的作用。

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证。

瓦松:味酸、苦,性凉,入肝、肺二经,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消肿的功效,主治吐血,鼻衄,血痢,肝炎,疟疾,热淋,痔疮,湿疹,痈毒,疔疮,汤火灼伤等证。

红花:性温,味辛,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痛等症。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证。

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等证。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入肝、心包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证。

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入肺、肾经,具有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的功效,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组合物,主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哮喘,咳嗽气短,虚喘咯血;体虚多汗,自汗,盗汗;病后虚弱,久虚不复,或衰劳体弱,以及各种慢性消耗性;肾气不足,腰膝酸痛,阳痿遗精;癌症;糖尿病人,红斑狼疮,慢性肾炎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球减少等证。

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主治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证。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肝、心、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等证。

延胡索:又名玄胡索、元胡索、元胡,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痛证,尤为心腹疼痛所常用,如肝郁化热,肝胃不和之胃脘腹胀,具有镇痛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组分按比例混合,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0分钟~40分钟,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溶解在醇浓度为80%~9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2次~4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体,其中,加入的乙醇的量是第一步混合物质量的2~4倍,随后进行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20分钟~40分钟,将粉碎后的粉末加相对于其质量3~5倍量的水溶解,搅拌下加入相对于粉末质量10%~15%氢氧化钠助溶,调节pH值为7~8,过滤,加浓度为10%的硫酸调节pH值为3~4,静止2~4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醇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膏体,随后干燥,粉碎成50目~100目的细粉;

第二步,根据所需要的剂型,加入常规辅助成分,制备所需要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制备成散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所述第二步具体为:

在上述获得的粉末中加入赋形剂制粒,干燥,加入崩解剂、润滑剂,压片,或直接包装,或包糖衣,或包薄膜衣即得到片剂。

其中,赋形剂为淀粉及其衍生物、糊精、羧甲基淀粉、磷酸氢钙及其他药用辅料;所述的崩解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甲纤维素及具有遇水膨胀性的药用辅料;所述的润滑剂为聚乙二醇、硬酯酸镁、滑石粉及具润滑作用的药用辅料;所述的包糖衣材料为蔗糖、滑石粉、明胶、色素、川蜡等;所述的薄膜包衣材料为胃溶型的水、醇溶包衣材料。其中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包糖衣、包薄膜衣材料在药物中的重量含量分别为:5~70%、1~30%、0.1~10%、35~90%、1.5~5%。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口服液时,所述第二步具体为:

在第一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量的蒸馏水,0.1~0.3倍的蔗糖,0.01~0.02倍的苯甲酸钠,搅拌,煮沸,冷却,过滤,分装,灭菌即获得口服液。

当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为散剂时,所述第二步具体为:

在第一步获得的粉末中加入相对于其质量1~3倍的淀粉混合均匀,制备成散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本发明制备的散剂1

将黄芪67g、猫爪草53g、白扁豆41g、首乌藤32g、巴戟天36g、墨旱莲21g、槟榔13g、百部29g、白头翁42g、射干28g、知母37g、天葵子17g、肉豆蔻23g、化橘红26g、紫苑19g、高良姜22g、瓦松27g、红花31g、丹参35g、侧柏叶21g、益母草26g混合,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溶解在2000g醇浓度为9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体,随后进行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40分钟,将粉碎后的粉末加2600g的水溶解,搅拌下加入65g氢氧化钠助溶,调节pH值为7,过滤,加浓度为10%的硫酸调节pH值为4,静止4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醇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膏体,随后干燥,粉碎成100目的细粉,与1300g的淀粉混合均匀,制备成散剂1。

急性毒性试验

以本实施例1制备的散剂1,溶解在蒸馏水中,以临床日用量的200倍给小白鼠投食投药,观察5日。结果所有小白鼠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对白鼠口腔和破损皮肤进行刺激性试验,未见有刺激性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

长期毒性实验

将实施例1制备的散剂1对小鼠按7.81、18.34和40.11g生药/kg溶解在水中,连续用药12周,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大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2周及停药3周后,大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大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实施例2本发明制备的散剂2

将黄芪70g、猫爪草56g、白扁豆43g、首乌藤35g、巴戟天38g、墨旱莲23g、槟榔16g、百部31g、白头翁45g、射干31g、知母41g、天葵子17g、肉豆蔻26g、化橘红30g、紫苑21g、高良姜25g、瓦松31g、红花31g、丹参36g、侧柏叶24g、益母草30g混合,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溶解在2000g醇浓度为9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体,随后进行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40分钟,将粉碎后的粉末加2600g的水溶解,搅拌下加入65g氢氧化钠助溶,调节pH值为7,过滤,加浓度为10%的硫酸调节pH值为4,静止4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醇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膏体,随后干燥,粉碎成100目的细粉,与1300g的淀粉混合均匀,制备成散剂2。

实施例3本发明制备的片剂1

将黄芪67g、猫爪草53g、白扁豆41g、首乌藤32g、巴戟天36g、墨旱莲21g、槟榔13g、百部29g、白头翁42g、射干28g、知母37g、天葵子17g、肉豆蔻23g、化橘红26g、紫苑19g、高良姜22g、瓦松27g、红花31g、丹参35g、侧柏叶21g、益母草26g混合,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溶解在2000g醇浓度为9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体,随后进行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40分钟,将粉碎后的粉末加2600g的水溶解,搅拌下加入65g氢氧化钠助溶,调节pH值为7,过滤,加浓度为10%的硫酸调节pH值为4,静止4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醇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膏体,随后干燥,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在上述的细粉中加入800g淀粉制粒,干燥,随后加入15g羧甲基纤维素钠、2g硬脂酸镁,压片,制的片剂1。

实施例4本发明制备的片剂2

将黄芪72g、猫爪草58g、白扁豆43g、首乌藤36g、巴戟天36g、墨旱莲21g、槟榔14g、百部30g、白头翁44g、射干31g、知母37g、天葵子18g、肉豆蔻23g、化橘红30g、紫苑21g、高良姜24g、瓦松30g、红花35g、丹参35g、侧柏叶21g、益母草27g混合,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溶解在2000g醇浓度为90%的乙醇中,回流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体,随后进行干燥,用超微粉碎机粉碎40分钟,将粉碎后的粉末加2600g的水溶解,搅拌下加入65g氢氧化钠助溶,调节pH值为7,过滤,加浓度为10%的硫酸调节pH值为4,静止4小时,过滤,滤液用乙醇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成干膏体,随后干燥,粉碎成100目的细粉,在上述的细粉中加入800g淀粉制粒,干燥,随后加入15g羧甲基纤维素钠、2g硬脂酸镁,压片,制的片剂2。

实施例5临床实验

病例选择

选择住院治疗前痰涂片抗酸染色或培养阳性、耐药性肺结核病患者280例,男153例,女127例,年龄35~83岁,平均(38±3.5)岁。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180例,男92例,女78例,平均年龄(36±5.2)岁;对照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平均年龄(41±3.8)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差异在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健康40人,男25人,女15人,平均年龄(27±3.8)岁。

检查及判断方法

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采用常规抗酸染色法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采用美国生产的Bact/Alert 3D培养机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血沉采用常规方法检查;胸部检查采用双螺旋CT常规扫描,病灶吸收好转的判断标准是病变范围变小、空洞变小30%以上或闭合、病灶密度增加或有钙化现象。免疫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好转例数以及免疫学指标的检测数据,均经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后,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案

两组患者给予3HREZ(S)/6HRE,或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同时适量给予保肝辅助治疗。耐药性患者是指初次治疗失败、规则用药满疗程痰菌又复阳、不规则化疗超过1个月的患者。耐药是指至少耐异烟肼、丙硫异烟酸、左氧氟沙星中的两种以上的药物。

对照组以耐异烟肼、丙硫异烟酸、左氧氟沙星三种药物为基础的直接督导下化疗方案,疗程2个月,治疗组除实施耐异烟肼、丙硫异烟酸、左氧氟沙星三种药物为基础的直接督导下化疗方案下,同时服用口服实施例1制备的散剂1,每次将100g散剂加热溶解在500g的水中,每日3次,每次分两次给药,疗程2个月。

X线检查

治疗前摄正侧位胸片1次,治疗中每月复查胸片1次,每个月行肺部CT平扫1次。判定标准:病变范围以所有病灶相加后所占肺野数计算。病灶:完全吸收:病灶完全吸收;明显吸收:病灶吸收≥原病灶直径1/2;吸收:病灶吸收<原病灶直径1/2;无改变:病灶无改变者;恶化:病变增大或出现新的病变者。空洞:闭合:空洞闭合或阻塞闭合;缩小:空洞缩小>原空洞直径1/2;不变:空洞缩小或增大<原空洞直径1/2;增大:空洞增大>原空洞直径1/2。依照1982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学术会议制定的综合疗效标准。

结果

临床指标检测结果

在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痰菌涂片及痰培养阴转、病灶吸收好转、血沉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各项指标治疗2个月后好转例数(%)

  组别  n  痰菌阴转  痰培养阴转  血沉恢复正常  胸片吸收好转  治疗组  180  153(85%)  150(83.3%)  156(86.7%)  161(89.4%)  对照组  100  23(23%)  19(19%)  31(31%)  29(29%)P0.050.05`0.050.05

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的结果

(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治疗前两组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组别  n  治疗组  对照组  正常组  CD3  180  0.45±0.02  0.43±0.08  0.75±0.03

  CD4  100  0.34±0.04  0.35±0.06  0.55±0.05  CD8  40  0.29±0.08  0.28±0.03  0.24±0.03

(2)治疗2个月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治疗组2个月后CD3、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P<0.05);对照组2个月后T细胞亚群未见明显好转(t=1.23,P>0.05),见表3。

表3治疗2个月后两组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组别  n  治疗组  对照组  正常组  CD3  180  0.50±0.07  0.45±0.03  0.75±0.03  CD4  100  0.41±0.06  0.37±0.05  0.55±0.05  CD8  40  0.25±0.02  0.26±0.07  0.24±0.03

肺部情况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病变吸收情况比较(%),结果见表4。

表4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病变吸收情况比较(%)

  组别  n  明显吸收  吸收  不变  恶化  治疗组  180  132(73.3)  35(19.4)  13(7.2)  0(0)  对照组  100  35(35)  27(27)  25(25)  13(13)

空洞闭合情况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肺内空洞闭合情况比较,见表5

表5治疗组和对照组肺内空洞闭合情况比较(%)

  组别  n  闭合  缩小  不变  增大  治疗组  180  151(83.9)  22(12.2)  7(3.9)  0(0)  对照组  100  39(39)  23(23)  28(28)  10(10)

典型病例

男,37岁,农民,茂名市郊区人,患有肺结核病史18年,由于不规则治疗,反复咯血,因劳累后突然大咯血1小时后入医院治疗。查体:T37.5℃、R26次/分、P100次/分、BP100/72mmHg(13.3/9.5Kpa),神清、精神差,消耗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痰鸣。胸片示:双肺浸润性肺结核;痰菌(+)。诊断:肺结核合并大咯血。入院处理: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消炎、抗痨、止血、输血400mL支持疗法等措施。以上方案治疗7天咯血不止,咳痰带有血丝、胸痛,病人3~5天出现大咯血1次,用本发明制备的散剂2治疗,第一剂服完后,第二天咯血即止,服完5剂后血痰、胸痛消失,出院后继续施行项目规范化治疗,随访1年未见咯血现象发生。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