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用于新疆北疆地区梨枣木质化枣吊培养方法

一种适用于新疆北疆地区梨枣木质化枣吊培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新疆北疆地区梨枣木质化枣吊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平茬、筛选枣头、侧枝摘心、枣吊摘心、疏果管理等步骤。因此,一种结果早、果型大、品质好,能促使梨枣枣吊木质化的培养方法被提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8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新疆农垦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46131.6

  • 申请日2013-04-25

  • 分类号A01G17/00;

  • 代理机构石河子恒智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李伯勤

  • 地址 832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乌伊公路22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33: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6-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7/00 授权公告日:20140723 终止日期:20160425 申请日:201304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7-23

    授权

    授权

  • 2013-08-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7/00 申请日:2013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北方高寒地区密植枣园的枣树枣吊培养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新疆北疆地区梨枣木质化枣吊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红枣是我国主要的干鲜果品之一,营养价值高,是传统的保健与药用果品,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近年来发展特别迅速。我国是世界上红枣种植大国,现有枣树种植面积2250万亩,年产红枣200多万吨,占全世界的99%。新疆发展红枣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品质上乘、供不应求、现在发展势头强劲,正在打造中国和世界上最大、优质红枣生产基地。枣树近年成为新疆林果业发展热点,现在全疆枣树种植面积已达596万亩,逐步成为全国最大优质干枣人工集约栽培基地。随着北疆地区突破了枣树种植的禁区,开始规模化种植,新疆发展鲜食枣的优势为大家所共识。 

梨枣属于枣树中稀有的名贵鲜食品种,又名大铃枣、脆枣等,树势中庸,发枝力强,树体中大,当年栽植当年结果,果实多数似梨形。梨枣具有早熟、产量高、萌芽成枝力强等特点,在北疆地区已大面积种植,成为枣树主栽品种。梨枣枣吊分成普通枣吊和木质化枣吊,普通枣吊结的枣果整齐度差、商品率低、落花落果严重,这严重的影响了梨枣的产量及品质。木质化枣吊结的枣果结果早、果型大、品质好。因此,一种适于新疆北疆地区梨枣木质化枣吊培养方法被提出。 

发明内容

一种适用于北方高寒地区密植枣园的枣树枣吊培养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新疆北疆地区梨枣木质化枣吊培养方法。 

本发明由以下步骤实现: 

a.平茬:土壤解冻后,剪除枣树裂皮下端往上2~3cm的枝干;

b.枣头筛选:在二至五年生枣树上选择生长旺盛的枣头二至五个,抹除其余发育不良、生长不好和长势位置不当的枣头;

c.枣头摘心:当枣头萌生6~10个侧枝时进行摘心,即枣头顶端1~5cm处摘心;

d.侧枝疏除及摘心:在枣头摘心后5~10天进行侧枝摘心,当侧枝萌生7~11个枣吊时进行摘心,对长势强的侧枝在其顶端3~5cm处摘心,对长势一般的侧枝在其顶端1~3cm处摘心,或者在枣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生长位置不当、长势弱、轮生或下垂的侧枝2~3个进行抹除;

e.枣吊疏除及摘心:对生位置不当、长势弱的2~3个枣吊进行疏除,每个侧枝只保留生长状况良好的5~9个枣吊;

f.疏果管理:将枣吊上的病虫果、黄萎果及畸形果抹除;

g.果实采收:待梨枣成熟后采收。

上述b步骤后按照50~100L/亩药量喷洒浓度为10~20mg/L的烯效唑溶液1~3次,每隔3~5天喷洒一次。 

上述c步骤后,当侧枝长至10~20cm时可按照50~100L/亩喷洒浓度为10~20mg/L的烯效唑溶液1~5次,每隔5~10天喷洒一次。 

所述烯效唑溶液制备方法如下:称取1克烯效唑用5~10ml溶剂溶解后加水50~100L,所述溶剂可以是丙酮,也可以是二甲基亚砜,还可以是丙酮与二甲基亚砜的混合。 

上述d步骤后对枣树喷洒25%氟节胺乳油300~400倍液,用量20毫升/株,药后二周抑芽率在90%以上。 

作为改进,每隔3~5天重复一次c步骤,将枣头数量控制在3~4个。 

作为改进,每隔3~5天重复一次d步骤,将侧枝数量控制在5~7个。 

作为改进,每隔3~5天重复一次e步骤,将每侧枝的枣吊控制在7~8个。 

作为改进,上述e步骤中,在幼果期进行不同程度枣吊摘心,普通枣吊保留10~15片叶,木质化枣吊25~40cm处摘心,即在枣吊末梢剪掉1~2cm即可。 

作为改进,在枣树花期,按50~150ml/株量喷10~20PPM赤霉素和/或100~300PPM硼酸钠2~3次,每次相隔5~7天。 

作为改进,枣树花期之后,每3~5天按50~150ml/株量再喷洒10~30PPM赤霉素和/或20~50PPM硼酸钠2~3次。 

上述疏果方法是:先从树上到树下,从树内到树外,先疏病虫果,黄萎果,畸形果,留大果、留好果、留中部顶花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坐果多,结果早,果型大,品质好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其方法步骤如下:a.平茬:土壤解冻后,剪除枣树裂皮下端往上2~3cm的枝干; 

b.枣头筛选:在二年生枣树上选择生长旺盛的枣头二个,抹除其余发育不良、生长不好和长势位置不当的枣头;

c.枣头摘心:当枣头萌生6~10个侧枝时进行摘心,即枣头顶端1~5cm处摘心;

d.侧枝疏除及摘心:在枣头摘心后5~10天进行侧枝摘心,当侧枝萌生7~11个枣吊时进行摘心,对长势强的侧枝在其顶端3~5cm处摘心,对长势一般的侧枝在其顶端1~3cm处摘心,或者在枣树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生长位置不当、长势弱、轮生或下垂的侧枝2~3个进行抹除;

e.枣吊疏除及摘心:对生位置不当、长势弱的2~3个枣吊进行疏除,每个侧枝只保留生长状况良好的5~9个枣吊;

f.疏果管理:将枣吊上的病虫果、黄萎果及畸形果抹除;

g.果实采收:待梨枣成熟后采收。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b步骤后按照50~100L/亩药量喷洒浓度为10~20mg/L的烯效唑溶液1~3次,每隔3~5天喷洒一次。 

所述烯效唑溶液制备方法如下:称取1克烯效唑用溶剂溶解后加水50~100L,所述溶剂是丙酮。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c步骤后,当侧枝长至10~20cm时可按照50~100L/亩喷洒浓度为10~20mg/L的烯效唑溶液1~5次,每隔5~10天喷洒一次。 

所述烯效唑溶液制备方法如下:称取1克烯效唑用溶剂溶解后加水50~100L,所述溶剂是二甲基亚砜。 

实施例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d步骤后对枣树喷洒25%氟节胺乳油300~400倍液,用量10~30毫升/株,药后二周抑芽率在90%以上。 

实施例5: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e步骤在枣树幼果期进行不同程度枣吊摘心,普通枣吊留10~15片叶,木质化枣吊25~40cm处摘心,即在枣吊末梢剪掉1~2cm即可。 

实施例6: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每隔3~5天重复一次c步骤,将枣头数量控制在3~4个。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每隔3~5天重复一次d步骤,将侧枝数量控制在5~7个。 

实施例8: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每隔3~5天重复一次e步骤,将每侧枝的枣吊控制在7~8个。 

实施例9: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枣树花期,按50~150ml/株量喷10~20PPM赤霉素2~3次,每次相隔5~7天。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枣树花期,按50~150ml/株量喷100~300PPM硼酸钠2~3次,每次相隔5~7天。 

实施例11: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枣树花期,按50~150ml/株量喷10~20PPM赤霉素和100~300PPM硼酸钠的混合溶液2~3次,每次相隔5~7天。 

实施例1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花期之后,每隔3~5天按50~150ml/株量再喷洒10~30PPM赤霉素2~3次。 

实施例1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花期之后,每隔3~5天按50~150ml/株量再喷洒20~50PPM硼酸钠2~3次。 

实施例1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花期之后,每隔3~5天按50~150ml/株量再喷洒10~30PPM赤霉素和20~50PPM硼酸钠的混合溶液2~3次。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