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及其使用的内部容器

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及其使用的内部容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及其使用的内部容器,其即使在浸渍于内容物中的状态下也难以发生腐蚀等劣化。多个液体输出型的喷雾产品(10)具备外部容器(11)、插入该外部容器内的具有挠性的中容器(12)、插入该中容器内的具有挠性的内部容器(13)和关闭它们的开口部的喷雾阀(以下,称为阀)(14),独立地收纳两种内容物并输出。内部容器是将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具备金属箔层及合成树脂层的具有挠性的层叠片粘合了的内部容器,在层叠片的端面设置了保护组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892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大造;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52402.0

  • 发明设计人 寺元圭一郎;

    申请日2011-10-28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吕林红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11: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1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5D83/38 专利号:ZL2011800524020 申请日:20111028 授权公告日:201501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1-07

    授权

    授权

  • 2013-10-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D83/38 申请日:201110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及 其使用的内部容器。

背景技术

喷雾容器是用于向耐压容器内充填内容物和喷射剂,由喷射剂的 压力将内容物输出到外部的容器。作为这样的喷雾容器,独立地收纳 多个不同的内容物,并将它们同时地独立地输出的喷雾容器已众所周 知。但是,即使将多个内容物分别收纳在各自的内部容器中,若是合 成树脂制成的内部容器,则也存在因内容物透过而混合的情况。特别 是,在像染发剂的那样是两个内容物彼此反应的物质的情况下,存在 由于内容物彼此混合而失去作为产品的效果的问题。

因此,举出了具备内袋的喷雾容器,该内袋使用至少具备了金属 箔层的层叠片。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双层喷雾容器,其由外部容器和收 纳于其中的两个内袋构成,在各内袋中收纳不同的内容物。另外,还 公开了:作为内袋,是将由层压体制的片相互重叠,通过热密封粘接 了左右两边缘部及上下端部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2的图4中,公开了一种局部截面形状,其具备:充 填第一内容物的第一小袋;充填第二内容物,收容于第一小袋内的第 二小袋;连通第一小袋和外部的第一流路;连通第二小袋和外部的第 二流路及与第一流路以及第二流路连结的阀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3-286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9-5374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的那样将多个内袋收纳于外部容器并在外 部容器和内袋之间充填喷射剂的情况下,必须将两个内袋从外部容器 的圆状开口插入,其工序容易变得复杂。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因为第二小袋(第一空间)收容于 第一小袋(第二空间)内,所以实质上只将第一小袋从外部容器的开 口插入即可,因此,其工序变得容易。但是,已经知道,在向各小袋 充填了内容物后,第二小袋成为浸渍于第一小袋内的内容物中的状态, 第二小袋因该第一小袋内的内容物而容易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由具有即使在这样浸渍于内容物中的状 态下也难以发生腐蚀等劣化的金属箔层的层叠片构成的内部容器、具 备该内部容器的喷雾容器以及喷雾产品。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其具备外部容器和插入该外 部容器的内部的内部容器,具有由所述内部容器内构成的第一空间和 包围第一空间并独立于第一空间的第二空间,不同的内容物分别被充 填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中,其中,所述内部容器是将一个或两个以 上的具备金属箔层及合成树脂层的具有挠性的层叠片以合成树脂层朝 外的方式重叠或折叠重叠,接着将外周缘彼此粘合了的内部容器,以 所述金属箔层的端面在第二空间内不露出的方式构成。

在这样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中,也可以还具备中容器,所 述中容器被插入外部容器内,在所述中容器内被插入内部容器,所述 第二空间由中容器构成,在所述中容器和外部容器之间具有独立于第 一空间及第二空间的第三空间。

在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中,最好是在所述层叠片的 端面上设置了保护组件。此保护组件可以在使所述层叠片粘合后设置, 也可以在粘合前设置。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的内部容器,最好是将端面向 内侧折弯了的层叠片重叠或折叠重叠,接着将其外缘部相互粘合了的 内部容器。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的内部容器,最好是使用比合 成树脂层小的金属箔层,金属箔层的端部位于合成树脂层的粘合部内。

最好是构成本发明的内部容器的层叠片的金属箔层的端面比中容 器向外侧突出。

在所述任一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中,也可以做成如下的结构: 所述第一空间和外部的连通、断开及第二空间和外部的连通、断开, 通过一个阀的开闭同时操作。

另外,进行第一空间和外部的连通、断开的阀,与进行第二空间 和外部的连通、断开的阀不同。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特征在于,其由本发明的多个 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充填于所述第一空间中的第一内容物、充填于 所述第二空间中的第二内容物和充填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或第二空间 中的喷射剂构成。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第二形态的特征在于,其由具 备本发明的中容器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充填于所述第一空间 中的第一内容物、充填于所述第二空间中的第二内容物和充填于所述 第三空间中的喷射剂构成。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第三形态的特征在于,其由具 备本发明的中容器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充填于所述第一空间 中的第一内容物、充填于所述第二空间中的第二内容物和充填于所述 第三空间中的喷射剂构成。

本发明的内部容器,其用于独立地收纳多个内容物的喷雾容器内, 将至少两个内容物直接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容器用的内部容 器,是将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具备金属箔层及合成树脂层的具有挠性的 层叠片以合成树脂层成为外面的方式重叠或折叠重叠,接着将其外周 缘彼此粘合了的内部容器,在所述层叠片的端面上设置了保护组件。

本发明的内部容器的第二形态,其用于独立地收纳多个内容物的 喷雾容器内,将至少两个内容物直接隔开,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容 器用的内部容器,是将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具备金属箔层及合成树脂层 的具有挠性的层叠片的端面以朝向内侧的方式折弯,将该折弯了的层 叠片以合成树脂层成为外面的方式重叠或折叠重叠,接着将其外周缘 彼此粘合了的内部容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因为位于第二空间内的内部 容器是将具备金属箔层及合成树脂层的层叠片以合成树脂层朝外的方 式重叠或折叠重叠,接着将外周缘彼此粘合了的内部容器,以所述金 属箔层的端面在第二空间内不露出的方式构成,所以金属箔层难以因 收纳于第二空间中的第二内容物而腐蚀,耐久性高。另外,因为内部 容器由具有金属箔层的层叠片构成,所以即使在喷雾容器内充填两种 内容物,也能够在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两者中防止内容物的透过,能 够稳定地保管内容物。

在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中,还具备中容器,该中容 器插入外部容器内,在该中容器内被插入内部容器,所述第二空间由 中容器构成,在所述中容器和外部容器之间具有既独立于第一空间又 独立于第二空间的第三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与内容物、喷射剂的种类 相应地,在耐压容器内将它们任意收纳于三个独立的空间内。

在层叠片的端面上设置了保护组件的情况下,能够将层叠片的端 面的金属箔层可靠地覆盖。

内部容器通过将端面向内侧折弯了的层叠片重叠或折叠重叠,接 着将其外缘部彼此粘合成形,在此情况下,层叠片的金属箔层的端面 不露出到内部容器的外面。

内部容器使用比合成树脂层小的金属箔层,金属箔层的端部位于 合成树脂层的粘合部内,在此情况下,层叠片的金属箔层的端面在第 二空间中不露出。

在层叠片的端面比中容器向外侧突出的情况下,因为层叠片的端 面在中容器的外侧露出,所以能够防止因收纳于中容器(第二空间) 内的内容物引起的金属箔层的端面的腐蚀。

在所述任一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中,第一空间和外部的连通、 断开及第二空间和外部的连通、断开通过一个阀的开闭同时操作,在 此情况下,能够由一次操作切换两液体的输出、停止。另外,内部容 器向外部容器的插入及阀的安装容易。另外,能够缩短喷射部件内的 通路,能够在输出后减少通路内的残留物。

另一方面,在进行所述第一空间和外部的连通、断开的阀与进行 第二空间和外部的连通、断开的阀不同的情况下,各阀只要是一液体 输出用的简易的结构即可。能够从各阀充填内容物,制造变得容易。 另外,若具备同时对两个阀进行开闭操作的喷射部件,则能够由一次 操作切换两液体的输出、停止,若具备独立操作两个阀的喷射部件, 则能够分别地进行输出。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因为由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 用喷雾容器、充填于第一空间中的第一内容物、充填于所述第二空间 中的第二内容物和充填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或第二空间的喷射剂构成, 所以能够稳定地保管多液体中的至少两液体。另外,因为能够同时输 出第一内容物和/或第二内容物和喷射剂,所以能够改变泡沫和膏体、 泡沫和凝胶等内容物的输出状态。

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第二形态,由具备本发明的中 容器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充填于所述第一空间中的第一内容 物、充填于所述第二空间中的第二内容物和充填于所述第三空间的喷 射剂构成,所以能够稳定地保管多液体。

由具备所述中容器的多个液体输出用喷雾容器、充填于所述第一 空间中的第一内容物、充填于所述第二空间中的第二内容物及喷射剂 和存在于第三空间中的气体构成的喷雾产品,由于在中容器和外部容 器之间存在气体,所以在外部容器为金属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保 护外部容器。

本发明的内部容器,是插入独立地充填多个内容物的喷雾容器内, 将至少两个内容物直接隔开,通过将具备金属箔层及合成树脂层的层 叠片粘合构成的内部容器,由于在层叠片的端面上设置了保护组件, 所以没有端面中的金属箔层露出。因此,难以腐蚀,耐久性高。

本发明的内部容器的第二形态,是插入独立地充填多个内容物的 喷雾容器内,将至少两个内容物直接隔开,通过将具备金属箔层及合 成树脂层的层叠片粘合而构成的内部容器,因为通过将层叠片的端面 以朝向内侧的方式折弯,将该折弯了的层叠片以合成树脂层成为外面 的方式重叠或折叠重叠,接着将其外周缘彼此粘合成形,所以没有端 面中的金属箔层的露出。因此,难以腐蚀,耐久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一实施方式的侧面 剖面图。

图2a、b、c是表示图1的内部容器的正面图、侧面图、侧面剖面 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阀的侧面剖面图。

图4a~图4d是表示图1的喷雾产品的生产工序的工序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其它实施方式的侧 面局部剖面图。

图6是表示图5的阀的侧面剖面图。

图7a~图7d是表示图2的内部容器的粘合部的其它形态的侧面 剖面图,图7e是将图7d的粘合部的局部切掉的正面图。

图8a、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内部容器的又一形态的立体图、剖 面图,图8c是表示其袋体的立体图。

图9是与图8a的内部容器连结的阀的侧面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内部容器的又一形态的正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保护片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2a是表示图11的保护片的打开的状态的正面图,图12b是表 示在内部容器中安装了该保护片的状态的正面图,图12c是表示安装 了图12b的保护片的内部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又一实施方式的 侧面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又一实施方式的 正面剖面图。

图15是拆下了图14的喷雾产品的喷射部件的俯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又一实施方式的 侧面剖面图。

图17是图16的喷雾产品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多个液体输出喷雾产品的又一实施方式的 侧面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图1所示的多个液体输出型喷雾产品10,具备外部容器11、插入 该外部容器内的具有挠性的中容器12、插入该中容器内的具有挠性的 内部容器13和关闭它们的开口部的喷雾阀(以下称为阀)14,是将两 种内容物相互独立且独立于喷射剂地收纳并输出的双液输出型(多个 液体输出型)的喷雾产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部容器内(第一空 间S1)收纳第一内容物A,在中容器内(第二空间S2)收纳第二内 容物B,在外部容器内(第三空间S3)充填喷射剂P。也就是说,内 部容器13存在于第二内容物B中。

外部容器11是具有底部、体部、肩部的耐压性的有底筒状的容器, 在肩部上端形成了卷边部11a。在肩部和卷边部之间也可以设置筒状 的颈部。此外部容器11是由铝或白铁皮等金属板经过冲击加工、拉伸 加工等成形的一体成形品。但是,也可以是通过双重卷边连结多个部 件的外部容器。另外,也可以是由合成树脂或耐压玻璃等其它材料成 形,但最好是具有耐压性的硬质体。

中容器12是具有底部、体部、肩部的具有挠性的有底筒状的容器, 在肩部上端形成了凸缘部12a。也可以在此中容器的肩部和凸缘部之 间设置筒状的颈部。另外,也可以在颈部、肩部或体部以上下挠曲的 方式设置折皱保护罩。这样的中容器是由具有挠性的聚乙烯(PE)及 聚丙烯(PP)等聚烯烃、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尼龙(NY) 等合成树脂成形为单层或PE/EvOH/PE、PE/NY/PE等的叠层,以便 能够通过由喷射剂P的推压力压扁将第二内容物B输出。中容器12, 在没有金属箔层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型坯相对于成型模鼓出而成 形。

内部容器13,如图2a、b、c所示,由粘合两张层叠片而构成的 袋体16、被该两张层叠片夹着的连结部件17构成。层叠片呈在金属 箔层的两面上设置了合成树脂层的三层结构。但是,只要是具备金属 箔层及合成树脂层的具有挠性的结构,一方的最外层为合成树脂层即 可。例如,可以举出:也可以是由金属箔层和合成树脂层构成的二层, 也可以是在金属箔层的单面侧连续设置了不同的合成树脂层的三层, 也可以是在金属箔层的两面上设置了相同或不同的合成树脂层的三层 结构,以及一方的最外层为合成树脂层的四层以上的结构。作为金属 箔,可以举出铝箔(Al)等。作为合成树脂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EvOH)、尼龙(NY)等,例如,PET/Al/PET、PE/Al/PE、PET/Al/PE、 PET/Al/NY、PE/EvOH/Al/PE、PE/EvOH/Al/PET、PE/EvOH/Al/NY 等。另外,也可以向合成树脂层的表面蒸镀二氧化硅(Si)、氧化铝 (Al2O3)、碳(C)等。特别是在内容物为双液式染发剂的情况下, 最好是使用PET/Al/PE、PE/Al/PE、PET/Al/NY,以便与含有过氧化 氢等氧化剂的酸性的第二药剂接触的面成为PET或PE,与含有酸性 染料和氨等的碱化药剂的碱性第一药剂接触的面成为PE或NY。

袋体16是将层叠片切割成规定的形状,以外周面为合成树脂层的 方式重叠两张层叠片,通过热熔敷或超声波熔敷等粘合其外周缘而成 形的。在图2a中,粘合部18用虚线表示。另外,在此粘合部18的边 缘,遍及全周设置了作为保护组件的保护涂层18a。也就是说,粘合 部18是两张层叠片重叠的部位,但是在其边缘中包括两张层叠片的金 属箔层的层结构露出。因此,通过在粘合部18的边缘设置保护涂层 18a等保护组件,能够覆盖在层叠片的端面露出的金属箔层的端面。 由此,能够解决金属箔的端部与内容物,特别是像双液式染发剂的那 样酸性的第二药剂、碱性第一药剂反应而产生气体的从粘接部分浸透 而剥离进而与内部容器内的第一内容物反应而劣化等的问题。作为这 样的保护涂层18a,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树脂涂层、橡胶涂层等: 该树脂涂层是在将环氧酚醛、环氧脲、聚酰胺酰亚胺等液体的合成树 脂、聚四氟乙烯等氟树脂喷涂于粘合部、整个内部容器形成树脂皮膜 的树脂涂层,或者是将内部容器浸渍于环氧酚醛、环氧脲、聚酰胺酰 亚胺等液体树脂中而在整个内部容器上形成树脂皮膜的树脂涂层;或 者是将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等固体树脂向粘合部、整 个内部容器进行静电喷涂形成树脂皮膜的树脂涂层等;该橡胶涂层是 将内部容器浸渍于硅橡胶、合成橡胶等中而在整个内部容器上形成橡 胶皮膜的橡胶涂层。另外,也可以向内部容器的整个外表面、粘合部 蒸镀二氧化硅(Si)、氧化铝(Al2O3)、碳(C)等而设置蒸镀膜。

连结部件17是具备上下地贯通的中心孔17a的筒状体,由截面形 状为大致椭圆状的上部19a和截面形状为大致圆状的下部19b构成, 构成内部容器12的开口部。上部19a的上端与后述的阀14连结。上 部19a具有横向扩展的扁平的截面形状,因此与层叠片的粘接面积大。 被固定在此连结部件17上的层叠片的端面也设置了保护涂层18a。此 连结部件17由将聚酯、聚氨酯、聚烯烃等粘接性树脂覆盖在不锈钢上 的结构或聚甲醛、尼龙等合成树脂构成。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不论内部容器13是否是将具有金属箔层的层 叠片粘合而成形的,金属箔层(层叠片的端面)都不会露出于外部。 因此,即使在此喷雾容器内充填了双液反应型的内容物后,也能够防 止因收纳在第二空间S2中的第二内容物B、空气、水分等产生的对金 属箔层的腐蚀。特别是在第二内容物B为反应性高的物质情况下是有 效的。这样,内部容器13最好是用于为了输出反应型的内容物的喷雾 容器。另外,保护涂层18a也可以在重叠层叠片前设置于层叠片的端 部。

阀14,如图3所示,由向外部容器的卷边部11a卷曲的安装杯21 (参照图1);保持于该安装杯的中央,使两个内容物独立地通过的壳 体22;上下移动自由地收容于该壳体内,具备下侧的第一阀杆孔23a 及上侧的第二阀杆孔23b的阀杆23;开闭各自的阀杆孔的两个圆筒状 的下侧的第一阀杆橡胶24a及上侧的第二阀杆橡胶24b;设置于这些 阀杆橡胶之间,固定各阀杆橡胶的外周端附近的圆筒状的固定部件 25;和平时向上对该阀杆加载的弹簧26构成。

安装杯21是以往公知的部件,具有:向卷边11a上卷曲的弯曲凸 缘21a(参照图1)和保持壳体22的有底筒状的壳体保持部21b。安 装杯例如由铝、白铁皮等金属板制成。

壳体22具备底部31,具备从底面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的连结部 32,具备在上部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33。连结部32是嵌入在连结部 件17的中心孔17a中的部位。在底部31的中心形成了使中心孔22a 和连结部32连通的连通孔31a。在壳体的上部内面上形成了保持下侧 的阀杆橡胶24a的下橡胶保持部22b,在上端内面上形成了保持上侧 的阀杆橡胶24b的上橡胶保持部22c。另外,在壳体22的凸缘部33 形成了上下地延伸的狭缝33a,从此狭缝33a的上端(上下橡胶保持 部22b、22c之间)向中心孔21a形成了贯通孔33b。

阀杆23具备:呈环状地形成于侧面下部的第一凹部36a、呈环状 地形成于侧面中部的第二凹部36b、从上端中央延伸至第二凹部36b 的位置的第二中心孔36c、以包围该第二中心孔36c的方式形成的从 上端延伸至第一凹部36a的位置的环状的第一中心孔36d、从第一凹 部36a延伸至第一中心孔36d的下端的第一阀杆孔23a和从第二凹部 36b延伸至第二中心孔36c的下端的第二阀杆孔23b。另外,构成第一 中心孔36d的第一圆筒部36g的上端,配置于比构成第二中心孔36c 的第二圆筒部36f的上端低的位置。由此,在从阀杆23向第一空间 S1及第二空间S2充填各自的内容物时,能够简单地将第二中心孔36c 或第一中心孔36d中的一方留下而进行密封。因此,能够可靠地充填 各自的内容物。

第一阀杆橡胶24a及第二阀杆橡胶24b是各自的中心孔与第一凹 部36a及第二凹部36b一边保持密封性一边卡合的环状的部件。

固定部件25是以随着内面向上方去其内径变大的方式做成了锥 形的圆筒状的部件,由下端25a和下橡胶保持部22b夹持第一阀杆橡 胶24a,由上端25b及上橡胶保持部22c和安装杯的内面夹持第二阀 杆橡胶24b。另外,形成了贯通内外的部件贯通孔25c,以便与壳体的 贯通孔33c连通。固定部件25设置于两个阀杆橡胶24a、24b之间, 固定两个阀杆橡胶的外周附近。另外,在防止阀杆23的脱落跳动并推 下了阀杆23时,由于使阀杆橡胶24a、24b的内周部挠曲,所以不会 妨碍阀杆23的推下。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在阀的壳体22内,形成了由壳体22的中心 孔22a、阀杆23和下侧的第一阀杆橡胶24a划分的存储第一内容物的 存储A室30a,和由上下的阀杆橡胶24a、24b和固定部件25划分的 存储第二内容物的存储B室30b。

而且,从连结部件17流过来的第一内容物A,经连通孔31a到达 存储A室30a。另一方面,充填在中容器中的第二内容物B经壳体的 狭缝33a、贯通孔33b、固定部件的部件贯通孔25c到达存储B室30b。

另外,若向下方推下阀杆23,则存储A室30a内的第一内容物A 经第一阀杆孔23a从第一中心孔36d向外部或喷射部件(未图示)推 出,存储B室30b内的第二内容物B经第二阀杆孔23b从第二中心孔 36c向外部或喷射部件推出。

接着,利用图4说明此喷雾容器10的制造方法。首先,将中容器 12插入外部容器11内,将第二内容物B充填到中容器12内(参照图 4a)。此时,中容器12的凸缘部12a比外部容器11的卷边部11a位于 上方。也就是说,成为中容器的上端从外部容器突出的状态。接着, 对层叠片的端面进行保护处理,使充填了第一内容物A的内部容器13 与阀14连结。在该连结的状态下,将内部容器13插入中容器12内(参 照图4b、c)。此时,内部容器13因为由层叠片构成,所以能够简单 地折叠或简单地弯曲,其插入也简单。在将内部容器13插入中容器 12内时,在内部容器13的底部到达中容器12的底部前,中容器12 的凸缘部12a与安装杯21的弯曲凸缘21a的内面抵接。也就是说,内 部容器13由中容器12的凸缘部12a支承,成为在中容器12内漂浮的 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弯曲凸缘21a和凸缘部12a之间设置了环状 的密封部件37。因此,弯曲凸缘21a、密封部件37和凸缘部12a堆积 重叠。但是,也可以不使用密封部件37地以将中容器12的凸缘部12a 压扁的方式确保密封性。在此状态下,从中容器12的凸缘部12a的下 侧向外部容器11和中容器12之间的空间充填喷射剂P(箭头方向, 下杯充填)。而且,通过在充填喷射剂P的同时,将阀13的安装杯21 相对于外部容器11铆接,将阀14固定于外部容器11来制造喷雾产品 (参照图4d)。另外,第一内容物也可以在充填喷射剂并将阀13固定 于外部容器11后,在关闭第二中心孔36c的同时充填到内部容器13 中。在此情况下,因为能够使内部容器13在空的状态下收缩,所以向 容器12的插入变得容易,空气不进入中容器内。另外,还可以首先将 喷射剂向外部容器11和中容器12之间的第三空间S3进行下杯充填, 将阀13固定于外部容器11,然后,在推下阀杆将第一空间S1和第二 空间S2内的空气同时排出后,从阀杆分别充填第一内容物A和第二 内容物B。

作为充填到此喷雾容器10内的内容物,可以举出,最好是通过使 双液式染发剂、双液式烫发剂、双液式粘接剂等两种内容物混合进行 反应的物质。特别是在充填双液式染发剂的情况下,从容易得到两种 液体的断开效果的方面看,最好是在内部容器(第一空间S1)内收纳 碱性的第一药剂,在中容器(第二空间S2)内收纳酸性的第二药剂。 但是,即使互换也能起到本发明的效果。

另外,作为喷射剂,可以举出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一氧化二氮 气体、压缩空气及它们的混合气体等的压缩气体、液化石油气、二甲 醚、氢氟烯烃、氢氟烃及它们的混合气体等液化气等。

另外,作为内容物的输出形态,除了液体、膏体、凝胶以外,还 可以是添加正丁烷或异戊烷等发泡剂而在输出后发泡的后发泡性的膏 体、凝胶。

图5所示的喷雾产品50,具备外部容器51、插入该外部容器内的 内部容器52和关闭它们的开口部的阀53,是使其倒立进行操作的喷 雾产品。另外,在外部容器11和内部容器52之间充填了第二内容物 B及喷射剂P,在内部容器52内充填了第一内容物A。外部容器51 与图1的外部容器11实质上相同。

内部容器52由袋体56和固定于该袋体的连结部件57构成。另外, 在粘合部58的边缘设置了保护涂层18a。此内部容器52除了连结部 件57为圆筒状以外,与图1的内部容器12实质上相同。

阀53,如图6所示,由安装杯61、壳体62、阀杆63、下侧的第 一阀杆橡胶64a及上侧的第二阀杆橡胶64b、圆筒状的固定部件65和 弹簧66构成。安装杯61和阀杆橡胶64a、64b与图3的安装杯21和 阀杆橡胶24a、24b实质上相同。

壳体62由圆筒状的内壳体71和将该内壳体插入的外壳体72构 成。

内壳体71由允许阀杆的上下动的中心孔71a、将连结部件57插 入而连结的筒状连结部73、连通中心孔71a和连结部73的连通孔74 和卡定形成于内面上部的第一阀杆橡胶64a的橡胶卡定部75构成。另 外,内壳体71具备在上部向径向外侧呈环状突出的凸缘部76,在该 凸缘部76形成了上下地贯通该凸缘部76的贯通孔76a。

外壳体72是具备与内壳体71的凸缘部76抵接的上部72a和与内 壳体71的外面空开间隙地覆盖的下部72b的圆筒状的部件。

阀杆63具备侧面下部的第一凹部36a、侧面中部的第二凹部36b、 从上端中央延伸至第一凹部36a的位置的第一中心孔63a、以包围该 第一中心孔63a的方式形成的从上端延伸至第二凹部36b的位置的环 状的第二中心孔63b、第一阀杆孔23a和第二阀杆孔23b。另外,构 成第一中心孔63a的第一圆筒部63c的上端配置于比构成第二中心孔 63b的第二圆筒部63d的上端高的位置。除了第一中心孔63a延伸至 下侧的第一凹部36a的位置、第二中心孔63b延伸至上侧的第二凹部 36b的位置以外,与图2的阀杆23实质上相同,分别使用了相同的符 号。

固定部件65是圆筒状的部件,形成了朝上地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台 阶部65a。另外,在台阶部65a形成了与内壳体的贯通孔76a连通并 贯穿该台阶部65a的贯通孔65b。

因为这样构成,所以具有由内壳体71的中心孔71a、阀杆63和 下侧的第一阀杆橡胶64a划分的存储第一内容物的存储A室70a,和 由上下的阀杆橡胶64a、64b和固定部件65划分的存储第二内容物的 存储B室70b。

而且,内部容器12内的第一内容物A经内壳体的连通孔74到达 存储A室70a。另一方面,通过使喷雾产品50成为倒立状态,外部容 器51和内部容器52之间的第二内容物B通过内壳体71和外壳体72 之间的间隙77,并通过内壳体的凸缘部76的贯通孔76a及固定部件 的贯通孔65a,到达存储B室70b。

另外,若在此倒立的状态下向下方推下阀杆63,则存储A室70a 内的第一内容物A经第一阀杆孔23a从第一中心孔63a向外部或喷射 部件(未图示)推出,存储B室70b内的第二内容物B经第二阀杆孔 23b从第二中心孔63b向外部或喷射部件推出。

从此喷雾产品输出的内容物,因为第二内容物能够与液化气共同 嵌合,所以能够如泡沫和膏体、泡沫和凝胶等的那样改变输出状态。 另外,还能够利用液化气的气化热冷却输出物而得到冷却效果。

图7a、b、c的粘合部80a、b、c,表示图2的内部容器13或图5 的内部容器的粘合部18的其它形态,是将端部向内侧折曲的层叠片重 叠,将其外缘部彼此粘合的粘合部。

图7a的粘合部80a,是将端部81a向内侧折弯一次的层叠片以折 弯了的端部81a彼此相对的方式,也就是说,以折弯了的端部81a配 置于内部容器的内侧的方式重叠,将该折弯了的部位彼此粘合了的粘 合部。因为这样构成,所以层叠片的端面配置于内部容器的内侧,构 成层叠片的金属箔不会与图1中的收纳在中容器(第二空间S2)中的 第二内容物B或图5中的收纳在外部容器中的第二内容物B接触。但 是,在此情况下,因为内部容器内的第一内容物A和层叠片的端部81a 接触,所以作为第一内容物A,最好是使用反应性低的物质。

图7b的粘合部80b,是将端部81a向内侧折弯一次而将该折弯部 81b进一步向内侧折弯了的层叠片以折弯了的部位彼此相对的方式重 叠,然后将其外缘部彼此粘合的粘合部。在此情况下,因为端部81a 由层叠片包围,所以端部81a在内部容器的内面和外面均不露出。因 此,构成层叠片的金属箔也不露出。

图7c的粘合部80c,是将端部81a向内侧折弯一次进而将该折弯 部81b向内侧折弯了的层叠片以折弯了的部位彼此朝向相反的方式重 叠而粘合的粘合部。在此情况下,也与图7b同样,端部81a在内面和 外面均不露出。

这样,图7a、b、c的粘合部80a、b、c,层叠片的端面在第二空 间内不露出,能够防止因第二空间内的第二内容物B而产生的金属箔 的腐蚀。

图7d的粘合部82,是将两张分别由铝箔等金属箔85和层叠在其 两面上的合成树脂片83、84构成的三层结构的层叠片在周缘部粘合了 的粘合部。如图7e所示,金属箔85比合成树脂片83、84小,由此, 在粘合了时,能够由内外的合成树脂片83、84包入金属箔85的端部, 防止露出。另外,在图7d所示的那样的三层结构的层叠片中,由于合 成树脂片83、83彼此在内面侧抵接,所以通过将内面的合成树脂片 83由热塑性树脂制造,能够进行热密封。在省略内面侧的合成树脂片 83的情况下,通过将外面侧的合成树脂片84彼此进行热密封,并将 金属箔85彼此由粘接剂接合等进行粘合。

图8是内部容器90和中容器91成为一体的图,内部容器90的粘 合部的边缘(层叠片的端部)比中容器突出。

内部容器90由将两张层叠片重叠并将其外缘部粘合了的袋体92 和固定于该袋体上的连结部件93构成,与图5的内部容器52实质上 相同。

中容器91由中袋体95和两个连结部件96a、96b构成,中袋体 95由将层叠片重叠在此内部容器90的两面上,将其外缘部粘合而构 成的两个收纳室95a、95b构成,两个连结部件96a、96b与各自的收 纳室95a、95b和外部连通,固定于中袋体95上。

也就是说,内部容器90和中容器91是指重叠四张层叠片并形成 了三个独立的空间的部件。因为这样构成,所以内部容器90的粘合部 97的边缘(层叠片的端部97a)在中容器91的外部露出。因此,不会 与收纳在中容器91的收纳室95a、95b中的内容物接触。

图9的阀100安装于内部容器90和中容器91上,由主体101和 安装于其下端的安装部件102构成。主体101是图6的阀53,以外壳 体72的下端向下方延伸,连通孔74的下端与内壳体71和外壳体72 之间的间隙77的下端成为相同位置的方式构成。另外,在主体101 的下部外周,形成了用于与该安装部件102卡合的卡合突起101a。其 它的结构,即安装杯61、壳体62、阀杆63、下侧的第一阀杆橡胶64a 及上侧的第二阀杆橡胶64b、固定部件65和弹簧66,与图5的阀53 实质上相同。

安装部件102具备上下地延伸的三个贯通孔102a、b、c。其位置 关系如下:贯通孔102a形成于中心,贯通孔102b、c形成于贯通孔 102a的周围,与连结部件93、96a、b的位置一致。

通过将安装部件102安装于主体101上,形成于中央的贯通孔 102a与主体101的连通孔74连通。贯通孔102b、c,与内壳体71和 外壳体72之间的间隙77连通。

在将内部容器90连结于阀100上的情况下,将内部容器90的连 结部件93与贯通孔102a连结,将中容器91的连结部件96a、96b分 别与贯通孔102b、c连结。由此,将内部容器90内的第一内容物A 引导至存储A室70a,将中容器91内的第二内容物B引导至存储B 室70b。

图10的内部容器105由将一张层叠片对折而将其外周缘粘合了的 袋体106,和固定于该袋体106上的连结部件107构成。另外,在粘 合部18设置了保护涂层18a。但是,也可以是将层叠片的端部向内侧 折弯,然后再对折,粘合外周缘。此内部容器105也与其它内部容器 同样,因为层叠片的端部在第二空间内不露出,所以难以腐蚀,耐久 性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保护涂层18a,但也可以例如将图11所 示的进行了对折的保护片108盖在粘合部18的外侧,通过热粘接等进 行接合做成保护组件。此保护片108是以图10的内部容器105的袋体 106能够膨胀的方式设置大的窗部109,将两张做成了画框状的框110 在侧缘相互连结,并进行了对折的保护片。在上端的中央设置了使图 10的连结部107通过的半圆筒部111。保护片108如图12a所示,能 够在一个片上加工左右两个部位的开口部109及半圆筒部111,在中 央折叠重叠来制造。

此保护片108,如图12b及图12c所示,比内部容器105的粘合 部18大,窗部109比内部容器的粘合部小。由此,能够在两个框110 之间夹入内部容器105的粘合部18。而且,如果在夹入后进行热熔敷, 则能够覆盖粘合部18的端缘。由此,从端缘露出的金属箔不露出。另 外,如图10的内部容器105的那样,在一方的侧缘没有粘合部18的 情况下,能够省略与该部分对应的框,例如,在图12a的保护片108 中,能够省略中央的纵向的框。另外,如图11、图12a所示,除了由 一张片形成保护片108以外,也可以由两张片构成。这样的覆盖粘合 部18的外侧的保护片,也可以在图2a、b、c的内部容器等中采用。

图13所示的喷雾产品120,具有与图1的喷雾产品10相同的外 部容器11、中容器12、内部容器13及阀14,进而在阀14的阀杆23 上安装了喷射部件121。在内部容器13内的第一空间S1中,虽然没 有特别限定,但例如收容了由粘性低的液体、膏体或凝胶等粘性高的 液体构成的第一内容物A。作为第一内容物A,在输出时,从防止液 体滴落的方面看,最好是膏体或凝胶等粘性高的液体。在中容器12 和内部容器13之间的第二空间S2中,收容了呈泡沫状输出的第二内 容物B和喷射剂P。作为第二内容物B,可以举出,在与喷射剂混合 的状态下输出时,喷射剂慢慢气化,渐渐发泡的后发泡性的膏体或凝 胶、刚刚输出后发泡的膏体、凝胶或低粘度的液体等。通过发泡,能 够防止液体滴落。另外,作为喷射剂,可以举出,在图1的喷雾产品 10中使用的压缩气体、液化气。在外部容器11和中容器12之间的第 三空间S3中,不充填喷射剂,残存了在将中容器12插入外侧容器11 时进入的空气。其它方面与图1的喷雾产品10同样。

在喷射部件121,设置了与阀杆23的第一中心孔36d连通的第一 通路122和与第二中心孔36c连通的第二通路123。第一通路122以 包围第二通路123的周围的方式呈同心状地延伸。第一通路122和第 二通路123未连通。因此,将第一内容物A和第二内容物B从喷射部 件121向外部输出,例如当在手掌或刷子、托盘等中混合后涂敷于头 发等上。在输出物为膏体、凝胶和泡沫的情况下,容易混合、涂敷, 而且在涂敷时难以滴落。

在此喷雾产品120中,内部容器13也浸渍于第二内容物B中, 但是,与图1的喷雾产品10的情况同样,因为金属箔层的端面由保护 涂层等保护组件覆盖而未露出,所以即使第二内容物B是反应性液体 也防止金属箔层的腐蚀、劣化。另外,在外部容器11和中容器12之 间的第三空间S3中,因为充填了空气,所以即使外部容器11是由铝 等金属制的,也防止腐蚀。另外,作为存在于第三空间S3中的气体, 除了留下在将中容器收纳在外部容器中时存在的空气以外,也可以将 该空气由氮气、液化气的气化气体置换。另外,也可以将中容器做成 PE等的单层结构,保持透气性,充填到第二空间S2中的喷射剂从中 容器向第三空间S3透过。

图13的喷雾产品120,在外部容器11和中容器12之间不充填喷 射剂,而是在中容器12内充填了喷射剂。因此,中容器12也可以由 没有挠性的硬质的合成树脂等制造。另外,此喷射剂不仅能够推压内 部容器,使第一内容物输出,还能够使第二内容物发泡。另外,未具 备将第二内容物B吸起而向阀14供给的汲取管。因此,作为在倒立 的状态下使第二内容物B输出的所谓的倒立型的喷雾产品使用。

图14、图15所示的喷雾产品125,具备用于输出两液体的两个阀 126、127和同时操作这些阀的一个喷射部件128。图1、图5、图13 等上述的喷雾产品均是由一个阀同时切换输出、断开两液体的喷雾产 品,做成了如下的结构:在阀的内部具备相互独立的双系统的通路, 通过操作喷射部件来同时使其开闭。因此,阀的结构复杂。在此,在 图14的喷雾产品125中,将相互独立的两个阀126、127由一个阀座 129和安装盖130紧密地安装于外部容器11的口部。由此,能够将各 阀126、127做成简易的结构。阀126、127、阀座129及安装盖130, 最好是预先组装成阀组件131。

阀座129的下部与外部容器11的上端内面嵌合,在上面上具有保 持两个阀126、127的孔(座部)(参照图15)。各阀126、127具有筒 状的壳体22;上下移动自由地收容于该壳体22的内部的阀杆23;平 时向上对该阀杆加载的弹簧26;配置于壳体22的上面上,开闭阀杆 23的阀杆孔的阀杆橡胶24;和将该阀杆橡胶固定于壳体22上的帽 132。

而且,在第一阀126的壳体22的下端安装了形成第一空间S1的 内部容器13,在第二阀127的阀壳体的下端安装了汲取管133,与形 成第二空间S2的外部容器11内连通。在内部容器13内设置了用于即 使余量变少也确保流路的保护管134。在此喷雾产品125中,未使用 图1的中容器。在内部容器13中充填第一内容物A,在外部容器11 中充填第二内容物B和喷射剂P。内部容器13,与图2a~c、图7a~ e、图10、图12a~c等同样,均可以采用上述小袋的内部容器。此喷 雾产品125由于具有汲取管133,所以能够在正立状态下输出。

另外,此喷雾产品125的外部容器11是合成树脂制的耐压容器, 在体部的上端具备圆筒状的颈部135,在其上端外周设置了厚壁的凸 缘135a。此凸缘135a用于铆接安装盖130的下端,将阀组件131固 定于外部容器11。在安装盖130上,最好是设置用于提高耐压性的加 强筋(参照图15)。

外部容器11因为是合成树脂制的,所以即使直接收容第二内容物 B,内面也难以腐蚀。外部容器11也可以采用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 在该情况下,能够目视确认第二内容物B的余量。另外,还可以由内 部容器13的膨胀状况推测第一内容物A的余量。外部容器11例如可 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聚丙烯等合成树脂通过双轴延伸吹 塑成形来成形。但是,也可以通过射出成形来成形。外部容器11,为 了抑制第二内容物B、喷射剂的渗透,也可以在内面和/或外面上设置 碳、氧化铝、二氧化硅等的蒸镀膜。

在此喷雾产品125中,由于内部容器13的金属箔层也未在外部露 出,所以金属箔层不直接接触第二内容物B。因此,防止金属箔层的 腐蚀。另外,由于能够由两个阀126、127开闭第一内容物A和第二 内容物B流动的通路,所以各个阀的结构简单。另外,能够由第一阀 126和第二阀127调节第一内容物A和第二内容物B的输出量的比例。 第一内容物A和第二内容物B的输出量的比例,通过选择阀杆孔、壳 体底部的孔的大小,能够在例如1:1~1:5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图16、图17所示的喷雾产品136,具备由金属罐构成的外部容器 11、收纳于该外部容器的内部的合成树脂制中容器12、收纳于该中容 器12的内部的内部容器13和堵塞中容器12和外部容器11的开口部 的阀组件131。外部容器11,与图1等的外部容器11同样,是铝制的, 在上端具有卷边部11a,呈有底筒状。中容器12也可以使用与图1同 样的中容器,例如使用PE/EvOH/PE的三层结构的合成树脂的吹塑成 形品。

至于内部容器13,也是与图1同样的小袋,是将PE/PET/Al/PE (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PE/Al/PE等层压体片粘合做成了袋状的 容器。内部容器13内是第一空间S1,充填了膏体等的第一内容物A。 在内部容器13和中容器12之间的第二空间S2中充填了膏体等的第二 内容物B。在中容器12和外部容器11之间的第三空间S3中充填了用 于输出第一内容物A及第二内容物B的喷射剂P。作为喷射剂P,例 如可以采用氮气等的压缩气体。

阀组件131与图14的阀组件实质上相同,由第一阀126、第二阀 127、阀座129及安装盖130构成。安装盖130的上部,如图17所示, 是平面形状为椭圆状的筒状或圆锥状,下部为了与外部容器11的口部 一致而做成了圆筒状。安装盖130的下端铆接在外部容器11的上端的 卷边部11a。关于此喷雾产品136,由于阀126、127也是对每个内容 物A、B设置,所以能够在设计阶段选择输出量的比例。

图18所示的喷雾产品137,是将图16的喷雾产品136的内部容 器13连接成两个的变形样式。由于内部容器13内的第一空间S1变成 两倍,所以在第一内容物A相同的情况下,能够增多其充填量。另外, 也能够充填不同的种类的第一内容物A。伴随着将内部容器13连接成 两个,安装在阀组件131上的阀为第一阀138、第二阀139、第三阀 140三个。阀座129保持这三个阀。在此所说的第一阀138和第二阀 139相当于图16的第一阀126。其它方面与图16的喷雾产品136同样, 内部容器13由保护上述金属箔层的小袋构成。在如上所述设置三个阀 的情况,进而在设置用于充填气体的第四阀的情况下,安装盖130的 上部不做成椭圆状,而是做成圆筒状。

符号的说明:

A:第一内容物

B:第二内容物

P:喷射剂

S1:第一空间

S2:第二空间

S3:第三空间

10:喷雾产品

11:外部容器

11a:卷边部

12:中容器

12a:凸缘部

13:内部容器

14:喷雾阀(阀)

16:袋体

17:连结部件

17a:中心孔

18:粘合部

18a:保护涂层

19a:上部

19b:下部

21:安装杯

21a:弯曲凸缘

21b:壳体保持部

22:壳体

22a:壳体的中心孔

22b:下橡胶保持部

22c:上橡胶保持部

23:阀杆

23a:第一阀杆孔

23b:第二阀杆孔

24a:第一阀杆橡胶

24b:第二阀杆橡胶

25:固定部件

25a:下端

25b:上端

25c:部件贯通孔

26:弹簧

30a:存储A室

30b:存储B室

31:壳体的底部

31a:连通孔

32:壳体的连结部

33:壳体的凸缘部

33a:狭缝

33b:贯通孔

36a:第一凹部

36b:第二凹部

36c:第二中心孔

36d:第一中心孔

36f:第二圆筒部

36g:第一圆筒部

37:密封部件

50:喷雾产品

51:外部容器

52:内部容器

53:阀

56:袋体

57:连结部件

58:粘合部

61:安装杯

62:壳体

63:阀杆

63a:第一中心孔

63b:第二中心孔

63c:第一圆筒部

63d:第二圆筒部

64a:第一阀杆橡胶

64b:第二阀杆橡胶

65:固定部件

65a:台阶部

65b:贯通孔

66:弹簧

70a:存储A室

70b:存储B室

71:内壳体

71a:中心孔

72:外壳体

72a:上部

72b:下部

73:连结部

74:连通孔

75:橡胶卡定部

76:凸缘部

76a:凸缘部的贯通孔

77:间隙

80a、b、c:粘合部

81a:层叠片的端部

81b:折弯部

82:粘合部

83、84:合成树脂片

85:金属箔

90:内部容器

91:中容器

92:袋体

93:连结部件

95:中袋体

95a、b:收纳室

96a、b:连结部件

97:粘合部

97a:端部

100:阀

101:主体

101a:卡合突起

102:安装部件

102a、b、c:贯通孔

105:内部容器

106:袋体

107:连结部件

108:保护片

109:窗部

110:框

111:半圆筒部

120:喷雾产品

121:喷射部件

122:第一通路

123:第二通路

125:喷雾产品

126:第一阀

127:第二阀

128:喷射部件

129:阀座

130:安装盖

131:阀组件

132:颈部

133:汲取管

134:保护管

135:颈部

135a:凸缘

136、137:喷雾产品

138:第一阀

139:第二阀

140:第三阀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