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和长大钢板单元的移动方法

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和长大钢板单元的移动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狭窄的用地有效地组装长大钢板单元的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和长大钢板单元的移动方法。组装场地(10)包括:多个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以倒伏姿势临时放置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一对组装台(11A、11B),与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之间隔着作业通道(15A、15B)和移动通道(16)而设置;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2B、13A、13B),从所述组装台(11A、11B)沿互相分离的相对方向设置;单元移动装置,使钢板单元沿着从组装台(11A、11B)到单元临时放置处铺设的直线轨条(20A、20B)移动;第一起重车(M1),与第二起重车(M2)将最初的单元块从倒伏姿势立起后,输送到组装台且保持单元块;以及第二、第三起重车(M2、M3),依次将剩余单元块从倒伏姿势立起,并依次输送到组装台。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436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21820.4

  • 发明设计人 竹内成行;土屋忠明;中西文雄;

    申请日2013-01-21

  • 分类号E02B3/06(20060101);E02B3/12(20060101);E02B3/1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0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李雪春;王维玉

  • 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2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18

    授权

    授权

  • 2015-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3/06 申请日:201301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港湾沿岸或海岸等水浅的海域等地方筑造护岸或 填筑地的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和长大钢板单元的移动方法。

背景技术

钢板单元是用于防止海域的潮流或波浪侵蚀、破坏护岸或填筑地的 构造物。在护岸或填筑地的外周部,例如将多个筒状的钢板单元筑进或 设置到地基中,而且钢板单元之间用钢板电弧互相连接,这些钢板单元 和钢板电弧的内部填充沙土等填充材料。

在此,长大钢板单元是指外径超过15~50m,高度例如超过大约20~ 40m的筒形大型结构体。

这些长大钢板单元首先将多个轧制钢板焊接成平板状的长大钢板, 然后将这些长大钢板弯曲加工成圆弧形状从而形成单元块,最终通过将 这些单元块的平行于轴心方向的边缘部互相焊接,从而组装成圆筒形。

现有这些单元块的组装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以组装部为中心的 外周部,沿放射方向设置曲面形成台,该曲面形成台以弯曲凹状支承长 大钢板,在曲面形成台上放置长大钢板形成弯曲面之后,以组装部的外 周附近为支点将这些曲面形成台立起来,将弯曲状钢板的边缘部互相对 接并连接从而加工成圆筒形。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告公报特公平01-25842号(图1)

然而,在现有结构中,以组装部为中心向四个方向以放射状扩展设 置曲面形成台,因此在组装例如直径为30m、高度为40m的长大钢板单 元时,至少要在四个方向上占用110m以上的用地,因此存在组装越大 型长大钢板单元需要占用越广阔的用地的问题。

此外,在这种长大钢板单元直立姿势下焊接并组装时,利用起重船 将每一个钢板单元吊起、拖航,并输送到安放现场。或将多个钢板单元 装到输送用船上,再输送到安放现场。但是,为了缩短起重船或输送用 船的使用时间、减少输送成本,需要将钢板单元从组装台移动到单元临 时放置处临时放置。此时,保持钢板单元形状的同时吊起钢板单元是最 为理想的,但如果使用大型起重船或超大型起重机等,则存在成本增加 的问题。

而且,作为移动桥梁等大型重物的现有移动装置,铺设有多根轨条, 并且设置有多个支承大型重物下端部的带环状辊的移动台。而且,利用 轨条的移动端部上设置的绞车通过绳缆连接移动台,并利用绞车卷起绳 体并牵引移动台,从而使大型重物沿着轨条移动。

如果长大钢板单元采用上述现有的移动装置,在一根轨条上至少将 两台移动台利用绳缆连接设置并使其移动,但由于长大钢板单元的径向 的弹性和惯性力,移动中的移动台之间的距离不能保持均等,因此有可 能发生圆筒形状变形导致钢板单元结构部分或连接部分变形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狭窄的组装场地 有效地组装长大钢板单元的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以及移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第一方式的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将 断面为圆弧形的多个单元块的平行于轴向的两侧边缘部互相连接,形成 圆筒形钢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在组装场地的周边部设置有多个面板临 时放置台,所述面板临时放置台分别将一块所述单元块以倒伏姿势临时 放置,在所述组装场地的大致中央部至少设置有一对组装台,所述组装 台之间的间隔以及所述组装台和所述面板临时放置台之间的间隔为能使 立起所述单元块的起重车在悬吊所述单元块的状态下通过的距离,从一 对所述组装台朝向互相分离的相对方向设置有多个单元临时放置处,从 各组装台到所述单元临时放置处铺设有多根直线轨条,多根所述直线轨 条至少与连接组装台的中心和单元临时放置处的中心的直线平行,而且 所述直线轨条设置有使钢板单元移动的单元移动装置,所述起重车至少 包括第一起重车、第二起重车和第三起重车,所述第一起重车与所述第 二起重车协作将最初的单元块从倒伏姿势立起来之后,输送到所述组装 台上,并保持单元块直到组装结束,所述第二起重车和所述第三起重车 互相协作将剩余的单元块从倒伏姿势立起来之后,由第二起重车或第三 起重车依次输送到组装台上。

本发明第二方式的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 所述单元移动装置包括:滑动支承台,俯视时分别设置在直线轨条的与 钢板单元的各交点上,并从下方支承钢板单元,而且能分别沿直线轨条 的上表面滑动;夹持台,相对于设置在所述组装台侧的直线轨条上的各 所述滑动支承台,设置在所述单元临时放置处侧的直线轨条上,并且能 相对于所述直线轨条固定、脱离;推拉起重器,分别将所述夹持台和所 述滑动支承台连接成能自如地接近、离开;以及液压单元,分别从液压 泵向各所述推拉起重器供给液压从而能同步驱动,在所述夹持台固定在 直线轨条上的状态下,分别使各所述推拉起重器同步收缩,从而通过所 述滑动支承台使钢板单元从所述组装台侧向单元临时放置处侧移动,在 所述夹持台从直线轨条脱离的状态下,使各所述推拉起重器伸展,从而 使所述夹持台向单元临时放置处侧移动,通过重复上述动作,将钢板单 元从组装台移动到单元临时放置处。

本发明的长大钢板单元的移动方法在第一方式所述的长大钢板单元 的组装设备中,将以直立姿势组装成的圆筒形长大钢板单元从所述组装 台移动到所述单元临时放置处,其特征在于,多个滑动支承台从下方支 承钢板单元,多个所述滑动支承台俯视时分别设置在钢板单元和直线轨 条的交点上,而且能在直线轨条上滑动自如,夹持台相对于各所述滑动 支承台分别设置在所述单元临时放置处侧的直线轨条上,在所述夹持台 固定在直线轨条上的状态下,通过分别使连接所述夹持台和所述滑动支 承台的各推拉起重器同步收缩,使各所述滑动支承台向所述单元临时放 置处侧移动,从而使钢板单元向单元临时放置处侧移动,在所述夹持台 从直线轨条脱离的状态下,使各所述推拉起重器伸展,从而使所述夹持 台向单元临时放置处侧移动,通过重复上述动作,将钢板单元从所述组 装台移动到所述单元临时放置处。

按照上述第一方式,在组装场地的大致中央部设置至少一对组装台, 并且从所述组装台分别沿互相分离的相对方向设置多个单元临时放置 处,并且在第一~第三起重车中,利用第一起重车和第二起重车从面板 临时放置台将倒伏姿势的单元块吊出并立起,并且悬吊输送到各组装台, 由第一起重车使最初的单元块保持直立姿势。而且,利用第二、第三起 重车,从面板临时放置台依次将剩余的单元块吊出并立起,并且悬吊输 送到组装台上,从最初的单元块依次临时组装相邻的单元块,从而能够 有效地组装钢板单元。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组装场地,在狭窄的组装 场地顺利地组装长大钢板单元。

按照上述第二方式,利用推拉起重器连接支承钢板单元的滑动支承 台和可以相对于直线轨条固定、脱离的夹持台,并且能够利用液压单元 同步驱动各推拉起重器使滑动支承台以一定速度同步移动,从而能够使 具有弹性的长大钢板单元不变形且顺利地从组装台沿直线轨条移动到单 元临时放置处。

按照上述第三方式,利用推拉起重器连接在直线轨条上支承钢板单 元的滑动支承台和夹持台,并且利用液压单元使各推拉起重器同步伸缩, 从而能够使滑动支承台以一定速度从组装台同步移动到单元临时放置 处。由此,能够使具有弹性的长大钢板单元不变形且顺利地从组装台沿 直线轨条移动到单元临时放置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钢板单元组装设备的实施例1,是说明组装场地中 的第一步骤的俯视图。

图2是说明利用起重车进行单元块的立起作业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利用起重车进行单元块的输送作业的侧视图。

图4是说明组装场地中的第二步骤的俯视图。

图5是说明组装场地中的第三步骤的俯视图。

图6是说明组装场地中的第四步骤的俯视图。

图7是说明组装场地中的第五步骤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组装台和单元移动装置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9的(a)和(b)表示单元移动装置,(a)是图8所示A部的俯 视图,(b)是图8所示A部的侧视图。

图10的(a)~(c)表示作为滑动支承台的滑动起重器,(a)是 平面半剖视图,(b)是正面半剖视图,(c)是侧面半剖视图。

图11的(a)~(c)表示夹持起重器,(a)是俯视图,(b)是侧 视图,(c)是主视图。

图12是移动装置的液压电路图。

图13的(a)~(c)表示作为滑动支承台其他实施例的滑动架台, (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主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钢板单元组装设备的实施例2的组装场地的俯视 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钢板单元组装设备的实施例3的组装场地的俯视 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钢板单元组装设备的实施例4的组装场地的俯视 图。

附图标记说明

P1~P5    第一~第五单元块

B1~B5    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

C         钢板单元

M1~M3    第一~第三起重车

10        组装场地

10U       上边

10D       下边

10R、10L  短边

11A、11B  组装台

12A、12B  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

13A、13B  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

15A、15B  作业通道

16        移动通道

20A、20B  直线轨条

21        单元移动装置

30        滑动起重器

32        升降起重器

40        夹持台

46        夹持起重器

50        推拉起重器

51A、51B  液压单元

61        滑动架台

70        组装场地

80        组装场地

90        组装场地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以下,基于图1~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1进行说明。

(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

本发明的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用于例如将五块圆弧形单元块的 沿轴向的两侧边缘部互相连接,形成圆筒形的长大钢板单元。

如图1所示,组装设备在俯视呈横向长的矩形组装场地10的前部, 沿作为一个长边的下边10D将多个面板临时放置台并列设置成一列,例 如设置五组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所述第一~第五面板临 时放置台B1~B5分别用于将一块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以倒伏姿势 临时放置成凹状。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的队列被设置成, 例如从图1所示的左侧到右侧依次配置有放置第四单元块P4的第一面板 临时放置台B1、放置第五单元块P5的第二面板临时放置台B2、放置第 二单元块P2的第三面板临时放置台B3、放置第三单元块P3的第四面板 临时放置台B4、以及放置第一单元块P1的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5。另 外,这些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的配置可根据施工条件或施工环境任 意改变。

一对组装台11A、11B设置在作为另一长边的上边10U侧,并与所 述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的队列的大致中央部(第二面板 临时放置台B2)相对。而且,在第二面板临时放置台B2和组装台11A、 11B之间形成有宽度为L的作业通道15A、15B,可以使分别将第一~第 五单元块P1~P5悬吊成直立姿势的第一~第三起重车M1~M3通过, 而且可以使倒伏姿势的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立起并直立。此外,在 这一对组装台11A、11B之间,形成有相同宽度L的移动通道16。

组装台11A、11B将五块一组的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以直立姿 势进行组装,并且如图8所示,各组装台11A、11B沿周向设置有多个 (例如每单元块2个,共计10个)基础混凝土制支承台S,所述支承台 S分别用于支承钢板单元C。此外,各支承台S设置有向上方顶起钢板 单元C的升降起重器(未图示)。

从组装台11A朝向越靠近组装场地10的短边10L侧越从第一~第 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的队列分离的倾斜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 单元临时放置处12A和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3A。此外,从组装台11B 朝向越靠近组装场地10的短边10R侧越从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 B1~B5的队列分离的倾斜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B 和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3B。在此,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 12B和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3A、13B被设置成俯视为倾斜小的V 形,这是因为,虽然起重车M1~M3多次在作业通道15A、15B以及移 动通道16中移动,但在组装台11A、11B和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 12A、13A、12B、13B的上边10U侧,在保持单元块组的第一起重车 M1移动至组装台11A、11B之后,第二、第三起重车M2、M3不再移动 至此。因此,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使组装场地10的短边10R、10L 侧的作业通道15A、15B扩张。当然,也可以将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 置台B1~B5的队列与组装台11A、11B和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 12A、13A、12B、13B互相平行设置。

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2B和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3A、13B 沿周向设置有多个(例如每单元块2个,共计10个)基础混凝土制支承 台S1、S2,所述支承台S1、S2分别用于支承钢板单元C,而且各支承 台S1、S2具有向上方顶起钢板单元C的升降起重器(未图示)。

而且,从两个组装台11A、11B到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 12B、13A、13B铺设有两条直线轨条20A、20B,所述直线轨条20A、 20B平行于连接组装台11A、11B的中心和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 12A、12B、13A、13B的中心的直线。如图8所示,所述直线轨条20A、 20B分别设置有单元移动装置21,所述单元移动装置21将由五块第一~ 第五单元块P1~P5组装成的钢板单元C从组装台11A、11B移动到第一、 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2B、13A、13B。当然,直线轨条20A、20B 也可以沿连接组装台11A、11B的中心和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 12B、13A、13B的中心的直线、以及平行于所述直线的一对以上的直线 铺设。

各所述起重车M1~M3为至少具有数百吨起重能力的履带行进悬臂 式的第一~第三起重车M1~M3,如图2所示,第一起重车M1与第二 起重车M2协作将最初的单元块从倒伏姿势立起来之后,输送到组装台 11A、11B上,并且以直立姿势保持临时组装的单元块直到组装结束。第 二起重车M2和第三起重车M3互相协作依次将剩余的单元块从倒伏姿势 立起来,并由所述第二起重车M2或第三起重车M3输送到组装台11A、 11B上。

(钢板单元的组装方法)

参照图1、图4~图7对使用图1左侧所示的组装台11A的钢板单 元C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第一步骤中,为了利用第一起重车M1在组装台11A 的后方位置(上边侧)保持钢板单元C直到组装结束,在第一~第五面 板临时放置台B1~B5上分别放置的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之中,选 择不与其他的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发生干扰的位于组装台11B前 方位置(下边侧)的第三单元块P3。

如图2所示,第三单元块P3的立起作业中,由第一起重车M1和第 二起重车M2将面板临时放置台B4上的第三单元块P3以倒伏姿势吊至 作业通道15B,通过互相悬吊而立起第三单元块P3,从而使其从倒伏姿 势成为直立姿势。

此时,如图3所示,悬吊第三单元块P3上端部的第一起重车M1利 用绳缆并使用悬吊工具以两点支承第三单元块P3。而且,第二起重车 M2的绳缆从第三单元块P3分离之后,由第一起重车M1将所述直立姿 势的第三单元块P3输送到组装台11A并进行设置。

所述第一步骤之后,由第一起重车M1将第三单元块P3保持成直立 姿势直到钢板单元C组装结束,并且为了确保稳定性,接下来临时组装 与第三单元块P3两侧相邻的第四单元块P4和第二单元块P2。此后,依 次临时组装与第四单元块P4相邻的第五单元块P5、以及在第五单元块 P5和第二单元块P2之间的第一单元块P1。

另外,为了进行临时组装,在组装台11A内部设置有高处作业车, 用于进行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的螺栓拧紧作业和圆周肋焊接作业。

如图4所示,在第二步骤中,由第二、第三起重车M2、M3将第一 面板临时放置台B1上的第四单元块P4以倒伏姿势吊至作业通道15A, 以第二起重车M2的悬吊位置成为上端的方式从倒伏姿势直立。而且, 由第二起重车M2将第四单元块P4输送到组装台11A,并将第四单元块 P4与第三单元块P3相邻设置。而且,对准接头螺栓孔并拧紧螺栓从而 连接第三、第四单元块P3、P4进行临时组装。

如图5所示,在第三步骤中,由第二、第三起重车M2、M3将第三 面板临时放置台B3上的第二单元块P2以倒伏姿势吊至作业通道15B, 以第三起重车M3的悬吊位置成为上端的方式从倒伏姿势直立。而且, 由第三起重车M3将第二单元块P2输送到组装台11A,并将第二单元块 P2与第三单元块P3相邻设置。而且,拧紧螺栓从而连接第二~第四单 元块P2~P4进行临时组装。

如图6所示,在第四步骤中,由第二、第三起重车M2、M3将第二 面板临时放置台B2上的第五单元块P5以倒伏姿势吊至作业通道15A, 以第三起重车M3的悬吊位置成为上端的方式从倒伏姿势直立。而且, 由第三起重车M3将第五单元块P5输送到组装台11A,并将第五单元块 P5与第四单元块P4相邻设置,拧紧螺栓从而连接第二~第五单元块P2~ P5进行临时组装。

如图7所示,在第五步骤中,由第二、第三起重车M2、M3将第五 面板临时放置台B5上的第一单元块P1以倒伏姿势吊至作业通道15B, 以第三起重车M3的悬吊位置成为上端的方式从倒伏姿势直立。而且, 由第三起重车M3将第一单元块P1输送到组装台11A,并将第一单元块 P1设置在第五、第二单元块P5、P2之间,拧紧螺栓从而连接第一~第 五单元块P1~P5进行临时组装。

接着,在同一组装台11A上组装下一个钢板单元C时,将组装成的 钢板单元C从组装台11A移动到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A或第二单元临 时放置处13A之后,进行与上述相同的组装。

另外,在图1右侧的组装台11B上进行的钢板单元C的组装顺序选 择与组装台11A对称的顺序,使用第一~第三起重车M1~M3,按各单 元块P3→P4→P2→P5→P1的顺序进行组装。

(钢板单元的移动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8~图12,对单元移动装置21和单元移动方法进行 说明。在长大钢板单元的组装设备中,所述单元移动装置21和单元移动 方法将在组装台11A上组装的钢板单元C移动到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 置处12A、13A,并将在组装台11B上组装的钢板单元C移动到第一、 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B、13B。另外,在此将钢板单元C从组装台11A 移动到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3A的四台单元移动装置21和 将钢板单元C从组装台11B移动到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B、13B 的四台单元移动装置21具有相同结构,且对称设置,因此只对图8的A 部所示的将钢板单元C从组装台11A移动的单元移动装置21进行说明。

如图9~图10所示,直线轨条20A由分别横放的断面为H型的钢材 连接而成。分别设置于各直线轨条20A的单元移动装置21包括:滑动起 重器(滑动支承台)30,可以从下方顶起并支承钢板单元C;夹持台40, 设置在滑动起重器(滑动支承台)30的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A侧,可 以分别相对于直线轨条20A固定、脱离;以及推拉起重器50,连接所述 夹持台40和滑动起重器30,以使它们接近或离开的方式进行驱动。

如图10的(a)~(c)所示,滑动起重器30包括:滑动块31,在 接触直线轨条20A的上凸缘20F上表面的部分具有例如聚四氟乙烯制的 滑动面31a;升降台32a,被内置在所述滑动块31内的液压式升降起重 器32支承成在规定范围升降自如;以及调节式方向校正机33,分别设置 在滑动块31的前后。如图9所示,所述升降台32a以支承钢板单元C的 胴板上沿法线方向的增强板Ca的安装部分的方式选择支承位置,并利用 固定夹具34将钢板单元C的胴板和增强板Ca固定在升降台32a上。

设置在前后的方向校正机33包括:液压式校正起重器33S,双杆的 两端部分别安装在滑动块31的侧板上;移动板33P,固定于所述校正起 重器33S;以及左右一对导向块33R、33L,从所述移动板33P的两端部 下垂,并延伸到上凸缘20F的外侧,可利用校正起重器33S调节导向块 33R、33L的左右位置。在此,在不调节最初设定的方向校正机33的导 向块33R、33L的间隔也可以的情况下,使校正起重器33S为锁定状态 而用作固定式,则不需要供给液压。

如图10的(c)所示,托台35通过连接销连接推拉起重器50。另 外,安装有逸出防止件(未图示),当滑动起重器30不在直线轨条20A 上移动时,用于固定滑动块31和上凸缘20F。

如图11的(a)~(c)所示,夹持台40在夹持台主体41的两侧部 安装有滑动板42,所述滑动板42与直线轨条20A的上凸缘20F的上表 面滑动接触。此外,安装在所述夹持台主体41上部的扩开杆43的两侧 分别设置有扩开起重器44,在所述一对扩开起重器44上分别安装有外嵌 于上凸缘20F的楔卡盘45。所述左右扩开起重器44使楔卡盘45互相接 近、离开,将夹持台40安装在直线轨条20A上,并且自动地避开楔卡盘 45和直线轨条20A的增强肋的接触,但也可以停止向扩开起重器44供 给液压使工作油循环,以手动方式手动调节楔卡盘45的扩开而成为手动 式。

所述楔卡盘45在内侧形成具有相对的楔设置空间的コ形断面,并且 在底部形成有与上凸缘20F下表面压力接触的下部卡盘45a。此外,在所 述楔设置空间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有前后楔受压面45b、45c,侧视时以山 形状向前后下方倾斜。在所述楔设置空间分别设置有滑动板42、安装于 所述滑动板42的夹持起重器46、以及利用夹持起重器46沿楔受压面45b、 45c的倾斜方向进退的楔构件47。而且,在夹持起重器46的缸块上表面 形成有与前楔受压面45b压力接触的前加压锥面46a,在楔构件47的上 表面形成有与后楔受压面45c压力接触的后楔面47a。加压构件45d安装 在下部卡盘45a的与上凸缘20F的对置面上。在夹持台主体41上安装有 连接托台48,该连接托台48通过连接销与推拉起重器50连接。

因此,如果左右夹持起重器46分别伸展,则前加压锥面46a与前楔 受压面45b压力接触的同时,后楔面47a与后楔受压面45c压力接触, 使滑动板42向上凸缘20F的上表面加压,从而在滑动板42和下部卡盘 45a之间夹压上凸缘20F,因此能够将夹持台40牢固地固定在直线轨条 20A上。

推拉起重器50使用单杆复动型液压缸,起重器主体50a通过连接销 连接至滑动起重器30的托台35,杆50b连接至夹持台40的连接托台48。

(单元移动装置的驱动单元)

为了分别向各单元移动装置21供给液压,使用图12所示的两台液 压单元51A、51B。一个液压单元51A具有升降用切换阀52,所述升降 用切换阀52分别向四台单元移动装置21的滑动起重器30供给液压。通 过对所述升降用切换阀52进行操作,能够从各接口通过液压管向升降起 重器32的接口供给、排出液压液,能够使各升降起重器32分别同步伸 展、收缩,从而能够将钢板单元C升降至任意高度。

另一个液压单元51B具有向推拉起重器50供给、排出液压液的移动 用切换阀53和向夹持起重器46供给、排出液压液的夹持用切换阀54。 通过对移动用切换阀53进行操作,能够从各接口通过液压管分别向各单 元移动装置51的各推拉起重器50的接口供给、排出液压液,能够驱动 推拉起重器50同步伸缩,从而能够通过滑动起重器30将钢板单元C不 变形地从组装台11A移动到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A、第二单元临时放 置处13A。此外,通过对夹持用切换阀54进行操作,能够从各接口通过 液压管分别向各夹持起重器46的各接口供给、排出液压液,能够进行夹 持台40相对于直线轨条20A、20B的固定、脱离。

另外,此处方向校正机33用作固定式,并且是可以手动调节夹持台 40的楔卡盘45的位置的手动式,不向校正起重器33S和扩开起重器44 供给液压。

(单元移动方法)

以下,对在组装台11A组装成的钢板单元C沿直线轨条20A、20B 移动到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A或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3A的移动方法 进行说明。

(1)在组装台11A上,钢板单元C在多个基础混凝土制的支承台S 上隔着衬垫被胴板固定夹具所保持。俯视时,在钢板单元C正下方的直 线轨条20A上的四个交叉位置处设置有滑动起重器30。而且,将各滑动 起重器30的升降台32a顶起到规定高度并支承钢板单元C,去掉并降下 胴板固定夹具和衬垫。而且,利用固定夹具34将钢板单元C的下端部分 别固定在各升降台32a上,使钢板单元C的下端部分别被四台滑动起重 器30保持。

(2)在直线轨条20A上,在滑动起重器30的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 12A侧分别设置夹持台40,利用推拉起重器50互相连接所述夹持台40 和滑动起重器30。

(3)脱离夹持台40的夹持起重器46,使推拉起重器50的杆50b 延伸。在推拉起重器50的伸展极限处,使夹持起重器46停止动作并将 夹持台40固定在直线轨条20A上。

(4)通过使各推拉起重器50同步收缩,使滑动起重器30接近移动, 从而使钢板单元C向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A侧移动。当推拉起重器50 达到收缩极限时,将逸出防止件安装在夹持起重器46上,并固定在直线 轨条20A上。

(5)脱离夹持起重器46,使推拉起重器50伸展,从而使夹持台40 向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A侧移动。通过重复上述动作,推拉起重器50 一个冲程接一个冲程地沿直线轨条20A通过滑动起重器30将钢板单元C 移动到第一单元临时放置处12A或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3A。

按照上述实施例1,大致矩形的组装场地10包括沿下边10D设置的 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与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 B5的中央部对应设置的一对组装台11A、11B、以及从组装台11A、11B 沿接近上边的倾斜方向设置的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3A、12B、 13B。而且,利用三台起重车M1~M3,能够有效地将以倒伏姿势设置在 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上的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立 起,并且能够有效地将直立姿势的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输送到组装 台11A、11B上进行组装,从而能够组装长大钢板单元C。由此,能够 有效地利用矩形的组装场地10,并且能够在狭窄的组装场地10有效地组 装长大钢板单元C。

此外,将在组装台11A、11B上组装成的钢板单元移动到第一、第 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3A、12B、13B的单元移动装置21中,利用推 拉起重器50使支承钢板单元C的滑动起重器30和相对于直线轨条20A、 20B可以固定、脱离的夹持台40互相连接,而且利用液压单元51B能够 使各推拉起重器50同步驱动,进而能够使四个滑动起重器30以一定速 度同步移动,由此能够使钢板单元C不变形且顺利地从组装台11A、11B 移动到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3A、12B、13B。

[滑动支承台的其他实施例]

以下,参照图13的(a)~(c),对不具有升降起重器的滑动起重 器的其他实施例进行说明。

滑动架台61作为滑动支承台,滑动底板62通过横肋64A和纵肋64B 支承有支承顶板63,虽然未图示,但在支承顶板63上安装有固定夹具。 连接托台65连接推拉起重器50。此外,在滑动底板62的下表面安装有 多个滑动块66,所述滑动块66例如具有聚四氟乙烯(注册商标:特氟龙) 制的滑动面,另外在滑动底板62的左右侧部设置有一对导向板67R、67L 来引导直线轨条20A、20B的上凸缘20F。

另外,替代滑动起重器30和滑动架台61,也可以使用所谓输送箱 (チルタン、TIRTANK),其具有将多个辊的两端轴部通过连杆连接成 环形的转动件。

上述滑动架台61也能够起到与滑动起重器同样的作用效果。

[组装场地]

用作钢板单元组装设备的组装场地(用地)面对港湾,因此俯视时 呈多种形状,需要考虑许多限制而设置。在实施例1中是横长的长方形 组装场地10。

图14是实施例2的钢板单元组装设备的组装场地,与实施例1相同 的构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实施例2中的组装场地 70是面对护岸(法面)W的长方形用地,可以利用起重船将钢板单元C 吊出来,但难以对一端部侧的进深处进行操作。在所述组装场地70中, 组装台11A、11B和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2B、13A、13B 的配置与实施例1上下对称且大致相同,但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 B1~B5不同。

即,在组装场地70中,组装台11A、11B和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 置处12A、12B、13A、13B的队列面对护岸W设置,而第一~第三面板 临时放置台B1~B3和第四、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4、B5并列设置且相 对于护岸W大致成直角延伸,并且利用第二、第三起重车M2、M3将里 侧的第二、第三面板临时放置台B2、B3或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5的单 元块P2、P3或P5临时放置到眼前的第一面板临时放置台B1或第四面 板临时放置台B4之后,将单元块P2、P3或P5立起来,或经过其上方 直接将单元块P2、P3或P5立起来。

[组装场地的其他实施例]

图15是实施例3的钢板单元组装设备的组装场地,与实施例1相同 的构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

组装场地80呈长方形,但对进深处无法进行操作,因此组装台11A、 11B和第一~第三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2B、13A、13B、14B相对于 护岸W大致平行设置。此外,第一~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的两 组也相对于护岸W大致平行设置。

在实施例3中,组装台11A、11B和护岸W之间无法设置移动通道, 因此第一起重车M1延伸悬臂以从车体分离的状态支承最初的第三单元 块P3。

[组装场地的其他实施例]

图16是实施例4的钢板单元组装设备的组装场地,与实施例1相同 的构件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

组装场地90呈大致梯形,组装台11A、11B和第一、第二单元临时 放置处12A、12B、13A、13B相对于护岸W大致平行设置。此外,第一~ 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分别沿相对于护岸W以规定角度倾斜的直 线方向设置。

在实施例4中,组装台11A、11B和护岸W之间无法设置移动通道, 因此第一起重车M1延伸悬臂以从车体分离的状态支承最初的第三单元 块P3。

如上所述,由组装场地70、80、90可知,由于用地的限制可以设置 成多种形状。即,从一对组装台11A、11B分别沿大致对称的方向设置 第一、第二单元临时放置处12A、12B、13A、13B,并且依次将在第一~ 第五面板临时放置台B1~B5上倒伏设置的第一~第五单元块P1~P5立 起来,以直立姿势输送到组装台11A、11B上,从而能够利用三台起重 车M1~M3组装钢板单元C。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