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IP承载建立中的媒体面地址分配方法、设备及软交换系统

IP承载建立中的媒体面地址分配方法、设备及软交换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IP承载建立中的媒体面地址分配方法、设备及软交换系统。所述媒体面地址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媒体网关接收软交换设备发送的承载建立命令,所述承载建立命令中携带有互联互通的局向参数;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所述局向参数判断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得到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时,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外部IP地址。本发明能够提高网间互联互通时媒体面地址的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670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25166.4

  • 发明设计人 陈旭;张昊;

    申请日2011-12-16

  • 分类号H04L29/12;H04L29/08;H04L29/06;H04L12/66;

  • 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黄灿

  • 地址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4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12 申请日:2011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IP承载建立中的媒体面地址分 配方法、设备及软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软交换网络在网内已实现语音IP化,呼叫控制接口信令采用与承载 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协议,基于IP承载。不同运营商网间互联互通主要 采用时分复用(TDM)方式,互通信令为呼叫控制接口信令,采用综合业务 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协议,基于TDM承载。

提供网间互联业务转接的网间互联转接商希望进一步扩大转接业务,这种 情况下,新增业务量使用IP承载比TDM承载会节省传输链路成本。因此, 需要考虑在软交换网络中采用IP方式进行网间互联互通的技术方案。

软交换网络采用分离架构,在呼叫建立过程中,软交换(MSC-SERVER) 之间通过信令面的呼叫建立程序完成信令面的呼叫建立,同时需要通过承载建 立程序控制媒体网关(MGW)实现承载面的媒体通道建立。在承载建立程序 中,软交换设备通过Mc接口命令本端媒体网关为本次呼叫临时分配媒体面IP 地址,该IP地址通过隧道机制传送到对端媒体网关,软交换设备并不处理媒 体网关所分配的IP地址。

图1为媒体网关分配的IP地址通过Mc接口和Nc接口信令消息传送示意 图。如图1所示,上述媒体网关分配的IP地址封装在软交换设备和媒体网关 设备之间Mc接口的信令消息中以及软交换设备之间Nc接口的信令消息中传 送。

采用IP方式进行网间互联互通时,不同运营商网络之间需要使用防火墙、 网络地址转换(NAT)等技术隔离内部、外部网络,以保证网络安全,这样就 涉及到信令和媒体流IP地址映射问题。

软交换设备和媒体网关设备发送的IP包的IP地址在出网时都会进行地址 映射,替换原有的IP地址,但现有NAT设备不会修改应用层信令消息中封装 的地址。这种情况下,本网互通软交换设备传送给对端网络互通软交换设备的 本端媒体网关媒体面IP地址是内部网络地址,这样即不安全,也无法进行网 间互通。

此外,由于媒体面IP地址封装在信令面信令消息和参数中,NAT设备若 要对该IP地址进行修改,则需要支持应用层信令协议的解析,对每一条信令 消息进行分析,检索到相关消息,修改信令参数中的相关信息才能完成修改, 存在很大改造难度,且对设备性能也有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IP承载建立中的媒体面地址分配 方法、设备及软交换系统,以提高网间互联互通时媒体面地址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IP承载建立中的媒体面地址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媒体网关接收软交换设备发送的承载建立命令,所述承载建立命令中携带 有互联互通的局向参数;

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所述局向参数判断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得到一判断结 果;以及

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时,为本次 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外部IP地址。

上述的媒体地址分配方法,其中,还包括:

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时,为本 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内部IP地址。

上述的媒体地址分配方法,其中,还包括:

所述媒体网关预先将用于IP承载建立的IP地址分为2个集合:内部IP 地址集合和外部IP地址集合。

上述的媒体地址分配方法,其中,所述局向参数为网间关口局局向指示符。

一种媒体网关,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软交换设备发送的承载建立命令,所述承载建立命令 中携带有互联互通的局向参数;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局向参数判断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得到一判断 结果;

地址分配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网间互联 互通局向时,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外部IP地址。

上述的媒体网关,其中,所述地址分配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时,为本 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内部IP地址。

上述的媒体网关,其中,还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将用于IP承载建立的IP地址分为2个集合:内部IP地 址集合和外部IP地址集合。

一种软交换系统,包括软交换设备和媒体网关,其中:

所述软交换设备,用于向所述媒体网关发送承载建立命令,所述承载建立 命令中携带有互联互通的局向参数;

所述媒体网关,用于根据所述局向参数判断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得到一 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时, 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外部IP地址。

上述的软交换系统,其中,所述媒体网关还用于:

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时,为本 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内部IP地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互通媒体网关中配置内部和外部IP地址集合,由互通软交 换设备在承载建立过程中直接指示互通媒体网关设备对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分 配外部IP地址,提高了网间互联互通时媒体面地址的安全性,同时无需修改 应用层信令中封装的媒体面IP地址,避免对NAT设备的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媒体网关分配的IP地址通过Mc接口和Nc接口信令消息传送示意 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IP承载建立中的媒体地址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交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媒体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IP承载建立中的媒体地址分配方法,可以包 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软交换设备向媒体网关发送承载建立命令,所述承载建立命令 中携带有互联互通的局向参数;

步骤202:所述媒体网关根据所述局向参数判断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得 到一判断结果;

步骤203: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网间互联互通局向 时,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外部IP地址;

步骤204: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 向时,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内部IP地址。

在步骤201中,互通软交换可以区分出网间互联互通局向的去话。对于网 间互联互通局向的去话,互通软交换在出局承载建立程序中通过Mc接口的承 载建立命令指示互通媒体网关本次呼叫的出局侧是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对于非 网间互联互通局向的去话,互通软交换在出局承载建立程序的Mc接口承载建 立命令中指示通媒体网关本次呼叫的出局侧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

互通软交换还可以区分网间互联互通局向的来话。对于网间互联互通局向 的来话,互通软交换在入局承载建立程序中通过Mc接口的承载建立命令指示 互通媒体网关本次呼叫的入局侧是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对于非网间互联互通局 向的来话,互通软交换在入局承载建立程序的Mc接口承载建立命令中指示互 通媒体网关本次呼叫的入局侧是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

另外,互通媒体网关还预先将用于IP承载建立的IP地址分为2个集合, 内部IP地址集合和外部IP地址集合,地址集合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定义。

这样,在步骤203和步骤204中,互通媒体网关在出局承载建立程序中收 到承载建立命令,发现其中指示了本次呼叫的出局侧是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在 进行地址分配时从外部IP地址集合中分配一个空闲的IP地址;如其中指示非 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在进行地址分配时从内部IP地址集合中分配一个空闲的 IP地址。

互通媒体网关在入局承载建立程序中收到承载建立命令,发现其中指示了 本次呼叫的入局侧是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在进行地址分配时从外部IP地址集 合中分配一个空闲的IP地址;如其中指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在进行地址 分配时从内部IP地址集合中分配一个空闲的IP地址。

在具体实现时,互通软交换在出局/入局承载建立程序中通过Mc接口的 承载建立命令(ADD命令)指示互通媒体网关本次呼叫是网间互联互通局向, 以便互通媒体网关分配外部IP地址。上述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指示可以通过在 H.248协议中定义新消息包International GMSC indicator Package实现,具体定 义如下:

International GMSC indicator Package:

(1)包ID和版本包ID:igip(0x00ff)版本:1扩展:无

(2)属性:网间关口局局向指示符属性ID:ISCdirection(0x0001)描述: 网间关口局局向表示类型:枚举取值:1:网间互联互通局向,0:非网间互 联互通局向;特征:读/写

(3)事件:无

(4)信号:无

(5)统计:无

(6)支持本包的软交换/媒体网关控制器(MGC)可以通过审计来判断媒 体网关是否支持该包。

支持本包的媒体网关在ADD命令中收到相关的指示后能够执行以下操 作:

如网间关口局局向指示符取值为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媒体网关从外部IP 地址空间中分配一个空闲的IP地址。

如网间关口局局向指示符取值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媒体网关从内部IP 地址空间中分配一个空闲的IP地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法完成媒体面IP地址的分配后,对于网间互 联互通局向,互通媒体网关分配的外部IP地址通过承载建立程序传递给互通 软交换,再通过互通软交换传递给对端运营商的软交换设备及媒体网关设备。 具体地,媒体网关将所分配的媒体面IP地址封装在Mc接口的消息中上报给 软交换设备,软交换设备通过APM(Tunnel Data)消息将媒体网关所分配的媒 体面IP地址传递给对端的软交换设备。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软交换系统。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软交换系统包括:软交换设备10和媒体网关 20,其中:

所述软交换设备10,用于向所述媒体网关20发送承载建立命令,所述承 载建立命令中携带有互联互通的局向参数;

所述媒体网关20,用于根据所述局向参数判断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得 到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网间互联互通局向 时,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外部IP地址,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 局向类型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时,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内部IP地址。

参照图4,所述媒体网关20具体包括:

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软交换设备10发送的承载建立命令,所述承载建 立命令中携带有互联互通的局向参数;

判断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局向参数判断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得到一 判断结果;

地址分配模块23,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指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网间 互联互通局向时,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分配外部IP地址,当所述判断结果指 示本次呼叫的局向类型为非网间互联互通局向时,为本次呼叫的媒体面口分配 内部IP地址。

另外,所述媒体网关20中还可包括:

配置模块24,用于将用于IP承载建立的IP地址分为2个集合:内部IP 地址集合和外部IP地址集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互通媒体网关中配置内部和外部IP地址集合, 由互通软交换设备在承载建立过程中直接指示互通媒体网关设备对网间互联 互通局向分配外部IP地址,提高了网间互联互通时媒体面地址的安全性,同 时无需修改应用层信令中封装的媒体面IP地址,避免对NAT设备的改造。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 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 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