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库区特色农业生产及面源污染拦截生态系统

一种水库区特色农业生产及面源污染拦截生态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库区污染拦截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林木带、牧草带、水生鱼带;水生鱼带位于水库区内,牧草带紧邻水岸,林木带环于牧草带外围陆岸。成功构建了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运用“畜-沼-果-渣-饲”、“果-渣-肥”、“畜-沼-果-草”、水分循环等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库岸沼气工程、经济林带、截洪工程,消落区牧草带、库区淡水鱼等拦截系统,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在生产特色农产品过程中,发挥多种产业带、多重循环链、多层拦截网的综合作用,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较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3-11

    授权

    授权

  • 2013-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B3/02 申请日:201305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0-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库区特色农业生产和面源污染拦截生态系统,尤其涉及季节性或反季节枯洪的水库区。

背景技术

水库是防洪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能调蓄洪水的综合利用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同时,水库又能作为淡水资源库提供工业、农业用水源。但是水库周边农业、工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一系列污染问题。水库成库以后,水流速度减缓,污染物自然净化率下降,会导致污染加剧;为防洪,暴雨季要降低水位,增加防洪库容,导致库区水位反季节涨落,巨大水位落差导致水库消落区很大,新生消落带植被被破坏,削弱甚至失去拦截泥沙和消纳氮、磷等面源污染的能力,经暴雨冲刷直接流入库区水域,加剧水体污染。

以三峡库区为例,柑橘、生猪、草食牲畜、长江鱼是库区主要的特色农业,畜禽粪污排放、种植业滥用化肥农药、橙汁加工弃用桔渣、网箱养鱼等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三峡库区水环境最大的污染源;水位涨落反自然枯洪规律的新生消落带,面积达348.9km2,出露成陆时正直炎热潮湿,夏季暴雨频发季节,基本丧失拦截、消纳和过滤农业面源污染功能,地表径流携带的氮、磷和泥沙等长驱直入,加重长江污染。生态环境、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危及长江国家战略淡水资源安全、农业生产和移民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库区污染拦截生态系统,在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同时,能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水土资源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水库区污染拦截生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林木带、牧草带、水生鱼带;水生鱼带位于水库区内,牧草带紧邻水岸,林木带环于牧草带外围陆岸。牧草带在水库关闸蓄水时会被淹没,开闸放水时,逐渐出露成带。

为了实现水库水中的生态循环,所述水生鱼主要为草鱼和鲢鱼。草鱼以水草为食,鲢鱼以浮游生物为食,鱼排泄产生的粪便可供浮游生物为食,以此形成了物质、能量的循环,控制水中富余的N、P,微生物等水质污染源。并实现水生系统的有机调控。

当水库存在季节性或反季节性水位涨落,或满足周期性蓄水的需要时,所述牧草带位于消落带的水底,所述牧草优选为禾本科狗牙根属(Cynodon Rich)中国狗牙根种(Cyondon dactylon)狗牙根牧草,更优选为来自巫山县大昌湖畔的狗牙根牧草,命名为“三峡1号”;或莎草科莎草属的莎草,又名香附子。

“三峡1号”的狗牙根牧草来自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昌湖畔,采用分根法繁殖。在春夏期间,挖起草茎,敲掉泥土,均匀拉开撒铺于地面,覆土压实,保持湿润,数日内即可生根萌发新芽,约经20天左右即能滋生新匍匐枝,此时应增施氮肥,匍匐枝迅速向外蔓延伸长,并节间生根扩大形成新的草甸。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可获取“三峡1号”。

为了便于监测水土营养、流失、污染情况,所述林木带为优选的经济林木,特别是柑橘树、龙眼树、枇杷、梨、李、茶叶。可实现对园区林木叶片及栽种土壤的氮磷、重金属进行监测,及时调整肥料配方,减少氮磷的过剩流失,为林木提供更加有利的生长环境,同时实现对水库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检测,有效地避免对水土资源的氮磷及重金属等污染。

在经济林木带园区中沿牧草带和林木带交界线的等高线,按0.5%的比降砌筑截洪沟,所述截洪沟配套沉沙凼,也称沉沙池,具有更好的沉淀效果,可以减缓暴雨径流速度,有效拦截暴雨径流携带的细颗粒泥沙。

上述水库区污染拦截生态系统,还包括沼气工程和牲畜养殖区,沼气工程紧邻牲畜养殖区,沼气工程和牲畜养殖区位于林木带或林木带外围陆岸,沼气工程带有沼气管网,伸入林木带和牧草带。牲畜养殖产生的粪便等作为沼气生产原料,沼气可供农业、工业、家庭使用,生成的沼液残渣可作为林木的肥料使用,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

有益效果

本发明成功构建了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及其能量动态特点,发展库区经济林木、渔业、畜牧等特色产业,通过建设库岸经济林带、消落区牧草带、水域淡水鱼带等特色产业带,构建以经济林木为主的环库农业生态系统、耐湿牧草为主的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大水散养鱼为主的水域生态系统共生耦合的库区人工生态系统。运用“畜-沼-果-渣-饲”、“果-渣-肥”、“畜-沼-果-草”、水分循环等循环经济模式;建立库岸沼气工程、经济林带、截洪工程,消落区牧草带、库区淡水鱼等拦截系统,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在生产特色农产品过程中,发挥多种产业带、多重循环链、多层拦截网的综合作用,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较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水质可达到并优于GB18918-2002的一级排放标准的A类标准;氮磷含量、重金属含量可达到并优于氮磷排放的一级排放标准的A类标准(GB18918-2002)。满足自然净化和稀释能力较小的水库水源保护需求。

附图说明

实施例1所述的水库区污染拦截生态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示范区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三峡成库后,大宁河沿岸形成湖面达11.8Km2的大昌湖,消落带面积约5.76 Km2,现有规模养殖户36户。

大昌湖环库海拔500m以下区域,发展晚熟柑橘1100ha,其中核心示范区种植脐橙130ha,建成环库柑橘林带。对在柑橘林带或周边规模养殖猪场,建造沼气池,配套沼液肥水一体灌溉系统(ZL200810069436.0),结合柑橘营养诊断,指导控氮减磷,2012年,投产园单产30T/ha,生产的巫山脐橙已成重庆名牌农产品,经济效益显著。

2010年起,在沿库消落区发展耐淹牧草和草食牲畜。建成覆盖175-150m区域,长度超过2Km的消落区草场示范带,每年的10月至翌年4月,三峡蓄水时,草场被淹3-4月水退时,牧草又绿消落区,其他植物受淹死亡,9月草甸厚度达50 cm以上,覆盖消落带砾石滩区,单产33T/ha,呈现耐淹、耐瘠、耐旱、丰产的显著效果,经人工去杂、逐年淹没淘汰和种属间竞争,逐步形成品种单一的优势群落,美化了消落区环境。

在库区水域全面取缔网箱养鱼,结合增殖放流,发展大水散养渔业,还长江一汪碧水。放养鱼类主要为鲢鱼和草鱼等。

利用构建的环库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在发展柑橘、牛羊、生猪、长江鱼等特色产业的同时,通过如下运行过程,达成长江淡水资源保护:

(1)畜禽粪污。经沼气池处理,沼气用作燃料,沼液经无害化处理池脱除化学淤泥和沉淀物,通过抗暴防堵管网系统,进入柑橘林带,实现施肥灌水一体;无养殖场和管网配套的地块,应用橘渣、秸秆有机配方肥,消纳农业生产及其加工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减少氮、磷流失污染;结合柑橘营养诊断,缺啥补啥,控丰补缺,实现优质高产和质量安全。 

(2)病虫为害。通过在柑橘林带悬挂太阳能杀虫灯可及时控制潜叶蛾、吸果夜蛾、天牛和黑蚱蝉等虫害;粘虫色板、毒诱灌诱杀柑橘粉虱、蚜虫、实蝇等害虫;红黄蜘蛛、锈壁虱等被捕食螨猎杀;根据柑橘叶营养诊断指标,采取控丰补缺的办法,限用过量元素,重点遴选含缺乏元素的矿质农药,如波尔多液(同时含铜、钙、硫),控制果斑、枝枯和炭疽等病害,用药补肥,实现化肥的减量使用,基本实现化学农药的零使用。

(3)暴雨或连阴雨为害。柑橘及行间矮秆经济作物会减轻暴雨冲击、滞缓流速,提高土壤商情,径流携带的泥沙被截洪沟和沉沙凼阻拦,少量的氮、磷等元素和泥沙,随径流进入消落带,被湿地草场拦截,吸收和消纳,氮、磷等通过放牧或刈割带出;未被收割的牧草,蓄水时会沉入江底,叶片被草鱼等吞食,产生的粪污会导致浮游生物虐生,可被花鲢、白鲢等鱼类消纳,通过捕捞带出,可有效避免氮、磷和消落带植物对长江水体的污染。3月-4月退水后,牧草残留的匍匐茎萌发,又绿库区两岸。

实践证实。通过运行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在环库柑橘带农业生态区和耐淹牧草湿地生态区构建中,通过“猪-沼-果-渣-饲”、“果-渣-肥”、“畜-沼-果-草”、水分循环模式等4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有机链接,把后端的粪污、橘渣、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作为内生要素,投入到前端的柑橘、畜牧、渔业生产活动中。并且通过4重循环经济链链接,使柑橘、生猪、草食牲畜、长江鱼等的多个产业链之间和产业链与生态链之间,形成多业共生耦合机制,实现了多业态产业共生、要素耦合、整体循环、综合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满足了库区特色农业发展、农移民增收和国家战略水资源库保护需求。 

多业共生耦合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概念,即:人类在特定区域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内,以循环经济为纽带,采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区域内各种关联产业间资源、产品和废弃物角色发生相互转换,实现关联产业共生,生产要素耦合,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从而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优化产业结构,并在人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农副产品生产,实现废弃物零排放的综合农业循环经济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