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的采掘方法及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

一种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的采掘方法及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的采掘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设备,其特征是:采掘机的机身上设置冲击落料机构,冲击落料机构包括冲外层料机构和冲内层料机构,冲外层料机构包括冲外层料齿,冲外层料齿的设置有利于将冲内层料机构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的空隙间流出和/或冲外层料机构留有出料洞将冲内层料机构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机构出料洞流出,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冲内层料齿,冲内层料机构与冲外层料机构相配合实现冲击落料与出料;具有结构简单,远离先进、工作可靠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8847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素华;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81200.7

  • 发明设计人 刘素华;

    申请日2013-05-10

  • 分类号E21C25/02;E21C25/0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2100 山东省兖州市新兖镇工业园量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30: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2-28

    授权

    授权

  • 2014-1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21C25/02 申请日:201305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尤其适用于采掘机械领域或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的采掘方法及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冲削采料设备、冲击掘进设备、挖斗挖掘设备等冲击式采掘冲击机构的形式一般为双层冲击机构或多层冲击机构。对于采料设备上双层或多层冲击机构的结构形式一般内层冲击机构与外层冲击机构的结构形式为一致结构或相似结构。因此在冲击机构冲料过程中存在冲击机构间所夹料无法排出的现象。即靠近料层的内层冲击机构将料采落后夹在内外层冲击机构之间无法排出,无法排出的料块被挤压成为碎料,降低了所产料的块料率,加大了冲击机构运行阻力,无法排出的料块对冲击机构造成掰别,破坏设备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使生产无法连续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的采掘方法及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的采掘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在采掘机的机身上设置冲击落料机构等,冲击落料机构包括冲外层料机构和/或冲内层料机构等,冲外层料机构和冲内层料机构并列设置,冲外层料机构包括冲外层料齿等,冲外层料齿的设置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冲外层料齿有利于将冲内层料机构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的空隙间流出和/或冲外层料机构留有出料洞将冲内层料机构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机构出料洞流出,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冲内层料齿等,冲内层料机构和/或冲外层料机构相配合实现冲击落料与出料。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实施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方法的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包括机身、行走机构等,该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还包括冲击落料机构等,行走机构设置在机身的前部或后部或下部等,冲击落料机构与机身相连,冲击落料机构包括冲外层料机构和/或冲内层料机构等,冲外层料机构与冲内层料机构靠近设置,冲外层料机构包括冲外层料齿等,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冲内层料齿等,冲外层料齿的设置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并且有利于将冲内层料齿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的空隙间流出和/或冲外层料机构设有出料 洞将冲内层料机构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机构出料洞流出,冲内层料机构和/或冲外层料机构相配合实现冲击落料与出料。 

所述冲外层料齿排列和/或形状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并且有利于将冲内层料齿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的空隙间流出。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包括冲外层料齿架等,冲外层料齿与冲外层料齿架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冲内层料齿架等,冲内层料齿与冲内层料齿架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外层料齿包括一排或一排以上的冲击齿等。 

所述冲内层料齿包括一排或一排以上的冲击齿等。 

所述冲击齿包括前排冲击齿和/或后排冲击齿等。 

所述前排冲击齿和/或后排冲击齿包括不挡料形状的冲击齿等,不挡料形状的冲击齿有利于前排冲击齿和/或后排冲击齿等冲落的物料排出,有利于连续采料、出料等。 

所述同一冲外层料齿的前排冲击齿的设置和/或形状有利于后排冲击齿铲落的料从前排冲击齿间隙中流出。 

所述的前排冲击齿与后排冲击齿形成长度差,长度差等于冲击行程或长度差大于冲击行程或长度差小于冲击行程等,前排冲击齿和/或后排冲击齿将料壁冲击成阶梯状,破坏料壁的结构强度,前排冲击齿和/或后排冲击齿再次冲击时利用阶梯状料壁形成的自由面进行落料,减小冲击阻力,减小料块粒度,便于物料流出。 

冲外层料齿与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与冲内层料齿架通过螺栓、扣槽、销钉、销轴、偏心连接件、插孔、卡爪和/或锥套等连接。 

所述冲内层料齿排列和/或形状等有利于落料及清理料面,使料面形成所需料面形状。 

所述冲外层料齿包括主冲外层料齿和/或清外层料顶面齿和/或清外层料底面齿等。 

所述冲外层料齿包括主冲外层料齿和/或清外层料顶面齿和/或清外层料底面齿等,主冲外层料齿和/或清外层料顶面齿和/或清外层料底面齿等落料的同时对料壁顶面和/或底面进行清面。 

所述冲内层料齿包括主冲内层料齿和/或清内层料顶面齿和/或清内层料底面齿和/或清内层料侧面齿等。 

所述冲内层料齿包括主冲内层料齿和/或清内层料顶面齿和/或清内层料底面齿和/或清内层料侧面齿等,主冲内层料齿和/或清内层料顶面齿和/或清内层料底面齿和/或清内层料侧面齿等落料的同时对料壁进行清面,有利于支护作业,使机身能顺利通过连续采料。 

所述冲内层料齿和/或冲内层料齿架等向料壁侧倾斜一定的角度,有利于冲内层料齿斜切料壁。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两端对称布置冲外层料齿和/或冲外层料齿架等。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两端不对称设置冲外层料齿和/或冲外层料齿架等。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一端设置冲外层料齿和/或冲外层料齿架等。 

外层冲击行程部件与冲外层料齿架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两端对称设置冲内层料齿和/或冲内层料齿架等。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两端不对称设置冲内层料齿和/或冲内层料齿架等。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一端设置冲内层料齿和/或冲内层料齿架等。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与冲内层料齿架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的一端设置冲外层料齿和/或冲外层料齿架,外层冲击行程部件的另一端设置配重件。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的一端设置冲内层料齿和/或冲内层料齿架,内层冲击行程部件的另一端设置配重件。 

所述的冲外层料齿架包括后支撑座、冲外层料齿支撑架等,后支撑座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等形成出料洞,出料洞为一个或为多个。 

所述出料洞包括拱形出料洞和/或弧形出料洞和/或方形出料洞和/或梯形出料洞和/或三角形出料洞和/或多边形出料洞和/或异形出料洞等。 

所述后支撑座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或大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的高度。 

所述后支撑座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的冲击落料机构包括动力箱体等,后支撑座设有后支撑座挡料板等,后支撑座挡料板沿动力箱体表面设置且沿动力箱体表面相对往复运动。 

所述冲击落料机构包括动力箱体等,冲内层料机构包括内层齿座等,内层齿座设有内层齿座挡料板等,内层齿座挡料板沿动力箱体表面设置且沿动力箱体表面相对往复运动。 

所述冲击落料机构包括冲击驱动器等,冲击驱动器与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架之间设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包括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或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或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等,冲击驱动器驱动冲外层料齿和/或冲内层料齿冲击,冲击反作用力施加在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上,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旋转或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分体隔离或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通过缓冲等防止冲击反作用力掰别冲击损坏冲击驱动器。 

所述外层冲击行程部件包括外层往复导向杆等,外层往复导向杆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在冲外层料齿架上,对称设置外层往复导向杆加大对冲外层料齿架的扶正力度,使冲外层料齿架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外层料齿架及掰别冲击驱动器。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包括内层往复导向杆等,内层往复导向杆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在冲内层料齿架上,对称设置外层往复导向杆加大对冲内层料齿架的扶正力度,使冲内层料齿架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内层料齿架及掰别冲击驱动器。 

所述机身包括液压系统和/或电气系统和/或喷水雾系统等。 

所述机身包括旋转盘等,旋转盘设置在机身的上部和/或下部等,当旋转盘设置在机身的上部时,冲击落料机构设置在旋转盘上,旋转盘带动冲击落料机构旋转多方位冲击落料,当旋转盘设置在机身下部时,冲击落料机构设置在机身上,旋转盘带动机身旋转,机身带动冲击落料机构旋转多方位冲击落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采料设备相比, 

1)冲外层料齿的设置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冲外层料齿有利于将冲内层料机构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的空隙间流出和/或冲外层料机构留有出料洞将冲内层料机构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机构出料洞流出,冲内层料机构与冲外层料机构相配合实现冲击落料与出料,解决了因冲击落料机构间所夹料无法排出,使采掘机无法连续采料的问题,实现了冲击落料采掘机的顺利采落料、排料、装料,提高了采料效率; 

2)在后支撑座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之间设置出料洞,使冲外层料齿设置在冲外层料齿支撑架上,减短了冲外层料齿的长度,减少了因冲外层料齿过长对冲击齿座及冲击齿的掰别; 

3)并列设置的多个冲击齿的结构形式不同,避免了由于冲击齿间夹料对冲击机构的掰别; 

4)降低了因夹料对冲击落料机构驱动装置的阻尼,有利于设备的安全运行; 

5)当冲击落料机构冲击料壁时,冲外层料机构和冲内层料机构受力平衡,减少了对动力轴的冲击掰别损坏; 

6)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架上设置多排冲击齿,使所采物料的粒度适于运输或使用; 

7)多层冲击机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了采料幅宽,提高了采料产量; 

8)多层冲击机构将待采料分层冲落将动力合理利用保证了设备的强度; 

9)冲外层料机构只对需落料层进行落料,而不对料层侧面进行清面,降低了因清面对能源的损耗; 

10)所述冲内层料齿排列和/或形状有利于落料及清理料面,使料面形成所需料面形状,有利于支护作业,使机身能顺利通过连续采料; 

11)所述冲内层料齿和/或冲内层料齿架向料壁侧倾斜一定的角度,有利于冲内层料齿斜切料壁。 

12)往复导向杆对称设置在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架上,对称设置的往复导向杆加大了对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架的扶正力度,使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架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了掰别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架及掰别冲击驱动器。 

13)往复导向杆两端均设置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架,平衡了往复导向杆两端的重量,减少了因重量不平衡对往复导向杆的掰别,实现了不调转机身即可反向采料; 

14)后支撑座后端设有挡料板,防止物料的进入铲齿支撑架与动力箱体之间,保护了往复冲击部件,提高了设备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15)冲击驱动器与冲外层料齿架和/或冲内层料齿架之间设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冲击驱动器驱动冲外层料齿和/或冲内层料齿冲击,冲击反作用力施加在防损坏冲击驱 动器结构上,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旋转或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分体隔离或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通过缓冲防止冲击反作用力掰别冲击损坏冲击驱动器,将冲击反作用掰别破坏力未传导至冲击驱动器及机身上时即被分解隔离,大大提高了整机的使用寿命。 

16)当旋转盘设置在机身的上部时,冲击落料机构设置在旋转盘上,旋转盘带动冲击落料机构旋转多方位冲击落料,当旋转盘设置在机身下部时,冲击落料机构设置在机身上,旋转盘带动机身旋转,机身带动冲击落料机构旋转多方位冲击落料,大大提高了冲击落料机构的采掘灵活度,增加了采掘宽度及范围,提高了采掘效率。 

17)前排冲击齿与后排冲击齿的设置离动力箱体的距离长度不同,将煤壁冲击成阶梯状,大大减少了每个冲击齿一次冲击的截深,使料壁的压应力得到有力的分解,降低了冲击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动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外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内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击齿安装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的主视图; 

图7是实施例2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2中冲击落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击齿安装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3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的主视图; 

图11是实施例3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的俯视图; 

图12是实施例3中冲击落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3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外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3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内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3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击齿安装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4中冲击落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4中冲击落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5中冲击落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6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外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6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内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例7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的主视图; 

图22是实施例7中冲击落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实施例7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外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实施例7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内层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实施例7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冲击齿安装示意图; 

图26是实施例8中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的主视图。 

图中:1-机身、2-行走机构、3-冲击落料机构、4-冲外层料机构、4.1-冲外层料齿、4.2-冲外层料齿架、4.2.1-后支撑座、4.2.2-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3-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1-外层往复导向杆、5-冲内层料机构、5.1-冲内层料齿、5.2-冲内层料齿架、5.3-冲内层行程部件、5.3.1-内层往复导向杆、5.4-内层齿座、6-销钉、7冲击驱动器、8-出料洞、9-扣槽、10-冲击齿、11-前排冲击齿、12-后排冲击齿、13-主冲外层料齿、14-清外层料顶面齿、15-清外层料底面齿、16-主冲内层料齿、17-清内层料顶面齿、18-清内层料底面齿、19-后支撑座挡料板、20-动力箱体、21-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1-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2-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3-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2-配重件、23-销轴、24-旋转盘、25-清内层料侧面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实施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方法的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包括机身1、行走机构2、冲击落料机构3等,行走机构2设置在机身1的前部及后部等,冲击落料机构3与机身1相连,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冲外层料机构4和冲内层料机构5等,冲外层料机构4与冲内层料机构5靠近设置,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冲外层料齿4.1等,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冲内层料齿5.1等,冲外层料齿4.1的设置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并且有利于将冲内层料齿5.1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4.1的空隙间流出,冲内层料机构5与 冲外层料机构4相配合实现冲击落料与出料。 

所述冲外层料齿4.1排列和/或形状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并且有利于将冲内层料齿5.1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4.1的空隙间流出。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冲外层料齿架4.2等,冲外层料齿4.1与冲外层料齿架4.2活动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冲内层料齿架5.2等,冲内层料齿5.1与冲内层料齿架5.2活动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 

冲外层料齿4.1与冲外层料齿架4.2和/或冲内层料齿5.1与冲内层料齿架5.2通过销钉6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扣槽、销轴、偏心连接件、插孔、卡爪和/或锥套等连接。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两端对称布置冲外层料齿4.1和冲外层料齿架4.2。 

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与冲外层料齿架4.2活动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两端对称设置冲内层料齿5.1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与冲内层料齿架5.2活动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 

所述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包括外层往复导向杆4.3.1等,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对称设置在冲外层料齿架4.2上,对称设置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加大对冲外层料齿架4.2的扶正力度,使冲外层料齿架4.2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外层料齿架4.2及掰别冲击驱动器7,也可以不对称设置。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包括内层往复导向杆5.3.1等,内层往复导向杆5.3.1对称设置在冲内层料齿架5.2上,对称设置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加大对冲内层料齿架5.2的扶正力度,使冲内层料齿架5.2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内层料齿架5.2及掰别冲击驱动器7,也可以不对称设置。 

所述机身1包括液压系统和/或电气系统和/或喷水雾系统等。 

实施例2 

如图6至图9所示,一种实施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方法的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包括机身1、行走机构2、冲击落料机构3等,行走机构2设置在机身1的前部及后部等,冲击落料机构3与机身1相连,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冲外层料机构4和冲内层料机构5等,冲 外层料机构4与冲内层料机构5靠近设置,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冲外层料齿4.1等,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冲内层料齿5.1等,冲外层料齿4.1的设置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并且有利于将冲内层料齿5.1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4.1的空隙间流出,冲外层料机构4设有出料洞8将冲内层料机构5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机构4的出料洞8流出,冲内层料机构5与冲外层料机构4相配合实现冲击落料与出料。 

所述的冲外层料齿架4.2包括后支撑座4.2.1、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等,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形成出料洞8,出料洞8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等。 

所述出料洞8包括拱形出料洞等,也可以为方形出料洞和/或弧形出料洞和/或梯形出料洞和/或三角形出料洞和/或多边形出料洞和/或异形出料洞等。 

所述后支撑座4.2.1的高度小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也可以等于或大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 

所述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为一体式,也可以活动连接。 

所述的冲内层料齿架5.2向料壁侧倾斜一定的角度,有利于冲内层料齿5.1斜切料壁。 

冲外层料齿4.1与冲外层料齿架4.2和/或冲内层料齿5.1与冲内层料齿架5.2通过扣槽9连接,也可以采用螺栓、销钉、销轴、偏心连接件、插孔、卡爪和/或锥套等连接。 

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如图10至图15所示,一种实施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方法的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包括机身1、行走机构2、冲击落料机构3等,行走机构2设置在机身1的前部或后部或下部等,冲击落料机构3与机身1相连,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冲外层料机构4和冲内层料机构5等,冲外层料机构4与冲内层料机构5靠近设置,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冲外层料齿4.1等,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冲内层料齿5.1等,冲外层料齿4.1的设置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并且有利于将冲内层料齿5.1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4.1的空隙间流出和/或冲外层料机构4设有出料洞8将冲内层料机构5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机构4等出料洞8流出,冲内层料机构5与冲外层料机构4相配合实现冲击落料与出料。 

所述冲外层料齿4.1包括一排以上的冲击齿10等,也可以为一排。 

所述冲内层料齿5.1包括一排以上的冲击齿10等,也可以为一排。 

所述冲击齿10包括前排冲击齿11和后排冲击齿12等。 

所述前排冲击齿11和/或后排冲击齿12包括不挡料形状的冲击齿10等,不挡料形状的冲击齿10有利于前排冲击齿11和/或后排冲击齿12冲落的物料排出,有利于连续采料、出料。 

所述同一冲外层料齿4.1的前排冲击齿11的设置与形状有利于后排冲击齿12铲落的料从前排冲击齿11间隙中流出。 

所述的前排冲击齿11与后排冲击齿12形成长度差,长度差等于冲击行程或长度差大于冲击行程或长度差小于冲击行程,前排冲击齿11与后排冲击齿12将料壁冲击成阶梯状,破坏料壁的结构强度,前排冲击齿11与后排冲击齿12再次冲击时利用阶梯状料壁形成的自由面进行落料,减小冲击阻力,减小料块粒度,便于物料流出。 

冲外层料齿4.1与冲外层料齿架4.2和/或冲内层料齿5.1与冲内层料齿架5.2通过插孔连接,也可通过螺栓、扣槽、销钉、销轴、偏心连接件、卡爪和/或锥套等连接。 

所述冲内层料齿5.1排列和/或形状等有利于落料及清理料面,使料面形成所需料面形状。 

所述冲外层料齿4.1包括主冲外层料齿13和/或清外层料顶面齿14和/或清外层料底面齿15等。 

所述冲外层料齿4.1包括主冲外层料齿13和/或清外层料顶面齿14和/或清外层料底面齿15等,主冲外层料齿13和/或清外层料顶面齿14和/或清外层料底面齿15等落料的同时对料壁顶面和/或底面进行清面。 

所述冲内层料齿5.1包括主冲内层料齿16和/或清内层料顶面齿17和/或清内层料底面齿18和/或清内层料侧面齿25等。 

所述冲内层料齿5.1包括主冲内层料齿16和/或清内层料顶面齿17和/或清内层料底面齿18和/或清内层料侧面齿25等,主冲内层料齿16和/或清内层料顶面齿17和/或清内层料底面齿18和/或清内层料侧面齿25等落料的同时对料壁进行清面,有利于支护作业,使机身1能顺利通过连续采料。 

所述的冲内层料齿架5.2向料壁侧倾斜一定的角度,有利于冲内层料齿5.1斜切料壁。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两端对称布置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外层料齿架4.2。 

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与冲外层料齿架4.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两端对称设置冲内层料齿5.1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与冲内层料齿架5.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的冲外层料齿架4.2包括后支撑座4.2.1、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等,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形成出料洞8,出料洞8为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为多个。 

所述出料洞8包括拱形出料洞等,也可包括弧形出料洞和/或方形出料洞和/或梯形出料洞和/或三角形出料洞和/或多边形出料洞和/或异形出料洞。 

所述后支撑座4.2.1的高度小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也可等于或大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 

所述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的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动力箱体20等,后支撑座设有后支撑座挡料板19等,后支撑座挡料板19沿动力箱体20表面设置且沿动力箱体20表面相对往复运动。 

所述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动力箱体20等,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内层齿座5.4等,内层齿座5.4设有内层齿座挡料板19等,内层齿座挡料板19沿动力箱体20表面设置且沿动力箱体20表面相对往复运动。 

所述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冲击驱动器7等,冲击驱动器7与冲外层料齿架4.2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之间设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包21括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1,也可采用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或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等,冲击驱动器7驱动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内层料齿5.1冲击,冲击反作用力施加在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上,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1旋转防止冲击反作用力掰别冲击损坏冲击驱动器7。 

所述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包括外层往复导向杆4.3.1等,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对称设置在冲外层料齿架4.2上,对称设置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加大对冲外层料齿架4.2的扶正力度,使冲外层料齿架4.2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外层料齿架4.2及掰别冲击驱动器7。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包括内层往复导向杆5.3.1等,内层往复导向杆5.3.1对称设置在冲内层料齿架5.2上,对称设置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加大对冲内层料齿架5.2的扶正力度,使冲内层料齿架5.2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内层料齿架5.2及掰别冲击驱 动器7。 

实施例4 

如图16至图17所示,所述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的一端设置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外层料齿架4.2,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的另一端设置配重件22。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的一端设置冲内层料齿5.1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的另一端设置配重件22等。 

所述的冲外层料齿架4.2包括后支撑座4.2.1、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等,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形成出料洞8,出料洞8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所述出料洞8包括方形出料洞等,也可以为拱形出料洞和/或弧形出料洞和/或梯形出料洞和/或三角形出料洞和/或多边形出料洞和/或异形出料洞等。 

所述后支撑座4.2.1的高度等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也可以大于或小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 

所述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冲击驱动器7等,冲击驱动器7与冲外层料齿架4.2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之间设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包括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2等,也可以为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或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等,冲击驱动器7驱动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内层料齿5.1冲击,冲击反作用力施加在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上,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2分体隔离防止冲击反作用力掰别冲击损坏冲击驱动器7。 

所述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包括外层往复导向杆4.3.1等,外层往复导向杆4.3.1不对称设置在冲外层料齿架4.2上,使冲外层料齿架4.2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外层料齿架4.2及掰别冲击驱动器7。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包括内层往复导向杆5.3.1等,内层往复导向杆5.3.1不对称设置在冲内层料齿架5.2上,使冲内层料齿架5.2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内层料齿架5.2及掰别冲击驱动器7。 

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如图18所示,所述的冲外层料齿架4.2包括后支撑座4.2.1、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等,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形成出料洞8,出料洞8为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出料洞8包括梯形出料洞等,也可以为拱形出料洞和/或弧形出料洞和/或方形出料洞和/或三角形出料洞和/或多边形出料洞和/或异形出料洞等。 

所述后支撑座4.2.1的高度小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也可以大于或等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 

所述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冲击驱动器7等,冲击驱动器7与冲外层料齿架4.2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之间设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包括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3等,也可以为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或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等,冲击驱动器7驱动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内层料齿5.1冲击,冲击反作用力施加在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上,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3通过缓冲防止冲击反作用力掰别冲击损坏冲击驱动器7。 

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6 

如图19至图20所示,所述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两端不对称设置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外层料齿架4.2等。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一端设置冲外层料齿4.1等,另一端设置冲外层料齿架4.2等。 

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与冲外层料齿架4.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两端不对称设置冲内层料齿5.1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等。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一端设置冲内层料齿5.1等,另一端设置冲内层料齿架5.2等。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与冲内层料齿架5.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的冲外层料齿架4.2包括后支撑座4.2.1、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等,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形成出料洞8,出料洞8为一个或为多个。 

所述出料洞8包括三角形出料洞等,也可以为拱形出料洞和/或弧形出料洞和/或方形出 料洞和/或梯形出料洞和/或多边形出料洞和/或异形出料洞等。 

所述后支撑座4.2.1的高度小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也可以是等于或大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 

所述后支撑座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7 

如图21至25所示,一种实施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方法的高效不夹料冲击落料采掘机,包括机身1、行走机构2、冲击落料机构3等,行走机构2设置在机身1的下部,冲击落料机构3与机身1相连,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冲外层料机构4和冲内层料机构5等,冲外层料机构4与冲内层料机构5靠近设置,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冲外层料齿4.1等,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冲内层料齿5.1等,冲外层料齿4.1的设置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并且有利于将冲内层料齿5.1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4.1的空隙间流出和/或冲外层料机构4设有出料洞将冲内层料机构5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机构4出料洞流出,冲内层料机构5与冲外层料机构4相配合实现冲击落料与出料。 

所述冲外层料齿4.1排列和/或形状有利于将待采料层的外层料冲落,并且有利于将冲内层料齿5.1冲落的料从冲外层料齿4.1的空隙间流出。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冲外层料齿架4.2等,冲外层料齿4.1与冲外层料齿架4.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冲内层料齿架5.2等,冲内层料齿5.1与冲内层料齿架5.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外层料齿4.1包括一排以上的冲击齿10等,也可为一排冲击齿10。 

所述冲内层料齿5.1包括一排以上的冲击齿10等,也可为一排冲击齿10。 

所述冲击齿10包括前排冲击齿11和后排冲击齿12等。 

所述前排冲击齿11和/或后排冲击齿12包括不挡料形状的冲击齿10等,不挡料形状的冲击齿10有利于前排冲击齿11和/或后排冲击齿12等冲落的物料排出,有利于连续采料、出料。 

所述同一冲外层料齿4.1的前排冲击齿11的设置与形状有利于后排冲击齿12铲落的料从前排冲击齿11间隙中流出。 

所述的前排冲击齿11与后排冲击齿12形成长度差,长度差等于冲击行程或长度差大于冲击行程或长度差小于冲击行程,前排冲击齿11与后排冲击齿12将料壁冲击成阶梯状,破坏料壁的结构强度,前排冲击齿11与后排冲击齿12再次冲击时利用阶梯状料壁形成的自由面进行落料,减小冲击阻力,减小料块粒度,便于物料流出。 

冲外层料齿4.1与冲外层料齿架4.2和/或冲内层料齿5.1与冲内层料齿架5.2等通过销轴23连接,也可通过螺栓、扣槽、销钉、偏心连接件、插孔、卡爪和/或锥套连接等。 

所述冲外层料齿4.1包括主冲外层料齿13等,也可包括清外层料顶面齿14和/或清外层料底面齿15等。 

所述冲内层料齿5.1包括主冲内层料齿16等,也可包括清内层料顶面齿17和/或清内层料底面齿18和/或清内层料侧面齿25等。 

主冲内层料齿16和/或清内层料顶面齿17和/或清内层料底面齿18和/或清内层料侧面齿25等落料的同时对料壁进行清面,有利于支护作业,使机身1能顺利通过连续采料。 

所述冲外层料机构4包括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两端不对称设置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外层料齿架4.2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一端设置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外层料齿架4.2等,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与冲外层料齿架4.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两端不对称设置冲内层料齿5.1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一端设置冲内层料齿5.1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等,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与冲内层料齿架5.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的冲外层料齿架4.2包括后支撑座4.2.1、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等,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形成出料洞8,出料洞8为一个或为多个。 

所述出料洞8包括弧形出料洞等,也可包括拱形出料洞和/或方形出料洞和/或梯形出料洞和/或三角形出料洞和/或多边形出料洞和/或异形出料洞等。 

所述后支撑座4.2.1的高度大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也可以小于或等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的高度。 

所述后支撑座4.2.1与冲外层料齿支撑架4.2.2活动连接或为一体式。 

所述的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动力箱体20等,后支撑座设有后支撑座挡料板19等,后支 撑座挡料板19沿动力箱体20表面设置且沿动力箱体20表面相对往复运动。 

所述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动力箱体20等,冲内层料机构5包括内层齿座5.4等,内层齿座5.4设有内层齿座挡料板19等,内层齿座挡料板19沿动力箱体20表面设置且沿动力箱体20表面相对往复运动。 

所述冲击落料机构3包括冲击驱动器7等,冲击驱动器7与冲外层料齿架4.2和/或冲内层料齿架5.2之间设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等,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包括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21.3等,也可以是旋转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或分体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等,冲击驱动器7驱动冲外层料齿4.1和/或冲内层料齿5.1冲击,冲击反作用力施加在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上,缓冲防损坏冲击驱动器结构通过缓冲防止冲击反作用力掰别冲击损坏冲击驱动器7。 

所述外层冲击行程部件4.3包括外层往复导向杆4.3.1等,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对称设置在冲外层料齿架4.2上,对称设置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加大对冲外层料齿架4.2的扶正力度,使冲外层料齿架4.2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外层料齿架4.2及掰别冲击驱动器7。 

所述内层冲击行程部件5.3包括内层往复导向杆5.3.1等,内层往复导向杆5.3.1对称设置在冲内层料齿架5.2上,对称设置外层往复导向杆4.3.1加大对冲内层料齿架5.2的扶正力度,使冲内层料齿架5.2保持往复冲击平衡,防止掰别冲内层料齿架5.2及掰别冲击驱动器7。 

所述机身1包括液压系统和/或电气系统和/或喷水雾系统等。 

所述机身1包括旋转盘等,旋转盘设置在机身1的上部,冲击落料机构3设置在旋转盘上,旋转盘带动冲击落料机构3旋转多方位冲击落料,旋转盘也可以设置在机身1下部,冲击落料机构3设置在机身1上,旋转盘带动机身1旋转,机身1带动冲击落料机构3旋转多方位冲击落料。 

实施例8 

如图26所示,所述机身1包括旋转盘等,旋转盘设置在机身1下部,冲击落料机构3设置在机身1上,旋转盘带动机身1旋转,机身1带动冲击落料机构3旋转多方位冲击落料。 

其余同实施例7。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