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安装车顶的可移动顶棚元件的滑动单元以及车顶

用于安装车顶的可移动顶棚元件的滑动单元以及车顶

摘要

用于安装车顶(12)的可移动顶棚构件(16)的滑动单元(22),其中滑动单元(22)具有滑块(24)和承载构件(26),所述滑块构造用于车顶(12)的车辆固定部分(20)中的可移位安装,并且所述滑块具有至少两个滑动面(28),所述承载构件构造用于固定机械联接至车顶(12)的可移动顶棚构件(16)并且用于机械联接至滑块(24)。承载构件(26)具有第一突片(30)和第二突片(32),其基本上相对于滑动单元(22)的移位方向(V)在承载构件(26)中设置在中央。第一突片(30)与滑块(24)中的凹部(34)接合以将滑块(24)相对于车顶(12)的车辆固定部分(20)的位置固定。第二突片(32)与滑块(24)的凹部(34)接合,并且与第一突片(30)以这样的方式相互作用,使得滑块(24)机械地预张紧,从而使得至少两个滑动面(28)能够与车顶(12)的车辆固定部分(20)滑动接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4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24201.4

  • 发明设计人 M·希尔沃宁;

    申请日2012-05-18

  • 分类号B60J7/02;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文达

  • 地址 德国施托克多夫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27: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7

    授权

    授权

  • 2014-03-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J7/02 申请日:2012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安装车顶的可移动 顶棚构件的滑动单元和一种车顶。

背景技术

各种可移动顶棚构件(诸如具有或不具有玻璃元件或卷帘、尤其是遮 阳卷帘的滑动顶棚)能够借助于这种类型的滑动单元相对于车顶的车辆固 定区段(尤其是沿车辆纵向方向)移动。

US2004/0068839A1公开了一种用于使车辆的顶棚滑动的导引设备。 导引设备包括导引轨道和能够在导引轨道中移位的滑座。弹簧以这样的方 式与滑座相互作用,使得滑座的制动构件压靠在导引轨道的制动面上。

FR2906188A1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覆盖装置,其包括能够在缩回和 伸出位置之间移位的覆盖构件。拉动弓形件在其每个端部处具有挡块,所 述挡块在每种情况下均设置在导引轨道中。

US804,308公开了一种用于卷帘的装置,其连接至窗框。夹具装置具 有能够与窗框接触的滚子和摩擦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创造一种滑动单元,其用于安装车顶的可移 动顶棚构件,以及创造一种车顶,它们的特征在于优异的机械性能。根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上述问题借助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滑动单元解决。

这种类型的滑动单元的一个优点是,滑块能够相对于车顶的车辆固定 部分预张紧,并且从而可以将滑动面抵靠车顶的车辆固定部分牢固固定。 两个突片执行不同的功能。第一突片能够构造为吸收较大的力并且确保相 对于顶棚固定部分(尤其是换言之的导引轨道)的稳定安装。第二突片可 以由于其弹簧动作而产生滑块沿机动车辆的Z方向的预张紧。第二突片在 这种过程中由于其弹簧动作而推压滑块抵靠车辆固定部分,以便防止乱撞。 在替代实施例中,预张紧可以向上或向下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滑动单元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够实现对制造公差(尤其 是滑块的制造公差)的容忍度。突片相对于滑动单元的移位方向的中央布 置的优点在于,能够使从承载构件至滑块的对称力偏转。

在一有利实施例中,突片相对于滑动单元的移位方向基本上居中地设 置在滑块中。其优点在于,能够将力对称传递至滑块中。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第二突片被配置为从第一突片切出的部分。

因此能够实现对于突片而言的低材料损耗和突片的极高稳定性。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滑块具有在滑动面的区域中的翅部。这意味着 滑块能够抵抗扭转。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翅部是锥形或球形。其优点在于,能够实现滑 块的高稳定性和滑块对于扭转的高容忍度。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承载构件具有沿滑动单元的移位方向延伸的承 载臂,所述臂在其端部处机械地联接至滑块的对应端部区域。其优点在于, 能够实现滑块相对于车顶的车辆固定部分横向于滑动单元的移位方向的预 张紧。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滑块形成为单件。其优点在于,能够使滑动单 元的部件的数量保持较小。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承载构件形成为单件。其优点在于,能够使用 于滑动单元的部件的数目保持较小。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承载构件由包括不锈钢的材料制成。因此能够 实现承载构件的简单构造。此外,承载构件的曲率半径可以构造得更大。

在另一有利实施例中,承载构件由包括弹簧钢的材料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问题由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车辆固 定部分、可移动顶棚构件和滑动单元的车顶解决。车辆固定部分被配置为 导引轨道,滑动单元可移位地安装在所述导引轨道中,从而使得可移动顶 棚构件能够相对于导引轨道移位。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一有利实施例中,可移动顶棚构件是滑动顶棚, 所述滑动顶棚被构造为在滑动顶棚的关闭位置将顶棚开口关闭、或在其它 位置至少部分地将其打开。

本发明的其它有利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示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下文中借助于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在图中:

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的车顶的平面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具有滑动单元的车顶的细节II,

图3示出了沿图2中的线III-III’的纵截面图,

图4示出了沿图2中的线IV-IV’的纵截面图,

图5示出了沿图2中的线V-V’的纵截面图,

图6示出了滑动单元的立体图,

图7示出了滑动单元的另一立体图,以及

图8示出了滑动单元的另一立体图。

具有同一结构或功能的构件在所有附图中以同一附图标记标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机动车辆的车顶12。车顶12配置有顶棚开口14,所述顶 棚开口能够借助于可移动顶棚构件16关闭或至少部分地打开。可移动顶棚 构件16可以例如被构造为内部或外部导引型滑动顶棚。在移动的顶棚构件 16的另一实施例中,卷帘(尤其是遮阳卷帘)能够代替滑动顶棚设置。

能够从图1和2推断出车顶12的车辆固定部分20展现有沿车辆的纵 向方向延伸的两个导引轨道18,可移动顶棚构件16在所述两个导引轨道上 被横向地导引。导引轨道18被配置为例如挤出型铝型材。

车顶12还具有多个滑动单元22。如果移动的顶棚构件16是滑动顶棚, 例如,借助于使滑动单元22取决于其位置沿移位方向V移位,则对于所述 滑动顶棚而言,可以在滑动顶棚的关闭位置将顶棚开口14关闭、或在其它 位置至少部分地将其打开。

滑动单元22具有滑块24和承载构件26。滑块24容置在车顶12的车 辆固定部分20的导引轨道18中。滑块24优选地以一个单件形成。滑块24 具有至少两个滑动面28,所述滑动面与车顶12的车辆固定部分20的导引 轨道18滑动接触(见图3和5)。滑动面28优选地设置在滑块24彼此背向 的侧面上(见图7,8)。承载构件26牢固地联接至车顶12的可移动顶棚构 件16。承载构件26优选地以一个单件形成。

通过滑块24和承载构件26各自的单件式构造,滑动单元22中的部件 的数目能够有利地限制到两个。

如能够在图6中特别清晰地见到的,承载构件26具有第一突片30和 第二突片32。突片30、32基本上横向于滑动单元22的移位方向V设置。 凹部34形成在滑块24中,第一突片30和第二突片32与所述凹部接合。 第一突片30以这样的方式与第二突片32相互作用,即使得滑块24机械地 预张紧,从而使得至少两个滑动面28与车顶的车辆固定部分20滑动接触。 因此能够实现的是,滑块24以可持续的方式预张紧,以使得滑块24如附 图中所描绘地沿机动车辆的Z方向移动,并且因此能够避免滑动单元22在 导引轨道18中乱撞。

突片30、32相对于滑动单元22的移位方向V(换言之沿车辆纵向方 向)基本上居中地设置在承载构件26中。在此处描绘的实施例中,突片30、 32还相对于滑动单元22的移位方向V基本上居中地设置在滑块24中。因 此能够实现滑动单元22的高度对称性,并且沿图中描绘的机动车辆的Z方 向的滑动单元的刚度和预拉伸、以及横向于滑动单元22移位方向V的预拉 伸能够互相独立地设定。具体地,第一突片30能够确定滑动单元22沿图 中描绘的机动车辆的Z方向的位置,并且还能够吸收沿机动车辆的Z方向 的力。

在此处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突片32构造为从第一突片30的切出的 部分(具体地见图6)。因此能够实现突片30、32的更小的材料消耗,并且 突片30、32能够构造得特别稳定。

翅部36安装在滑块24的滑动面28上。翅部36具体构造成锥形或球 形。翅部36的锥形或球形构造使得滑动单元22能够尤其抵抗扭转,并且 因此展现出非常小的移位力波动。

承载构件26具有两个承载臂38,所述两个承载臂基本上沿滑动单元 22的移位方向V延伸。承载臂38具有沿滑动单元22的移位方向V彼此最 远隔开的端部40,所述端部在本文所代表的实施例中基本上构造成半圆形。 承载臂38的半圆形端部40因此能够非常成功地机械地联接至滑块24的对 应端部区域42。通过承载臂38的端部40以及突片30、32到滑块24的机 械联接,能够实现滑块24和承载构件26之间非常稳定的联接。沿图中描 绘的机动车辆的Z方向的刚性、滑块24沿Z方向的预张紧和滑动单元22 沿车辆纵向方向的预张紧因此能够非常成功地彼此独立地设定。此外,滑 动单元22的实施例对于所发生的制造公差有容忍度。承载臂38仅吸收横 向于滑动单元22的移位方向V的力,并且因此能够具有较小的安装高度。

承载构件26优选地整体地或部分地由不锈钢制成。通过这种方式,能 够省去承载臂38所需的外部壳体和曲率半径,因为承载臂38仅需要吸收 横向于滑动单元22的移位方向V的力。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承载构件26整体地由弹簧钢制成。因此借助于 热后处理以及随后的表面喷涂,能够实现承载构件26的简单制造,并且通 过承载臂的几何构造,例如承载臂38的端部40的半圆形构造,能够避免 承载臂38在制造期间的任何卡滞。

本发明不限制到所指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

此外,不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彼此结合,以使得这种构造由 本发明覆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