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

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

摘要

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本发明属于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造林成活率低,谷坊、石质跌水不稳定的问题。所述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包括土层和若干个柳编组件,若干个柳编组件由沟道末端向沟头方向均匀设置在整个沟道的底层,若干个柳编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土层,每个柳编组件包括柳条层、两个柳条枕、四个柳条龙和多根木桩,四个柳条龙分别设置在柳条层靠近沟道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两个柳条枕分别水平设置在柳条层的上下两端,两个柳条枕的长度与沟道的宽度相同,多根木桩均匀竖直打入柳条枕和柳条龙中,每根木桩的根部埋置于地下。本发明主要用于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0-1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2D3/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1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1-06

    授权

    授权

  • 2014-05-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3/00 申请日:2014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侵蚀沟沟蚀在水土流失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侵蚀沟的发育,导致良田被蚕食、切割,大片土地变得支离破碎,使道路损毁、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导致粮食供给危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威胁人民生活生产安全。因此,侵蚀沟的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侵蚀沟的治理通常采取沟道造林等林草措施和修建谷坊、跌水等工程措施来最大限度的减少水流对沟道的冲刷破坏,防止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底下切等。实践证明,在土层较薄的地区,造林成活往往很低,谷坊、石质跌水的稳定性较差,比较容易被冲毁,且石材的取材受地域限制,所以治理效果非常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造林成活率低,谷坊、石质跌水不稳定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土层和若干个柳编组件,若干个柳编组件由沟道末端向沟头方向均匀设置在整个沟道的底层,若干个柳编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土层,每个柳编组件包括柳条层、两个柳条枕、四个柳条龙和多根木桩,柳条层是由多组平行设置的柳条组成,柳条层中柳条根部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四个柳条龙分别设置在柳条层靠近沟道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四个柳条龙的方向与柳条层的方向一致,两个柳条枕分别水平设置在柳条层的上下两端,两个柳条枕的方向与柳条层的方向垂直,两个柳条枕的长度与沟道的宽度相同,多根木桩均匀竖直打入柳条枕和柳条龙中,每根木桩的根部埋置于地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从工程技术角度:本发明施工取材方便,不受地域限制,施工技术较易于掌握,适合大范围推广;从措施的稳定性来看,本发明铺满整个侵蚀沟的沟底,与侵蚀沟接触面积之大是其他任何措施无法达到的,而且,由于捆扎方式的强大结合力,加之柳条和土壤的纵横交错的牵制力以及根系与土壤之间的自然的结合力会随着根系的逐年发展而不断的增强,使得跌水的稳定性提高80%以上;从控制水土流失角度:在侵蚀沟应用本发明,能够有效利用连续式的特点实现对水流进行连续逐级地消能的目的,将水流的破坏力连续逐级的消减到最低程度,有效防止了对沟底及边坡的冲刷,达到防止沟底下切,沟头扩张的目的。同时,由于土层和柳条层的透水性较好,能使水流快速地入渗,有效地减少了来水量,进而消弱了水流对土层的冲力,很好地保持了本发明的稳定性;从生态效益角度:本发明采用的材料为柳条,本身就具有改善生态效益的功效,而且随着柳条的逐年成长,在侵蚀沟里逐渐形成大范围的稳定的高密度的绿化植被,同时造林成活率提高了50%以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很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应用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包括土层1和若干个柳编组件3,若干个柳编组件3由沟道末端向沟头方向首尾相连设置在整个沟道的底层,若干个柳编组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土层1,每个柳编组件3包括柳条层3-1、两个柳条枕3-2、四个柳条龙3-3和多根木桩3-4,柳条层3-1是由多组平行设置的柳条组成,柳条层3-1中柳条根部的方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四个柳条龙3-3分别设置在柳条层3-1靠近沟道左右两侧的上下两端,四个柳条龙3-3的方向与柳条层3-1的方向一致,两个柳条枕3-2分别水平设置在柳条层3-1的上下两端,两个柳条枕3-2的方向与柳条层3-1的方向垂直,两个柳条枕3-2的长度与沟道的宽度相同,多根木桩3-4均匀竖直打入柳条枕3-2和柳条龙3-3中,每根木桩3-4的根部埋置于地下。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每个柳编组件3中的多根木桩3-4之间的间距为50cm~100cm,相邻两个柳编组件3中两个柳条枕3-2的行间距为170cm~220cm。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个柳编组件3与沟道末端的距离为20cm。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连续式柳编跌水还包括沟道封头2,沟道封头2设置在沟道顶端,沟道封头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土层1,沟道封头2包括封头柳条层2-1、封头柳条枕2-2和多根封头木桩2-3,沟道顶端沿垂直水流的方向上设有封头凹槽2-4,封头柳条枕2-2设置在封头凹槽2-4内,封头柳条枕2-2与最后一个柳编组件3的高度平齐,封头柳条层2-1设置在封头柳条枕2-2的上方,封头柳条层2-1中柳条根部的方向与水流方向逆向设置,多根封头木桩2-3均匀竖直打入封头柳条枕2-2中,每根封头木桩2-3的根部埋置于地下。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封头凹槽2-4的深度为20cm。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柳条枕3-2是由铁丝捆扎的直径为25cm的柳条捆组成,柳条龙3-3是由铁丝捆扎的直径为25cm的柳条捆组成,封头柳条枕2-2是由铁丝捆扎的直径为25cm的柳条捆组成,柳条层3-1的柳条厚度为8cm~10cm,封头柳条层2-1的柳条厚度为8cm~10cm。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柳条枕3-2和柳条龙3-3与多根木桩3-4之间分别用铅丝固接,封头柳条枕2-2和多根封头木桩2-3之间分别用铅丝固接。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工作原理

本发明使柳条层3-1与柳条枕3-2及柳条龙3-3形成纵横交错结合,在柳条枕3-2和柳条龙3-3中打入木桩3-4,木桩根部埋置于地下并钎牢,形成一个坚固的柳编组件3,柳编组件3的上下两端分别用土层1进行均匀填充并压实,将若干个柳编组件3首尾相连的依侵蚀沟道底坡顺势铺设,形成连续式柳编跌水,从而实现对水流进行连续逐级地消能的目的,将水流的破坏力连续逐级的消减到最低程度,有效防止了对沟底及边坡的冲刷,实现了防止沟底下切,沟头扩张的目的;在沟道顶端设置沟道封头2,提升了整个柳编跌水装置的稳定性,有效地防止了沟头扩张,同时在沟道边坡种植灌木,极大的盖上了生态效益,是一种高效、环保的保护黑土资源、保障粮食安全、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侵蚀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