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系统

一种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系统

摘要

一种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疏散楼梯⒁、生产/仓储房间⒄、经营房间⒅、住宿房间⒃内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⒆,还包括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所述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包括多个分层输水管和总输水管⑸相连通,总输水管⑸的进水端设有消防管道接口⑽、螺翼式水表⑻和软密封闸阀⑺,各分层输水管下方连有多个快速响应喷头⑴。其优点是:本发明依据三合一场所的现状进行适当改造,能够在水压低、建筑空间拥挤、人员消防意识淡薄等条件下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消防设施缺乏、火灾隐患严重的问题,增强其防火安全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087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149876.2

  • 发明设计人 方正;曹邦卿;郭修纪;

    申请日2014-04-1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温珊姗

  • 地址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武汉大学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15: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2C37/11 授权公告日:20160817 终止日期:20170415 申请日:2014041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8-17

    授权

    授权

  • 2014-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2C37/11 申请日:201404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系统,尤其是针对已投入使用的三层以下“三合一”商业建筑。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我国多数城市和集镇均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将人员住宿场所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称之为“三合一”建筑。“三合一”建筑多为三层及其以下的商业建筑,存在着住宿和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没有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可燃物多、室外消防设施少于规范要求、无室内消防设施、逃生通道易被火势封堵、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一种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系统,一旦发生火灾,该系统即可自动报警提醒室内人员通过安全疏散通道逃生,同时起火部位相应消防喷头根据感应温度自动喷水灭火,从而提高该类建筑防火性能和使用安全。

一种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疏散楼梯14、生产/仓储房间17、经营房间18、住宿房间16内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19,还包括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所述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包括多个分层输水管和总输水管5相连通,总输水管5的进水端设有消防管道接口10、螺翼式水表8和软密封闸阀7,各分层输水管下方连有多个快速响应喷头1。

所述总输水管5上还设有压力表6。

所述软密封闸阀7为常开闸阀。

所述楼梯口和各生产/仓储房间17、经营房间18、住宿房间16门口均设有乙级防火门12。

所述疏散楼梯14、生产/仓储房间17、经营房间18、住宿房间16的两两相邻处设有轻质复合夹芯防火隔断11。

所述轻质复合夹芯防火隔断11以纤维增强硅钙板或水泥硅钙板为面板、以聚苯乙烯颗粒为墙体芯料。

本发明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系统的优点是:发生火灾时,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及时报警,警醒建筑内人员能够在安全疏散时间内完成疏散,并自动打开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及时扑灭或控制初期火灾,为人员逃生和进一步灭火赢得时间,将火灾损失降低到最低;

本发明依据三合一场所的现状进行适当改造,能够在水压低、建筑空间拥挤、人员消防意识淡薄等条件下有效解决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消防设施缺乏、火灾隐患严重的问题,增强其防火安全性,突出体现实用性、人本性和科学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层输水管和防火分隔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二层及以上楼层输水管和防火分隔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为快速响应喷头,2-4为热镀锌钢管,5为总输水管,6为压力表,7为软密封闸阀,8为螺翼式水表,9为楼板层,10为消防管道接口,11为轻质复合夹芯防火隔断,12为乙级防火门,13为疏散通道防盗门,14为疏散楼梯,15为建筑物外墙,16为住宿房间,17为生产/仓储房间,18为经营房间,19为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生产、经营、住宿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防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疏散楼梯14、生产/仓储房间17、经营房间18、住宿房间16内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19,还包括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所述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包括多个分层输水管2、3、4和总输水管5相连通,总输水管5的进水端设有消防管道接口10、螺翼式水表8和软密封闸阀7,各分层输水管下方连有多个快速响应喷头1。

所述总输水管5上还设有压力表6。

所述软密封闸阀7为常开闸阀。

所述楼梯口和各生产/仓储房间17、经营房间18、住宿房间16门口均设有乙级防火门12。

所述疏散楼梯14、生产/仓储房间17、经营房间18、住宿房间16的两两相邻处设有轻质复合夹芯防火隔断11。

所述轻质复合夹芯防火隔断11以纤维增强硅钙板或水泥硅钙板为面板、以聚苯乙烯颗粒为墙体芯料。

软密封闸阀7是常开的,压力表6显示压力为0.2MPa左右。当建筑中某层发生火灾时,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19在35~40秒时开始报警,二楼、三楼的人员快速从轻质复合夹芯防火隔断11形成的安全疏散通道快速向外疏散,而住宿房间16、堆货房间等与疏散无关的房间的乙级防火门12处于关闭状态,与疏散有关的楼梯的乙级防火门12则处于开启状态,从而为人员逃生和进一步灭火赢得时间。火灾发生85秒左右时,相应的K115快速响应喷头1的温度达到80℃~90℃,此时该喷头开始打开喷水灭火,视第一个喷头喷水灭火情况自动启动后续喷头是否动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充分利用现有自来水管网水压、建筑空间条件和室外消火栓管网(压力平均为0.2MPa)的水源和水压,安装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用于扑灭或控制初期火灾,为人员逃生和进一步灭火赢得时间。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设计见图1,该系统三楼最不利点处的喷头工作压力偏低。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设置有软密封闸阀、阻力小的螺翼式水表、压力表,以及反应时间快、火场温度低、灭火时间短、所需水压低(5m~10m)的K115型快速响应喷头。发生火灾后,当喷头部位温度达到80℃~90℃时,与发生火灾部位对应的K115快速响应喷头在85秒左右即开始动作,及时扑灭或控制初期火灾,为人员逃生和进一步灭火赢得时间。该装置采用热镀锌钢管或不锈钢管等,最多同时考虑4个喷头同时动作。支管设计管径经理论和试验验证,确定为:1个喷头时管径为DN25,2个喷头时管径为DN32,3个喷头时管径为DN40,4个喷头时管径为DN50。K115快速响应喷头的喷水强度不宜小于8L/m2·min,喷头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m。若商户内装有吊顶或阁楼,且吊顶或阁楼采用可燃材料装修,或者在吊顶或阁楼内堆放货物,则在吊顶(阁楼)内和吊顶(阁楼)下均应安装快速消防喷淋灭火装置。

2、住宿与非住宿区域都分别在疏散楼梯、住宿房间、生产/仓储房间等具有火灾危险性部位安装符合GB20517-2006《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规定、能够在火灾发生后40秒内发生动作、12V电池供电、价格低廉的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火灾探测报警器报警声应确保住宿房间的人员均能听到,使住户和消防中心可以同步采取逃生和救援行动。

3、采用在1000摄氏度高温下的耐火极限为3小时以上、不燃性达国家A极标准、不散发任何有毒气体、完全符合国际环保标准且具有节能、轻质薄体、施工方便、隔音等优点的纤维增强硅钙板或水泥硅钙板为面板、聚苯乙烯颗粒为墙体芯料的轻质复合夹芯防火板,将楼梯与其它区域分隔开来,直至商铺门口,形成独立的安全疏散通道。二楼或三楼住宿区域与生产/仓储区域处于同一楼层时,应将住宿区域与堆货区域采用轻质复合夹芯防火板形成的防火墙分隔开来,防火墙上的门洞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如图2、图3所示。

“三合一”建筑多为三层及其以下的商业建筑,大多存在着住宿和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没有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可燃物多、室外消防设施少于规范要求、无室内消防设施、逃生通道易被火势封堵、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本发明将防火安全系统理念和现代消防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在无相应规范情况下,通过加装独立式烟雾报警器、快速喷淋灭火装置、独立疏散通道、住宿区域与其它部位防火分隔,并通过理论计算、试验验证和工程应用,确定最佳的低压快速响应喷头型号、管道设计直径、防火分隔材料耐火选择及其改造效果。一旦发生火灾,该系统即可自动报警提醒室内人员通过安全疏散通道逃生,同时起火部位消防喷头根据感应温度自动喷水灭火,从而克服此类建筑无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无逃生疏散通道、无火灾报警装置等的缺陷,提高该类建筑防火性能和使用安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