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彩叶草栽培基质及彩叶草栽培方法

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彩叶草栽培基质及彩叶草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彩叶草栽培基质及彩叶草栽培方法,本发明采用蚯蚓处理污泥与菌渣的混合物,并将处理后的污泥同土壤按3:1的体积比混合,即可得到彩叶草栽培基质。彩叶草在生活污泥制备的栽培基质中生长良好,株型优美、叶色鲜亮,极具观赏性。并且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也不需要特殊管理(如施肥),因而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因此,本发明为生活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开发了新的利用途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9

    授权

    授权

  • 2014-09-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9/10 申请日:2014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领域,即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彩叶草 栽培基质的方法以及一种观叶型植物彩叶草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彩叶草(Coleus blumei Benth.),别名洋紫苏、锦紫苏、老来变、五色草,是 唇形科鞘蕊花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对高温和日照均有较强忍耐力,喜疏 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彩叶草叶色丰富多彩、常用于毛毡花坛,剪取 的枝叶可作插花、花篮等。因其具有株型美观、繁殖简便、易于造景等特点,深 受园艺和园林工作者的推崇,成为盛夏城市绿化的新亮点和园林花卉新秀。另外, 彩叶草还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

目前,对于彩叶草的栽培基质市场上比较单一,主要选用草炭土、珍珠岩、 蛭石等配比混合而成,该基质虽然能为彩叶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但是 从彩叶草目前的栽培量及其未来的应用市场来看,该基质的配比生产就显得较麻 烦,尤其是投入的资金成本较高(如珍珠岩、蛭石等的生产、加工、运输、购买 等)。本发明中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的彩叶草栽培基质不仅能为其生长提供良 好条件,还能有效的将栽培成本降到最低,同时还能解决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量日益增加,生活污泥的 产出量也急剧上升。传统的污泥处置方式,如填埋、焚烧等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 染,因此,如何合理处置生活污泥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活污泥中含有丰 富的有机质、氮、磷和钾等对植物生长有利的营养成分,也不可避免地含有病原 菌、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但已有研究表明,利用蚯蚓处理污泥能有效降低污 泥中病原菌和重金属含量,是实现其肥料化的理想途径。

城市生活污泥主要是来自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而目前,污水处理厂几乎已遍 布全中国所有城市,从而,基质的原料获取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成本的投入。 同时,污泥中含有的丰富有机质、养分等能大大提高基质的肥效,减少施肥。将 污泥作为栽培基质运用相比较于作为肥料,前者能有更多的用量,从而也能更好 的解决污泥的减量化问题。然而,目前利用蚯蚓处理后的污泥生产栽培基质的现 有研究中,将其应用于城市观叶型植物上却是鲜见。

因此,本发明选取应用前景较大的彩叶草,根据其生长特性利用生活污泥制 备栽培基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途径局限及目前彩叶草栽培基 质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彩叶草栽培基质及彩叶草栽培 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彩叶草栽培基质的方法,该方法步骤 如下:

(1).选一块空地作为处理床,将脱水后的污泥同平菇菌渣按1:1体积比混 合后堆置于处理床上,厚度约25cm,在每m2(平方米)处理床上投放2kg蚯蚓, 利用水调节处理床的温度在20-25℃和湿度在60%-80%,每隔10d翻转一次,经 35d后进行采集,得到处理后的污泥;

(2).将处理后的污泥同土壤按3:1的体积比混合,即可得到彩叶草栽培基 质。

进一步给出,步骤(1)中所述脱水后的污泥含水量优选在80%左右。

测定步骤(1)中经过蚯蚓处理后的污泥的基本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主要 有害物质,分析各性质是否得到有效改善以及是否符合污泥农用标准。通过大量 研究证明,经蚯蚓处理后的污泥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低于污泥的农用标准。

因城市生活污泥含水率很高(可高达99%以上)、容重较大,难以满足蚯蚓 生长所需。因此,本发明通过向污泥中添加食用菌菌渣来降低基质含水率和容重, 改善污泥通气状况,从而提供蚯蚓必需的生存条件。此外,生活污泥C/N比一般 较低(15-20左右),通过添加菌渣可使C/N比明显提高,有利于微生物对污泥中 有机物的分解。

本发明采用平菇菌渣与污泥混合,使用平菇菌渣的目的主要有两点:1、疏 松污泥、增加基质孔隙度,能提高蚯蚓存活率(蚯蚓存活率低,则难以实现污泥 的消解);2、调节C/N比,有利于基质中微生物对污泥中有机物的分解。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彩叶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栽培基质为上述 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而成的彩叶草栽培基质。

作为优选,彩叶草栽培步骤为:

1.幼苗准备:将用普通苗盘育好的彩叶草幼苗(高4-5cm)直接移栽于上述 利用城市生活污泥制备的栽培基质中。

2.日常管理:植物栽培期,根据基质水分实际情况不定期浇水确保栽培基质 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80%左右;

3.待彩叶草生长60-70d后,收获彩叶草。

彩叶草栽培方法中,还需注意栽培基质的通气度,适当松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发明人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彩叶草在生活污泥制备的栽培基质中生长良好, 株型优美、叶色鲜亮,极具观赏性。并且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也不需要特殊管理 (如施肥),因而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因此,本发明为生活污泥的资源化利 用开发了新的利用途径。

本发明将彩叶草种植于生活污泥制备的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中,利用生活污 泥中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并结合彩叶草的生长需求进行不同 污泥配比的栽培基质制备;最后对不同基质下栽培的彩叶草的生长形态及品质进 行分析、比较,确定最适合彩叶草生长的基质,从而达到生活污泥无害、稳定、 高效的资源化利用目的。在彩叶草的生长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特殊管理,因而成本 较低、可操作性强;同时也为生活污泥栽培基质在景观观叶型植物中的利用开发 了新的植物资源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盆栽试验

试验地点设在四川农业大学第3教学楼旁空地,试验于5月1日开始。

(1).选一块长50m,宽1.5m的长方形废弃空地作为处理床。将脱水后的污 泥(含水量80%左右)同平菇菌渣(平菇菌渣源于市售,例如可购置于成都市大 邑县韩场镇食用菌种植基地)按1:1体积比混合后堆置于处理床上,厚度约25cm。 在每m2处理床上投放2kg蚯蚓,利用水调节处理床的温度在20-25℃和湿度在 60%-80%。每隔10d翻转一次,经35d后进行采集(分离污泥中的蚯蚓),获得 处理后的污泥。蚯蚓分离出来后可作为饲料或钓饵等商品。

(2).测定蚯蚓处理后污泥的基本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和主要有害物质,分 析各性质是否得到有效改善以及是否符合污泥农用标准。(通过大量研究证明, 经蚯蚓处理后的污泥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低于污泥的农用标准,因此,在实际生 产操作中可以省略这一步)

(3).将处理后的污泥同土壤按不同体积比混合,T1:100%未处理污泥,T2: 3份污泥1份土壤;T3:1份土壤3份污泥;T4:100%土壤,每个处理做5个重 复,每盆总重量为5kg。

(4).将不同配比的污泥和土壤充分混合后,装入口径大小为25cm花盆中, 洒上少量的水静置2-3d,这期间少量多次的洒水搅拌,使污泥和土壤能均匀混 合。

(5).将长势相似的彩叶草穴盘苗移栽至不同处理中,每盆移栽3株,从幼 苗顶部向下浇适量水,保证幼苗根系周围湿润,之后在日常管理中每天早晚浇水, 待彩叶草生长60-70d后,收获彩叶草。

每隔15d测量彩叶草的高度、叶片数、叶宽、冠幅等形态指标,待其长到 20cm进行收样,从其生长品质表现(花青素、根活力、典型酶活力、糖分含量 等)进一步分析其生长效果。

对彩叶草的生长品质和不同生长时段的生长形态的统计见表1和表2。

表1不同栽培基质对彩叶草生长形态的影响

表2不同栽培基质对彩叶草生长品质的影响

从表1、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对彩叶草生长形态和品质的影响有明显 差异。与其它处理相比,无论从叶片颜色鲜亮度、叶片大小、冠幅等形态、品 质表现,T2的栽培基质(3份污泥1份土壤)都更适合彩叶草的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 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