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在浇铸起始、浇铸结束以及制造过渡件时连铸机中工艺技术方面的措施

在浇铸起始、浇铸结束以及制造过渡件时连铸机中工艺技术方面的措施

摘要

本发明分别涉及在浇铸起始、浇铸结束以及制造过渡件(21)时运行连铸机(1)的方法。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连铸坯端部(16、18)的质量,并且-在使用所述方法的情况下预防性地防止所述连铸机(1)受到损坏。该任务通过一种用于在浇铸起始时运行连铸机(1)的方法通过下列附加的方法步骤得到解决:-检测连铸坯始端(16)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4)中的位置;-在所述连铸坯始端(16)、优选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17)的上端部(17a)已经经过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5)的辊对之后:将所述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2)上,从而使得所述辊对碰到所述连铸坯(2);-以Q<Q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17

    授权

    授权

  • 2016-01-1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22D11/04 登记生效日:201512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111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2D11/04 申请日:20121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分别涉及在浇铸起始、浇铸结束以及暂时减慢所述浇铸运行时运行连铸机的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浇铸起始时运行连铸机的方法,其中所述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和连铸坯导引装置并且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包括至少一对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和至少一个冷却喷嘴,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将引锭杆导入到所述连铸机中;

-将所述引锭杆保持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中,其中引锭杆头液体密封地将所述结晶器封闭;

-使所述连铸机开始浇铸,其中将液态钢浇注到所述结晶器中并且在此形成至少部分凝固的连铸坯,该连铸坯具有连铸坯始端、紧接着的具有长度A(0.5<A<5m)的连铸坯始端区域并且接下来具有连铸坯主要部分;并且

-拉出所述引锭杆,其中沿着浇铸方向将所述引锭杆从所述结晶器中拉出来。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浇铸结束时运行连铸机的方法,其中所述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和连铸坯导引装置,并且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包括至少一对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和至少一个冷却喷嘴,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对连铸坯进行连续浇铸,其中在所述结晶器中将液态钢浇铸成至少部分凝固的连铸坯;

-停止将液态钢输送到所述结晶器中,由此在所述结晶器中形成连铸坯末端,使得所述连铸坯具有连铸坯末端、紧接着的具有长度B(0.5<B<5m)的连铸坯末端区域并且接下来具有连铸坯主要部分;并且

-拉出所述连铸坯,其中沿着浇铸方向将所述连铸坯从所述连铸坯从所述结晶器中拉出来。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暂时减慢所述浇铸运行时(例如在更换盛钢桶的过程中)运行连铸机的方法,其中所述连铸机包括结晶器和连铸坯导引装置并且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包括至少一对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和至少一个冷却喷嘴,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对连铸坯进行连续浇铸,其中在所述结晶器中将液态钢浇铸成至少部分凝固的连铸坯;

-以速度v拉出所述连铸坯,其中沿着浇铸方向以基本上与额定速度vNenn相等的v将所述连铸坯从所述结晶器中拉出来;

-降低将液态钢输送到所述结晶器中的输送速率,由此开始对过渡件的构造;

-以v<vNenn拉出所述连铸坯;

-提高液态钢的输送速率,由此结束对过渡件的构造,从而使得所述连铸坯具有下连铸坯主要部分、过渡件以及上连铸坯主要部分;

-以v≈vNenn拉出所述连铸坯。

背景技术

已知,连铸机在浇铸起始时或者说在浇铸结束时的运行要求特殊的措施来防止所述机器的过载和损坏。

从US 6,779,587 B2中知道,在将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调整到连铸坯上时在超过最大的调整力的情况下从位置调节转换到压力调节。由此应该防止在浇铸起始时通过所述引锭杆给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造成的损坏。因为按照该文件相对于额定运行没有改变浇铸起始的冷却情况,所以会“过于强烈地”对所述连铸坯始端或者说所述连铸坯末端进行冷却(也就是说,所述连铸坯端部明显比处于其之间的连铸坯冷)。由此降低了所述两个连铸坯端部的质量,从而在接下来的轧制过程之前通常必须将这些部分分离出去。这最终导致所述连铸机的较小的生产率并且在对连铸坯进一步加工时造成额外的开销。

从US 4,317,482中知道,连续地对连铸机中的连铸坯拉出力进行监控,以防止所述连铸机的损坏或者液态的金属从所述部分凝固的连铸坯中流出来(英语“spill-out”)。由此虽然向操作班组通告在所述连铸机中紧接着面临的问题,但是如何能够预防性地防止这些问题则不能从该文件中得知。

从EP 1 697 070 B1中知道在更换分配器时采取的措施,用于将外来颗粒进入到所述连铸坯中的程度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此外,在更换分配器时降低浇铸速度,在此形成所谓的过渡件。

从上述文件中不能得知关于在浇铸起始、浇铸结束或者说在产生过渡件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保护所述连铸机的具体指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分别描述在浇铸起始、浇铸结束以及减慢浇铸运行时用于连铸机的运行方法,利用所述方法

-改进所述连铸坯端部(连铸坯始端和连铸坯末端)的质量,并且

-在使用所述方法时预防性地防止所述连铸机受到损坏。

该任务通过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得到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效果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权利要求1涉及一种开头所提到的种类的、用于在浇铸起始时运行连铸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附加的方法步骤:

-检测所述连铸坯始端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中的位置;

-在所述连铸坯始端、优选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的上端部已经经过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之后:将所述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使得所述辊对碰到所述连铸坯;

-以Q<QNenn对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喷嘴将比额定冷却剂量QNenn小的冷却剂量Q施加到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上;

-以Q≈QNenn来对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喷嘴将基本上与QNenn相等的冷却剂量Q施加到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上。

所有适合于由钢熔液来连续地生产具有长形或者扁平形制品横截面的连铸坯的浇铸机都属于连铸机的概念。

本发明以以下认识为基础:所述连铸坯端部、也就是所述连铸坯始端和所述连铸坯末端比处于其之间的、以额定浇铸条件连续地浇铸的连铸坯(下面也称为连铸坯主要部分)更冷。这首先通过浇铸起始和浇铸结束时降低的浇铸速度引起。额外地,热量通过引锭杆或者说通过额外地到达连铸坯端部或者说连铸坯端板、也就是所述连铸坯端部的端面上的水导出。由于较低的温度,所述连铸坯端部通常完全凝固。如果运送这两个冷的且完全凝固的连铸坯端部穿过所述机器,那么首先在弯曲及矫直区(也就是在将连铸坯从垂直弯曲为弓形或者说由弓形弯回为水平的区域中)会出现显著提高的辊力,所述辊力通过各个辊子(或者至少一些辊子)与所述连铸坯部分的接触来引起(而不是通过多个辊子在一个区域中的接触所引起,从而出现力的分布)。所述辊力能够远远高于滚柱轴承的最大允许的数值,并且由此导致所述辊子或者滚柱轴承的损坏。

按照本发明,在导入所述引锭杆、保持所述引锭杆并且使所述连铸机开始浇铸之后,时间上连续地或者时间上分散地(例如以所定义的扫描时间)检测(英语:“tracked”)在拉出所述引锭杆(或者说连铸坯,因为所述连铸坯与所述引锭杆相连接)时所述引锭杆头的或者说与所述引锭杆头对置的连铸坯始端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中的位置。在所述连铸坯始端或者说优选所述具有长度A(0.5<A<5m)的连铸坯始端区域的上端部已经经过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之后,将所述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使得所述辊对碰到所述连铸坯。此外,通过冷却喷嘴以与连接到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上的连铸坯主要部分相比更小的程度对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进行冷却;具体来讲,以冷却剂量Q<QNenn对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进行冷却,并且以Q≈QNenn对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进行冷却。由此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语言,与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相对,对所述连铸坯始端进行“更弱地冷却”。由此,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的温度实际上相当于所述连续地以额定浇铸条件浇铸的连铸坯主要部分的温度。优选仅仅在所述连铸坯始端沿着浇铸方向离开对置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通常有几米的间距之后,才将所述对置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冷却喷嘴在所述被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的区域中以额定冷却剂量QNenn对所述连铸坯进行冷却。通过在浇铸起始时将所述连铸坯导辊与所述连铸坯之间原本的浇铸缝隙不像在技术上常见的那样直接运用在所述连铸坯始端上,而是在所述连铸坯始端之后几米才加以运用来避免以下情况:出现辊子与引锭杆的不受欢迎的接触或者说轻弱化(Soft Reduction)没有运用在冷的且因此很硬的连铸坯始端区域上。因为由此所述连铸坯导辊没有碰到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所以一方面避免通过通常得到冷却的辊子对所述连铸坯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另一方面预防性地并且可靠地避免所述辊子由于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而受损。

在本申请中,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应不仅是指单个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例如参见WO2011/095383)、连铸坯导引段的通过该段的夹紧缸的倾斜位置来调整的连铸坯导辊,或者是指通过一个(例如参见WO01/94051)或者两个调整缸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的连铸坯导辊。

优选所述额定冷却剂量QNenn取决于浇铸速度、连铸坯存在时间或者特别优选取决于与位置有关的连铸坯温度。对于取决于浇铸速度的冷却剂量来说,QNenn在浇铸速度较低时小于在浇铸速度较高时。对于取决于所述连铸坯温度的额定冷却剂量QNenn来说,所述连铸坯温度要么通过测量(例如借助于高温计)要么通过对于连铸坯温度的在线仿真(例如通过软件包Dynacs或者Dynacs 3D)来求得。

有利的是,根据所述连铸坯始端与所述冷却喷嘴之间的间距来提高由所述冷却喷嘴施加到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上的冷却剂量Q,其中适用Q≤QNenn。冷却剂量的提高引起以下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使所述连铸坯始端的或者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的温度均匀地与连续以额定浇铸条件浇铸的连铸坯主要部分的温度相匹配。冷却剂量的提高要么能够连续地进行,要么能够在分散的步骤中进行。间距尤其应该是指所谓的冶金长度的差。

为了尤其避免所述连铸坯中的熔析(Seigerung),有利的是,所述连铸坯通过将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在其厚度方面被减薄。

特别有利的是,所述连铸坯在其厚度被减薄时具有液芯。由此尤其也减小了减薄时所使用的力。

所述按本发明的任务同样通过一种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得到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效果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权利要求5涉及一种开头所提到的种类的、用于在浇铸结束时运行连铸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附加的方法步骤:

-检测连铸坯末端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中的位置;

-在所述连铸坯末端、优选连铸坯末端区域的下端部已经经过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之前:拉回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使得所述辊对不碰到所述连铸坯;

-以Q≈QNenn对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喷嘴将基本上与额定冷却剂量QNenn相等的冷却剂量Q施加到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上;

-以Q<QNenn对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喷嘴将冷却剂量Q<QNenn施加到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上;

-以Q≥QNenn对所述连铸坯端部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喷嘴将冷却剂量Q≥QNenn施加到所述连铸坯端部上。

通过浇铸结束过程的引入,在所述结晶器中形成连铸坯末端,具有长度B的连铸坯末端区域以及连铸坯主要部分沿着浇铸方向连接到所述连铸坯末端上。至少在已经引入浇铸结束过程并且例如通过分配器堵头的关闭已经停止将液态钢输送到所述结晶器中之后,又检测所述连铸坯末端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中的位置。为了避免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的损坏,在所述连铸坯末端、优选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的下端部经过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之前,将所述辊对从所述连铸坯上拉回,使得所述两个连铸坯导辊不再碰到所述连铸坯(以肯定的表述方式,这意味着,所述两个连铸坯导辊离开所述连铸坯的表面有一定的间距)。基本上以额定冷却剂量QNenn对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进行冷却;以冷却剂量Q<QNenn对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进行冷却,并且以冷却剂量以Q≥QNenn对所述连铸坯末端进行冷却。通过对于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的较弱的冷却,使这个区域的温度更加与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的温度相匹配,从而改进质量。通过对所述连铸坯末端的强烈的冷却来保证,所述连铸坯端板完全凝固,因而不会有液态的金属流出来。对于许多钢种来说,将对连铸坯末端的强烈的冷却仅仅运用在第一冷却区中(例如紧接着在所述结晶器后面的冷却区1到3中)就已足够。

为了获得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的尽可能均匀的温度,有利的是,在对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进行冷却时根据连铸坯末端与冷却喷嘴之间的间距来降低由所述冷却喷嘴施加的冷却剂量Q,其中适用以0<Q<QNenn

为了在浇铸结束时避免“溢出(Spill-out)”,有利的是,在对所述连铸坯端部进行冷却时,所述冷却喷嘴将最大冷却剂量Q=QMax施加到所述连铸坯上。由此至少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的前三个冷却区中向所述端板加载最大的水流量,从而可靠地防止“溢出”。

为了降低水耗或者防止所述连铸坯由于滴落下来的冷却水而不受欢迎地冷却,有利的是,在所述连铸坯末端已经经过所述冷却喷嘴之后,结束通过所述冷却喷嘴进行的冷却过程。

所述按本发明的任务同样通过一种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得到解决。本发明的有利效果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权利要求9涉及一种开头所提到的种类的、用于在暂时减慢浇铸运行时运行连铸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附加的方法步骤: 

-检测所述过渡件的下端部和上端部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中的位置;

-在所述过渡件的下端部已经经过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之前:将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从所述连铸坯上拉回,使得所述辊对不碰到所述过渡件;

-在所述过渡件的上端部已经经过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之后:将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使得所述辊对碰到所述连铸坯;

-以Q≈QNenn对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喷嘴将基本上与额定冷却剂量QNenn相等的冷却剂量Q施加到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上;

-以Q<QNenn对所述过渡件进行冷却,其中所述冷却喷嘴将冷却剂量Q<QNenn施加到所述过渡件上。

通过液态钢的输送量的降低以及由于连续性而引起的连铸坯拉出速度的降低,在所述连铸坯中产生所谓的过渡件,所述过渡件明显比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冷。通过以下方式防止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的损坏:即将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的辊对在所述过渡件通过之前拉回,使得所述连铸坯导辊不碰到所述过渡件。在所述过渡件通过之后,又将所述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使得所述辊对的辊子碰到所述连铸坯。以与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相比更小程度地(“弱地”)对所述过渡件进行冷却,由此至少部分地对过渡件及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的温度进行匹配。由此提高所述过渡件的质量。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从以下对非限制性的实施例所作的说明中获得,其中参照以下附图,附图示出如下:

图1是浇铸起始时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示意图,其中在分图1a到1d中示出了不同的阶段;

图2是浇铸结束时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示意图,其中所述阶段在分图2a到2f中示出;

图3是在连铸坯始端区域中的冷却量分布的示意图;

图4是在连铸坯末端区域中的冷却量分布的示意图;并且

图5是暂时减慢浇铸运行时按本发明的方法的示意图,其中所述阶段在分图5a到5f中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所述按本发明的用于在浇铸起始时运行连铸机的方法,其中在分图1a到1d中详细地示出了所述方法步骤。所述连铸机1在这种情况中构造为具有经过冷却的直通式结晶器3的垂直连铸机,该垂直连铸机构造用于将液态钢连续浇铸为具有小方坯或者大方坯横截面的连铸坯2。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4具有多对能够相互调整到所述连铸坯2上的连铸坯导辊5以及多个冷却喷嘴10。在连续的浇铸运行中,借助于未示出的潜管将液态钢注入到所述结晶器3中,在所述结晶器中通过所谓的初级冷却来对所述钢熔液进行冷却,并且在此形成具有薄坯壳的、部分凝固的连铸坯2。

图1a示出了在浇铸开始时的情况,所述浇铸开始在本申请中被称为浇铸起始。在将引锭杆6已经从上方导入到所述结晶器3中之后,例如通过能够驱动的连铸坯导辊8来将所述引锭杆6保持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4中,从而使得所述引锭杆的头部(引锭杆头7)液体密封地将所述结晶器封闭。

图1b示出了在使所述连铸机1开始浇铸时的情况。未示出的浇铸分配器(Gie?verteiler)通过潜管(英语:SEN)将钢熔液注入到所述结晶器3中,其中在所述结晶器中调整浇注液面(所谓的弯液面15)。通过在所述结晶器3中熔液的冷却形成部分凝固的连铸坯2,该连铸坯具有连铸坯始端16、具有长度A的连铸坯始端区域17和连铸坯主要部分20。在处于所述引锭杆头7与所述连铸坯2之间的接触面上形成所述连铸坯始端16,该连铸坯始端与所述引锭杆头7焊接在一起。反向于浇铸方向9,在所述连铸坯始端16后面跟随着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17,并且在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17后面跟随着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20。将所述至少部分凝固的连铸坯2从所述结晶器3中拉出来,并且借助于所述初级冷却机构的冷却喷嘴10进一步对所述连铸坯2进行冷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具有3m的长度A。

图1c示出了在将所述引锭杆6从所述结晶器3中拉出来时的情况。通过钢熔液的输入将所述结晶器中的浇注液面15大致保持恒定,从而通过沿着浇铸方向9拉出来这种方式通过能够驱动的连铸坯导辊8也将所述与连铸坯2相连接的引锭杆6从所述结晶器中拉出来。对于接下来的方法步骤来说决定性的是,检测引锭杆头7或者说连铸坯始端16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中的位置。这例如通过与被调整的、被驱动的连铸坯导辊8相连接的旋转探测器来实现。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当然也知道其他的如何能够检测或者“跟踪”所述引锭杆头的位置的可行方案。在所述连铸坯始端16已经经过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5的辊对之后,将所述对置的连铸坯导辊5的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2上。在图1c中,具体来讲对于两个最上面的连铸坯导辊5来说就是这种情况,其中各通过一个箭头来勾画出将所述连铸坯导辊5调整到所述连铸坯2上的情况。此外,在该附图中能够看出,最上面的冷却喷嘴对10将冷却剂、即水的降低的冷却剂量Q<QNenn施加到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17上。所述降低的冷却剂量在附图中通过细的冷却剂射束来示出。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17通过所述连铸坯始端16并且通过所述长度A来定义。

图1d示出了另一种在浇铸起始时的情况,其中已经进一步将所述连铸坯2从所述结晶器3中拉出来。具体来讲,所述连铸坯始端16已经经过连铸坯导辊5的两个最上面的辊对,从而将这两个辊对调整到所述连铸坯2上。同样绘示出具有A=3m的长度的连铸坯始端区域,要用降低的冷却剂量对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进行冷却。最上面的冷却喷嘴10已经处于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17的外部,从而以具体情况中取决于浇铸速度的额定冷却剂量QNenn来对所述连铸坯2的连铸坯主要部分20进行冷却。对于所述额定冷却剂量的施加在附图中通过较宽的冷却剂射束来示出。

根据一种可替代的方法,不是将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5在紧接着经过所述连铸坯始端16之后、而是在所述上端部17a已经经过所述辊子5或者说所述连铸坯始端16已经到达以特定的间距A为幅度布置在所述连铸坯5后面的位置之后才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

按照另一种方法,根据所述连铸坯始端16与所述冷却喷嘴10之间的间距11来提高由所述冷却喷嘴10施加到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17上的冷却剂量Q,其中适用0<Q<QNenn。由此以与接下来的连铸坯主要部分20相比更小的程度对所述连铸坯始端16或者说所述连铸坯始端区域17进行冷却,其中将所述冷却剂量Q连续地或者分散地提高到QNenn

图3示出,如何通过所述连铸坯始端16与所述冷却喷嘴之间的间距x(在图1d中为附图标记11,其中x反向于浇铸方向9延伸)来提高由冷却喷嘴10施加到具有长度A的连铸坯始端区域17上。实线表明冷却量分布,其中所述冷却剂量Q通过等式                                                来给定。与此相对地,所述冷却剂量分布则根据虚线遵循等式,其中QMin表明用于所述连铸坯始端16的最小冷却剂量。

具有分图2a到2f的图2示出了同样用于按照图1的用来制造长形制品的垂直连铸机的在浇铸结束时的方法步骤。

图2a示出了所述连铸机1的连续的运行情况,其中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的所有连铸坯导辊5、8被调整到所述连铸坯2上,并且通过所述冷却喷嘴10以额定冷却剂量QNenn(通过较宽的冷却剂射束来示出)对所述连铸坯2进行冷却。

图2b示出了停止将液态钢输送到所述结晶器3中的情况,由此所述浇注液面或者说弯液面15相对于图1a的静止的位置稍许下降。通过所述结晶器中钢熔液的冷却形成连铸坯末端18,沿着浇铸方向9在所述连铸坯末端18后面跟随着所述具有例如3m的长度B的连铸坯末端区域19以及所述具有未确定的长度的连铸坯主要部分20。此外,将所述连铸坯2沿着浇铸方向9从所述结晶器3中拉出来,其中检测所述连铸坯末端18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4中的位置。因为所述最上面的冷却喷嘴处于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19的外部,所以所述冷却喷嘴10还将所述额定冷却剂量QNenn施加到所述连铸坯2上。

图2c示出了所述连铸坯2的一种位置,其中就在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19a的下端部已经经过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5的最上面的辊对之前,将所述辊对从所述连铸坯2上拉回,使得所述辊对不碰到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也就是说,所述辊对横向于所述浇铸方向9相对于所述连铸坯具有间距。拉回过程通过箭头来示出。

图2d示出了所述连铸坯2的另一种位置,其中由所述最上面的冷却喷嘴10以降低的冷却剂量Q<QNenn对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19进行冷却。

图2e示出了在浇铸结束时所述连铸坯2的另一种位置,其中已经将所述连铸坯导辊5的最上面的两个辊对从所述连铸坯上拉回。所述冷却喷嘴10中的第二排冷却喷嘴又以降低的冷却剂量对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19进行冷却。然而在所述连铸坯末端18已经到达一种位置之后,其中在该位置中所述冷却喷嘴10中的最上面一排冷却喷嘴的冷却区域已经检测到所述连铸坯末端,以最大冷却剂量Q=QMax对所述连铸坯末端进行冷却。

图2f最后示出了所述连铸坯末端18已经经过所述冷却喷嘴10中的最上面一排冷却喷嘴的情况,因而结束通过这些冷却喷嘴10进行的冷却过程。在所示出的位置中,将第三排能够调整的辊子5从所述连铸坯2上拉回。

在用于浇铸结束的方法中,也能够这样安排:在对所述连铸坯末端区域19进行冷却时,根据所述连铸坯末端18与所述冷却喷嘴10之间的间距11来降低由冷却喷嘴10施加的冷却剂量Q,其中适用0<Q<QNenn

图4示出如何通过所述连铸坯末端18与所述冷却喷嘴10之间的间距y(参见图2f,其中y沿着浇铸方向9伸展)调节由冷却喷嘴10施加到所述具有长度B的连铸坯末端区域19上并且施加到所述具有长度B的连铸坯末端18上。实线表明所述冷却量分布,其中对于间距0<y<E来说所述冷却剂量Q= QMax,并且对于间距E<y<B来说所述冷却剂量通过等式来给定。与此相对地,所述冷却剂量分布根据虚线对于间距0<y<E而言用Q=QNenn来给定并且对于间距E<y<B而言通过等式 来给定。

在图5中示出了用于在暂时减慢所述浇铸运行时运行按图1的连铸设备的方法。

图5a示出了所述连铸机的连续的运行,其中在结晶器3中将液态钢浇铸成具有小方坯轮廓的连铸坯。所述连铸坯在所述连铸坯导引装置4中通过被调整的连铸坯导辊5来导引,并且通过所述冷却喷嘴10用冷却水来冷却。其中连续地以拉出速度vNenn通过能够驱动的连铸坯导辊8沿着浇铸方向9将所述连铸坯2从所述结晶器中拉出来。

图5b示出了在降低将液态钢输送到所述结晶器3中的输送速率时的情况。通过输送给所述结晶器3的钢熔液量的回落,所述弯液面15稍许下降。同时或者说紧接着在降低所述输送速率之后,同样降低所述连铸坯拉出速度v,使得v<vNenn。通过将钢输送到所述结晶器3中的输送速率的降低或者说所述拉出速度v的降低来引发过渡件21的形成,其中在图5b中形成所述过渡件的下端部21a。

在图5c中维持图5b的降低的输送速率以及降低的拉出速度v,由此进一步形成所述过渡件21。沿着浇铸方向9紧接在所述过渡件后面的连铸坯部分被称为下连铸坯主要部分20a。

在图5d中再次形成连铸机1的连续的额定运行,其中又将所述输送速率和所述连铸坯拉出速度提高到所述额定数值。在此形成所述过渡件21的上端部21b,由此结束所述过渡件21的构造过程。

所述过渡件21的上端部21b和下端部21a的位置例如借助于被驱动的连铸坯导辊8来检测,从而能够将所述端部的位置用于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5及冷却喷嘴10的接下来的位置。

图5e示出,如何将所述具有下连铸坯主要部分20a、过渡件21和跟随着所述过渡件的上连铸坯主要部分20b的连铸坯2以vNenn从所述结晶器3中拉出来。就在所述过渡件21的下端部21a经过所述辊对5之前,将所述连铸坯导辊5的最上面的辊对从所述连铸坯2上拉回(通过箭头来示出),使得所述辊对5的辊子不碰到所述过渡件21。由此通过经过冷却的连铸坯导辊5以与所述连铸坯主要部分20a、20b相比更小的程度对所述过滤段21进行冷却。最上面一对冷却喷嘴10以冷却剂量Q=QNenn对所述连铸坯2的下连铸坯主要部分20a进行冷却。

图5f示出了另一种在产生所述过渡件21时的情况。进一步将所述连铸坯2拉出来,其中将最上面一对连铸坯导辊又调整到所述连铸坯2或者说上连铸坯主要部分20b上。第二对连铸坯导辊也已经经过这种从连铸坯上拉回并且又调整到所述连铸坯上的次序。最上面一对冷却喷嘴10也已经经过一种次序,对于该次序来说以Q=QNenn对所述下连铸坯主要部分和上连铸坯主要部分20a、20b进行冷却,并且以Q<QNenn对处于其之间的过渡件21进行冷却。在附图中通过细的冷却剂射束示出了降低的冷却剂量。在所述过渡件21的下端部21a经过所述辊子之前,将第三对导辊5从所述连铸坯上拉回,使得所述辊子不碰到所述过渡件21。在图5f中,通过第二对冷却喷嘴10以Q<QNenn对所述过渡件21进行冷却。

由此根据所述过渡件21的位置来移动所述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5,使得所述辊子不碰到所述过渡件21。要么能够就在所述下端部21a通过之前,要么能够在所述下端部21a真正地通过之前几米拉回所述辊子。与此类似,要么能够紧接着在所述过渡件的上端部21b通过之后,要么在所述过渡件21真正地通过之后几米才调整所述辊对5。

尽管在用于垂直连铸机的实施例中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绝不局限于此。更确切地说,本发明能够不受限制地用于垂直、弧形及水平连铸机。但是,对于弧形机来说应该注意,在两个元件(例如连铸坯端部与冷却喷嘴)之间的间距通过中性的连铸坯纤维在这些元件之间的弧长来给定。

尽管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阐释和说明,但是本发明没有通过所公开的实施例受到限制,并且能够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中推导出其他变型方案,而没有离开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            连铸机

2            连铸坯

3            结晶器

4            连铸坯导引装置

5            能够调整的连铸坯导辊

6            引锭杆

7            引锭杆头

8            能够驱动的连铸坯导辊

9            浇铸方向

10          冷却喷嘴

11          间距

15          弯液面

16          连铸坯始端,连铸坯始端区域的下端部

17          连铸坯始端区域

17a        连铸坯始端区域的上端部

18          连铸坯末端

19          连铸坯末端区域

19a        连铸坯末端区域的下端部

20          连铸坯主要部分

20a        下连铸坯主要部分

20b        上连铸坯主要部分

21          过渡件

21a        过渡件的下端部

21b        过渡件的上端部

A           长度

Q           冷却剂量

QNenn     额定冷却剂量

QMin      最小冷却剂量

QMax      最大冷却剂量

x、y    间距。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