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以太网供电设备、以太网供电子系统和以太网供电系统

以太网供电设备、以太网供电子系统和以太网供电系统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包括: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和与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相连接的以太网供电模块,以实现降低以太网供电系统的布线成本。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以太网供电子系统和以太网供电系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379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创德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88579.6

  • 发明设计人 谭年熊;门长有;

    申请日2014-06-24

  • 分类号H02J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宝筠

  • 地址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归谷园区创业中心2号楼406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59: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24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2J50/20 专利号:ZL2014102885796 登记生效日:20220610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杭州普创电子有限公司 变更后权利人:宁波轶杰微电子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368号一幢(北)四楼B4015室 变更后权利人:315299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平海路1188号6号楼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4-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2J50/20 登记生效日:2017031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62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02-01

    授权

    授权

  • 2014-10-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J17/00 申请日:201406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太网供电设 备、以太网供电子系统和以太网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 的信息传感设备,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满足广域范 围内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网络。

在互联网建设方面,由于以太网供电系统能够借助常规的以太网电缆在 传输数据的同时供应电力,省去电力布线的麻烦,因而受到了广泛推崇。但 是,若是把跨越面积较大的酒店、机场或其他公共设施中的各个信息传感设 备都用以太网电缆连接成网,则其高昂的布线费用必然会成为所述以太网供 电系统向实际应用转化的重要制约因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以太网供电子系统和以太 网供电系统,以实现降低以太网供电系统的布线成本。

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包括: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和与所述无线数据收发 模块相连接的以太网供电模块。

其中,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为无线保真Wi-Fi数据收发模块。

其中,所述以太网供电模块至少具有一个用于连接以太网受电设备的以 太网接口。

可选地,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和 所述以太网供电模块之间的路由模块或中继模块。

可选地,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中的所有 模块相连接的低压直流输出型电源适配器。

其中,所述低压直流输出型电源适配器为输出电压为直流5伏或直流3.3 伏的电源适配器。

可选地,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中的所有 模块相连接的低压直流电源。

一种以太网供电子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至少一个 以太网受电设备,以及连接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和各个所述以太网受电设备 的以太网电缆。

其中,所述以太网电缆包括两根差分发送线和两根差分接收线。

其中,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和各个所述以太网受电设备均遵循TCP/IP协 议。

一种以太网供电系统,包括:无线路由器,及其与所述无线路由器无线 连接的至少一个上述任一种以太网供电子系统。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在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置入与现 有的以太网供电设备相连接的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即可将无线网络能够覆盖 的区域内的以太网电缆连接方式更改为无线连接方式,此时所述以太网电缆 仅需架设在无线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与无线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之间充当通 信桥梁使用,因而大大节约了以太网电缆的使用长度,降低了以太网供电系 统的布线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以太网供电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以太网供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太网供电是一种可以在以太网中借助常规的以太网电缆传输电力及其 数据的技术。在以太网供电系统中,提供电源的设备称为以太网供电设备、 使用电源的设备称为以太网受电设备,以太网电缆连接于所述以太网供电设 备与所述以太网受电设备之间、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与外界之间,用于实现 电力的输送与数据的收发。

在基于以太网供电系统建设物联网时,通过将所述物联网中的各个信息 传感设备(即所述以太网受电设备)利用以太网电缆连接成网,即可实现整 个物联网的供电和联网,从而节省了重新搭设供电线路的麻烦;但是随着物 联网跨越面积的快速拓展,购置以太网电缆带来的高额消费已不容忽略。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以太网供电子系统 和以太网供电系统,以实现在无线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借助无线网络的无 线连接特点节约以太网电缆的使用长度,以降低以太网供电系统的布线成本。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以实现降低以太网 供电系统的布线成本,包括:无线数据收发模块10和与无线数据收发模块10 相连接的以太网供电模块20。

本实施例通过为现有的以太网供电设备(即以太网供电模块20)连接无 线数据收发模块10,从而得到了一种新型的以太网供电设备;所述以太网供 电设备通过以太网电缆与以太网受电设备相连,建立得到了一种综合无线数 据传输技术的以太网供电系统。

该以太网供电系统借助无线数据收发模块10的无线传输功能,将无线网 络能够覆盖的区域内的以太网电缆连接方式更改为无线连接方式、而无线网 络不能覆盖的区域内仍沿用以太网电缆连接方式;此时,以太网电缆不再是 连接于整个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的各个以太网受电设备之间,而是仅需架设在 无线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与无线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之间充当通信桥梁使 用,因而大大节约了以太网电缆的使用长度,降低了以太网供电系统的布线 成本。

其中,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述的无线数据收发模块10优选Wi-Fi (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数据收发模块。

Wi-Fi是第一项得到广泛部署的高速无线技术,在全球的热点中尤其引人 注目—包括智能家庭和办公楼以及越来越多的酒店和机场,Wi-Fi热点几乎是 立即风靡,并因为其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而受到出行在外人士的追捧。当然, 无线数据收发模块10也可基于ZigBee或Bluetooth等技术实现,并不局限。

其中,作为优选,本实施例所述的以太网供电模块20至少具有一个用于 连接以太网受电设备的以太网接口21,以保证以太网供电模块20可同时与至 少一个以太网受电设备进行电力传输和数据交互。RJ45接口为其中最为常用 的以太网接口。

此外,本实施例公开的以太网供电设备还可包括:连接于无线数据收发 模块10和以太网供电模块20之间的路由模块30。路由模块30用于根据信道 的情况自动选择和设定路由,以最佳路径、按前后顺序发送数据。

此外,本实施例公开的以太网供电设备还可包括:连接于无线数据收发 模块10和以太网供电模块20之间的中继模块(图1未示出)。中继模块通 过对数据的重新发送或者转发,来扩大网络传输的距离。

此外,本实施例公开的以太网供电设备还可包括:与所述以太网供电设 备中的各个模块相连接的低压直流输出型电源适配器40。

电源适配器是一种由电源变压器和整流电路等组成的供电电源变换设 备,按其输出类型可分为交流输出型和直流输出型。考虑到现有的基于 IEEE802.3af和IEEE802.3at协议的以太网供电系统在以太网电缆中传输的是 48伏的直流电,其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而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低功耗以 太网受电设备必将成为主流,因此本实施例优选低压直流输出型电源适配器 40作为所述以太网供电设备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当然,也可以直接为所述 以太网供电设备配置低压直流电源,并不局限。

其中,低压直流输出型电源适配器40优选输出电压为直流5伏或直流3.3 伏的电源适配器。所述低压直流电源优选输出电压为直流5伏或直流3.3伏的 电源。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以太网供电子系统,参见图2, 包括:上述任一种以太网供电设备PSE、至少一个以太网受电设备PD,以及 连接以太网供电设备PSE和各个以太网受电设备PD的以太网电缆L。

其中,以太网电缆L可选用包括两根差分发送线、两根差分接收线、两 根电源差分高电平和两根电源差分低电平的标准5类线,也可选用仅包括两 根差分发送线和两根差分接收线的简化以太网电缆。为降低成本,具体的可 选用实际应用长度低于10米、特征阻抗低于0.1欧姆/米、最大可传输100毫 安直流电的简化以太网电缆。

其中,作为优选,以太网供电设备PSE和各个以太网受电设备PD均遵 循TCP/IP协议,以实现基于IP地址的可靠通信;即,令无线网络与以太网遵 循相同的协议,省去协议转换的麻烦,且优选主流的TCP/IP协议。

对应的,以太网受电设备PD设置有与RJ45接口、电源管理模块、以太 网通信物理层模块、TCP/IP协议模块和其他功能模块等。其中,所述电源管 理模块吸收以太网电缆L中的电压和电流,并将其转化为以太网受电设备PSE 本地的直流供电输出,供给以太网受电设备PD中的所有模块使用;以太网受 电设备PD与外界交换的数据信息,需要通过所述TCP/IP协议模块打包或解 析成符合TCP/IP协议的数据,再经由所述以太网物理层模块、RJ45模块发送 到/接收自以太网电缆L。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以太网供电系统,参见图3, 包括:无线路由器200,及其与无线路由器200无线连接的至少一种以太网供 电子系统100,以实现各个以太网供电子系统100之间的网络连接共享。

其中,一个以太网供电子系统100包括一个以太网供电设备PSE、至少 一个以太网受电设备PD,以及连接以太网供电设备PSE和各个以太网受电设 备PD的以太网电缆。

具体的,以太网受电设备PD通过以太网供电设备PSE接入无线网络, 所述无线网络又通过无线路由器200接入以太网ET,此时以太网ET侧的数 据经由无线路由器200和以太网供电设备PSE被输送至相应的以太网受电设 备PD,同时以太网受电设备PD也可将数据经由以太网供电设备PSE和无线 路由器200原路反馈至以太网ET侧的接收端。由于无线路由器200的引入节 省了连接于以太网ET与各个以太网供电子系统100之间的以太网电缆,并有 效缩短了连接于以太网供电设备PSE和以太网受电设备PD之间的以太网电 缆的长度,因而大大降低了以太网供电系统的布线成本;此外,本实施例公 开的以太网供电系统易于安装,建设和维护成本低,尤其适合于智能家庭中 家用电器、仪表和家居的物联网应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以太网供电系统中置入与现有的以太网 供电设备相连接的无线数据收发模块,实现了将无线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内 的以太网电缆连接方式更改为无线连接方式,此时所述以太网电缆仅需架设 在无线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与无线网络无法覆盖的区域之间充当通信桥梁使 用,因而大大节约了以太网电缆的使用长度,降低了以太网供电系统的布线 成本。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 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 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 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 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 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