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胡芦巴中胡芦巴油、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及薯蓣皂苷等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方法

一种胡芦巴中胡芦巴油、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及薯蓣皂苷等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胡芦巴中胡芦巴油、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及薯蓣皂苷等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胡芦巴油的制备:以胡芦巴子叶为原料,经粉碎、筛分,提取分离,得脱脂子叶粉和胡芦巴油;b.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的制备:将步骤a所得脱脂子叶粉分散于溶媒中,在研磨机中研磨,经分离得滤液和子叶渣;将滤液经多级膜过滤系统分离,得截留液和过膜液;将截留液经浓缩、干燥得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c.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将过膜液经浓缩,得小分子部位群。本发明使得脱皮、脱胶后的胡芦巴种子得到了充分的综合利用且转移率高,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248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宁夏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82017.8

  • 申请日2014-08-01

  • 分类号A61K36/48;A23K1/14;C11B9/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2:29: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15

    授权

    授权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48 申请日:201408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原料的提取方法,尤其是一种胡芦巴中胡芦巴油、植 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及薯蓣皂苷等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胡芦巴种子由种皮、内胚乳和子叶组成,其中种皮占种子重量的10%~15%、 胚乳占种子重量的35%~40%,子叶占种子重量的45%~55%。胡芦巴子叶中富含 胡芦巴油、蛋白质和皂苷、黄酮、生物碱、非蛋白氨酸等小分子部位群。

胡芦巴油中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78.91%,其中亚油酸和 亚麻酸的含量非常高,分别占43.60%和34.72%,其和为78.32%。不饱和脂肪 酸具有降低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和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肿瘤、增强免疫的作用, 其含量越高越易阻止血栓形成。亚油酸具有类似于维生素E的作用,可以起到 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亚油酸是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 摄取。因此胡芦巴种籽油的开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胡芦巴中植物蛋白等含量为16.97%,是一种绿色、安全的保健食品,亦 可作为高档动物饲料。若仅作为单一植物蛋白等处理,没有经济效益,但通过 综合利用提取胡芦巴蛋白,可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小分子部位群因其结构特征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功 效,可作为重要的医药工业原料。

目前,胡芦巴油、蛋白质及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有两条工艺路线,方法一: 以胡芦巴种子为原料,经有粉碎,提取,先分离出胡芦巴粉和胡芦巴油,胡芦 巴粉再通过浸提后,弃去蛋白质,依次分离小分子部位群,最后胶液经醇沉、 干燥后制得胡芦巴胶。

方法一的缺点:

1.以胡芦巴种子为原料,由于胚乳部分未先去除,导致提取液粘度大, 为后续有效物质的提取带来困难。

2.蛋白质被作为废料,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3.最后分离香豆胶,影响其胶的品质,无经济优势。

方法二:以胡芦巴脱胶后剩余部分为原料,经粉碎,提取,制备胡芦巴油, 提油后滤渣经酸解提取小分子部位群,剩余部分做为动物饲料。

方法二的缺点:

1.以脱胶后剩余部分为原料,由于混有胚乳部分,导致提取体系粘度大、 易团聚,给下游产品的开发带来困难。

2.胡芦巴油及蛋白转移率低且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3.直接酸解破坏蛋白质,剩余部分做为动物饲料,口感极差,没有得到 综合利用,而且用水量大,环境压力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背景的不足,提供一种胡芦巴中胡芦巴 油、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及薯蓣皂苷等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胡芦巴中胡芦巴油、植 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及薯蓣皂苷等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a.胡芦巴油的制备:以胡芦巴子叶为原料,经粉碎、筛分,提取分离, 得脱脂子叶粉和胡芦巴油;

b.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的制备:

(1)将步骤a所得脱脂子叶粉分散于溶媒中,在研磨机中研磨,经分离 得滤液和子叶渣;

(2)将步骤(1)所得滤液经多级膜过滤系统分离,得截留液和过膜液;

(3)将步骤(2)所得截留液经浓缩、干燥得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

c.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将步骤(2)所得过膜液经浓缩,得小分子部位 群。

所述步骤a中,胡芦巴子叶原料的要求为:种皮含量<5%,胚乳含量<5%, 水分含量<8%。

所述步骤a中提取的方法为:超临界萃取、有机溶剂萃取法、水蒸气蒸馏 法、压榨法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组合。

其中,当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时,萃取压力为20-50MPa,萃取温度20-60 ℃,萃取时间0.5-4h,萃取流量为8-60L/h,夹带剂为乙醇、甲醇、正丁醇、 丙酮、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混合,料液比(g/mL)为1∶0.1-1∶3。当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时,所用的有机溶剂为乙醇、石油醚、环己烷、正己烷、 汽油、1,2-二甲氧基乙烷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组合。

所述步骤a中的分离方法为离心分离,转速为3000-6000r/min,时间 30-90min。

所述步骤b中,溶媒为20%-90%乙醇、正丁醇、异丁醇中的一种或某几种 的组合。

所述步骤b中研磨时间为1-6h,转速为800-2000r/min;分离方式为离心、 压滤、真空过滤、自然沉降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混合。

所述步骤b中多级膜过滤系统为陶瓷膜、10万分子量膜和1万分子量膜 的组合。

所述步骤b中截留液浓缩的方式为透析浓缩、多级闪蒸浓缩中的一种或某 几种的组合。

所述步骤b中截留液的干燥方式是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微波 干燥和远红外干燥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组合。

所述的步骤c中,过膜液浓缩的方式为多级闪蒸浓缩、多效真空浓缩。

所述的步骤c中,过膜液干燥的方式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微波干燥和 远红外干燥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以纯净的胡芦巴子叶为原料制备胡芦巴油、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及 小分子部位群,较传统方法相比,避免了子叶中胚乳带来的粘聚、结块现象, 减少了开发下游绿色工艺的困难,提高了产品的纯度。

2.研磨法与有机溶剂法相比,提取温度低,降低了对蛋白质大分子群及小 分子部位群的结构破坏程度,减少杂质的溶出。

3.胡芦巴油、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的优先分离,提高了下游产品的富 集度,减轻了分离压力,使得胡芦巴种子得到充分综合利用。

4.薯蓣皂苷等小分子部位群因富集度高且性质差异显著易被分离,可作为 医药工业的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胡芦巴胶的生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 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胡芦巴中胡芦巴油、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 及薯蓣皂苷等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a.胡芦巴油的制备:以胡芦巴子叶为原料,经粉碎、筛分,提取分离, 得脱脂子叶粉和胡芦巴油;

b.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的制备:

(1)将步骤a所得脱脂子叶粉分散于溶媒中,在研磨机中研磨,经分离 得滤液和子叶渣;

(2)将步骤(1)所得滤液经多级膜过滤系统分离,得截留液和过膜液;

(3)将步骤(2)所得截留液经浓缩、干燥得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

c.小分子部位群的制备:将步骤(2)所得过膜液经浓缩,得小分子部位 群。

实例一

取胡芦巴子叶0.5Kg,精选,种皮含量<5%,胚乳含量<5%,水分含量<8%, 粉碎筛分,置于超临界萃取罐中,提取2h,温度40℃,流量为25L/h,压力 35MPa,分别收集油脂部分和脱脂子叶粉,油脂部分经减压蒸馏得胡芦巴油 52.07g,得率为10.41%。取脱脂子叶粉,在40%乙醇中研磨2h,转速1200r/min, 混悬液自然沉降4h,倾出上清液,依次经过陶瓷膜、10万分子量膜和1万分 子量膜过滤系统,截留液通过多级闪蒸浓缩,冷冻干燥得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 位群61g,得率为12.2%。过膜液通过多效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小分子部位 群142.2g,得率为28.44%。

实例二

取胡芦巴子叶1Kg,精选,种皮含量<5%,胚乳含量<5%,水分含量<8%,粉 碎筛分,置于10L提取罐中,分别用5L石油醚提取3次,温度75℃,每次2h, 混悬液离心,转速3000r/min,时间30min,分别收集醚液和脱脂子叶粉,醚 液经减压蒸馏得胡芦巴油112.2g,得率为11.22%。取脱脂子叶粉,在60%乙 醇中研磨4h,转速1000r/min,混悬液压滤,取清液依次经过陶瓷膜、10万 分子量膜和1万分子量膜过滤系统,截留液通过多级闪蒸浓缩,真空干燥得植 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119g,得率为11.9%。过膜液喷雾干燥得小分子部位群 272.4g,得率为27.24%。

实例三

取胡芦巴子叶1Kg,精选,种皮含量<5%,胚乳含量<5%,水分含量<8%, 粉碎筛分,置于连续萃取罐中,环己烷连续萃取6h,温度85℃,分别收集环 己烷提取液和脱脂子叶粉,环己烷液经减压蒸馏得胡芦巴油11.98g,得率为 11.98%。取脱脂子叶粉,在正丁醇中研磨6h,转速900r/min,混悬液离心, 转速6000r/min,时间30min,倾出上清液,依次通过陶瓷膜、10万分子量膜 和1万分子量膜过滤系统,截留液喷雾干燥得植物蛋白等大分子部位群 117.8g,得率为11.78%。过膜液多效真空浓缩、微波干燥得小分子部位群 280.9g,得率为28.09%。

表1

如表1所示,本发明的转化率明显高于方法一与方法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