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和借此构造的用于处置物品的百叶窗头

具有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和借此构造的用于处置物品的百叶窗头

摘要

本发明描述一种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和一种借此构造的用于处置物品(31)的百叶窗头(30)。形成或包括第一百叶窗(02-A)的前缘(07-A)的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的下侧(08)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的至少一部分(56)的下侧在其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的上侧(09)从其朝向第一百叶窗(02-A)的薄板(03)的后侧(10)朝向形成第一百叶窗(02-A)的前缘(07-A)的前侧从百叶窗(02)的厚度开始减小地倾斜。形成或包括第二百叶窗(02-B)的前缘(07-B)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见说明书。在关闭位置中,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06)彼此搭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2294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克朗斯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53130.6

  • 发明设计人 约翰·哈斯;

    申请日2014-06-09

  • 分类号B65G61/00;

  • 代理机构北京博华智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樊卫民

  • 地址 德国新特劳布林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3:14:2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25

    授权

    授权

  • 2015-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5G61/00 申请日:201406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2-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2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构造有这种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用于处置物品的百叶窗头。 

背景技术

为了对单个的或多个相对彼此设置的物品进行处置、例如分组至物品支架,所述物品例如能够堆叠至由多个分别通过物品支架形成的堆叠支架构成的堆垛或从堆垛上拆堆,例如这能够是码垛或卸垛的情况,在包装技术中已知所谓的码垛头。 

码垛头基本上包括支承架,所述支承架具有: 

·两个相对置的窄面, 

·在两侧将相对置的窄面彼此连接的两个相对置的端面, 

·将两个相对置的窄面和两个相对置的端面彼此连接的上侧,在所述上侧上或在两个窄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夹紧有传送设备,仅为了提出一些可考虑的设计方案,例如为至少一个能够在水平的横向支座上行进的滑块或提升机构或能够多轴线地运动的机械臂,借助所述传送设备能够使码垛头从装载位置运动到卸载位置中, 

·同样将两个相对置的窄面和两个相对置的端面彼此连接的下侧,所述下侧具有能够借助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一个或两个在窄面上可运动地引导的百叶窗关闭或遮盖的装载和卸载开口,所述装载和卸载开口在关闭状态下由一个百叶窗完全遮盖或由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例如分别遮盖一半,并且所述装载和卸载开口在打开状态下露出, 

·在上侧和下侧、两个窄面和两个端面之间容纳并且通过装载和卸载开口可进入的用于一个或多个物品或一个或多个物品支架的容纳空间,其中将物品或物品支架通过装载和卸载开口引入到容纳空间中并且再次引出, 

以及包括百叶窗式封闭装置,所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具有: 

·至少一对在两个相对置的窄面上在位于下侧上的装载和卸载开口两侧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用于在两个窄面上可运动地引导一个或两个百叶窗, 

·由多个彼此平行设置的薄板构成的一个或两个百叶窗,所述薄板分别借助其端部挂到在两个相对置的窄面上设置的引导装置中或与其连接并且能够沿着通过引导装置预设的导轨在两个相应于装载和卸载开口的关闭和打开状态的位置之间、即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装载和卸载开口是可自由通过的,在所述关闭位置中装载和卸载开口通过一个或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关闭,其中在关闭位置中,引入到容纳空间中的物品或物品支架由一个或两个反向运动的、在关闭位置中例如在装载和卸载开口的中间彼此邻接的百叶窗支承, 

和 

·至少一个作用到至少一个百叶窗式封闭装置上、例如能够电动地或气动地或经由传送装置驱动或操纵的操纵装置,用于使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至少一个百叶窗从其打开位置运动到其关闭位置中并且反之亦然。 

为了装载码垛头,将码垛头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打开位置中借助其装载和卸载开口在例如在供应面上准备好的物品支架之上或在位于要拆堆的堆垛最上面的堆垛支架之上降低,并且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在物品或堆垛支架之下关闭。由此,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至少一个百叶窗行进到物品或堆垛支架之下,由此关闭容纳空间并且装载好码垛头。 

为了卸载码垛头,将在位于容纳空间中的物品支架之下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拉开,由此物品支架通过装载和卸载开口从容纳空间中掉出。 

除了码垛头的所描述的设计方案之外,也已知在下文中称作百叶窗头的设计方案。在此,原则上与码垛头构造相同的百叶窗头与码垛头的不同之处在于,与码垛头相反地,百叶窗头替代共用的装载和卸载开口具有在其下侧上设置的、能够借助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一个或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关闭的卸载开口以及在其至少一个端面上设置的装载开口。在下侧上的在百叶窗头中仅用作为卸载开口的开口上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构造和设置,在此原则上相应于码垛头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相反地,对借助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来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的控制是不同的,因为在码垛头中,在下侧上的开口必须不仅为了装载、而且也为了卸载而打开。相反地,在百叶窗头中, 将物品或物品支架在百叶窗头的装载位置中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通过装载开口引入到容纳空间中,其中将所述物品或物品支架移动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的一个或多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上,并且在百叶窗头的卸载位置中通过卸载开口又从所述容纳空间中引出,其中将在物品或物品支架之下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一个或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拉开。 

为了在装载码垛头期间并且在卸载码垛头或百叶窗头期间确保尽可能经济地处置物品或物品支架而已知的是,在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中的运动方向上观看,一个百叶窗的前缘或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在关闭位置中相对置的两个前缘通过楔形的异型棒材构成,所述楔形的异型棒材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背离容纳空间的下侧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百叶窗的下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并且所述楔形的异型棒材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朝向容纳空间的上侧从其朝向百叶窗的后侧向着形成百叶窗的前缘的前侧从百叶窗的厚度起减小地逐渐变尖地倾斜。为了装载码垛头,这种百叶窗封闭装置能够较容易地向下行进到物品或物品支架之下。由此,在卸载码垛头或百叶窗头时,位于容纳空间中的物品或物品支架的下落高度,从在关闭位置中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一个或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朝向容纳空间的上侧距离安置有位于容纳空间中的物品的安置面的竖直距离,减小到在关闭位置中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一个或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背离容纳空间的下侧距离安置面的竖直距离。 

通过WO2006/000847A2已知一种码垛头,其中装载和卸载开口能够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一个或两个百叶窗关闭。如果使用两个百叶窗,那么所述两个百叶窗是反向运动的,其中所述百叶窗在关闭位置中在卸载开口的中间彼此邻接。一个或两个百叶窗由在装载和卸载开口两侧在导轨中可转动地支承的圆棒形成,所述圆棒在导轨的区域中借助于多对在百叶窗的运动方向上交替彼此错位设置的链节而铰接地彼此连接。因此,交替彼此错位设置并且与各一对圆棒铰接地连接的链节形成与导轨相配设的引导链条。设置在装载和卸载开口的一侧上的引导链条和导轨共同形成引导装置。在从打开位置到关闭位置中的运动方向上观看,一个或两个百叶窗的前缘通过异型棒材形成,所述异型棒材的下侧在纵剖面中观看平行于导轨伸展并且所述异型棒材的上侧从朝向圆棒的后侧向着形成百叶窗的前缘的前侧从圆棒的直径起减 小地逐渐变尖地倾斜,以便能够行进到物品之下。 

为了将下落高度保持成小的,同样已知的是,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一个百叶窗的前缘上或者在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在关闭位置中相对置的前缘上设有特定的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能够交叠。 

已知的解决方案的缺点为,尤其是在具有两个反向运动百叶窗的百叶窗封闭件和百叶窗头中出现:百叶窗的相邻的薄板和/或在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前缘上设置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在负荷下在一定程度上相对于彼此弯曲,使得尤其在导轨之间的中心,在受负荷的薄板或受负荷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和未受负荷的薄板或未负荷的楔形的异型棒材之间出现错位,所述错位大到使得:一个或更多个通过装载开口移动到处于关闭位置中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上的物品或物品支架,在百叶窗的在移动的运动方向上相继的未受负荷的薄板上或者在移动的运动方向上相继的形成反向运动百叶窗之一的前缘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处钩住和卡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下述目的,开发一种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和一种构造有这种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头,所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具有两个反向运动的百叶窗,所述百叶窗的前缘分别通过楔形的异型棒材形成,其中在百叶窗之上移动的物品或物品支架不会与百叶窗的薄板和/或不会与楔形的异型棒材卡住。 

所述目的分别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 

其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通过从属权利要求描述。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主题涉及一种百叶窗式封闭装置,所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具有至少一对相互对置地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以及两个沿着通过引导装置预设的导轨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中和反之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在打开位置中,在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之间张开卸载开口。在关闭位置中,卸载开口完全由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关闭。百叶窗能够在关闭位置中在卸载开口的中间相遇,或者所述百叶窗可以不在中点相遇。 

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情况下,所述百叶窗相反地运动。例如,如果一个百叶窗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打开位置中朝向卸载开口的前缘在第一方向上运动,以便从打开位置到达到关闭位置中,那么剩下的第二百叶窗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打开位置中朝向卸载开口 的前缘在刚好相反的第二方向上运动。因此,具有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百叶窗的前缘彼此相向地从打开位置运动到关闭位置中并且彼此离开地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中。 

每个百叶窗包括多个平行伸展的薄板。薄板的两个相对置的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设置在一对相互对置地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中的一个引导装置上。 

在此,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可以包括导轨,百叶窗能够借助其薄板的端部以沿着通过导轨的伸展预设的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中和反之的引导路径可反向运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导轨中。在此,百叶窗的薄板在其端部的区域中、例如在导轨之内铰接地彼此连接,使得通过所述薄板形成的百叶窗能够跟随引导路径的伸展。 

在附加的或备选的设计方案中,引导装置例如能够包括环绕的链条或链条部段,薄板能够借助其端部或在其端部的区域中固定在所述链条或链条部段上。如果薄板是圆棒,那么薄板能够借助其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或在其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端部的区域中以能够围绕其横向地在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之间伸展的纵轴线转动的方式分别支承在一对引导装置的两个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的链条或链条部段上。也能够考虑的是,薄板的端部或薄板的端部的区域形成链条的或链条部段的彼此铰接连接的部分。链条或链条部段能够至少部段伸展地设置在之前提及的导轨中。备选地或附加地,链条或链条部段能够在至少部分受驱动的转向滚柱(Umlenk rollen或卷绕滚柱(Aufwickelrollen)之上伸展。在此,至少部段地,链条的或链条部段在两个转向和/或卷绕滚柱之间的伸展预设导轨的伸展。 

在此,一对与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相配设的链条或链条部段配设有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中的一个百叶窗。如果链条或链条部段设置为引导装置或设为引导装置的一部分,那么由此得出用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的两对链条或链条部段。 

如果引导装置例如仅包括在两个或更多个其中至少一个能够被驱动的导向和/或卷绕滚柱之上伸展的链条或链条部段,那么薄板能够通过引导装置在引导轨道的方向上铰接地彼此连接。备选地,至少薄板的端部或薄板的端部的区域可以是引导装置的一部分、包围所述引导装置或由所述引导装置包 围。 

两个百叶窗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楔形的异型棒材。楔形的异型棒材形成或包括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至少在打开位置中面对卸载开口彼此朝向的前缘。 

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特征在于,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形成或包括第一百叶窗的前缘的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的下侧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至少一部分的下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并且其上侧从其朝向第一百叶窗的薄板的后侧朝向形成第一百叶窗的前缘的前侧从百叶窗的厚度开始减小地、例如逐渐变尖地倾斜。 

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特征还在于,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形成或包括第二百叶窗的前缘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的上侧至少在关闭位置中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至少一部分的上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并且其下侧从其朝向第二百叶窗的薄板的后侧朝向形成第二百叶窗的前缘的前侧从百叶窗的厚度开始减小地、例如逐渐变尖地倾斜。 

此外,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关闭位置中,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彼此搭接。 

在与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中和反之的运动方向平行的纵剖面中观看,在此,两个百叶窗的前缘在关闭位置中位于相应另外的百叶窗的楔形的异型棒材的前侧和后侧之间。 

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的倾斜的上侧能够在关闭位置中与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的倾斜的下侧接触。 

通过两个分别形成或包括两个百叶窗的前缘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在关闭位置中彼此搭接,所述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同时彼此支撑,由此,在推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之上时,防止物品或物品支架与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中的一个由于两个楔形的不同的弯曲而卡住。 

通过两个异型棒材的不同的不对称的倾斜,在所述不同的不对称的倾斜的情况下,第一异型棒材在其上侧上倾斜并且第二异型棒材在其下侧上倾斜,两个在关闭位置中搭接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同时形成至少几乎无间隙的平坦的表面,在所述表面之上,能够将物品或物品支架在没有在这样构成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之上卡住和翻倒的危险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侧向的装载开口 移动到百叶窗头的容纳空间中。 

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中的每一个能够至少类似于薄板同样借助其两个远离的端部或在其两个端部的区域中设置在相对置的引导装置上,并且至少借助其两个远离的端部或在其两个端部的区域中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相应的百叶窗--所述楔形的异型棒材形成该百叶窗的前缘--的相邻的薄板铰接地连接。 

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中的每一个能够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相应的百叶窗--所述楔形的异型棒材形成该百叶窗的前缘--的相邻的薄板附加地在其设置在引导装置上的端部之间的至少一个位置上铰接地连接。 

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相邻的薄板相互间能够附加地在其设置在引导装置上的端部之间的至少一个位置上铰接地彼此连接。 

通过在楔形的异型棒材和薄板的固定部或支承部之间在其端部上或在其端部的区域中设在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上的楔形的异型棒材与薄板和/或薄板相互间的铰接连接装置,获得相互间的支撑和加固。由此,极为有效地防止物品或物品支架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和/或薄板由于相邻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和薄板和/或薄板相互间的不同的弯曲而卡住。 

在楔形的异型棒材和薄板的固定部或支承部之间在其端部上或在其端部的区域中设在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上的铰接连接装置例如能够通过齿部来实现,其中同一个百叶窗的相邻的薄板和/或同一个百叶窗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和相邻的薄板例如在其在其分别设在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上的端部之间的总延伸上铰接地彼此接合。由此,实际上完全避免在各个百叶窗元件之间的不同的弯曲进而过渡部,属于所述百叶窗元件的是相应的百叶窗的薄板和形成或包括其前缘的楔形的异型棒材。 

因此,同一个百叶窗的在其设置在相对置的引导元件的端部之间铰接连接的以及必要时啮合的、以术语百叶窗元件概括的薄板和/或形成或包括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前缘的楔形异型棒材相互间的优点在于,不仅关于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同一个百叶窗的相邻百叶窗元件之间的距离,而且关于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中的每一个的各个百叶窗元件之间的相邻的受负荷的和未受负荷的百叶窗元件的不同的弯曲,并且甚至在两个分别形成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 叶窗的不同百叶窗的前缘的两个楔形异型棒材之间不再出现过渡部,进而不再会钩住物品或物品支架。因此,在高速下的运行可靠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更高,在所述现有技术中,百叶窗元件没有在引导装置之间彼此连接。由此,也能够处置非常临界的物品,如重的容器,例如饮料箱,这在现有技术中迄今是不可能的。此外,伴随着满足高的工作场所可靠性要求通过下述方式决定了减小的噪声生成:在相互间啮合的情况下,各个百叶窗元件在其端部之间在百叶窗运动时不再会彼此撞击,或者在一个或更多个在各个百叶窗元件的长度之上彼此间隔的相互间铰接连接装置的情况下,这与现有技术相比还能够实现减小的自由长度进而减小的声能。 

齿部能够构成为具有不同的齿形状。因此,齿部例如能够在俯视图中构成为是矩形的或三角形逐渐变尖的。 

同一个百叶窗的相邻两个百叶窗元件的相互接合的齿能够至少在一个百叶窗中通过贯穿的铰接轴而铰接地彼此连接。 

备选地,同一个百叶窗的相邻两个百叶窗元件的相互接合的齿能够至少在一个百叶窗中通过分别仅在一对或多对相互接合的齿之间起作用的铰接轴部段铰接地彼此连接。 

除了已经描述的优点之外,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在其至少一部分百叶窗元件构成有齿部的情况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下述优点: 

·更高的稳定性, 

·由于通过物品受负荷和未受负荷的薄板相互间的支撑,相对于弯曲的提高的阻力矩,伴随着更大的可能的跨度进而更宽的装载和卸载开口, 

·更小的噪声生成,以及 

·根据设计方案,在薄板和/或楔形的异型棒材之间的造成干扰的过渡部的减小或甚至消失。 

薄板可以是例如板状地或作为空心型材构造的异型棒材,所述异型棒材借助于在其分别朝向相邻的薄板或相邻楔形的异型棒材的后侧的窄面上设置的齿部而相互接合。 

至少在一个百叶窗中,为了减小物品和形成百叶窗的百叶窗元件之间的摩擦力,将支承机构至少加设到百叶窗元件的表面中,例如能够围绕至少平行于百叶窗元件在其两个远离的端部之间的延伸而伸展的轴转动的滚柱(Rollen)和/或滚珠。 

备选地,至少一个百叶窗的至少一部分薄板是用作为滚柱的、不仅在两侧与引导装置可转动地连接、而且也在引导装置之间可转动地彼此连接的圆棒。 

至少在一个百叶窗中,至少一部分百叶窗元件例如能够在其与引导装置连接的所述端部之间附加地通过链节分别成对地铰接地彼此连接。 

引导装置能够分别包括引导链条,多个共同形成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薄板中的一个薄板能够借助其端部之一不可转动地固定在或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引导链条的至少一部分铰接连接装置上。 

此外,引导装置能够包括多个齿轮或滚柱,经由所述齿轮或滚柱分别将引导链条转向并且沿着引导路径引导。 

备选地或附加地,引导装置能够分别包括沿着引导路径伸展的导轨,优选分别至少一个引导链条在所述导轨中伸展。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于,在百叶窗元件的固定部或支承部之间在其端部上或在其端部的区域中设在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上的附加的铰接连接装置构成为是背部坚固的。背部坚固的连接装置的特征在此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从位于一个平面中的百叶窗出发、允许相邻的薄板百叶窗元件的仅在第一方向上的相互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为下述方向,在首先在形成百叶窗的前缘或后缘的百叶窗元件处开始,例如在百叶窗开始卷绕时,铰接连接装置跟随所述方向,将在平坦放置的百叶窗上的百叶窗元件向上拉开。与此相对,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铰接连接装置在背部坚固地构成的情况下被锁止。换言之,铰接连接装置的背部坚固的构成从平坦放置的百叶窗开始、允许在0°和180°之间的理论范围中的铰接性,相反地,大于180°至360°的范围被锁止,在所述百叶窗中,相邻的百叶窗元件的共同形成百叶窗的例如朝向容纳空间的表面的各表面部分的切线围成180°的角。在实际情况下,在此,0°能够仅通过双重铰接连接装置来实现,然而,在背部坚固的构成中描述的内容也适用于此。由此,获得例如至少在借助于百叶窗仅部分关闭的卸载开口的区域中仅侧向地在引导装置上在竖直方向上支撑的百叶窗元件的相互间加固的进一步的改进,而没有阻止或阻碍在侧向拉开时的卷绕。由此,尤其在百叶窗的前缘的区域中,显著地减小整个百叶窗的弯曲以及相邻的百叶窗元件之间的弯曲差异。 

在此,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能够以可运动的方式、例如以能够围绕平行 于薄板的延伸而伸展的轴枢转的方式设置在相对置的引导装置上和/或相邻的薄板上,使得其经由其上侧与其后侧连接的、形成第二百叶窗的前缘的前侧能够在离开关闭位置时至少在借助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至少暂时支承的物品的重力下、以夹在其上侧和下侧之间的角围绕后侧枢转地下降。由此,在第二百叶窗方面,在安置物品或物品支架时获得与在第一百叶窗方面相同的尽可能小的下落高度,其中上侧相应于由后侧相对于前侧包围的角下降地倾斜。 

本发明的第二主题涉及一种构造有在上文中描述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头。百叶窗头包括由上侧、下侧以及将上侧和下侧彼此连接的相对置的窄面和端面包围的、用于一个或更多个物品或物品支架的容纳空间。至少一个端面具有装载开口。下侧具有卸载开口。至少卸载开口能够借助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关闭。在此,如果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卸载开口是打开的并且可自由通过。如果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卸载开口是关闭的。在卸载开口的两侧,相互对置地设置有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引导元件。优选地,在百叶窗头的上侧上夹紧传送设备,例如多轴机械臂。 

通过下述方式将一个或多个例如分组至物品支架或堆垛支架的物品移入到容纳空间中:将所述物品通过装载开口移动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处于关闭位置中的百叶窗之上。 

一个或多个引入到容纳空间中的物品在处置所述物品期间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关闭位置中由所述百叶窗支承。 

通过在至少一个引入到容纳空间中的物品之下拉开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卸载百叶窗头。 

百叶窗头的特征在于,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形成第一百叶窗的前缘的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背离容纳空间的下侧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至少一部分的下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并且其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朝向容纳空间的上侧从其朝向第一百叶窗的薄板的后侧朝向形成第一百叶窗的前缘的前侧从百叶窗的厚度开始减小地、例如逐渐变尖地倾斜。 

百叶窗头的特征还在于,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形成第二百叶窗的前缘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朝向容纳空间的上侧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至少一部分的上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并且其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背离容纳空间的下侧从其朝向第二百叶窗的薄板的后侧朝向形成第二百叶窗的前缘的前侧从百叶窗的厚度开始减小地、例如逐渐变尖地倾斜。 

百叶窗头的特征还在于,在关闭位置中,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彼此搭接。 

优选地,装载开口位于卸载开口的下述侧面上,在所述侧面中,第二百叶窗连同形成其前缘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从关闭位置被拉回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的朝向容纳空间的上侧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至少一部分的上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由此,更有效地防止卡住,因为在此在推移物品时,形成第二百叶窗的前缘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能够支撑于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位于其下面的、搭接的并且形成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第一百叶窗的前缘的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上,使得在两个异型棒材之间不会出现不同的弯曲。 

此外,百叶窗头能够具有全部的或部分的在上文中描述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特征。 

此外,百叶窗头能够具有全部的或部分的在开始描述的码垛头和百叶窗头的特征。 

重要的是强调:用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必要时设置的操纵设备能够可选地是百叶窗头的或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组成部分。备选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打开和关闭能够借助于传送设备来操纵。 

此外,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在打开和关闭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百叶窗时显著减小的噪声生成,伴随着安装位置处的减小的噪音生成进而满足提高的工作场所可靠性要求。这一方面通过下述方式获得:通过两个形成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前缘的楔形异型棒材的不对称的不同的倾斜,所述异型棒材不像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在关闭百叶窗式封闭装置时在前面彼此碰撞,而是必要时以在其倾斜/导斜面上彼此制动的方式彼此搭接以达到静止状态。另一方面,这通过相邻的百叶窗元件在其设置在 相对置的引导装置上的端部之间的附加的相互铰接连接装置来实现,由此百叶窗元件在百叶窗加速或制动时会不再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彼此碰撞发出噼啪声。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其他的优点是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百叶窗的更大的可能的跨度,伴随着百叶窗头的卸载开口的更大的最大宽度。这通过两个形成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关闭位置中彼此搭接的前缘的、楔形异型元件的相互支撑而获得,也附加地通过借助于百叶窗元件在其端部之间的附加的铰接连接装置的相互支撑而获得。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附加的优点是:用于支承引入到容纳空间中的物品的两个百叶窗的更高的可负荷性以及通过明显地减小物品卡住以及由此可能引起的跌落的危险而出现的运行可靠性的提高,由此减小了损坏物品和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百叶窗元件的危险,伴随着对于位于附近的操纵人员的减小的伤害危险。所述优点也通过在上文中描述的措施来获得。 

重要的是强调,所描述的优点伴随着磨损的降低进而伴随着使用寿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借助所附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其优点。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或起相同作用的元件。此外,出于概览性的原因,仅在各个附图中示出对于描述相应的附图必需的附图标记。在附图中各个元件相互间的大小关系并非始终对应于实际的大小关系,因为简化示出一些形式并且为了更好的图解说明相对于其他的元件放大示出其他的形式。在示意图中示出: 

图1示出具有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在关闭位置中的纵剖图,所述百叶窗的前缘分别通过彼此搭接的、不对称倾斜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形成或包括它们; 

图2示出图1中的细节A,所述细节示出两个百叶窗元件之间的铰接连接装置的纵剖图,所述百叶窗元件是在图1中示出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在图1中右边的第一百叶窗的第一楔形异型棒材连同同一个百叶窗的与所述第一楔形异型棒材相邻的第一薄板; 

图3示出具有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处于关闭位置中的百叶窗式封闭 装置的从上面观察的立体侧视图,所述百叶窗的前缘分别通过彼此搭接的、不对称倾斜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形成; 

图4示出图3中的细节B,所述细节示出两个分别形成或包括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前缘的楔形异型棒材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彼此搭接的从上面观察的立体侧视图; 

图5以部分透视的方式示出具有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的处在关闭位置中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俯视图,所述百叶窗的前缘分别通过彼此搭接的、非对称倾斜的、楔形的异型棒材形成; 

图6示出包括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构成为百叶窗头的码垛头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示出包括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构成为百叶窗头的码垛头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8示出包括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构成为百叶窗头并且设置在传送设备上的码垛头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在其相对置的端部上分别在引导装置上固定并且在其之间背部坚固地铰接地彼此连接的百叶窗元件的第一百叶窗的一部分连同形成或包括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第二百叶窗的前缘的楔形异型棒材的纵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示出的实施方式仅为实例,如能够构造根据本发明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或根据本发明的百叶窗头,并且不进行任何决定性的限制。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9中完全或部分示出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基本上包括至少一对相互对置地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04-A、04-a、04-B、04-b以及两个可沿着通过引导装置04-A、04-a、04-B、04-b预设的导轨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中和反之反向运动的百叶窗(Jalousie)02-A、02-B。 

两个百叶窗02-A、02B能够配设有同一对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04。 

备选地,如在图2和图5中可识别示出的,百叶窗02-A、02-B中的每一个能够配设有自身的一对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04-A、04-a、04-B、04-b。第一百叶窗02-A在此设置在第一对引导装置04-A、04-a的相 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04-A、04-a之间并且第二百叶窗02-B设置在第二对引导装置04-B、04-b的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04-B、04-b之间。 

例如,如果在下文中没有明确提到两个百叶窗02-A、02B中的特定的百叶窗或与这两个百叶窗相配设的引导装置04-A、04a、04-B、04-b或与这两个百叶窗02-A、02-B中的一个相配设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A、06-B,那么代表性地,在说明书中,以及代表性地在没有提到特定的附图标记的附图中,而且也代表性地或附加地在其余的附图中,替代用于百叶窗02-A、02-B的特定的附图标记,为百叶窗中的一个或两个使用通用的用于百叶窗02的附图标记。同样的内容适用于,对用于引导装置04-A、04-a、04-B、04-b或与相应的百叶窗02-A、02-B相配设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A、06-B的特定的附图标记代表性地,应用用于与百叶窗02相配设的引导装置04或与特定的百叶窗相配设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的通用的附图标记。然而,通用的附图标记也在仅提到特定的附图标记的附图中有意义。这些解释也适用于其余的、没有详细提到的通用的和特定的附图标记。 

每个百叶窗02包括多个在其远端端部05上或在其远端端部05的区域中分别在两个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04之一上设置的、彼此平行伸展的薄板03。薄板03相互间在其端部05的区域中铰接地彼此连接。 

每个百叶窗02都具有楔形的异型棒材06。每个楔形的异型棒材06形成或包括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02的前缘07中的一个前缘。 

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形成或包括第一百叶窗02-A的前缘07-A的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的下侧08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的至少一部分56的下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形成或包括第一百叶窗02-A的前缘07-A的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的上侧09从其朝向第一百叶窗02-A的薄板03的后侧10朝向形成第一百叶窗02-A的前缘07-A的前侧从百叶窗02的厚度开始减小地倾斜。 

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形成或包括第二百叶窗02-B的前缘07-B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的上侧09至少在关闭位置中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的至少一部分57的上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形成或包括第二百叶窗02-B的前缘07-B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的下侧08从其朝向第二百叶窗02-B的薄板03 的后侧10朝向形成第二百叶窗02-B的前缘07-B的前侧从百叶窗02的厚度开始减小地倾斜。 

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关闭位置中,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06彼此搭接。在与从关闭位置到打开位置中和反之的运动方向平行的纵剖面中管观看,在此,两个百叶窗02的前缘07在关闭位置中位于相应另外的百叶窗02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的前侧和后侧10之间。 

通过两个分别形成或包括两个百叶窗02的前缘07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在关闭位置中彼此搭接,所述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在关闭位置中彼此支撑。由此,避免两个异型棒材06在两个百叶窗之间的过渡部上的不同的弯曲。由此,在推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之上时,防止物品31与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06中的一个卡住。 

通过两个异型棒材06的不同的不对称的倾斜,在所述不同的不对称的倾斜的情况下,第一异型棒材06-A在其上侧09上倾斜并且第二异型棒材06-B在其下侧08上倾斜,两个在关闭位置中搭接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同时形成至少几乎无间隙的平坦的表面,在所述表面之上,能够将物品31在没有在这样构成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之上卡住和翻倒的危险的情况下例如通过侧向的装载开口39移动到百叶窗头30的容纳空间36中(图6、图7、图8)。 

在此,术语异型棒材表示一件式的或多件式的成型元件,所述成型元件分别具有通过一个或多个至少部分关闭的和/或部分打开的面形成的上侧09和下侧08,所述上侧和下侧关于其定向具有所描述的特性。 

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的倾斜的上侧09能够在关闭位置中与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的倾斜的下侧08接触。 

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能够可运动地设置在相对置的引导装置04上和/或第二百叶窗02-B的相邻的薄板03上,使得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的经由其上侧09与其后侧10连接的、形成或包括第二百叶窗02-B的前缘07-B的前侧、能够在离开关闭位置时至少在借助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至少暂时支承的物品31的重力下、以夹在其上侧09和下侧08之间的角围绕后侧10枢转地下降。由此,在第二百叶窗02-B方面,在安置物品31时保持与在第一百叶窗02-A方面相同的尽可能小的下落高度,其中上侧09与由后侧10相对于前侧包围的角相应地下降地倾斜。 

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06-A、06B中的每一个能够至少类似于薄板03同样借助其两个远离的端部05或在其两个端部05的区域中设置在相对置的引导装置04上,并且至少借助其两个远离的端部05或在其两个端部05的区域中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相应的百叶窗02-A、02-B--所述楔形的异型棒材形成该百叶窗的前缘07-A、07-B--的相邻的薄板03铰接地连接。 

在此,百叶窗02的薄板03和异型棒材06形成相应的百叶窗02的百叶窗元件11。 

至少在两个百叶窗02中的一个中,优选在两个百叶窗02中,至少在其一部分百叶窗元件11之间,优选在其全部百叶窗元件11之间,在至少一个在图5中在其横向于薄板03延伸的位置中通过虚线示出的位置12上、在其与引导装置04连接的端部05或其端部05的在图5中通过虚线示出的区域之间设有附加的铰接连接装置。 

在至少一个百叶窗02的至少一部分百叶窗元件11之间的附加的铰接连接装置例如能够通过链节52制成,借助于所述链节,相应的百叶窗02的百叶窗元件11分别成对地铰接地彼此连接。 

重要的是强调:在百叶窗元件11的固定部或支承部之间在其端部05上或在其端部05的区域中设在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04上的附加的铰接连接装置能够构成为双重铰接连接装置50和/或构成为是背部坚固的(rückensteif)。 

图9示出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的相邻的百叶窗元件11之间的背部坚固地构成的双重铰接连接装置50的一个实施例。百叶窗元件11包括相应的百叶窗02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连同薄板03。双重铰接连接装置50的特征在于,分别与两个相邻的百叶窗元件11经由铰接轴51铰接地连接的链节52。 

通过下述方式获得背部坚固的实施方案:在相邻铰接地彼此连接的百叶窗元件11之间设有在一侧作用的锁止件,例如在一侧相对于铰接连接装置的轴线错位设置的突出部。在图9中示出的双重铰接连接装置50中,这通过例如通常在一侧位于通过链节52的两个铰接轴51形成的平面上的锁止元件53获得。锁止元件53对此能够固定地或也铰接地与链节52连接。由此,获得背部坚固的铰接连接装置54,所述铰接连接装置根据在图9中示出的设计方案是背部坚固构成的双重铰接连接装置50。 

在此,背部坚固的铰接连接装置54的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连接装置从如在图9中示出的位于一个平面中的百叶窗02-A出发、允许相邻的薄板03仅在第一方向上的相互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为下述方向,在首先在形成或包括百叶窗02-A的前缘07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A处或在形成百叶窗02-A的后缘55的薄板03处开始,例如在百叶窗02-A开始卷绕时,铰接连接装置54跟随所述方向,将在平坦放置的百叶窗02-A上的所述薄板03或所述楔形的异型棒材06-A如通过图9中的箭头60示出的那样向上拉开。与此相对,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铰接连接装置54在构成为背部坚固的铰接连接装置54的情况下被锁止。换言之,铰接连接装置54的背部坚固的实施结构从平坦放置的百叶窗02开始、允许在0°和180°之间的理论范围中的铰接性,相反地,大于180°至360°的范围被锁止,在所述百叶窗中,相邻的百叶窗元件11的共同形成百叶窗02上侧的例如朝向容纳空间36的部分57的各上侧的切线围成180°的角。在实际情况下,在此,0°能够仅通过双重铰接连接装置50来实现。 

通过在百叶窗元件11的固定部或支承部之间在其端部05上或在其端部05的区域中设在相对置彼此间隔设置的引导装置04上的相互间的铰接连接装置,获得相互间的支撑和加固。由此,极为有效地防止物品31与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一个或两个百叶窗02的各个百叶窗元件11由于同一个百叶窗02的各相邻百叶窗元件11的不同弯曲而卡住。此外,通过在关闭位置中彼此搭接的楔形的异型棒材06,极为有效地防止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两个百叶窗02之间的过渡部处卡住。 

通过下述方式在关闭位置中在两个百叶窗02之间的过渡部的区域中极为有效地防止卡住:装载开口39位于卸载开口37的下述侧面上,在所述侧面中,第二百叶窗02-B连同形成其前缘07-B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从关闭位置被拉回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的朝向容纳空间36的上侧09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的至少一部分57的上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由此,更有效地防止卡住,因为在此在推移物品31时,形成第二百叶窗02-B的前缘07-B的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能够支撑于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关闭位置中位于其下面的、搭接的并且形成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第一百叶窗02-A的前缘07-A的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上, 使得在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和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之间不会出现不同的弯曲。 

为了简化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之上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推移物品31,能够至少在一个百叶窗02中将支承机构至少加设到其百叶窗元件11的至少一部分的、形成百叶窗02的上侧的表面的在处置物品31时朝向所述物品、例如朝向容纳空间36的部分57中。薄板03在此例如能够是板状地或作为空心型材构造的异型棒材,其中能够将支承机构加设到薄板03的上侧的朝向容纳空间36的部分57中。 

作为支承机构例如能够考虑至少在至少一个百叶窗02的一部分百叶窗元件11中能够围绕至少平行于百叶窗元件11的延伸而伸展的轴线转动的滚柱和/或滚珠(Kugeln)。 

也能够考虑的是,至少一个百叶窗02的薄板03是用作为滚柱的、不仅在两侧与引导装置04可转动地连接、而且必要时在引导装置04之间可转动地彼此连接的圆棒。 

在打开位置中,在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02的通过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06形成或包括的前缘07之间,卸载开口37以其最大延伸张开。在关闭位置中,卸载开口37完全通过两个百叶窗02关闭。百叶窗02能够在关闭位置中在卸载开口37的中间相遇或相互搭接,或者所述百叶窗能够不在中心接触或相互搭接。 

在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9中完全或部分示出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适合于与开始描述的和/或在图6、图7和图8中完全或部分示出的百叶窗头30结合。 

在图6、图7和图8中完全或部分示出的用于处置物品31的百叶窗头30包括由上侧32、下侧33以及将上侧32和下侧33彼此连接的相对置的窄面34和端面35包围的、用于一个或多个物品31的容纳空间36。下侧33具有能够借助于在上文中描述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02关闭的卸载开口37。此外,百叶窗头30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至少一个端面35上的装载开口39。在卸载开口37的两侧,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引导装置04相互对置地设置。如果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02处于其打开位置中,那么卸载开口37是打开的并且是可自由通过的。在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02的、在下侧33上的卸载开口37关闭 的关闭位置中,一个或更多个引入到容纳空间中的物品31由两个处于关闭位置中的百叶窗02支承、直至卸载百叶窗头30。通过将至少一个物品31通过装载开口39移动到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处于关闭位置中的百叶窗02之上,将至少一个物品31引入到容纳空间36中。通过在相反的方向上相反地拉开在至少一个引入到容纳空间36中的物品31之下的两个百叶窗02,卸载百叶窗头30。 

例如,优选或者如在图6、图7和图8中示出的那样在上侧32上或者在所述窄面上或在两个窄面3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的联接设备38,用于与传送设备42优选可拆卸地连接、例如仅为了提出一些可考虑的设计方案,与至少一个能够在水平的横向支座上行进的滑块或提升机构或与可多轴线地运动的机械臂优选可拆卸地连接。原则上,也能够考虑在百叶窗头30和传送设备之间的其他的连接。 

在构造有在上文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头30中,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关闭位置中,形成或包括两个可反向运动百叶窗02的前缘07的楔形异型棒材06的上侧09朝向容纳空间36并且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06的下侧08背离容纳空间36。 

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因此,形成第一百叶窗02-A的前缘07-A的第一楔形异型棒材06-A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关闭位置中背离容纳空间36的下侧08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的百叶窗元件11的至少一部分56的下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形成第一百叶窗02-A前缘07-A的第一楔形异型棒材06-A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关闭位置中朝向容纳空间36的上侧09从其朝向第一百叶窗02-A的薄板03的后侧10朝向形成或包括第一百叶窗02-A前缘07-A的前侧从百叶窗02的厚度开始减小地、例如逐渐变尖地倾斜。 

同样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此外,形成第二百叶窗02-B前缘07-B的第二楔形异型棒材06-B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关闭位置中朝向容纳空间36的上侧09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的百叶窗元件11的至少一部分57的上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形成第二百叶窗02-B前缘07-B的第二楔形异型棒材06-B的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关闭位置中背离容纳空间36的下侧08从其朝向第二百叶窗02-B薄板03的后侧10朝向形成第二百叶窗02-B前缘的前侧从百 叶窗02的厚度开始减小地、例如逐渐变尖地倾斜。 

在关闭位置中,两个楔形的异型棒材06-A、06-B彼此搭接。 

在此图6示出例如在堆叠到堆垛上时,同时将一个或更多个在容纳空间中运输的物品31输送至要放置在堆垛位置处的中间支架40,所述中间支架借助于单独的运输设备41输送到百叶窗头30之下。在百叶窗头30的下侧33上和/或在两个百叶窗02的下侧上,例如能够设置有真空夹具(Sauggreifer),所述真空夹具吸住中间支架40,使得将所述中间支架30随后从百叶窗头30运输至堆垛位置并且同时在卸载在容纳空间中运输的物品31之下的百叶窗头30时或之前安置到堆垛上。 

在此,图7示出百叶窗头30,所述百叶窗头的在下侧33上的卸载开口37暂时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02关闭。百叶窗头30通过对设在其端面35上的装载开口39进行装载而准备好。 

图8例如示出百叶窗头30如何通过对设在其端面35上的装载开口39进行装载,所述百叶窗头的在下侧33上的卸载开口37暂时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两个可反向运动的百叶窗02关闭。在此,将物品31通过装载开口39移动到处于关闭位置中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上、进入容纳空间36中。在此,两个百叶窗02承载物品31直至卸载百叶窗头30,其中随后在处于容纳空间36中的物品31之下将百叶窗02在相反的方向上彼此远离地拉开。 

重要的是强调:装载开口39优选地位于卸载开口37的下述侧面上,在所述侧面中,第二百叶窗02-B连同形成或包括其前缘07-B的第二楔形异型棒材06B从关闭位置被拉回到打开位置中,所述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的朝向容纳空间36的上侧09、至少在没有弯曲的情况下理想地观察、位于由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的至少一部分57的上侧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的关闭位置中形成的平面中。由此,更有效地防止物品31在其通过装载开口39引入到容纳空间36中时卡住,在所述引入时,将物品31移动到处于关闭位置的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百叶窗02之上,因为在此在推移物品31时,形成第二百叶窗02-B前缘的第二楔形异型棒材06-B能够支撑于在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关闭位置中位于其下面的、搭接的并且形成或包括百叶窗式封闭装置01的第一百叶窗02-A的前缘07-A的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上,使得在第二楔形的异型棒材06-B和第一楔形的异型棒材06-A之 间在两个百叶窗02之间的过渡部之上不会出现不同的弯曲。 

已经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能够考虑的是,能够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改动,只要在此没有脱离后面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例如能够商业地应用于制造和运行用于处置物品的设备。 

附图标记清单 

01    百叶窗式封闭装置 

02    百叶窗(通用的附图标记) 

02-A   第一百叶窗(特定的附图标记) 

02-B   第二百叶窗(特定的附图标记) 

03     薄板 

04     引导装置(通用的附图标记) 

04-A   第一百叶窗的引导装置(特定的附图标记) 

04-a    第一百叶窗的引导装置(特定的附图标记) 

04-B     第二百叶窗的引导装置(特定的附图标记) 

04-b    第二百叶窗的引导装置(特定的附图标记) 

05      端部 

06      楔形的异型棒材(通用的附图标记) 

06-A    第一百叶窗的楔形的异型棒材(特定的附图标记) 

06-B    第二百叶窗的楔形的异型棒材(特定的附图标记) 

07     前缘(通用的附图标记) 

07-A   第一百叶窗的前缘(特定的附图标记) 

07-B   第二百叶窗的前缘(特定的附图标记) 

08     下侧 

09     上侧 

10     后侧 

11     百叶窗元件 

12     位置 

30     百叶窗头 

31  物品 

32  上侧 

33  下侧 

34  窄面 

35  端面 

36  容纳空间 

37  卸载开口 

38  联接设备 

39  装载开口 

40  中间支架 

41  运输装置 

42  传送设备 

50  双重铰接连接装置 

51  铰接轴 

52  链节 

53  锁止元件 

54  背部坚固的铰接连接装置 

55  后缘 

56  百叶窗的下侧的部分 

57  百叶窗的上侧的部分 

60  箭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