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

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包括压疮I号、压疮II号,其中压疮I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0%的血竭,10-20%的黄连,20-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0-20%的蒲公英;其中压疮II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与阿莫西林共占50%的比例,其中蜂胶与阿莫西林的用量为1∶4,白及占50%的比例。本发明具有促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肉芽组织生长愈合快等特点,达到了快速治愈压疮的目的,病人痛苦小,经济实惠,操作方便,治愈率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890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郝玉梅;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25823.1

  • 申请日2015-03-13

  • 分类号A61K36/898(20060101);A61K35/644(20150101);A61P17/02(20060101);A61K31/43(20060101);A61K3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北海西路486号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5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3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898 登记生效日:2019121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1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12-29

    授权

    授权

  • 2017-12-19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9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5031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5-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8 申请日:2015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6-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

背景技术

皮肤是保护机体完整,防止细菌入侵的天然屏障,能调节体温,具有吸收、分泌、排泄和感知等功能。压疮是昏迷、四肢瘫痪、年老体弱、外伤固定、严重营养不良及危重疾病等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住院患者的压疮的发生率为1%-11%,这部分患者中大部分在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就存在压疮或潜在发生压疮的症状。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供给不足,引起局部组织溃烂坏死而最终形成的,该压疮导致皮肤天然屏障失去作用,成为细菌入侵、滋生的途径,甚至发生败血症,导致病人失去生命。多少年来,人们为了治疗压疮,采取了许多方法和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如采取创面清创无菌包扎、进口药物“美皮康”、中药生肌散及民间药物等进行治疗,但效果慢,费用高,疗效不是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能有效地提高其疗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包括压疮I号、压疮II号,其中压疮I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0%的血竭,10-20%的黄连,20-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0-20%的蒲公英;其中压疮II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与阿莫西林共占50%的比例,其中蜂胶与阿莫西林的用量为1∶4,白及占50%的比例。

进一步,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的压疮II号原料药中的阿莫西林为煅石膏。

进一步,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的压疮I号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0%的血竭,12%的黄连,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8%的蒲公英;中压疮II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占10%的比例,阿莫西林占40%的比例,白及占50%的比例。

进一步,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的压疮I号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0%的血竭,20%的黄连,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0%的蒲公英;中压疮II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占10%的比例,阿莫西林占40%的比例,白及占50%的比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使用中西药联合配伍,制成粉末制剂,运用中医去腐生肌、消炎止痛、抗氧生皮的作用原理,制成粉剂均匀撒于创面之上,其中的压疮I号能达到促使坏死组织尽快脱落,肉芽组织生长快等特点;压疮II号具有收敛生肌生皮、创面愈合快等效果,达到了彻底快速治愈压疮的目的,具有痛苦小,治愈快,经济实惠,操作方便,治愈率高等优点。本药还可以用作烧伤、烫伤、外伤的伤口愈合,解决了组织坏死难以愈合的难题,有利于对局部组织的修复,并能提高局部组织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随着医药学的不断发展,结合我国中医药治疗的传统优势,中西药联合应用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经长期以及不同类型疾病的临床实践效果表明,中西药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可降低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治疗效果满意,患者费用大大降低。

本发明所选用的药物制剂原料具有如下药理属性和主治功能:

血竭:性甘、咸、平,入心、肝经。外用有收敛、生肌、止血之功,对于疮溃久不收口、外伤出血、创口不敛之症,用之能促进疮面愈合;内服有活血散瘀止痛之效。本草纲目记载:“敷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

化学分析:血竭含血竭红素、安息香酸等。抗菌试验:对皮肤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黄连:又叫川黄连,性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化学成分:主要是小蘖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等。

药理研究:小蘖碱有加强白血球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功能,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真菌有抑制作用。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

金银花:又叫二花,性甘、寒。入肺、胃、心经。

化学成分:木犀草素、肌醇及鞣质(收敛作用)等。抗菌实验:对伤寒杆菌、福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抗流感病毒和抗皮肤真菌的作用。因而具有收敛、利尿消肿的作用,并有广谱抗菌、清热解毒的功效。与蒲公英合用可以起到清里、外热毒的作用。

白及:性苦、甘、涩,微寒,入肝、肺、胃经,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

化学成分:含白及胶质粘液、白及甘露聚糖以及芪类、联苄类、菲类等化合物。可促进血栓形成,缩短凝血时间,而具有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发癣菌及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从而具有消肿生肌的作用。

蒲公英:蒲公英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蜂胶:性寒、味苦、辛,具有收涩、生肌、止痛之功效。外用于溃疡不收、臁疮糜烂、创伤、烧伤、烫伤。

化学分析:蜂胶含树脂、蜂蜡、挥发油、黄酮类、酚酸类、维生素类、酶类、多糖等。具有抗氧化、抗感染、镇静、止痛、抗辐射、加速伤口及溃疡愈合、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阿莫西林:性甘、微苦,具有止痛、收敛、除湿、促皮生长的作用。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同,杀菌作用优于氨苄西林。对氨苄西林敏感的革兰阳性球菌与革兰阴性杆菌均对本品敏感,包括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B组β-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部分肠球菌、脑膜炎球菌、青霉素G敏感淋球菌及对氨苄西林敏感的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革兰阳性厌氧球菌等。本品不耐β-内酰胺酶,对产酶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与产酶耐药阴性杆菌无效,铜绿假单胞菌对本品天然耐药。本品可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本品对产酶耐药菌的抗菌作用。对阿莫西林过敏者改用煅石膏。

煅石膏:石膏性辛、甘、大寒。入肺、胃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作用。煅石膏具有收敛、生肌之效,临床常用于湿疹、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及创伤久不收口等。石膏煅后清热作用大减,性变收敛,具有敛疮之功。

化学成分:无水硫酸钙。具有收敛粘膜、减少分泌的功能,与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盐类同用可增加其它药物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上述主题的保护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的压疮I号药物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0%的血竭,12%的黄连,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8%的蒲公英。中压疮II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占10%的比例,阿莫西林占40%的比例,白及占50%的比例。

实施例2

该治疗压疮的中西药联合方剂的压疮I号药物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30%的血竭,20%的黄连,30%的金银花,10%的白及,10%的蒲公英。中压疮II号药物的原料药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蜂胶占10%的比例,阿莫西林占40%的比例,白及占50%的比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1)首先按上述组成及重量百分比秤取各配伍原料放入一起,然后共研细末,过100目筛,用纱布过滤装盒,即制得压疮I号。(2)压疮II号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按重量百分比秤取50%的蜂胶与阿莫西林(蜂胶与与阿莫西林的用量比例为1∶4,若阿莫西林过敏改用煅石膏),50%的白及,将其共同碾磨成混匀的细末,用纱布过滤装盒。

临床资料:通过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合并压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I-IV期压疮患者;排除标准:对青霉素过敏者、住院期间放弃治疗者,共纳入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57.5岁,单发压疮20例,两处压疮28例,三处及以上压疮12例,其中6例糖尿病患者并发压疮,压疮分布于骶尾部、髂部、肘关节、肩胛部、足跟、枕部。其中I期压疮36处,II期压疮49处,III期压疮33处,IV期压疮12处(其中6例糖尿病压疮患者经过临床其它方法治疗6个月无效),压疮共计130处,面积最小的1cm×1cm,最大10cm×15cm。

压疮局部状况评估按照美国压疮顾问小组推荐的4度分期标准,将压疮分为I、II、III、IV期。①对于I期淤血红晕期压疮采取局部涂抹压疮II号,受压局部采取交替承重的方式进行减压。②II期已经形成水泡的压疮,水泡较小者局部均匀涂抹压疮II号,水泡较大的用无菌注射器把水泡内液体抽出后,把压疮II号用无菌注射器推进泡内,受压局部采取交替承重的方式进行减压;③III、IV期压疮用压疮I号。无感染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洁创面及周围皮肤;有感染的溃疡面用无菌生理盐水涡流式冲洗,清除脓性分泌物,再次冲洗至疮面清洁,然后用无菌剪清除坏死组织,双氧水冲洗,再用生理盐水将溃疡面及周围皮肤洗净拭干,用0.5%碘伏(聚维酮碘)消毒溃疡面和周围皮肤及周围皮肤1cm-2cm,用无菌干棉签将创面周围皮肤擦干,将压疮I号覆盖在溃疡面,外用无菌纱布覆盖。根据压疮面渗透情况1-2次/天进行补压疮I号药,3-5天换药一次,当疮面肉芽组织生长占疮面80%以后,改用压疮II号。

观察指标每日换药时对患者的皮肤及疮面进行评估、记录,并观察下列指标:①I期、II期压疮:观察局部皮肤颜色、面积、水泡变化情况。②III期、IV期压疮:观察疮面面积、深度、色泽、表面有无结痂、渗出、脓腐及肉芽组织生长情况。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疮面愈合后剩余面积(S)与原始疮面面积(S0)比值T(T=S/S0)评定。显效:0≤T≤0.50,即疮面有大量肉芽组织生长,疮面明显缩小50%以上;有效:0.50≤T<0.75,即疮面面积明显缩小25%-50%以上,长出新生肉芽组织,炎性渗出物减少;无效:T>0.75,即疮面缩小不足25%或创面增大,治疗前、后创面无明显变化。用药后的有效结果以天为准。

本发明人用三年时间,先后选择共60例治疗组和同类其它药物对照组进行临床效果实验,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为20例。研究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130处压疮经治疗后有显著效果,在治疗组40例中,有效率达88.9%;对照组为20例,12人有效,有效率仅为60%。并且能显著缩短溃疡愈合时间,本药无副作用,药物价格低廉,来源丰富,配置简单,值得在临床及社区推广应用。

表1 60例患者中130处压疮患者经治疗的效果

临床典型病例:

1、刘张氏,女,八十岁,睢阳区高辛镇人,卧床一年,压疮溃疡III、IV期,用此药一月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三个月愈合。

2、刘××,男,七十九岁,虞城县人,压疮溃疡III、IV期,用许多方法治疗无效,改用本药,大约两月痊愈。

3、郝××,男,七十九岁,商丘市人,糖尿病二十多年,身上多处出现压疮,多种方法治疗六月余,无效,使用本药压疮I、II期7天期明显好转,14天痊愈;压疮III、IV期,一月后明显好转,三个月痊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