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及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一种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及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用于快速、简便、高效的刺梨(Rosa roxburghii)离体枝条育苗和应用于石漠化治理中的造林技术,属于果树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简便易行、成本低、无土壤污染、高效,适于刺梨快速繁殖和应用于石漠化治理等生产实践,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应用石漠化治理具有明显的效果,治理区植被覆盖度提高6~8%,土壤侵蚀模数降低15~20%,石漠化面积比例降低10~15%,所以本发明不仅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良好的生态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701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84276.4

  • 发明设计人 盛茂银;王霖娇;李瑞;

    申请日2015-04-10

  • 分类号A01G1/00(20060101);A01G3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北路18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4:5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03

    授权

    授权

  • 2015-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0 申请日:201504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用于快速、简便、高效 的刺梨(Rosa roxburghii)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和应用于石漠化治理中的造林技 术。

背景技术

刺梨(Rosa roxbunghii)为蔷薇科植物,野生小灌木,生于海拔500-2500米 的向阳山坡、沟谷、路旁及灌丛中,是贵州、鄂西山区、凉山、冕宁山区等地 的天然野果。果实是一种稀有的具有滋补健身作用的营养珍果。刺梨的收获期 不足30天。剌梨为4月至6月开粉红色、红色或深红色的花,夏花秋实。果实 多为扁圆球形,横径一般为2-4厘米,8月至9月果实成熟,黄色,有时带红晕。 果肉脆,成熟后有浓芳香味。果皮上密生小肉刺,俗称之为“刺梨”。果实内含 有丰富的维生素C,被称为“维C之王”。单宁500-1000毫克;含酸1克左右; 总糖量一般4克左右。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 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 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 貌。

石漠化(Rock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 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 土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 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刺梨(Rosa roxbunghii Tratt)是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刺梨是云贵高原及 攀西高原特有的野生资源,以贵州为主产、云南次之,川东南、桂西北、湘西、 鄂西南和陕南均有分布。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和籽均可入药,有 健胃、消食、滋补和止泻的功效。特别是刺梨富含超氧化物岐化酶(简称S0D), 还具有抗病毒、抗辐射的作用,在心血管、消化系统和各种肿瘤疾病防治方面, 应用十分广泛。刺梨的果实同时也是加工保健食品的上等原料,果实富含糖、 维生素、胡萝卜素、有机酸和20多种氨基酸、1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极高,是当前水果中最高的,每100克鲜果中含量841.58~ 3541.13毫克,具有“维生素C之王”的美称。

同时刺梨是抗逆性很强的物种,在喀斯特石漠化恶劣环境中能够很好生长。 可见,研究开发刺梨育苗与石漠化环境种植技术不仅可以发展刺梨栽培与加工 业,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保健食品,同时对改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提高 广大山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迄今为止,刺梨的育苗与石漠 化环境种植技术需求十分迫切,尤其是刺梨在石漠化治理中的造林技术基本为 空白。

扦插技术: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 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 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 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顺应它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苗木栽培技术:苗木栽培技术是指在从繁殖材料获取到成苗出圃全部培育 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技术措施,包括苗木选择、整地、挖穴、施肥、覆土、浇 水、管护等多个环节。

无籽刺梨种苗快速扩繁的方法,包括腋芽诱导、组培苗生根、生根苗移栽 等步骤,具体是:(1)腋芽诱导的启动培养,选取优良的无籽刺梨的当年生嫩茎, 将嫩茎先用流水冲洗10-15分钟后,剪成5cm左右的茎段进行消毒,消毒采用7 5%酒精和0.1%升汞组合消毒,酒精30秒,升汞8~12分钟,消毒后用无菌水冲 洗3-4遍,用消毒过的滤纸吸干茎段上的水分,再将其切成带1个叶腋的茎段, 斜插在腋芽启动培养基上,叶腋朝上,保证叶腋处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启动 培养基为MS+6-BA0.5-2.0mg/L+IBA0.1-0.3mg/L,10天后从叶腋处位置诱导出 腋芽,继续培养,整个启动培养的条件均为光强1000-2000Lux,光照时间12小 时/天,温度在23-26℃间;(2)腋芽的增殖诱导,当腋芽长高成4厘米以上的小 苗后,将其切成2厘米长的茎段,每段带1-3个叶腋,然后斜插在腋芽增殖培养 基上,叶腋朝上,保证叶腋处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增殖培养基为MS+ZT 1.0-1. 5mg/L+IBA0.05-0.1mg/L,15天后,诱导出腋芽,同时在腋芽基部会诱导出1-3 个不定芽小苗,再经过30天的培养,小苗可长到4厘米高,之后再将小苗切成 2.厘米长带1-3个叶腋的茎段转到相同的腋芽增殖培养基上,经过45天的培养, 诱导出来的小苗又可长高到4-5厘米,反复将高4-5厘米的小苗切成2厘米长带 1-3个叶腋的茎段在增殖培养基上进行增殖培养,其增殖倍数为3-4倍,整个腋 芽增殖培养的条件均为光强1000-2000Lux,光照时间12小时/天,温度在23-26℃ 间;(3)无籽刺梨组培苗的生根,将长高到4厘米的小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 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01-0.05mg/L+IAA0.01-0.05mg/L,15天后可生根,得 到无籽刺梨生根苗,整个生根培养的条件均为光强1000-2000Lux,光照时间12 小时/天,温度在23-26℃间;(4)无籽刺梨生根苗的清洗及移栽:当无籽刺梨生 根苗的根长到2厘米以上后,直接取出生根苗,洗净沾附在根部的培养基,之 后进行炼苗移栽,移栽基质配比按体积比为腐殖土∶珍珠岩=5∶1,移栽后注意 棚内控温控湿,温度控制在25-30度之间,湿度在80%以上,15天后成活,成 活后移至10cm×10cm的营养袋中,移栽基质为按体积比腐殖土∶珍珠岩=5∶1。

该无籽刺梨种苗快速扩繁的方法技术复杂、难以掌握,成本高,不适宜实 际推广应用。此外,此技术针对的是无籽刺梨,而不是刺梨(注:无籽刺梨与刺 梨是不同的两个物种)。

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1)苗床地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好,水 源条件方便,不低洼致涝的土地;(2)整地开厢:按1.2M厢面开沟,畦深32cm, 细碎土壤,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公斤或复合肥120kg,苗床整地结束,苗床 地在扦插前一天一次性浇透水;(3)取穗条:采用冬季修剪健康枝条做插穗资源 或建母本园做穗条供给,种植一年的无籽刺梨果树,基部萌发4-5枝枝条,长势 旺盛,大量枝条可做穗条扦插,去穗后,对穗条进行剪穗留芽,每穗节2个芽, 确保至少扦插后一个芽受损,另一个芽成活,穗节在扦插前配置APD生根粉5 0ppm溶液浸根,将插基部浸入溶液中5分钟,浸后放置4-8h再扦插;(4)扦插: 扦插可采用苗床土扦插和营养本钵土扦插,苗床扦插密度按3cm×3cm见方扦 插,每亩穴基本苗达到6万株;营养钵器每个扦插一株,营养钵苗可提前移栽, 扦插成活后5个月便可移植,苗床扦插结束后用竹片起拱盖膜,膜边缘用土壤 严实,不透风透气,保持膜内湿度;(5)管理:扦插冬季进行,苗木成活后到春 季3月,气温开始回升,如出现气温28℃度以上高温要注意揭膜通风,同时开 始炼苗;4月初气温明显升高,膜内不需保持高温,可揭开薄膜人工除草,施肥 浇水,施肥可用清粪水施浇,可用每100kg水兑1.2kg尿素追施至秋季,追肥2 -3次,浇水苗床土壤现白缺水,注意观察适时浇水;(6)出圃:通过一年苗床时 间生长管理,一年生苗高达45-50cm,便可出圃移栽。

该无籽刺梨的栽培方法直接运用枝条扦插进行造林,适用于土壤、水分等 条件非常优越的环境。而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水分等条件 均十分恶劣,该技术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基于贵州山区药食两用特色植物刺梨目前育苗和栽培技术缺乏,现有技术 复杂、难以掌握,成本高,不适宜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实际推广应用。本发 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快速、简便、高效的刺梨(Rosa roxburghii)离体枝条育苗 方法和应用于石漠化治理中的造林技术。本发明简便高效,适于刺梨快速繁殖 和应用于石漠化治理等生产实践,不仅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 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等良好的生态效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母枝条的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两年生及多年生的刺梨枝 条作为育苗的母枝条,将其切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每段带1-3个芽点;

步骤(2),育苗:将步骤(1)的得到的茎段用浸有50mg/L的吲哚乙酸溶液 的湿润的吸水材料裹住下端,然后将其放在培养盘或培养杯中,再将培养盘或 培养杯放入透光容器内,室温放置,每隔1~2天补充水分,保持枝条下端包裹 的纱布湿润,15天后,超过90%的茎段生根发芽成为一棵完整的幼苗;

步骤(3),移栽炼苗:将步骤(2)得到的幼苗移栽至营养袋中,移栽基质为 按体积比腐殖土∶珍珠岩=4∶1~5∶1,遮阴控制在40%~60%,温度控制在20~ 30℃,培养30天以后,得到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2)中所述的吸水材料为棉花、滤纸或棉纱布。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3)中所述的营养袋的规格为10cm×10cm~12cm×1 2cm。

上述的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所得到的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 苗在石漠化治理中的应用。

上述育苗方法所得到的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在石漠化治理 中的应用,其造林方法如下:

步骤(1),造林密度、整地规格与方法:造林密度为300cm×300cm;整地 方式为穴状,树穴规格为穴径40cm×30cm;整地要求沿等高线进行,整地时 种植穴按“品,,字形配置,同时每穴撒一层3~5cm厚的枯枝落叶和有机肥,减 少水分的地下渗漏,提高保水能力,增加地温;

步骤(2),植苗方式及时间:对于步骤(1)整好的地检查验收,合格后,选 择阴雨天气再进行植苗;植苗时,首先修整伤根,植苗选择在早春2月至3月, 按“三填、二踩、一提苗”的方法,同时需浇足定根水;

步骤(3),施肥:植苗前,施足底肥,按15kg/株农家肥作为基肥施足,待 移栽苗成活后,按3.3kg/亩尿素作为提苗肥供施;

步骤(4),补植补造: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小班,在当年冬季及时进行补 植。

进一步,优选的是石漠化严重地区,整地造林时不受株行距限制。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2)植苗时,修整伤根后,要浸入泥浆或水中3~5 分钟。

本发明幼苗移栽不仅可以采用营养袋,其他具有类似效果或功能的容器皆 可,如一次性塑料杯等简易材料。

本发明将培养盘或培养杯放入透光容器内,主要考虑可以加盖,减少蒸发, 防止水份快速丢失,但是也可以不放入透光容器内,直接在培养盘或培养杯上 盖具有透气孔的盖子等来减慢水分的蒸发,如果在湿度大的时候,则不需要此 操作,视实际情况而定。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简便易行,成本低,无土壤污染,高效,适于刺梨快速繁殖和 应用于石漠化治理等生产实践,不仅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具有水 土保持、植被恢复等良好的生态效益。

(2)本发明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应用石漠化治理具有明显的效果,治 理区植被覆盖度提高6~8%,土壤侵蚀模数降低15~20%,石漠化面积比例降 低10~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 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 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一种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母枝条的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两年生及多年生的刺梨枝 条作为育苗的母枝条,将其切成15厘米长的茎段,每段带1个芽点;

步骤(2),育苗:将步骤(1)的得到的茎段用浸有50mg/L的吲哚乙酸溶液 的湿润的吸水材料裹住下端,然后将其放在培养杯中,再将培养盘或培养杯放 入透光容器内,室温放置,每隔1天补充水分,保持枝条下端包裹的纱布湿润, 15天后,超过90%的茎段生根发芽成为一棵完整的幼苗;所述的吸水材料为棉 花、滤纸或棉纱布;

步骤(3),移栽炼苗:将步骤(2)得到的幼苗移栽至营养袋中,移栽基质为 按体积比腐殖土∶珍珠岩=4∶1,遮阴控制在40%~45%,温度控制在20℃,培 养30天以后,得到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所述的营养袋的规 格为10cm×10cm。

本实施例育苗方法所得到的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在石漠化 治理中的应用,其造林方法如下:

步骤(1),造林密度、整地规格与方法:造林密度为300cm×300cm;整地 方式为穴状,树穴规格为穴径40cm×30cm;整地要求沿等高线进行,整地时 种植穴按“品”字形配置,同时每穴撒一层3cm厚的枯枝落叶和有机肥,减少 水分的地下渗漏,提高保水能力,增加地温;

步骤(2),植苗方式及时间:对于步骤(1)整好的地检查验收,合格后,选 择阴雨天气再进行植苗;植苗时,首先修整伤根,植苗选择在早春2月至3月, 按“三填、二踩、一提苗”的方法,同时需浇足定根水;

步骤(3),施肥:植苗前,施足底肥,按15kg/株农家肥作为基肥施足,待 移栽苗成活后,按3.3kg/亩尿素作为提苗肥供施;

步骤(4),补植补造: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小班,在当年冬季及时进行补 植。

本实施例移栽成活率达95.5%,应用石漠化治理具有明显的效果,治理区植 被覆盖度提高6.2%,土壤侵蚀模数降低18%,石漠化面积比例降低13%。

实施例2

一种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母枝条的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两年生及多年生的刺梨枝 条作为育苗的母枝条,将其切成20厘米长的茎段,每段带3个芽点;

步骤(2),育苗:将步骤(1)的得到的茎段用浸有50mg/L的吲哚乙酸溶液 的湿润的吸水材料裹住下端,然后将其放在培养盘中,再将培养盘或培养杯放 入透光容器内,室温放置,每隔2天补充水分,保持枝条下端包裹的纱布湿润, 15天后,超过90%的茎段生根发芽成为一棵完整的幼苗;所述的吸水材料为棉 花、滤纸或棉纱布;

步骤(3),移栽炼苗:将步骤(2)得到的幼苗移栽至营养袋中,移栽基质为 按体积比腐殖土∶珍珠岩=5∶1,遮阴控制在55%~60%,温度控制在30℃,培 养30天以后,得到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所述的营养袋的规 格为12cm×12cm。

本实施例育苗方法所得到的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在石漠化 治理中的应用,其造林方法如下:

步骤(1),造林密度、整地规格与方法:造林密度为300cm×300cm;整地 方式为穴状,树穴规格为穴径40cm×30cm;整地要求沿等高线进行,整地时 种植穴按“品”字形配置,同时每穴撒一层5cm厚的枯枝落叶和有机肥,减少 水分的地下渗漏,提高保水能力,增加地温;

步骤(2),植苗方式及时间:对于步骤(1)整好的地检查验收,合格后,选 择阴雨天气再进行植苗;植苗时,首先修整伤根,然后将伤根浸入水中3分钟, 植苗选择在早春3月上旬,按“三填、二踩、一提苗”的方法,同时需浇足定根 水;

步骤(3),施肥:植苗前,施足底肥,按15kg/株农家肥作为基肥施足,待 移栽苗成活后,按3.3kg/亩尿素作为提苗肥供施;

步骤(4),补植补造: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小班,在当年冬季及时进行补 植。

本实施例移栽成活率达97%,应用石漠化治理具有明显的效果,治理区植被 覆盖度提高7.2%,土壤侵蚀模数降低19.5%,石漠化面积比例降低15%。

实施例3

一种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母枝条的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两年生及多年生的刺梨枝 条作为育苗的母枝条,将其切成18厘米长的茎段,每段带2个芽点;

步骤(2),育苗:将步骤(1)的得到的茎段用浸有50mg/L的吲哚乙酸溶液 的湿润的吸水材料裹住下端,然后将其放在培养盘中,再将培养盘或培养杯放 入透光容器内,室温放置,每隔1.3天补充水分,保持枝条下端包裹的纱布湿润, 15天后,超过90%的茎段生根发芽成为一棵完整的幼苗;所述的吸水材料为棉 花、滤纸或棉纱布;

步骤(3),移栽炼苗:将步骤(2)得到的幼苗移栽至营养袋中,移栽基质为 按体积比腐殖土∶珍珠岩=4.2∶1,遮阴控制在50%~55%,温度控制在24~25℃, 培养30天以后,得到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所述的营养袋的 规格为11cm×11cm。

本实施例育苗方法所得到的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在石漠化 治理中的应用,其造林方法如下:

步骤(1),造林密度、整地规格与方法:造林密度为300cm×300cm;整地 方式为穴状,树穴规格为穴径40cm×30cm;整地要求沿等高线进行,整地时 种植穴按“品”字形配置,同时每穴撒一层3.7cm厚的枯枝落叶和有机肥,减 少水分的地下渗漏,提高保水能力,增加地温;

步骤(2),植苗方式及时间:对于步骤(1)整好的地检查验收,合格后,选 择阴雨天气再进行植苗;植苗时,首先修整伤根,修整伤根后,要浸入泥浆中5 分钟,植苗选择在早春2月,按“三填、二踩、一提苗”的方法,同时需浇足定 根水;

步骤(3),施肥:植苗前,施足底肥,按15kg/株农家肥作为基肥施足,待 移栽苗成活后,按3.3kg/亩尿素作为提苗肥供施;

步骤(4),补植补造: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小班,在当年冬季及时进行补 植。

本实施例移栽成活率达99%,应用石漠化治理具有明显的效果,治理区植被 覆盖度提高8%,土壤侵蚀模数降低19.6%,石漠化面积比例降低14.2%。

实施例4

一种刺梨离体枝条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母枝条的选择与处理:选择生长健壮的两年生及多年生的刺梨枝 条作为育苗的母枝条,将其切成16-17厘米长的茎段,每段带2-3个芽点;

步骤(2),育苗:将步骤(1)的得到的茎段用浸有50mg/L的吲哚乙酸溶液 的湿润的吸水材料裹住下端,然后将其放在培养杯中,再将培养盘或培养杯放 入透光容器内,室温放置,每隔1.8天补充水分,保持枝条下端包裹的纱布湿润, 15天后,超过90%的茎段生根发芽成为一棵完整的幼苗;所述的吸水材料为棉 花、滤纸或棉纱布;

步骤(3),移栽炼苗:将步骤(2)得到的幼苗移栽至营养袋中,移栽基质为 按体积比腐殖土∶珍珠岩=4.5∶1,遮阴控制在48%~50%,温度控制在26~28℃, 培养30天以后,得到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所述的营养袋的 规格为10cm×10cm。

本实施例育苗方法所得到的生长健壮、苗高达30cm以上的刺梨苗在石漠化 治理中的应用,其造林方法如下:

步骤(1),造林密度、整地规格与方法:石漠化严重地区,整地造林时不受 株行距限制;整地方式为穴状,树穴规格为穴径40cm×30cm;整地要求沿等 高线进行,整地时种植穴按“品”字形配置,同时每穴撒一层4.5cm厚的枯枝 落叶和有机肥,减少水分的地下渗漏,提高保水能力,增加地温;

步骤(2),植苗方式及时间:对于步骤(1)整好的地检查验收,合格后,选 择阴雨天气再进行植苗;植苗时,首先修整伤根,修整伤根后,要浸入泥浆中4 分钟,植苗选择在早春3月中旬,按“三填、二踩、一提苗”的方法,同时需浇 足定根水;

步骤(3),施肥:植苗前,施足底肥,按15kg/株农家肥作为基肥施足,待 移栽苗成活后,按3.3kg/亩尿素作为提苗肥供施;

步骤(4),补植补造:对成活率在85%以下的小班,在当年冬季及时进行补 植。

本实施例移栽成活率达99.5%,应用石漠化治理具有明显的效果,治理区植 被覆盖度提高6.3%,土壤侵蚀模数降低15.5%,石漠化面积比例降低1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 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 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 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