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不限速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工程技术

不限速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工程技术

摘要

这项技术是属轮轨铁路运输技术建设领域,须要解决问题及技术特征、用途如下:一.铁路路基G用钢筋水泥捣制而成的桥式路基,下面有根状路基申入地下硬质层。路桥两侧上面各有一根副轨道架C,在架上各装有一条副铁轨A,能解决路基的安全性,也是这个昆仑型铁路运输系统中的多种重要功能配套技术的基础。二.把每个车轮轴头都加长,并在头的端部各加装上一个能自转的副车轮B,这个副车轮B同副轨道A相配组成一个列车永不脱轨的技术效果。三.把两条主铁轨头E面侧切一定角度、相接,底面还是齐头。两条副轨F从上面向下斜切一定角度,而底面还是齐头。解决了轮轨之间的冲击破圾及时也降底了噪音。四.把刹车磨擦片D的力加在两侧的付轨道A侧面上,解决了刹车时永远不产生擦轮的技术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3268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1-12-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坤亚;

    申请/专利号CN01113989.7

  • 发明设计人 张坤亚;

    申请日2001-05-25

  • 分类号B61B13/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13001 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五老街千台一路9号(91栋)二单元303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4:06: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7-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1B13/00 授权公告日:20110831 终止日期:20140525 申请日:200105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8-31

    授权

    授权

  • 2001-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1-12-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这项不限速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是一项世界首创,具有跨越性发展的科技创新工程,它完全克服应用了一百多年历史的铁路运输技术在发展中出现的已知不可跨越的多顶难题障碍,为今后的铁路运输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一个进步无限的广阔发展空间,具备向音速冲击的条件及能力。

一、名称:不限速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工程技术。

二、这项发明是属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建设领域。

三、这项发明是世界首创的科技创新工程,主要是解决电器化铁路运输技术在发展中出现的多项已知的不可跨越的难点障碍,这些障碍极大的限制了铁路运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实现电器化铁路运输在技术上有一个突破性,跨越性的发展目标,我用了长达20年的时间,断续观察研究后设计出了以下多项技术发明,完全解决了限制电器化铁路运输技术在发展中的多项已知的障碍,并将设计的发明技术进行有机的配合,组成了一套完整的、简单而易行的世界首创超高速的铁路运输技术。发明人认为,这项技术如能得到开发利用,将对电器化铁路运输事业在建设上能起到一个方向性的引导作用,技术上是一个突破性的进步,效果将是一个飞越性的发展,使中国电器化铁路运输技术,领先与世界前列,率先进入到一个铁路运输技术发展新的起点,并将在国家建设地位中,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内容请看本说明书的第五条。

四、发明的目的是想能完全彻底的克服在电器化铁路建设发展中出现的多项不可跨越的难题障碍,为中国在电器化铁路运输技术领域里创造出一个领先世界的地位,为中国人民争气,为中国争光。

五、为了清楚完整写明电气化铁路运输系统的设计构思,我将从头逐步的按着一定顺序祥尽撰写。

1.这项不限速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技术的具体实施前,首先要统一所有铁路运输车的车轮直径。(注:原有所用的铁路运输车在底速运行时不受本工程影响)

2.为了实现高速运输的特点,列车起动首先就是一个障碍,对每小时几公里而言,列车一起动就达全速。要是对时速在600公里以上速度来说,要达到全速至少须要10分钟左右,这样在起动时间里,就要少走近百公里,问题出在轮轨之间磨擦力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沙,再就是把列车起动位置设在靠近破降的位置上,只要列车一起动,能在数秒钟内全部进入坡降区,利用一定的坡降位差,列车就能在几十秒内达到全速的创新发明。

3.解决原来的浮动式路基的不稳定、不安全性,如;路基被水侵就会变软,青藏的冻土带受到气温影响,冻层蝠化,路基就滑掉了,在沙漠建铁路就更难,一个是沙松软,一个是风沙埋路是不可必免的。给维护造成了相当大困难,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路基G我是用钢筋水泥捣制而成的桥式路基G。下面带很长的根状基础,申入地下硬土中,路桥上面两侧各设一根付轨道架C,在架上各按装一条付轨道A,架的延长部分就做为电器化铁路的架线杆来用。以上构造是一个铁路桥式路基G的整体构成的发明,这项技术的发明,实现了在软土层,青藏的冻土带及在沙漠上都能建成有很高质量,高安全系数的高速铁路,这种路基不必用砧木,碎石等,能在日温差大,多雨地区,坡降大的路段上都不能对路基产生影响,同时为提速打下可靠的基础。也是这项技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4、每个车轮轴头都加长,并在轴头端部各加装一个能自转的付车轮B,这个付车轮B与路基两侧的付轨道A相配,就构成一项重要的技术组合的创新发明,因此就确保了列车运行的安全,并实现永不脱轨的梦想。

5、铁轨的连接是改变原来的顶头连接为在主轨道头的面E,带一定角度的侧切的切线式铁道E连接的创新发明。道底面还是齐头。付轨道从上向下带角度斜切过道项F,铁道底面还是齐头的。这样解决了轮轨之间冲击破坏,同时也消除了噪音。

6、对刹车系统也做了创新性技术发明,把刹车磨擦片D,加在路基两侧的付轨道A侧面上,因此解决了不可必免的刹车就擦轮的危险状态,因此又创造了一项刹车永不擦轮的技术成果。

六、这项昆仑型铁路运输系统的技术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了第五条中的第1条的车轮直径的统一。第2条坡降提速的发明。第3条设计的永久性的固定路基G的创新发明。第4条的车轮永不脱轨的技术创新发明。第5条的铁轨切线连接新型设计。第6条的刹车永不擦轮的创新发明。因此这项昆仑型不限速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的发明,就已完全具备了向音速冲击的条件及能力。只要是在整个铁路运输系统中的每个环节,结构上设计合理,每个部位的结构设计上有足够的强度,每个零件的质量上都能满足高速运行的条件的前题下,这项昆仑型电器化铁路运输系统技术,一定是一项具有速度无限高的发展前景。自认为这项昆仑型电器化铁路运输系统技术有很高的研究发展价值及实用价值。同国外的磁悬浮列车相比,在造价上相对底得多,从能耗上比,也比磁悬浮列车底的多,从应用的范围上,从运输能力上都可以说比磁悬浮列车优越的多,从速度上比,还可能比磁悬浮列车要快,在运输噪音上要比磁悬浮列车要高一些,但要比原有运输技术,噪音要底得多。在根据当前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规模来看,所需要的建设资金的储备情况方面看,同上海的磁悬浮列车的建造每公里就须近3个亿人民币来横量可以认为有些不相适应。根据这么多方面的比对。我认为发展不限速的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

七、附图1.为不限速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工程技术原理的组成及各项技术相互配合的示意图。

八、我认为实现发明最好方式如下:

1、按着所需要的运行速度,从新对铁路及列车在造型结构上,在各部位部件的结构强度上进行准确设计计算,才能制造出适应高速、高效、高安全性能的轮轨铁路运输系统,也是最理想效果。

2、如果采用现有的铁路及列车,应由国家主管部门组织一个专家组,对现有的铁路及列车所有部分的结构,部件强度从头一项一项的去鉴定、确认。一切在具备了高速运行的条件后,才能应用到系统中去,保正安全运行。

3、因这项新的技术工程对原有的运输车没有影响,所以可以每项逐步进行改造,最终能全线实现高速、高效运输目地。

九、本项技术开发有几点注意事项如下:

1.本项不限速电器化轮轨铁路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是一种列车超高速运行的技术设计,所以在高速铁路干线上,两侧应设有护栏保护。

2、铁路干线不得有交叉路口:应设空架交叉干线。

3、弯路地区不得设有叉道口,弯路半径应根据设计时速而定,不宜过小,在弯路上,两根铁轨的垂直应差要考虑到原来的底速列车运行,一般不得大于200mm为宜,高速位差应在450-480mm为宜。

4、叉道口要设在平直路段上,不得有坡降。

5、列车要在进入道叉口前,必须把车速降到安全速度以下,方可进入叉道。

6、叉道口处不得刹车,叉道口前应有警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