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彭泽贝母炮制工艺及其胶囊的制备方法

彭泽贝母炮制工艺及其胶囊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彭泽贝母炮制工艺及其胶囊的制作方法,彭泽贝母鲜药材经热风循环或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方法制得标准药材,用药材经粉碎后加乙醇回流或渗漉提取,药渣再经水蒸煮,合并二种液体进行浓缩,喷雾干燥,再加适量辅料制成胶囊剂。该药为贝母类药材的一个新品种,有效力成份含量高,疗效显著,极具开发应用推广价值,具清肺化痰,止渴、散洁功能,生产、携带、使用方便,广泛适用于现代中药企业。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4562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3-1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中医学院;

    申请/专利号CN03118806.0

  • 发明设计人 曹岚;刘红宁;范崔生;

    申请日2003-03-19

  • 分类号A61K35/78;A61K9/48;A61P11/14;A61P11/10;A61P43/00;

  • 代理机构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刘凌峰

  • 地址 330006 江西省南昌市阳阳路56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5:01: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9-0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67 授权公告日:20071128 申请日:20030319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11-28

    授权

    授权

  • 2006-0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3-11-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含有新药种彭泽贝母干燥鳞茎的药物及其中成药胶囊剂的制作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彭泽贝母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彭泽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植物(Fritillaria monantha Migo)在江西的新分布,为贝母类药材的一个新品种,在产地作为川贝母使用,其药用部位为干燥鳞茎,在《江西中药》(1959年版)中有记载。常野生于海拔200~800m山地,以江西北部的彭泽、湖口、都昌、九江、瑞昌、修水等县为分布中心,以彭泽县产量大,习称“彭泽贝母”、“江西贝母”、“赣贝”。

彭泽贝母的原植物形态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40~75cm,粗壮。鳞茎卵球形,直径0.7~2.5cm,外鳞叶2~(3)枚,肥厚。叶7~18枚,3~5枚轮生、对生或散在,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9~12cm,宽0.5~2cm。花1~4朵,顶生,俯垂,外面淡紫色、淡黄色或黄白色,略具紫色斑点,内面具紫红色方格班点或网纹,叶状苞片3~5枚,先端卷曲;花梗长2~4.5cm;外3枚花被片近矩圆形,长4~4.5cm,宽1.5~1.7cm,先端渐狭,内3枚花被片倒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5~5.2cm,宽2.2~2.5cm,先端渐狭略圆,蜜腺窝在背面突起成直角,较狭小细长,雄蕊长约为花被片长的2/3,花丝秃净无小乳突,花药近基着,长7~12mm,子房长约1.3cm,花柱长约2.3cm,柱头3裂,裂片长约5mm。蒴果长2~2.5cm,宽2.5~3cm,棱上的翅长约8~9mm。

彭泽贝母的药材性状为:鳞茎呈卵球形、长球形或圆锥形,直径0.7~2cm,高0.8~1.8cm。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或1大抱1小,顶端钝圆或尖,开口,内常见1~3枚小鳞叶及干燥残基;基部平整或歪斜,有残留须根。质硬而脆,富粉性。气微,味苦。

彭泽贝母性寒,味苦,具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开郁散结的功效。在江西民间作为贝母使用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解放前就已形成了商品药材,其质量与药效优于某些贝母类药材,并于1980年彭泽县由野生变为家种获得成功,是江西的特产中药材之一。我们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彭泽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和其中的主成分浙贝甲素(peimine)、浙贝乙素(peiminine)都高于浙贝母、湖北贝母和安徽贝母,其镇咳、祛痰作用显著,是我国贝母属植物中极具开发价值的优质贝母品种。

然而到目前为止,彭泽贝母仅在江西部分地区作为贝母药材流通,尚无相应的制剂,无法为临床提供携带、服用、贮藏方便的制剂。我们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对彭泽贝母进行系统研究,形成新的制剂,为临床服务,造福百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彭泽贝母药材及其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满足医疗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

一、彭泽贝母药材的制备方法

5月下旬地上部分枯萎后,除去枯茎叶,挖取3~4年生的鳞茎,洗去泥沙,拣去黄褐色、黑色的病粒以及采挖过程中受伤的鳞茎,用淘米水或石灰水洗净,沥去水份,即为鲜彭泽贝母药材;再用热风循环(60~70℃)或低温真空干燥等方法干燥,即为彭泽贝母药材,比传统方法(用木炭火烘焙至干,然后用硫磺熏后再晒干)在外观颜色、有效成分的含量上有明显区别。

二、彭泽贝母胶囊的配方组成

鲜彭泽贝母3700~12000g或彭泽贝母3000~9000g

辅料适量,共制成1000颗。

其最佳配方是:

鲜彭泽贝母7500g或彭泽贝母6000g

辅料适量,共制成1000颗。

三、彭泽贝母胶囊制备工艺

工艺一将彭泽贝母药材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将彭泽贝母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辅料,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

工艺二将彭泽贝母药材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将彭泽贝母粉碎成粗粉,加60%~95%乙醇浸渍,加热回流或渗漉提取,醇提液回收乙醇后的醇提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回收乙醇后的醇提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25(55~6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30(55~60℃)稠膏备用。取上述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取上述稠膏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

工艺三取鲜彭泽贝母,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将鲜彭泽贝母捣碎,加60%~95%乙醇浸渍,加热回流或渗漉提取,醇提液回收乙醇后的醇提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回收乙醇后的醇提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25(55~6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30(55~60℃)稠膏备用。取上述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取上述稠膏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

四、通过工艺一、二、三制得为胶囊。

工艺一中彭泽贝母粉碎成细粉,通常为粉碎成过80~160目的细粉,最佳是超微粉碎成200~300目的细粉。

工艺二中彭泽贝母粉碎成粗粉,一般粉碎成过10~40目的粗粉,最好粉碎成过20目的粗粉。

工艺二、三中加热回流提取条件为:以60%~95%乙醇为溶剂,加热回流2~3次,每次1~4小时,加溶剂量第一次为药量的4~16倍量,第二、三次为药量的4~10倍量;最佳为:以95%乙醇为溶剂,加溶剂量为药量的6~8倍量,加热回流2次,每次2小时。

工艺二、三中水煎煮条件为:煎煮2~3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量的6~12倍量,第二、三次加水量为药量的4~10倍量,每次1~3小时;最佳为:提取2次,第一次加水量为药量的10倍量,第二次加水量为药量的8倍量,每次2小时。

工艺二、三中浓缩液的相对密度为1.05~1.25(55~60℃),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00~200℃,出风温度50~150℃;最佳相对密度为1.08(60℃),进风温度为150℃,出风温度为100℃。

工艺二、三中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10~1.30(55~60℃),最佳为相对密度1.20(60℃)。

工艺二、三中渗漉提取条件为:以60%~95%乙醇为溶剂,浸渍12~48小时,收集药量的4~12倍量的渗漉液。最佳为以95%乙醇为溶剂,浸渍48小时,收集药量的8~10倍量的渗漉液。

工艺中所加辅料可以是微粉硅胶、淀粉、糊精等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为了能够很好地控制彭泽贝母胶囊的质量标准,我们对其所含的生物碱以贝母素甲、贝母素乙为对照品进行了薄层鉴别;对其重金属和砷盐进行了限量,规定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在含量测定上对彭泽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进行了定量。

                         具体实施方式

该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是:取鲜彭泽贝母,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将鲜彭泽贝母捣碎,加60%~95%乙醇浸渍,加热回流或渗漉提取,醇提液回收乙醇后的醇提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回收乙醇后的醇提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05~1.25(55~60℃)的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备用/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0~1.30(55~60℃)稠膏备用。取上述干膏粉加适量辅料混匀,装胶囊/取上述稠膏与适量辅料混匀制粒干燥装胶囊,质检,包装,即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