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绝缘体上硅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的快速表征方法

一种绝缘体上硅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的快速表征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体上硅(SOI)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的快速表征方法,更明确地说是涉及一种用汞探针测试系统表征SOI材料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的方法,属于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该方法采用汞探针测试系统,通过比对腐蚀顶层硅前后电容-电压曲线的方法,表征薄膜以及超薄SOI(Silicon-On-Insulator:绝缘体上的硅)材料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该表征方法针对顶层硅厚度1μm以内的SOI圆片,具有简便易行、测试过程迅速等优点,可以作为SOI材料规模化生产的在线表征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7342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510029225.0

  • 发明设计人 孙佳胤;王曦;陈静;张恩霞;

    申请日2005-08-31

  • 分类号G01R31/26(20060101);G01R2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1002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潘振甦

  • 地址 200050 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865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6:59: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0-3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R31/26 授权公告日:20071219 终止日期:20120831 申请日:200508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07-12-19

    授权

    授权

  • 2006-04-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6-02-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体上硅(SOI)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的快速表征方法,更明确地说是涉及一种用汞探针测试系统表征SOI材料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的方法,属于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领域。

背景技术

绝缘体上的硅(SOI)材料以其独特的体硅-绝缘层-单晶硅薄膜的多层复合结构,已经成为硅技术领域内至关重要的部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SOI电路具有高速,低功率,抗辐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便携式通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背景,基于SOI的微机电系统,射频电子系统等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SOI技术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硅集成电路技术,倍受人们重视(J.P.Colige,Silicon on Insulator Technology,Material to VLSI,Kulwer Academic Publication 1991)。

但是,由于SOI材料是由两种不同的物质——硅和绝缘层(通常是二氧化硅)组成,并且存在两个Si/SiO2界面,是多层异质结构,而不是传统的体材料,很多用于传统体硅以及其他半导体材料的表征方法,不再适用于SOI材料。电容-电压(C-V)法是SOI材料的传统表征手段之一,可以很方便的表征出SOI材料的埋层氧化物(BOX)电荷密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广泛的应用于SOI材料的表征领域。(F.T.Brady,S.S.Li,D.E.Burk and W.A.Krull,“Determination of Fixed Oxide Charge and Interface Trap Densities forBuried Oxide Layers Formed by Oxygen Implantation,”Appl.Phys.Lett.52(11)14 March 1988.)但是,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对于薄型和超薄型顶层硅SOI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传统的C-V表征模型是将顶层硅看作是无限厚的(Kiyoko Nagai,Toshihiro Sekigawa and Yutaka Hayashi,“Capacitance-VoltageCharacteristics of Semi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SIS)Structure”,Solid-State Electronics,Vol.28,No.8,pp.789-798,1985.),这样的模型显然不适用于薄膜,特别是超薄SOI材料。近些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新的方法,例如栅二极管法,表面光电压法,赝晶体管法以及SOI-MOS器件法等。但是这些方法中,或物理模型复杂,或表征工艺繁琐,达不到便捷、可靠的要求。因此,要想表征BOX的电荷密度,还需要发明一种新的针对薄膜以及超薄SOI材料的快捷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体上硅(SOI)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的快速表征方法,更明确地说本发明是用汞探针测试系统表征SOI材料的埋层氧化物电荷密度的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汞探针C-V测试系统,通过考察顶层硅被腐蚀前后C-V曲线的变化,来表征薄膜以及超薄SOI材料的BOX电荷密度。图1为该方法的示意图。首先用汞探针测试SOI材料的初始C-V曲线(图1.a),然后用选择性腐蚀液把顶层硅腐蚀掉,露出BOX层。再用汞探针测试腐蚀后材料的C-V曲线(图1.b)。图2所示为腐蚀前后的两条C-V曲线。

对于传统的C-V模型,SIS(Semi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半导体-绝缘体-半导体)结构模型的高频电容可以表示为:

>>C>=>>>C>OX>>>1>+>>>C>OX>>>C>>S>1>>>>+>>>C>OX>>>C>>S>2>>>>>>->->->>(>1>)>>>s>

>>V>=>->>ψ>>S>1>>>+>>ψ>>S>2>>>+>>>->>Q>>S>1>>>->>Q>>S>2>>>>>C>OX>>>+>>W>12>>+>>W>MS>>->->->>(>2>)>>>s>

其中Cox是BOX电容,Cs1,Cs2分别是BOX与顶层硅的界面电容,以及BOX与衬底硅之间的界面电容,ψs1、ψs2分别是顶层硅和衬底硅的能带弯曲势,Qs1、Qs2分别是BOX与顶层硅界面上的氧化物固定电荷密度,以及BOX与衬底硅界面间的氧化物固定电荷密度,WMS、W12分别是金属-半导体,顶层硅-衬底硅的功函数差。对于SIMOX样品的BOX上下的硅来说,W12可以近似看作零。氧化物电荷主要有三种:固定电荷,陷阱电荷和可动电荷。测量中采用0.5伏/秒以下的电压扫描步长(即频率),以抑制回滞现象的产生。这样得到的曲线,正向和反向扫描基本重合,也就是说,BOX中没有明显的可动电荷存在。固定电荷和陷阱电荷通常存在于BOX的上、下界面处。(参见E.H.Nicollian and J.R.Brews,MOS Physics and Technology,Wiley,New York(1982))

然而对于薄膜和超薄SOI材料,必须另行考虑。首先,根据MOS电容理论,由于硅耗尽引起的高频表面电容,主要存在于硅衬底和氧化物的界面处。这一理论模型将硅视作足够厚的,电荷才可以储存在硅/氧化物界面以及反型层中。而在实际的实验中,顶层硅只有260nm厚,远小于1μm的最大耗尽层宽度。在反向偏压下整个顶层硅全部处于耗尽状态,也就是说,传统理论模型中的本征层和反型层之间的界面不存在了。于是,在SIS模型中存在于BOX上界面的电容Cs1就不存在了。

并且,在SIS模型中,由于顶层硅能带的弯曲,导致顶层硅的上界面(汞/顶层硅)和下界面(顶层硅/BOX)的势是不同的(ψs1)。这就在顶层硅内部产生了一个自建电场(VTS),其方向总是与C-V的电压方向相反。

所以,对于薄膜SOI结构,电容-电压(CSIS-VSIS)关系应表示为:

>>>C>SIS>>=>>>C>OX>>>1>+>>>C>OX>>>C>>S>2>>>>>>->->->>(>3>)>>>s>

>>>V>SIS>>=>>V>TS>>+>>ψ>>S>2>>>+>>>->>Q>>S>1>>>->>Q>>S>2>>>>>C>OX>>>+>>W>MS>>->->->>(>4>)>>>s>

这里的VTS表示的是顶层硅两个界面的电势差,由衬底和BOX层的表面势决定。顶层硅被腐蚀后,使BOX同顶层硅的界面消失,所以,此时的电容-电压(CMOS-VMOS)曲线就可以用传统的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来分析:

>>>C>MOS>>=>>>C>OX>>>1>+>>>C>OX>>>C>>S>2>>>>>>->->->>(>5>)>>>s>

>>>V>MOS>>=>>ψ>>S>2>>>+>>>->>Q>>S>2>>>>>C>OX>>>+>>W>MS>>->->->>(>6>)>>>s>

在图2所示曲线中,可计算出MOS结构的平带电压VFB,MOS

>>>V>>FB>,>MOS>>>=>>>->>Q>>S>2>>>>>C>OX>>>->->->>(>7>)>>>s>

通过上式可以计算出BOX下界面(BOX/衬底)的固定电荷密度QS2

考察SIS和MOS曲线的横向漂移,可以由此计算出BOX上界面的电荷密度。当CMOS=CSISs2|MOS=ψs2|SIS)

>>>V>SIS>>->>V>MOS>>=>>V>TS>>->>>Q>>S>1>>>>C>OX>>>->->->>(>8>)>>>s>

显然,如果可以确切地知道VTS,则可以计算出上界面电荷密度QS1。以p型为例,外加电压足够大的时候,顶层硅或积累(正电压),或反型(负电压),则由此不难推断,必然在某一电压下,顶层硅能带会恰好处于平带情况(VTS=0)。当外加电压大于这一电压时,衬底耗尽而顶层硅积累;反之亦然。顶层硅的能带弯曲和C-V扫描电压以及上界面固定电荷密度有关。所以当VTS=0时,VSIS=-QS1/q。我们定义此时的电压为SIS结构的平带电压(VFB,SIS),此时的电容为SIS结构的平带电容(CFB,SIS)。根据(8)式,当VTS=0,VSIS=-QS1/q时,相应的VMOS=0。

>>>C>>FB>,>SIS>>>=>>C>MOS>>>|>>(>>V>MOS>>=>0>)>>>->->->>(>9>)>>>s>

>>>V>>FB>,>SIS>>>=>->>>Q>>S>1>>>>C>OX>>>->->->>(>10>)>>>s>

首先根据(9)式在MOS曲线上确定CFB,SIS的值,然后再从图2的SIS曲线上求得VFB,SIS。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10)式得到上界面固定电荷密度:

QS1=-COX·VFB,SIS                                           (11)

至此,由公式 >>>V>>FB>,>MOS>>>=>>>->>Q>>S>2>>>>>C>OX>>>>s>和QS1=-COX·VFB,SIS分别表征出了BOX上、下界面的电荷密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快速表征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表征步骤是:

(1)用汞探针C-V测试系统测量绝缘体上硅材料的C-V曲线;

(2)腐蚀除去绝缘体上硅材料的顶层硅;

(3)经步骤(2)腐蚀后的材料再次放入步骤(1)所用的C-V测试系统中测出C-V曲线;

(4)在两条C-V曲线上,利用公式 >>>V>>FB>,>MOS>>>=>>>->>Q>>S>2>>>>>C>OX>>>>s>和QS1=-COX·VFB,SIS计算出埋层氧化物的电荷密度,式中VFBMOS为MOS结构的平带电压,QS2埋层氧化物与衬底间的电荷密度;COX为埋层氧化物电容;QS1埋层氧化物与顶层硅间的电荷密度;VFBSIS为SIS结构的平带电压;

(5)两次C-V测试所用的设备均为SSM495或者其它带有汞探针的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

(6)所述的顶层硅厚度1μm以内;

(7)腐蚀除去顶层硅所采用的腐蚀溶液为KOH、TMAH或者其他可以对硅与二氧化硅选择性腐蚀的溶液配方。

本方法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工艺,甚至不需要光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一表征方法的建立,对于目前开展的SOI材料的在线表征技术研究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汞探针测试系统表征SOI材料BOX电荷密度示意图,(a)留有顶层硅的SIS结构;(b)腐蚀顶层硅后的MOS结构。

图2是MOS和SIS结构的C-V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1:(参阅图1、2)

1)取p型SIMOX-SOI样品置于SSM495汞探针半导体参数测试系统中,测得C-V曲线(图2中的SIS曲线)

2)采用50℃、33%KOH溶液腐蚀该SOI材料,把顶层硅腐蚀除去。

3)把腐蚀后的样品再次放到SSM495中,测得第二条C-V曲线(图2中MOS曲线)。

4)在图2中,依公式(7)可计算出MOS曲线的平带电压-0.148V,SIS曲线平带电压-1.30V,利用 >>>V>>FB>,>MOS>>>=>>>->>Q>>S>2>>>>>C>OX>>>,>>V>>FB>,>SIS>>>=>->>>Q>>S>1>>>>C>OX>>>>s>得出BOX上界面(顶层硅/BOX)电荷密度为1.8×1011cm-2,下界面(BOX/衬底)电荷密度2.1×1010cm-2。得到本方法的全部表征结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