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钽酸锶铋-钛酸锶钡异质介电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一种钽酸锶铋-钛酸锶钡异质介电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摘要

一种SBT-BST异质介电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材料以Si片作衬底,由多层衬底电极和沉积在其上的多层膜组成,多层衬底电极由Si片和依次沉积在Si片的表面上的SiO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9331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610116873.4

  • 发明设计人 杨平雄;

    申请日2006-09-29

  • 分类号H01L29/51;H01L29/78;H01L21/28;H01L21/31;H01L21/336;

  • 代理机构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程宗德

  • 地址 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21: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1-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L29/51 授权公告日:20100113 终止日期:20130929 申请日:2006092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1-13

    授权

    授权

  • 2007-05-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3-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钽酸锶铋-钛酸锶钡异质介电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即涉及一种SBT-BST异质介电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属微电子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集成电路技术的核心元件-MOS管,已遵循摩尔定律持续发展了四十多年。使用二氧化硅作为MOS管栅极介电层的技术已经历了七个逻辑制程世代。然而,随着MOS管的体积缩小,栅极介电层也变得越来越薄,其厚度已经逐渐达到整个源-漏通道长度的1/45,仅仅只有几个纳米,即几个原子层厚度。这种纳米技术的水准是对栅极设计提出的挑战:将栅极介电层的厚度向下延伸至原子层厚度的量级。栅极介电层变薄,其绝缘品质会降低,漏电流会增大,导致作为开关的MOS管不能完全关断。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寻求合适的材料以减少漏电,将成为集成电路技术进化史上最令人关注的技术研发方向。

二氧化硅的缺点在于持续变薄使控制MOS管的漏电流指标变得困难。对一种材料而言,k是介电常数,是衡量该材料储存电荷能力大小的度量。高k指高介电常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储存电荷的能力,好比海绵能吸收很多水分,毛巾吸收得少些,而玻璃则几乎不吸收。空气是此常数的一个参考点,其k值为1。二氧化硅的k值为3.9。高k材料,如HfO2,ZrO2,TiO2及强介电材料的k值大于3.9,这是一种较厚的、在未来几年内极有可能取代现今的二氧化硅的材料。栅极介电层的k值与MOS管的效能有直接关系:k值越高,MOS管的栅极电容也越大,使得作为开关的MOS管能正确地在“开”与“关”两种状态之间互相转换,同时在“关”状态时流过MOS管的电流微小,而在“开”状态时流过MOS管的电流巨大;k值越小,漏电流越大,芯片功耗越大,MOS管和芯片的温度越高,使MOS管和芯片的性能受到影响。一种降低MOS管温度的方法是使用高k栅极介电层来控制MOS管的栅极漏电流。由于高k栅极介电层的厚度可以数倍于二氧化硅栅极介电层的厚度,能降低栅极漏电流达100倍,从而达到降低MOS管温度的效果。

强介电质材料的一个特性是高k介电常数,k值高达几千。强介电质材料是真正意义上的高k材料。用它来取代SiO2,是增大MOS管栅极电容量、减小MOS管的宽长比的有效途径。在诸多强介电材料中,钛酸锶钡(BST)被视为最适合取代SiO2的材料。BST材料的缺点是BST材料容易疲劳,即老化,用BST材料作栅极介电层,会极大地影响MOS管和芯片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SBT-BST异质介电材料。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材料以Si片作衬底,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由多层衬底电极和沉积在其上的多层膜组成,多层衬底电极由Si片和依次沉积在Si片的表面上的SiO2、Ti和Pt薄膜组成,多层膜由N个周期的SBT和BST的薄膜交替叠合而成,其中N为3~100。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推出一种合成SBT-BST异质介电材料的方法。利用结构与BST相似的、不会疲劳的钽酸锶铋(SBT)与BST相结合,构成SBT-BST异质介电材料。为使上述的技术问题得到解决,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在较低的温度下,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激光蒸发(PLD)技术合成SBT-BST异质介电材料,并将该合成的材料沉积在Pt/Ti/SiO2/Si多层衬底电极上。该方法的优点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合成强介电材料,SBT-BST异质介电材料,使该介电材料能与IC工艺兼容和适于作MOS管的栅极介电层。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SBT-BST异质介电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第一步 制备Pt/Ti/SiO2/Si多层衬底电极

先在Si衬底上用集成电路工艺热氧化一层SiO2层,经半导体清洗工艺后送入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仪预真空室,在真空度和温度分别为2×10-6Pa和室温下,用电子束蒸发Ti靶,Ti的纯度为99.9%,在SiO2层上生长Ti层,Ti层的厚度为5~25nm,再用电子束蒸发Pt靶,Pt的纯度为99.99%,在Ti层上生长Pt电极,Pt电极的厚度为50~100nm,在制备过程中,膜层的厚度由石英晶体振荡监测控制,并利用RHEED进行实时观察,膜层沉积速率1~3/sec,得Pt/Ti/SiO2/Si多层衬底电极;

第二步 制备SBT靶和BST靶

分别取原料SrCO3、Bi2O3、Ta2O5和BaCO3、SrCO3、TiO2粉末,按化学剂量比混合,原料的颗粒度<2μm,湿法球磨搅拌至混合充分均匀,烘干、研碎,900~1000℃下预烧,压模成直径为3cm的圆盘,1200~1400℃下烧结,得SrBi2Ta2O9靶和BaxSr1-xTiO3靶,其中,0.1≤x≤0.9;

第三步 制备N周期的SBT/BST异质介电材料多层膜

本步骤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激光蒸发系统中施行,第二步制备的SBT靶和BST靶分别安装在高真空靶室内的两个靶子位上,由转速可调的电机驱动旋转,把第一步制备Pt/Ti/SiO2/Si多层衬底电极安装在高真空靶室内的可加热的衬底位上,该衬底电极在由计算机控制的电机的驱动下在二维平面内扫描,该衬底电极与靶子之间的距离为2~15cm可调,该衬底电极和靶子之间靠近该衬底电极处有直径为3~15cm的辉光放电环,沉积SBT或BST前,将该衬底电极加热至25~300℃,在该辉光放电环上加上100~700V的电压,沉积SBT或BST时,机械泵和分子泵两级抽气先把该高真空靶室内的真空度提高至10-9Torr,再向该高真空靶室通入纯氧保护气体,其流量由流量监测器控制,工作气体压力为5~100Pa,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聚焦后轮流按时入射在可旋转的该靶子上,该靶子受激光照射的时间为5~300s,SBT和BST依次沉积在Pt/Ti/SiO2/Si多层衬底电极的表面上,SBT和BST依次沉积的过程继续进行N-1次,其中N为3~100,得SBT-BST异质介电材料多层膜;

第四步 退火,得成品

将第三步制得的多层膜,在400~650℃温度和氧气环境下,退火10~150min,得成品,SBT-BST异质介电材料。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推出一种用SBT-BST异质介电材料作以MOS管为有源器件的IC的籿底的方法。为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该方法其特征在于,以SBT-BST异质介电材料作籿底,用标准的IC工艺在籿底的SBT-BST异质介电材料多层膜上制备IC的有源器件MOS管。该方法有制备工艺与标准的IC工艺兼容,设备投资低,制成的IC产品品质高、性能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1、本发明的异质介电材料的特性随结构参数可调。由于该异质介电材料具有铁电性、介电性等独特性能,特别适于作高频电容、高容量存储器、高性能声学器件等的原材料。通过改变异质介电材料的厚度,成份,周期数等来实现其性能的改变,用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器件对材料的要求。

2、本发明利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激光沉积SBT-BST异质介电材料,合成温度低,能与标准的IC工艺兼容,使该材料成为一种制备集成电路的新材料。

3、用SBT-BST异质介电材料作籿底和以MOS管为有源器件的IC品质高、性能好:所述的IC中的每一个MOS管,其栅极介电层均为高k值的SBT-BST异质介电材料,高k栅极介电层的厚度厚,栅极漏电流小,功耗低,工作温度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SBT-BST异质介电材料之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Si片,2是SiO2薄膜,3是Pt薄膜,4是Pt电极,5是SBT薄膜,6是BST薄膜,N=3。

                     具体实施方式

所有的实施例都按照发明内容中的SBT-BST异质介电材料的合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实施例1:

除了以下不同外,其余均与发明内容中的SBT-BST异质介电材料的合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相同。

在第一步中,Ti层的厚度为5nm,Pt电极的厚度为50nm,膜层沉积速率1/sec;在第二步中,900℃下预烧,1200℃下烧结,x=0.1;在第三步中,激光器的型号为Lambda Physik LPX220icc,脉冲频率为5Hz,通过一焦距为45cm的透镜将入射激光按时分别聚焦到SBT或BST靶上,该衬底电极与靶子之间的距离为2cm,该衬底电极和靶子之间靠近该衬底电极处有直径为3cm的辉光放电环,将该衬底电极在25℃,在该辉光放电环上加上100V的电压,工作气体压力为5Pa,该靶子受激光照射的时间为5s,SBT和BST薄膜依次沉积的过程继续进行2次,其中N为3;在第四步中,在400℃温度下,退火10min。

实施例2:

除了以下不同外,其余均与发明内容中的SBT-BST异质介电材料的合成方法的操作步骤相同。

在第一步中,Ti层的厚度为15nm,Pt电极的厚度为75nm,膜层沉积速率2/sec;在第二步中,950℃下预烧,1300℃下烧结,x=0.5;在第三步中,激光器的型号为Lambda Physik LPX220icc,脉冲频率为10Hz,通过一焦距为45cm的透镜将入射激光按时分别聚焦到SBT或BST靶上,该衬底电极与靶子之间的距离为10cm,该衬底电极和靶子之间靠近该衬底电极处有直径为9cm的辉光放电环,将该衬底电极加热至160℃,在该辉光放电环上加上400V的电压,工作气体压力为55Pa,该靶子受激光照射的时间为155s,SBT和BST薄膜依次沉积的过程继续进行49次,其中N为50;在第四步中,在525℃温度下,退火80min。

实施例3:

除了以下不同外,其余均与发明内容中的SBT-BST异质介电材料的合成方法的操作步骤相同。

在第一步中,Ti层的厚度为25nm,Pt电极的厚度为100nm,膜层沉积速率3/sec;在第二步中,1000℃下预烧,1400℃下烧结,x=0.9;在第三步中,激光器的型号为Lambda Physik LPX220icc,脉冲频率为15Hz,通过一焦距为45cm的透镜将入射激光按时分别聚焦到SBT或BST靶上,该衬底电极与靶子之间的距离为15cm,该衬底电极和靶子之间靠近该衬底电极处有直径为15cm的辉光放电环,将该衬底电极加热至300℃,在该辉光放电环上加上700V的电压,工作气体压力为100Pa,该靶子受激光照射的时间为300s,SBT和BST薄膜依次沉积的过程继续进行99次,其中N为100;在第四步中,在650℃温度下,退火150min。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