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美容粉、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美容粉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

美容粉、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美容粉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粉、其制备方法及包含本发明的美容粉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美容粉包括粉末和涂敷于其表面的基质层,其中该基质层包含纳米尺寸的脂质体和乳状液(NLE)以及薄层液晶。因此,本发明提供用NLE和薄层液晶涂敷的美容粉,所述美容粉不但由于属于NLE的活性成分的均匀释放而赋予美容化妆品与皮肤护理品相同的皮肤护理效果,而且由于薄层液晶中结合的束缚水而有助于获得具有高皮肤亲和性、低敏感性以及优异的皮肤柔软性和保湿效果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另外,本发明提供由于涂敷于粉末表面的基质层而对皮肤具有优异的适用性和粘附特性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143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LG生活健康;

    申请/专利号CN200480043946.0

  • 发明设计人 李千九;金庆燮;孙泓河;徐东晟;

    申请日2004-10-12

  • 分类号A61K8/97(20060101);A61K8/73(20060101);A61K8/65(20060101);A61K8/67(20060101);A61K8/60(20060101);A61K8/34(20060101);A61K8/37(20060101);A61K8/35(20060101);A61K8/44(20060101);A61K8/19(20060101);A61Q1/12(20060101);A61Q1/10(20060101);A61Q1/04(20060101);A61P17/1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5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朱梅;徐志明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8:54: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0-06-02

    授权

    授权

  • 2007-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美容粉、该美容粉的制备方法及包含该美容粉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过均匀地释放包含于纳米尺寸的脂质体和乳状液(下文,称为NLE)以及薄层液晶中的活性成分而具有皮肤护理效果的美容粉、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美容粉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

背景技术

因为它们易存在于水介质中,所以从食品到药品以及化妆品,所有使用脂质体或乳状液的产品,共同地在作为介质的水中发挥它们的用途,这在相关领域易于理解。

然而,不同于皮肤护理品,大部分美容化妆品不使用水作为介质。因此,很少在基于粉末的化妆产品,如眼影、胭脂、饼状粉底、粉饼和粉末状粉底;主要使用蜡和油的唇部化妆产品,如唇膏和唇彩;包含水但也用于固体型化妆品的防护和乳状液状粉底产品;以及眼部化妆产品,如睫毛膏、眉笔等中使用脂质体。因此,美容化妆品不能具有与皮肤护理品所具有的相同皮肤护理功能,如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以及通过积极使用脂质体的活性成分而实现的皮肤渗透或透皮吸收的加强。

如眼影、胭脂、液体状粉底、粉饼、粉末状粉底、饼状粉底等的常规化妆产品已采用表面处理方法,以改善粉末性能的缺点并实现其特有的性能。代表性的表面处理方法如下:硬脂酸锌处理、硅处理、基于氟的油处理、氨基酸处理、蜡处理、油成分处理和卵磷脂处理等。

用于美容化妆品的常规表面处理主要集中于其特有的粉末性能的改善,如耐汗性和耐水性、耐久性、对皮肤的粘附特性、使用适宜性等。因此,已认为在该方法中不可能赋予美容化妆品如皮肤护理品所具有的那些皮肤护理。

然而,已不断努力将脂质体混入美容化妆品中。韩国专利公开号90-8308公开了如何在将其中的水分蒸发后形成化妆品与粉末状脂质体的化妆品混合物。在此,将脂质体直接作为美容化妆品组合物的一部分混合。然而,由于阻碍脂质体直接接触皮肤,所以该方法对主要由固体物质组成的美容化妆品不是最终有利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包括粉末和涂覆于其上面的基质层、且该基质层包括纳米尺寸的脂质体和乳状液(NLE)及薄层液晶的美容粉。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上述美容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美容粉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

为实现这些方面,本发明提供包括粉末和涂覆于其上面的基质层的美容粉,该基质层包括纳米尺寸的脂质体和乳状液(NLE)及薄层液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美容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将自组装两性物质和皮肤活性物质的水分散溶液加入高级醇或脂肪酸和用热溶解的多羟基醇中制备分散溶液;在加热同时通过向分散溶液施加剪切力来制备涂渍溶液;通过在将粉末分散于涂渍溶液中后小心地加入金属盐溶液或通过在将金属盐溶液加入分散有粉末的水相后慢慢地加入涂渍溶液来涂敷将在粉末表面被吸收的基质层;以及放置一段时间直到涂敷的粉末沉落入沉积物并从其中除去上清液后,通过洗涤、过滤并干燥前一步骤中制备的涂敷粉末来获得用基质层涂敷的美容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方法中制备的美容粉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考虑时,参考下面详细的说明,对本发明的更完全的评价及其所具有的许多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同时变得更好理解。

图1为本发明的美容粉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放大100,000倍的根据实施例1制备的美容粉的照片。

图3为用SEM放大100,000倍的根据实施例2的美容粉的照片。

图4为用SEM放大100,000倍的根据实施例3的美容粉的照片。

图5为说明用DRIFT UV-VIS分光计测定的维生素E乙酸酯在200nm~900nm的波长内的吸光度的曲线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4制备的美容粉和其比较例中在涂敷前滑石的DRIFT UV-VIS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美容粉包括粉末和涂覆于粉末表面的基质层,且该基质层包括NLE和薄层液晶,所述薄层液晶包含皮肤活性物质、自组装两性物质、高级醇或脂肪酸以及多羟基醇。

基质层不仅包括由上述自组装两性物质、高级醇或脂肪酸以及多羟基醇形成的NLE还包括与NLE的形成无关的由自组装两性物质、高级醇或脂肪酸以及多羟基醇形成的液晶。该液晶为薄层形,且为透明或浅蓝色。如图1所示,用NLE在美容粉的表面涂敷液晶。

基质层与粉末的重量比优选在0.5∶99.5~30∶7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99~15∶85的范围内。低于0.5∶99.5的重量比导致不充分的皮肤护理效果,而高于30∶70的重量比不仅引起使用的适宜性差,还由于皮肤护理效果不会与两种物质的增加量成比例地显著改善而不经济。

本发明中用于涂敷的美容粉的优选实例包括选自包括滑石、云母、丝云母、金云母、硫酸钡、高岭土、板状氧化铝、一氮化硼、涂敷于云母上的二氧化钛、氟磷灰石、羟基磷灰石、碳酸镁、碳酸钙、二氧化钛、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和二氧化硅的组的至少一种材料。

支撑于NLE内侧或包含于层与薄层液晶的结构之间的皮肤活性物质优选为选自包括胶原、透明质酸、透明质酸钠、对苯二酚葡糖苷、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油溶性提取物、桑白皮(Mori Cortex Radicis)的提取物、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维生素B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抗糙皮病维生素及其衍生物、serina-4(14),7(11)-二烯-8-on(AT-1)、5,15-二乙酰基-3-苯甲酰千金子二萜醇、三肽、白藜芦醇、茉莉酮酸酯、茉莉酸甲酯、寡肽及其衍生物和多酚及其衍生物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100重量份的美容粉中优选包含0.001~10重量份、更优选0.05~5重量份的该活性物质。根据所包含的物质的性质以及所需效果的程度可以在上面的重量比范围内调整活性物质的量。然而,低于0.001重量份的活性物质的量不会产生充分的皮肤护理效果,而由于皮肤护理效果不会随活性物质的增加量成比例地提高,所以高于10重量份的量导致较差的经济性。

能够包括NLE和薄层液晶的自组装两性材料优选为选自包括基于氨基酸的表面活性剂、基于卵磷脂的表面活性剂、磷脂、神经酰胺和胆固醇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

关于基于氨基酸的表面活性剂,目前最广泛地使用基于酰基化氨基酸的表面活性剂。更具体地说,优选为选自包括具有12~24个碳的烷基与赖氨酸结合且在羰基端的氢、钠和钾中的一个被取代的N-酰基赖氨酸盐;具有12~24个碳的烷基与谷氨酸结合且在羰基端的氢、钠和钾中的一个被取代的N-酰基谷氨酸盐;以及具有12~24个碳的烷基与丙氨酸结合且在羰基端的氢、钠和钾中的一个被取代的N-酰基丙氨酸盐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

关于基于卵磷脂的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选自包括氢化蛋黄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和合成卵磷脂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

关于磷脂,优选为选自包括甘油磷酯、神经鞘脂类、神经鞘糖脂、神经鞘磷脂(sphingophospholipid)、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酰髓磷脂(phosphatidylmyelin)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

关于神经酰胺,优选为选自包括酰基神经酰胺、羟基神经酰胺和合成神经酰胺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

关于胆固醇,优选为选自包括胆固醇、胆固醇酯和加入的环氧乙烷的摩尔数为10~30的加入环氧乙烷的胆固醇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

这些自组装两性物质两性物质可以单独或与其它物质混合使用,以使NLE易于形成。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自组装两性物质两性物质的量优选在0.05~10重量份的范围内。可以根据HLB(亲水亲油平衡)值和界面上的填料参数(packing parameter)在上述范围内调整自组装两性物质的量,有利地实现所需目的。低于0.05重量份的量可能不会实现充分的皮肤护理效果,而由于皮肤护理效果几乎不随自组装两性物质的增加量而成比例地提高,所以高于10重量份的量是不经济的。

高级醇或脂肪酸不能单独形成NLE,但是其与自组装两性材料协作,通过改进NLE的膜材料的填料密度和填料性质而辅助NLE的形成。用作NLE形成的一种助剂的高级醇或脂肪酸优选为选自包括十四烷醇、十二烷醇、十六烷醇、十八烷醇、异十八醇、二十烷醇、二十二醇、鲨肝醇、十二烷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十八烷酸、异硬脂酸、二十烷酸和二十二烷酸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高级醇或脂肪酸的量优选在0.05~5重量份的范围内。低于0.05重量份的量不会实现充分的皮肤护理效果,而高于5重量份的量几乎不能随增加量成比例地提高皮肤护理效果。

通过积极地地溶解和膨胀高级醇或脂肪酸和自组装两性物质,多羟基醇使NLE容易形成。其优选为选自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丙撑二醇、戊撑二醇、1,4-丁烯二醇、己二醇、辛二醇和丙三醇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多羟基醇相对于美容粉的量优选在0.1~10重量份的范围内。低于0.1重量份的量不会实现充分的皮肤护理效果,而由于皮肤护理效果几乎不随其增加量成比例地提高,所以高于10重量份的量在经济上是不利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美容粉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将自组装两性物质和皮肤活性物质的水分散溶液加入高级醇或脂肪酸和用热溶解的多羟基醇中制备分散溶液;在加热同时通过向分散溶液施加剪切力来制备涂渍溶液;通过在将粉末分散于涂渍溶液中后小心地加入金属盐溶液或通过在将金属盐溶液加入分散有粉末的水相后慢慢地加入涂渍溶液来涂敷将在粉末表面被吸收的基质层;以及放置一段时间直到涂敷的粉末沉落入沉积物并从其中除去上清液后,通过洗涤、过滤并干燥上述步骤中制备的涂敷粉末来获得用基质层涂敷的美容粉。

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中制备美容粉的方法。通过下面的步骤制备本发明的美容粉。首先,通过将自组装两性物质和皮肤活性物质的水分散溶液加入高级醇或脂肪酸和用热溶解的多羟基醇中制备分散溶液。多羟基醇使NLE容易形成并积极地溶解高级醇或脂肪酸。

这里使用的上述自组装两性物质、皮肤活性物质、高级醇或脂肪酸以及多羟基醇与上述的相同。

在其加热时通过向分散溶液施加剪切力来制备涂渍溶液。

这里,考虑到自组装两性物质和高级醇或脂肪酸的熔点,加热温度优选在60~90℃的范围内。如果温度低于60℃,如脂肪酸的固体材料难以溶解,从而导致脂质体和乳状液等的形成不充分。相反,温度高于90℃时,低耐热安全性的材料会变性,并且是不经济的。

关于分散装置,优选使用在分散时产生剪切力的均化器或超声波破碎仪。分散的时间的量优选在1~30分钟、且更优选1~10分钟的范围内。

另外,在施加剪切力后,分散溶液可以再通过微射流均质机一至三次,或更多次。

将粉末分散于上述涂渍溶液后,通过在将粉末分散于涂渍溶液中后小心地加入金属盐溶液或通过在将金属盐溶液加入用粉末分散的水相后慢慢地加入涂渍溶液来使基质层吸附和涂敷到粉末的表面。所述金属盐溶液包含调节NLE和薄层液晶的表面电荷的ζ电位的抗衡离子。

自组装两性物质的表面电荷在将包括NLE和薄层液晶的基质层涂敷于美容粉的表面中起到重要作用。通常,分散体系中胶体的稳定性取决于由斥力和引力的和表示的势能。换句话说,根据颗粒中斥力与引力间的平衡,胶体或保持稳定或凝结成沉积物。

基于上述理论背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调节NLE、薄层液晶和美容粉的分散体系中的胶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积极地将NLE和薄层液晶涂敷于美容粉的表面。换句话说,胶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同样在粉末-粉末、NLE-NLE、薄层液晶-薄层液晶、粉末-NLE、粉末-薄层液晶和NLE-薄层液晶间形成。涂敷所需的相互作用是颗粒间的引力而不是斥力。

考虑中到在涂敷过程中小的胶体易向较大的颗粒移动,以及粉末颗粒的直径相对于NLE和薄层液晶的更大且其更重,粉末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另外,如NLE-NLE和薄层液晶-薄层液晶的相同胶体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因为即使胶体中的引力增强很多且其它相互作用(斥力)减小,这些凝结物的尺寸依然相对地小于粉末颗粒的尺寸,所以这些颗粒形成的凝结物应该在美容粉中被更自然地定向和吸收,最后被涂敷。因此,本发明将更多注意力集中于粉末-NLE和粉末-薄层液晶间的相互作用,且通过降低它们间的斥力并增加引力而成功地完成了具有NLE和薄层液晶的粉末的涂敷。

通过小心地加入和滴定多价金属盐水溶液并通过精确地控制分散体系中的ζ电位可以在粉末的表面方便地涂敷包括NLE和薄层液晶的基质层。由于自组装两性物质的一些物质被钠(Na)和钾(K)代替,所以多价金属盐水溶液是适当的。通过降低被单价碱金属代替的自组装两性物质的溶解性,加入金属盐水溶液还可以帮助粉末涂敷于表面。本发明中,多价金属盐优选为选自包括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氯化锌(ZnCl2)、硫酸锌(ZnSO4)、氯化钙(CaCl2)、硫酸钙(CaSO4)、氯化铝(AlCl3)和硫酸铝(Al2(SO4)3)的组的至少一种物质。相对于100g粉末,金属盐的量优选在0.01~2g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05~1g的范围内。低于0.01g的量可能不会充分地中和自组装两性物质的表面电荷,而由于相对太强的电荷斥力,高于2g的量使颗粒中的聚沉困难。

小心地加入金属盐水溶液并控制ζ电位使粉末-NLE-薄层液晶的分散体系取向于美容粉的表面并在其中被吸收,从而降低NLE间以及薄层液晶间的斥力,并且提高NLE与粉末之间以及薄层液晶与粉末之间的引力。本发明中,NLE和薄层液晶在粉末的表面以图案的形式被吸附和涂敷于粉末的表面。然后,用NLE和薄层液晶涂敷的粉末絮凝并慢慢沉落,随后,在水与用包括NLE和薄层液晶的基质层涂敷的美容粉之间发生界面分离。

在界面分离完全后,将上述包含涂敷粉末的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在从其中除去上清液后洗涤并过滤沉积物,并根据所包含的物质的性质在低压或高压下将其干燥,从而获得本发明中用包括NLE和薄层液晶的基质层涂敷的粉末。

本发明还提供以上述方法制备的美容粉。

本发明的美容粉可以使NLE和薄层液晶混入作为皮肤护理品的主要以液相存在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总美容化妆品组合物,优选以0.1~30重量份、更优选0.5~20重量份的量将用包括NLE和薄层液晶的基质层涂敷的美容粉混入。低于0.1重量份的量由于量不充足而不能实现所需效果。与此相反,因为对于各种类型和状态的美容化妆品,其可以是过量的,所以高于30重量份的比率是不经济的。

然而,可以将用NLE和薄层液晶涂敷的美容粉应用到多种通过使用干粉或粉状体作为主要成分制造的美容化妆品。尤其是,其可以被适当地应用于通常使用美容粉的基于粉末的产品、各种类型的粉底、如唇膏的嘴部化妆品和如睫毛膏的眼部化妆品,更具体地说,应用于饼状粉底、粉末状粉底、粉饼、液体粉底、防护粉底、皮肤遮盖剂(skin-cover)、眼影、腮红、唇膏、睫毛膏和眉笔。

用NLE和薄层液晶涂敷的美容粉不但由于均匀地释放包含于NLE中的活性成分而赋予美容化妆品与皮肤护理品相同的皮肤护理效果,而且由于结合于薄层液晶中的束缚水而有助于获得具有高皮肤亲和性和低NLE敏感性以及优异的皮肤柔软性和保湿效果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

精确地控制NLE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使其取向于美容粉并在美容粉中被吸收,并且通过多种处理将其涂敷于美容粉的表面,从而形成包括NLE和薄层液晶的基质层,其使不含水的NLE稳定地存在于水相,以此可以制备本发明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因此,本发明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包含被认为是最难于应用到美容化妆品中的成分。

下面的实施例和试验例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然而,应该理解本发明不被这些实施例和试验例所限制。

实施例

实施例1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将2重量份的卵磷脂和0.2重量份的对苯二酚葡糖苷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65℃的温度,并用超声波破碎仪分散3分钟。另一方面,在高至70℃的加热下,将0.3重量份的十八烷醇与2重量份的1,3-丁二醇混合并溶于其中,并在高至75℃的加热下,将所得溶液分散于卵磷脂和对苯二酚葡糖苷溶液的水相中。

将95.5重量份的滑石放入900ml的蒸馏水中,充分分散并同时搅拌。然后,将10ml 5%的氯化镁(MgCl2)溶液加入到所述滑石混合物中并同时在室温下搅拌。

接着,将已保存在70℃的温度下的包括NLE和含有卵磷脂、对苯二酚葡糖苷、十八烷醇和1,3-丁二醇的薄层液晶的涂渍溶液逐渐加入所述滑石中并同时慢慢搅拌10分钟,以使NLE和薄层液晶能够在滑石的表面被充分地吸收。然后,将整个混合物溶液放置一段时间直至沉积物沉到底部。从中除去上清液后,用蒸馏水将沉积物洗涤两次以除去残留在水相中的金属盐离子,然在在真空中脱水和干燥,最后得到所需美容粉。

实施例2

除了使用丝云母代替滑石、十八烷酰谷氨酸一钠代替卵磷酯以及胶原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3

除了使用云母代替滑石、棕榈酸视黄酯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以及丙二醇代替1,3-丁二醇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4

除了使用维生素E乙酸酯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5

除了使用二氧化钛(TiO2)代替滑石以及维生素E乙酸酯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6

除了使用云母代替滑石以及维生素E乙酸酯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7

除了使用氧化铁红代替滑石以及维生素E乙酸酯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8

除了使用氧化铁黄代替滑石以及维生素E乙酸酯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9

除了使用氧化铁黑代替滑石以及维生素E乙酸酯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10

除了使用二氧化硅代替滑石以及维生素E乙酸酯代替对苯二酚葡糖苷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制备美容粉。

实施例11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将1.5重量份的磷脂酰胆碱和0.3重量份的抗糙皮病维生素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65℃,并用超声波破碎仪分散3分钟。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在高至70℃的加热下,将0.2重量份的十六烷醇与1.5重量份的2,3-丁二醇混合并溶于其中。然后,将溶解的溶液分散于上述磷脂酰胆碱和抗糙皮病维生素溶液的水相中,同时将其加热至75℃的温度。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将96.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加入900ml的蒸馏水中,充分分散并同时搅拌。然后,将10ml 5%的ZnCl2水溶液加入其中并同时在室温下搅拌。

将已保存在70℃的温度下的包括NLE和含有磷脂酰胆碱、抗糙皮病维生素、十六烷醇和2,3-丁二醇的薄层液晶的涂渍溶液逐渐加入所述二氧化硅中并同时慢慢搅拌10分钟,以使NLE和薄层液晶能够在二氧化硅的表面被充分地吸收。接着,将整个混合物溶液放置一段时间直至沉积物沉下。从中除去上清液后,用蒸馏水将沉积物洗涤两次以除去残留在水相中的金属盐离子,然在在真空中脱水和干燥,最后得到所需美容粉。

实施例12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将2.0重量份的甘油磷脂和0.05重量份的5,15-二乙酰基-3-苯甲酰千金子二萜醇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65℃,并用均化器分散3分钟。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在高至70℃的加热下,将0.5重量份的十八烷酸在2.0重量份的丙三醇中混合并溶于其中。然后,将溶解的溶液分散于甘油磷脂和5,15-二乙酰基-3-苯甲酰千金子二萜醇溶液的水相中,加热至75℃,并使其通过微射流均质机三次。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将95.45重量份的硫酸钡放入900ml的蒸馏水中,充分分散并同时搅拌。然后,将10ml 5%的CaSO4溶液加入到上述硫酸钡混合物中并同时在室温下搅拌。

接着,将已保存在70℃的温度下的包括NLE和含有甘油磷脂、5,15-二乙酰基-3-苯甲酰千金子二萜醇、十八烷酸和丙三醇的薄层液晶的涂渍溶液逐渐加入所述硫酸钡中并同时慢慢搅拌10分钟,以使NLE和薄层液晶能够在硫酸钡(BaSO4)的表面上被充分地吸收。然后,将整个混合物溶液放置一段时间直至沉积物沉下。从中除去上清液后,用蒸馏水将沉积物洗涤两次以除去残留在水相中的金属盐离子,然在在真空中脱水和干燥,最后得到所需美容粉。

实施例13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将3.0重量份的聚氧乙烯胆甾醇醚和1.0重量份的三肽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热至65℃,并用均化器分散3分钟。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在高至70℃的加热下,将0.1重量份的二十二醇在1.5重量份的己二醇中混合并溶于其中。然后,将溶解的溶液分散于上述聚氧乙烯胆甾醇醚和三肽溶液的水相中,同时将其加热至75℃。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美容粉,将94.4重量份的高岭土加入900ml的蒸馏水中,充分分散并同时搅拌。然后,将10ml 5%的Al2(SO4)3溶液加入上述高岭土混合物中并同时在室温下搅拌。

然后,将已保存在70℃的温度下的包括含有聚氧乙烯胆甾醇醚、三肽、二十二醇和己二醇的NLE和薄层液晶的涂渍溶液逐渐加入高岭土混合物中并同时慢慢搅拌10分钟,以使NLE和薄层液晶能够在高岭土的表面上被充分地吸收。然后,将整个混合物溶液放置一段时间直至沉积物沉下。从中除去上清液后,用蒸馏水将沉积物洗涤两次以除去残留在水相中的金属盐离子,然在在真空中脱水和干燥,最后得到所需美容粉。

试验例1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eol,日本)在放大100,000倍来观察根据实施例1、2和3制备的美容粉。用SEM所拍照片在图2、3和4中说明。

如图2~4所示,清楚地看到在美容粉的表面涂敷有约10~30nm的NLE颗粒以及在NLE颗粒之间连续连结的薄层液晶。

试验例2

通过DRIFT UV-VIS分光计(JASCO,日本),在200nm~900nm的波长范围内测定在其表面用含有维生素E乙酸酯和薄层液晶的NLE涂敷的美容粉(实施例4)与涂敷前的滑石(对照)之间的差别。

图5为说明用DRIFT UV-VIS分光计(JASCO,日本)在200nm~900nm的波长范围内测定的维生素E乙酸酯的吸光度的图。图6为美容粉(实施例4)和涂敷前滑石(对照)的DRIFT UV-VIS光谱图。

如图5所示,在210nm~285nm的波长范围内发现维生素E乙酸酯本身的吸收峰(用标记标注)。然而,在图6的底部发现涂敷前的滑石(对照)的分光光谱。与此相反,在图6的顶部清楚地发现在其表面用含有维生素E乙酸酯和薄层液晶的NLE涂敷的美容粉(实施例4),证明维生素E乙酸酯(用标记标注)存在于210nm~285nm的波长范围内。

制备例1和比较例1

1.饼状粉底的制备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将根据实施例4制备的美容粉与普通滑石以下面表1所给出的重量比(单位:重量份)混合来制备各种饼状粉底。

表1

    原材料  制备例1    比较例1    用二甲硅油处理的高岭土  至100    至100    用二甲硅油处理的滑石  -    15.0    根据实施例4的美容粉  15.0    -    丝云母  10.0    10.0    用二甲硅油处理的二氧化钛  5.0    5.0    用二甲硅油处理的氧化铁红  0.6    0.6    用二甲硅油处理的氧化铁黄  2.8    2.8    用二甲硅油处理的氧化铁黑  0.3    0.3    三异辛酸甘油酯(triethylhexanoin)  3.0    3.0    聚二甲基硅氧烷  3.0    3.0    失水山梨糖醇倍半油酸酯  1.0    1.0    保存剂  适当的量    适当的量    香料  适当的量    适当的量

2.美容效果的评价

选择20位年龄为20~40的女性进行测试并比较根据制备例1和比较例1制备的各饼状粉底的美容效果。

要求小组成员在用皮肤护理品进行基本护理后在她们的两个面颊涂覆各饼状粉底,然后评价并比较皮肤亲和性、保湿性、柔软性、使用适宜性、自然光泽、对皮肤的粘附特性和耐久性。该试验的测定标准如下:5:很好、4:好、3:一般、2:差、1:很差。然后,计算20位小组成员的平均值并示于表2。

表2

  评价  制备例1  比较例1  皮肤亲和性    4.3    3.2  保湿性/柔软性    4.6    2.7  使用适宜性    4.3    3.7  自然光泽    4.1    3.5  对皮肤的粘附特  性    4.4    3.8  耐久性    4.2    3.6

如表2所示,证明本发明的制备例1的饼状粉底在各评价项目中具有比比较例1更好的性质。

制备例2和比较例2

1.液体粉底的制备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将根据实施例5~9制备的美容粉与下面表3所给出的成分以同一表中所给出的重量比(单位:重量份)混合来制备各种液体粉底。

表3

    原材料    制备例2    比较例2    蒸馏水    至100    至100    环二甲基硅酮    30.5    30.5    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醇    (Dimethicone copolyol)    4.0    4.0    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0.2    0.2    二丙二醇    4.0    4.0    丙三醇    3.0    3.0    甜菜碱    2.0    2.0    硫酸镁(MgSO4)    0.7    0.7    二氧化钛(TiO2)     -    8.0    根据实施例5的美容粉    8.0    -    云母    -    3.5    根据实施例6的美容粉    3.5    -    尼龙粉    2.5    2.5    氧化铁红     -    0.18    氧化铁黄     -    0.90    氧化铁黑     -    0.07    根据实施例7的美容粉    0.18    -    根据实施例8的美容粉    0.90    -    根据实施例9的美容粉    0.07    -    保存剂    适当的量   适当的量    香料    适当的量   适当的量

2.美容效果的评价

选择20位年龄为20~40的女性进行测试并比较根据制备例2和比较例2制备的各液体粉底的美容效果。

要求小组成员在用皮肤护理品进行基本护理后在她们的两个面颊涂覆各液体粉底,然后评价并比较皮肤亲和性、保湿性、柔软性、使用适宜性、自然光泽、对皮肤的粘附特性和耐久性。该试验的测定标准如下:5:很好、4:好、3:一般、2:差、1:很差。然后,计算20位小组成员的平均值并示于表4。

表4

评价  制备例2  比较例2对皮肤的粘附特性    4.1    3.8保湿性/柔软性    4.3    3.7使用适宜性    4.2    3.9耐久性    4.2    3.7

如表4所示,证明本发明的制备例2的液体粉底在各评价项目中具有比比较例2更好的性质。

制备例3和比较例3

1.唇膏的制备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将根据实施例5~8制备的美容粉与下面表5所给出的成分以同一表中所给出的重量比(单位:重量份)混合来制备各种唇膏。

表5

    原材料    制备例3    比较例4    聚甘油-2-三异硬脂酸酯     至100    至100    地蜡     7.0    7.0    鲸蜡醇十六酸酯     5.0    5.0    乙烯/丙烯共聚物     3.0    3.0    三异辛酸甘油酯     16.0    16.0    苹果酸二异硬脂醇酯     17.0    17.0    异十三烷     10.0    10.0    橄榄油     5.0    5.0    红色No.202     0.8    0.8    氧化铁黄     -    1.2    氧化铁红     -    0.5    二氧化钛(TiO2)     -    0.5    根据实施例8的美容粉     1.2    -    根据实施例7的美容粉     0.5    -    根据实施例5的美容粉     0.5    -    云母     -    15.0    根据实施例6的美容粉     15.0    -    保存剂    适当的量   适当的量    香料    适当的量   适当的量

2.美容效果的评价

选择20位年龄为20~40的女性进行测试并比较根据制备例3和比较例3制备的各唇膏的美容效果。

要求小组成员在用皮肤护理品对皮肤进行基本护理后在她们的嘴唇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涂各唇膏,然后评价并比较其对皮肤的粘着、保湿性/柔软性和使用适宜性。该试验的测定标准如下:5:很好、4:好、3:一般、2:差、1:很差。然后,计算20位小组成员的平均值并示于下面表6。

表6

    评价  制备例3  比较例3对皮肤的粘附特性    4.2    3.9保湿性/柔软性    4.3    3.8使用适宜性    4.3    3.9

如表6所示,证明本发明的制备例3的唇膏在各评价项目中具有比比较例3更好的性质。

制备例4和比较例4

1.睫毛膏的制备

在上述方法中,通过将根据实施例9~10制备的美容粉与下面表7所给出的成分以同一表中所给出的重量比(单位:重量份)混合来制备各种睫毛膏。

表7

    原材料    制备例4    比较例4    蒸馏水    至100    至100    羟乙基纤维素    1.0    1.0

    三乙醇胺    2.0    2.0    聚乙烯醇    3.0    3.0    氧化铁黑    -    7.0    根据实施例9的美容粉    7.0    -    二氧化硅    -    5.0    根据实施例10的美容粉    5.0    -    蜂蜡    9.0    9.0    巴西棕榈蜡    6.5    6.5    十八烷酸    4.0    4.0    硬脂酸甘油酯    2.0    2.0    三异辛酸甘油酯    3.0    3.0    聚山梨醇酯20    1.0    1.0    二甲硅油    1.0    1.0    保存剂    适当的量    适当的量    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    18.0    18.0

2.美容效果的评价

选择20位年龄为20~40的女性进行测试并比较根据制备例4和比较例4制备的各睫毛膏的美容效果。

要求小组成员在她们的每只眼睛的睫毛分别涂覆睫毛膏,然后评价并比较其容积、适用性和耐久性。该试验的测定标准如下:5:很好、4:好、3:一般、2:差、1:很差。然后,计算20位小组成员的平均值并示于下表8。

表8

    评价  制备例4  比较例4    容积    4.2    3.6    适用性    4.0    3.5    耐久性    4.2    3.6

如表8所示,证明本发明的制备例4的唇膏在各评价项目中具有比比较例4更好的性质。

本发明的美容粉的特征在于:可以将使在如水的水相中的NLE变稳定的薄层液晶和NLE可涂敷于粉末的表面。因此,本发明可以提供用NLE和薄层液晶涂敷的美容粉,NLE和薄层液晶不但由于属于NLE的活性成分的均匀释放而赋予美容化妆品与皮肤护理品相同的皮肤护理效果,而且由于薄层液晶中结合的束缚水而有助于获得具有高皮肤亲和性和低NLE与薄层液晶敏感性以及优异的皮肤柔软性和保湿效果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另外,本发明可以提供由于涂敷于粉末表面的基质层而对皮肤具有优异的适用性和粘附特性的美容化妆品组合物。

虽然已参照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中所阐明的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