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

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

摘要

一种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主要解决传统的气、液单相增压设备入口汇管流量分配工艺无法适应多相混输泵并联运行的问题。其特征在于:集液分流管(6)通过排气管(3)及排液管(4)分别与带有进口(1)的气液分离管(2)的上端及下端相通,集液分流管(6)内对应排液管(4)处固定有筛孔板(5),集液分流管(6)内出口(9)左侧固定有堰板(8),堰板(8)与集液分流管(6)底部有空隙。该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可使并联混输泵组中各泵在输气流量和输液流量分别等同的最佳工况下运行,有效地避免由偏流引起的泵过热损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252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0710090952.7

  • 发明设计人 宋承毅;王桂秋;

    申请日2007-03-29

  • 分类号F17D3/01(20060101);F17D1/14(20060101);

  • 代理机构23115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文录

  • 地址 163453 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长青四区4号楼1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03: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09-02-04

    授权

    授权

  • 2007-10-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08-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油气集输装置,属于一种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

背景技术:

油气增压混输技术是一项国际新技术,近几年,在我国陆上和海上油气田的开发中刚开始应用。目前,在混输泵并联运行工况下,普遍沿用适于输液泵和输气压缩机的汇管流量分配方式,尚没有专门针对并联运行油气多相混输泵的入口气、液流量均匀分配装置。汇管流量分配方式对输送单一液体或单一气体的并联增压设备,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可使同种规格并联运行的增压设备都能获得相同的入口流量。而在输送油气混合物的情况下,汇管流量分配方式就根本不能适用。因为这种分配方式,会导致位于汇管上游的泵更多的抽吸汇管中的液体,而位于汇管下游的泵只能抽吸少量的液体或全部抽吸气体,从而,使下游的泵得不到有效的液体润滑和冷却,出现过热损坏。实际生产中,并联混输泵损坏事故的发生,大都由此引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的气、液单相增压设备入口汇管流量分配工艺无法适应多相混输泵并联运行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该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可使并联混输泵组中各泵在输气流量和输液流量分别等同的最佳工况下运行,有效地避免由偏流引起的泵过热损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包括集液分流管,集液分流管上带有至少2个与混输泵相通的出口,集液分流管通过排气管及排液管分别与带有进口的气液分离管的上端及下端相通,集液分流管内对应排液管处固定有筛孔板,集液分流管内出口左侧固定有堰板,堰板与集液分流管底部有空隙。

上述的堰板的高度为集液分流管的直径的1/2。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被输送的气液混合物先进入气液分离管,分出的液体以水平径向从中部进入集液分流管,分出的气体以竖直径向从上部进入集液分流管。各台混输泵的入口均与集液分流管的底部连通,集液分流管内的液体进入混输泵入口之前,须先进入集液区,在集液区内形成一定高度的液位,各堰板的底部孔口便以趋于均等的小流量向泵入口管泄液;当液体充满集液区后,液体又从各堰板顶部溢出,直接淌进泵入口管中,同时,集液分流管内的气体也从堰板上部空间进入混输泵入口管,从而使气液混合物进泵前的气、液流量得以重新分配,使并联混输泵组中各泵在输气流量和输液流量分别等同的最佳工况下运行,有效地避免由偏流引起的泵过热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口,2-气液分离管,3-排气管,4-排液管,5-筛孔板,6-集液分流管,7-集液区,8-堰板,9-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油气多相混输泵组入口匀流装置包括集液分流管6,集液分流管6上带有至少2个与混输泵相通的出口9,集液分流管6通过排气管3及排液管4分别与带有进口1的气液分离管2的上端及下端相通,集液分流管6内对应排液管4处固定有筛孔板5,集液分流管6内出口9左侧固定有堰板8,堰板8的数量与混输泵安装台数相同,堰板8与集液分流管6底部有空隙,堰板8的高度为集液分流管6的直径的1/2。

实际使用时,气液混合物由进口1进入气液分离管2,在气液分离管2中初步分成气、液两相,分出的气体和液体分别经排气管3和排液管4进入集液分流管6,液体在进入集液分流管6时首先经过带孔眼的筛孔板5,进液筛孔板5消散来液产生的冲击,使液体平稳进入集液分流管6的集液区7中,消除液流喷涌引起的液面波动,进而使各个堰板8的溢流与泄流量趋于一致。液体消散液流冲击后,进入集液区7,在集液区7内形成一定高度液面后,各堰板8的底部孔开始向气液出口9小流量泄液,当液面高度超过堰板8顶部时,液体向气液出口9溢流,经集液分流管6上部空间流动的气体直接流入气液出口9,与液体一起进入混输泵。所述的堰板8的作用有2个:一是无论液面是否波动,均可保持各堰板8底部孔口的泄流量相同;二是当装置入口出现段塞流,造成来液中断时,可将集液区7内的液体泄入各混输泵,维持混输泵的润滑和冷却。由于各个堰板8的高度一致,溢流液面基本稳定,使从各个堰板8下部泄出和顶部溢出的液体流量以及从堰板8上部空间通过的气体流量分别等同,从而,实现了各出口9的液流量和气流量的平稳均匀分配,可使并联混输泵组中各泵在输气流量和输液流量分别等同的最佳工况下运行,有效地避免由偏流引起的泵过热损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