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表面改性催化铁还原脱氯处理水中含氯有机物的方法

表面改性催化铁还原脱氯处理水中含氯有机物的方法

摘要

表面改性催化铁还原脱氯处理水中含氯有机物的方法,涉及水体中含氯有机污染物的还原脱氯处理技术,通过对受污染水体的还原脱氯处理,以降低氯代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和污染性,适用于对水体污染的控制和受污染水体修复。本发明首先对用于水处理的铁通过化学镀铜进行表面催化,提高铁的还原能力,然后再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对经过镀铜的铁进行表面改性,改变铁表面的亲水亲脂特性,增加有机物在铁表面的溶解和吸附,以改善有机物向铁表面转移的传质条件,明显提高反应速度。本发明方法采用的设备简单,运行管理方便,成本低,除了水泵的电耗外,没有其它能耗,所以本发明方法是能低耗,效率高的方法,有利于推广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856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同济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27338.1

  • 发明设计人 吴德礼;马鲁铭;王红武;

    申请日2006-06-07

  • 分类号C02F1/70(20060101);C02F1/58(20060101);C02F1/46(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04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程宗德

  •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2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7-3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2F1/70 授权公告日:20091202 终止日期:20120607 申请日:200606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09-12-02

    授权

    授权

  • 2008-0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2-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体中含氯有机污染物的还原脱氯处理技术,通过对受污染水体的还原脱氯处理,以降低氯代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和污染性,适用于对水体污染的控制和受污染水体的修复。

背景技术

由于氯代有机物是一类应用广泛的有机物,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严重受到了含氯有机物的污染,地下水、地表水以及饮用水等各类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氯代烃等有机物的污染。水体中的氯代有机污染物由于其毒性大,难以生物处理,在环境中的存留时间长等原因受到各国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关于氯代有机物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生物法、化学氧化法、化学还原法等。物理法主要有气提法、活性碳吸附法、萃取法等,气提法主要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净化,主要适用于含有高浓度氯代有机物的废水处理;活性碳吸附法普遍用于饮用水的处理过程中,但活性炭吸附法处理成本较高。其实物理方法只是将含氯有机物从一种介质转移到另外一种介质之中,而没有彻底降解污染物,并去除其毒性,还有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由于大多数的氯代有机物对微生物都有很大毒性,所以生物法的应用范围也很有限,好氧生物法只能处理部分低浓度的氯代污染物,而厌氧生物法可以使高氯代污染物发生还原脱氯,但是脱氯的速度缓慢,处理周期长。而化学氧化方法,包括焚烧法、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Fenton试剂法等,这些方法由于处理机理复杂、价格昂贵,在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等原因的限制,目前大多还只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难以推广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近年来,关于零价金属还原脱氯处理水体中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较多,比如使用单质铁、锌、铝等都可以使氯代有机物发生还原脱氯反应,尤其是利用单质铁进行还原脱氯处理。由于铁价廉易得,无毒性,所以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但是单独使用单质铁还原,氯代有机物的还原反应速率较慢,而且不能还原所有的含氯有机污染物。最近有研究使用双金属体系来提高氯代有机物的还原反应速率,比如:使用Pd/Fe、Ni/Fe等还原体系处理水中氯代烃,取得了较好效果(全燮等,二元金属体系对水中多氯有机物的催化还原脱氯特性,中国环境科学,1998,18(4));使用Pd/Fe双金属研究了水中氯苯的催化脱氯特性,证明Pd/Fe双金属体系可以明显提高脱氯反应速率(周红艺等,钯/铁双金属对水中氯苯的催化脱氯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3,37(3))。这些研究证明在单质铁还原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后可以明显提高反应速率。但是研究采用的原料都是粒度非常细的还原铁粉,使用前一般都需要酸洗去除氧化物,使用过程中也容易生成铁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而发生钝化,容易堵塞反应器,不利于工程化应用。而且使用了价格非常昂贵的贵金属钯,使得处理成本陡然增加。

中国专利“催化铁内电解处理难降解废水的方法”(专利号:ZL02111901.5)是一种涉及到使用铁、铜和阳离子改性沸石组成催化还原体系,预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方法,通过催化铁的作用可以使废水中的难降解物质还原为易生化降解物质。但是方法中使用金属形态的铜和铁(一般为铜片和铁片等),由于铜、铁接触面积有限,反应速率提高不明显,而且铜铁的比例为1∶10~1∶1,铜的加入量太多,水处理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能使水体中氯代有机物发生快速反应,还原脱氯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是按照如下方案实现的:首先对用于水处理的铁进行表面改性催化,即在铁表面通过化学镀的方式沉积一层微小颗粒单质铜,由于铜的活性高,而且铜与铁接触面积大,能够起到有效的催化还原作用,加速反应速度,提高铁的还原能力,而且铜的用量非常少。然后再对铁表面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改性,改变铁表面的亲水亲脂特性,增加有机物在铁表面的溶解和吸附,以改善有机物向铁表面转移的传质条件,以明显提高反应速度。

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质量浓度为0.1%~5%的铜盐水溶液,铜盐采用硫酸铜或硝酸铜或氯化铜,然后将形态为铁刨花或铁屑或铁粉的铁浸泡于铜盐水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铁。铜盐溶液中的Cu2+会通过化学置换反应转化为Cu°吸附在铁表面,而且是在铁表面形成无数个微小颗粒物,这样铁表面的铜会与铁牢固的结合,铜、铁的接触表面积也非常大,并且由于铁表面的铜是新生成的,所以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会极大的提高铁的还原速度。克服了铜片、铁片机械混合接触表面积小、反应活性低的缺点。吸附在铁表面的铜的质量是铁的总质量的0.2~5%,大大减少了铜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费用。

第二步:为了增加铁表面对含氯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增加有机物在铁表面的溶解度,有利于有机物在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对铁表面进行了改性,以改善铁表面的亲水亲脂性能。通过将镀铜后的铁浸泡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使铁表面吸附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从而实现铁表面改性的功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铁还原转化含氯有机物的速

度。表面活性剂可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或采用Triton X系列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Triton X-1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或者是生物表面活性剂。

第三步:将镀有金属铜,并且经过表面活性剂改性的铁作为滤料装入反应器或者滤池中,组成催化还原体系滤床。滤料的放置高度为0.1~5m,堆积密度为0.1~2.0×103Kg/m3

第四步:将受氯代有机物污染的水体,河流水或地下水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等通入催化铁还原体系滤床反应器内,使污水从下向上或者从上向下或者采用平流方式不断流过催化还原体系滤床进行反应,污水在催化还原体系滤床中的停留时间为10~300分钟。滤床中的温度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是,为了节省运行成本,反应一般控制在常温5~40℃,常压(即一个大气压)条件下进行。污水的pH一般不需要调节,但是污水的pH范围为5~7时,水处理的效果是最佳的。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是:

1.通过化学镀的方式,利用铁与铜盐溶液的反应在铁表面沉积金属铜,组成铁铜复合催化还原体系,增加了铁的还原能力和反应速率。铜是以微小颗粒的形式固着在铁表面,接触面积大,而且附着力强,不容易脱落,新生态的铜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镀铜后的铁能使含氯有机物的还原反应速率提高3~8倍,而且能扩大金属铁还原有机污染物的范围,很多在常温常压条件单独使用金属铁不能发生还原脱氯的有机物可发生还原脱氯反应。

2.选用铜作为催化剂,价廉易得,既能提高反应速率和还原能力,而且铜的用量非常少,铜铁的质量比为0.2~5%,与其它方法相比,极大地减少了铜的使用量,但是催化效率得到提高,且有效节省了投资和运行成本。

3.通过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方式提高了铁表面的反应活性,提高了污水中有机物在铁表面的吸附和溶解能力,以及传质速率和还原反应速度,通过表面改性后,能使反应速度比只镀铜不表面改性时再提高2~5倍。另外,本发明方法采用的表面活性剂用量少,而且都能通过水体自净降解,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4.本发明方法采用的设备简单,运行管理方便,除了水泵的电耗外,没有其它能耗,所以本发明方法的能耗很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5.运行成本费用低,由于铜的用量很少,铁的消耗速率很慢,出水中的总铁浓度为20~60mg/L,折合成本费用仅为0.03~0.12元/m3污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方法与其它铁还原方法处理效果的比较

第一步:称取相同重量的四份铁刨花和一份重量相同的还原铁粉。在四份铁刨花中,其中一份铁刨花表面镀0.2%的铜,装入反应器中(称为A反应体系),一份铁刨花表面镀0.2%的铜后,再用1 00mg/L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表面改性,完成后装入反应器中,堆积密度为0.4×103Kg/m3,填料高度为1m(称为B反应体系),一份铁刨花中加入铁总重量50%的铜片,充分混匀后装入反应器中(称为C反应体系),最后一份铁刨花直接装入反应器中(称为D反应体系),还原铁粉也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装入反应器中(称为E反应体系)。

第二步:对这5种反应器分别通入含有100mg/L CHCl3的废水,废水初始pH为6.8,采用泵循环的方式使废水在反应器中循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总停留时间为2小时。

第三步:反应完成后测定废水中CHCl3浓度,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反应体系    A    B    C    D    E出水中CHCl3(mg/L)    21    9    72    78    69

表1中B反应体系为使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结果,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铁表面镀铜并经表面活性剂改性后(B体系)能明显提高含氯有机物还原脱氯反应的速率。还原铁粉尽管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但是它的还原脱氯反应速率并不比铁刨花快很多,如果两者采用相同的总表面积,则铁粉的反应速率明显没有铁刨花反应体系快。而且尽管A体系中镀铜的量为总铁的0.2%,而C反应体系中铜片的质量为铁总重量的50%,但是A反应体系的还原脱氯效率比C反应体系高很多,说明铁表面镀铜与铜铁机械混合还原体系具有很大的效果差异。

实施例2: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受1,1,2,2-四氯乙烷(1,1,2,2-TeCA)污染的水体

第一步:用质量浓度为2%的硫酸铜溶液冲洗铁刨花,通过化学反应后铜会沉积在铁表面,经物料平衡计算,铁表面沉积的铜化率(即铜铁质量比)为0.5%。将镀铜后的铁刨花放入质量浓度为100mg/L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C溶液浸泡,对铁进行表面改性,改性完成后装入反应器中,堆积密度为0.6×103Kg/m3,滤料高度为0.5m。第二步:将受1,1,2,2-四氯乙烷污染的水体加入到表面改性催化铁还原反应器中,废水初始pH为6.7,通过泵循环方式以5∶1的回流比进行水力循环,水流方向为从下向上,水力停留时间为3小时,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密封反应器。

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取样检测分析废水中的1,1,2,2-TeCA浓度,如表2所示。

表2

 1,1,2,2-TeCA浓度    水体pH    水温  处理前 300μg/L    6.7    22℃  处理后 0.6μg/L    6.1    23℃

实施例3:本发明方法处理受四氯化碳(CCl4)污染的地下水

第一步:将称量好的铁刨花浸泡在0.1%的硝酸铜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后铜会沉积在铁表面,经物料平衡计算,铁表面沉积的铜化率(即铜铁质量比)为0.2%。将镀铜后的铁刨花通过质量浓度为50mg/L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溶液浸泡,改变铁表面的疏水性能,改性完成后装入反应器中,堆积密度为0.3×103Kg/m3,滤料高度为2m。

第二步:将受四氯化碳污染的地下水加入到反应器中,废水初始pH为7.8,通过泵循环方式以2∶1的回流比进行水力循环,水流方向为从下向上流动,水力停留时间为1小时,反应条件为常温常压,密封反应器。

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取样检测分析水体中四氯化碳的浓度,如表3所示。

表3

    四氯化碳浓度    水体pH    水温  处理前    690μg/L    7.8    15℃  处理后    未检测出    6.5    16℃

实施例4:本发明方法处理某制药厂污水中的六氯乙烷(HCA)

第一步:将称量好的铁屑浸泡在5%的氯化铜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后铜会沉积在铁表面,经物料平衡计算,铁表面沉积的铜化率(即铜铁质量比)为5%。将镀铜后的铁屑通过质量浓度为100mg/L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浸泡,改变铁表面的疏水性能,改性完成后装入反应器中,滤料高度为0.1m,堆积密度为2.0×103Kg/m3

第二步:将含有高浓度六氯乙烷污染的制药废水加入到催化铁反应器中,废水初始pH为10,进水温度为40℃。通过泵循环方式以4∶1的回流比进行水力循环,水流方向为从上向下流动,水力停留时间为10分钟。

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取样检测分析废水中六氯乙烷的浓度和废水pH以及水温等,如表4所示。

表4

    六氯乙烷浓度    废水pH    水温  处理前    16mg/L    10    40℃  处理后    1.7mg/L    8.5    35℃

实施例5:本发明方法处理含有多种氯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

第一步:将称量好的铁刨花浸泡在0.2%的硫酸铜水溶液中,并不断的进行水力循环流动,反应时间为20分钟,通过化学反应后铜会沉积在铁表面,经物料平衡计算,铁表面沉积的铜化率(即铜铁质量比)为0.2%。将镀铜后的铁刨花通过质量浓度为70mg/L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溶液浸泡30分钟,改变铁表面的疏水性能,改性完成后装入反应器中,填料高度为5m,堆积密度为0.1×103Kg/m3

第二步:将含有多种氯代有机物的废水加入到催化铁反应器中,通过泵循环的方式,以5∶1的回流比进行水力循环,水流方向为平流式,水力停留时间为300分钟。废水初始pH为1,处理时间为冬季,水温为5℃。

第三步:反应结束后,取样检测分析水体中氯代有机物的浓度和废水pH、水温等,如表5所示。

表5

氯代有机污染物浓度    水体pH  水温三氯甲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处理前19mg/L260μg/L1.2mg/L52mg/L    1  5℃处理后1.7mg/L23.1μg/L未检出未检出    6.7  8℃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