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及基于该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

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及基于该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包括无线接入实体及由该无线接入实体管理的若干个小区,所述无线接入实体下的小区存在属于不同位置区的情况,而相邻无线接入实体之间的相邻小区具有相同的位置区集合。此外,本发明也提供基于所述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能够实现实时类业务和非实时类业务的切换,将用户在同一无线接入实体下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或将用户在同一核心网下从源无线接入实体的源小区切换到目标无线接入实体的目标小区。本发明基于所述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可以减少不同MME/UPE之间的切换复杂性,同时减少切换时数据中断时间,提高切换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0945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89413.7

  • 发明设计人 熊春山;毕海洲;

    申请日2006-06-23

  • 分类号H04Q7/38(20060101);H04L29/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逯长明

  •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32: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6-0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4L29/06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10427 申请日:200606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0-06-16

    授权

    授权

  • 2008-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7-1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和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及基于该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区域组成,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标识。对于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系统的服务区域而言,有对应于电路交换(CS,Circuit-switched)域的位置区(LA,LocationArea)及分组交换(PS,Packet-Switched)域的路由区(RA,Route Area)。以3GPP系统的CS域为例,其网络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一个位置区域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基站,一个基站管理一个或多个小区。由位置区(LA),基站(NodeB),及小区形成一个树状的网络体系结构。显然,在该网络结构中,一个基站下的所有小区同属于一个位置区。若此网络支持网络共享或Iu接口复用(Iu-Flex),那么一个基站下的所有小区则具有多个位置区,这些位置区组成一个位置区集合。这样,一个基站下的所有小区都具有相同的位置区集合。

当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位置区、基站及小区属于前述的树状网络体系结构时,则不同位置区的切换过程会比较复杂,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也会加长。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切换是指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UE,userequipment)在移动过程中保持其业务数据通信连续性的过程。

在传统的3GPP系统中,TS23.060给出了不同的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之间的切换过程,此切换过程比较复杂,不能满足对实时业务进行切换的要求。

在演进的3GPP系统中,为了解决不同的移动管理实体/用户平面实体(MME/UPE,Mobile Management Entity/User Plane Entity)之间的切换问题,TR23.882也提出了基于S1接口复用(S1-Flex)的切换方法,要求长期演进项目/系统架构演进(LTE/SAE,Long Time Evolution/System ArchitectureEvolution)下的所有无线接入(RA,radio access)实体通过S1-Flex与所有MME/UPE相连。图2是在3GPP系统LTE/SAE的研究工作输出文档TR23.882中给出的一种切换过程,即在同一个MME/UPE下的两个RA实体之间的切换过程。

而对于不同MME/UPE之间的两个RA实体的切换,如图3和4所示,可以分别采用下述两种不同的实现方案。

方案一:如图3所示,为时延不敏感业务(主要指非实时类业务)在不同MME/UPE之间的切换过程。当UE作切换时,先在同一个MME/UPE服务区下进行两个RA实体之间的切换,具体过程参照图2所示;当需要在不同的MME/UPE服务区之间进行RA实体的切换时,则将MME/UPE切换到新的MME/UPE服务区后,再在新的MME/UPE服务区下进行两个RA实体之间的切换。

方案二:如图4所示,为时延敏感业务(主要指实时类业务)在不同MME/UPE之间的切换过程。当UE作切换时,UE从一个RA实体切换到另一个RA实体时,保持MME/UPE不变;当UE进入Idle状态后,UE通过位置区更新,将UE从原来的MME/UPE进入新MME/UPE服务区。

由上可知,在演进的3GPP系统中,不同MME/UPE之间RA实体的切换实现非常复杂。为了提高切换性能,要求在实时类业务的切换中能尽可能的减小中断时间,TR23.882提出了改进措施,即所有eNodeB与所有MME/UPE之间要实现S1-Flex全连接。这样,当UE是实时类业务切换时,通过S1-Flex接口,在切换过程只改变eNodeB(也就是只在eNodeB之间切换),而不改变MME/UPE。当该实时业务完成,并且UE进入空闲(Idle)状态后,UE进行位置区更新,从而附着到新的MME/UPE上。

可见,实现eNodeB与MME/UPE的S1-Flex全连接(相当于所有RNC与所有SGSN进行Iu-Flex的全连接)是TR23.882中提出上述切换方法的前提,也就是说,如果不实现S1-Flex全连接,则TR23.882中提出的解决实时切换性能的方法就不可用。然而,这种全连接在实际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TR23.882中提出的这种解决实时切换性能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及基于该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同时适用于非实时类业务和实时类业务,并且无需进行S1接口的全连接,就可以实现不同MME/UPE之间实体的切换。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网络体系结构,包括无线接入实体及由该无线接入实体管理的若干个小区,其中:所述无线接入实体下的小区存在属于不同位置区的情况,而相邻无线接入实体之间的相邻小区具有相同的位置区集合。

如果任意两个相邻无线接入实体之间的相邻小区,其所属的位置区集合相等,则不需要作任何处理;否则将相邻小区配置成同属于一个位置区集合。

优选的,根据以下步骤将相邻小区配置成同属于一个位置区集合:

将相邻小区中的第一小区配置成同时属于第二小区的第二位置区集合,将第二小区配置成同时属于第一小区的第一位置区集合,从而使得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同时属于相同的位置区集合。

优选的,根据以下步骤将相邻小区配置成同属于一个位置区集合:

将相邻小区中的第一小区配置成属于第二小区的第二位置区集合,从而使得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同属于第二位置区集合。

此外,本发明也提供一种基于所述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根据以下步骤将用户在同一无线接入实体下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

无线接入实体在目标小区中预先建立相关的无线资源,并向用户发送无线物理层/无线链路层的重配制命令,用户实现和目标小区的同步;

无线接入实体向目标核心网发送用户平面更新请求消息,目标核心网和源核心网进行信息和数据的交互后,目标核心网向该无线接入实体发送用户平面更新响应消息,用户在源小区中的相关无线资源及与源核心网的网络资源被释放。

其中,如果目标小区与源小区属于不同的位置区,则更新位置区。

基于所述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根据以下步骤将用户在同一核心网下从源无线接入实体的源小区切换到目标无线接入实体的目标小区:

源无线接入实体向目标无线接入实体发送切换请求消息,目标无线接入实体建立网络资源并向源无线接入实体发送切换响应消息,源无线接入实体向用户发送切换命令消息,用户实现和目标无线接入实体的同步;

目标无线接入实体向所属核心网发送用户平面更新请求消息,核心网将用户平面从源无线接入实体切换到目标无线接入实体上,并向目标无线接入实体发送用户平面更新响应消息,源无线接入实体与目标无线接入实体、及源无线接入实体与用户的网络资源被释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在该结构中,一个无线接入实体下的不同小区可以属于不同的位置区。本发明也一并给出了从传统网络体系结构实现该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的方法。基于这种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一个无线接入实体无需与所有核心网的接入网关进行全连接,就可同时实现实时类业务和非实时类业务的切换。

基于本发明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可以减少不同MME/UPE之间的切换复杂性,同时减少切换时数据中断时间,提高切换可靠性。该切换方法不对业务是实时类或非实时类加以区分,而对非实时类业务和实时类业务的切换均适用。另外,实现位置区与小区关系的算法也非常容易实现,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与适用性。

此外,本发明提出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可以应用于演进的3GPP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新型蜂窝移无线通信系统,如4G系统等。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树状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在同一个MME/UPE下的两个RA实体之间的切换过程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在不同MME/UPE下的两个非实时类业务RA实体之间的切换过程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在不同MME/UPE下的两个实时类业务RA实体之间的切换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新型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在同一RA实体下不同位置区的小区之间切换消息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在同一MME/UPE下不同RA实体之间的切换消息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采用方法一实现相邻小区Cell属于一个位置区集合TA的配置过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采用方法二实现相邻小区Cell属于一个位置区集合TA的配置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提出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改变了传统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位置区、RA实体(如eNodeB)与小区之间的树状网络关系,建立了一种新的位置区、RA实体(如eNodeB)与小区的网络关系,也提出如何实现这种网络关系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个RA实体下的不同的小区Cell可以属于不同的位置区TA,同一个Cell可以同时属于多个TA;相邻RA实体之间的相邻Cell具有相同TA(可以是多个TA值)。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RA实体指无线接入网络中一个实体,而不是无线接入网络。RA实体是UE的上一级网络实体,例如,对于演进3G系统而言,RA实体指eNodeB。在本发明中,为了说明方便,在下文和附图中,用“RA”来代替RA实体,同样RA1或RAX均表示RA实体。

本发明也提出,利用此新型的网络体系结构,一个RA实体无需与所有核心网的接入网关(AGW,Access Gateway)连接,就可实现实时类业务与非实时类业务的切换,并且提出的切换方法可以降低不同的MME/UPE之间切换的中断时间。

本发明中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由不同接入系统锚点(IASA,Inter-Access System Anchor)、无线接入网关(rGW,Radio access Gateway)、RA实体及UE组成。其中:RA是UE上一级网络实体,UE与RA之间是无线接口。rGW是MME/UPE功能实体的表示,RA实体与rGW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多对多的关系,也就是一个rGW可以连接到多个RA实体,同时一个RA实体可以连接到多个rGW上。IASA表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与外部网络连接的网关及锚点实体,类似于传统3GPP网络中的GGSN,相当于演进3GPP系统中IASA。同样,rGW与IASA之间的连接是多对多的关系。若MME与UPE功能分开,则图5中的rGW仅表示UPE;若MME与UPE功能分开、且UPE与IASA合并,则图5中的rGW仅表示UPE与IASA的合并实体。此外,若MME与UPE合并,则TA表示移动性管理区域;若MME与UPE分开,则TA表示的是UPE所服务的位置区域。一个UE在某一时刻只能连接到一个UPE实体及一个MME实体上,而不能连接到多个UPE或多个MME实体上。

如图5所示,RA1下有四个小区Cell1,Cell2,Cell3,Cell4。其中Cell1,Cell2,Cell3属于TA1,TA1是由rGW1来管理的位置区。Cell4则属于TA2,TA2是由rGW2来管理的位置区。因此,RA1需要与管理TA1,TA2的rGW1及rGW2相连。RA2下的Cell5,Cell6,Cell7,Cell8均属于TA2。因此,RA2可以只和管理TA2的rGW2连接,而对于RA2是否rGW1或rGW3相连,则不作要求。类似的,RA3下有五个小区Cell9-Cell13。其中Cell9属于TA2,Cell10,Cell11属于TA3,而Cell12,Cell13属于TA4,因此RA3需要与管理TA2、TA3及TA4的rGW2、rGW3及rGW4相连。

下面,详细阐述本发明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的具体实现方法。

本发明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并不需要全新构造,而是根据实际小区规划的情况,在传统树形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连接,但是又区别于TR23.882中提出的S1-Flex全连接的现有解决方式,从而能非常容易的实现位置区与小区关系,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与适用性。在构建网络结构时,核心是构造相邻RA实体之间的相邻Cell具有相同的位置区TA。构造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将给出两种实现相邻RA实体之间的相邻小区Cell具有相同位置区TA的方法。

为了说明的更加清楚,首先定义几个基本概念:

1、相邻小区:

若小区Cell X与Cell Y之间不存在其他小区Cell,则称小区Cell X与CellY是相邻小区。

2、相邻实体:

若小区Cell X与Cell Y是相邻小区,且小区Cell X属于实体RA X,小区Cell Y属于实体RA Y,则称实体RA X与RA Y是相邻实体。

3、位置区域集合相等:

由3GPP系统TR23.882指出:一个小区Cell可以同时属于多个位置区域TA。若小区Cell X属于位置区域TAX1,TAX1,TAX2,...,TAXn,记为位置区域集合TA(X),即TA(X)={TAX1,TAX2,...,TAXn}。这样,小区Cell X∈TA(X)。类似的,小区Cell Y∈TA(Y),TA(Y)={TA Y1,TA Y2,...,TA Yn}。

若小区Cell X与小区Cell Y是相邻小区,并且分别对应的位置区域集合TA(X)和TA(Y)相等,也就是TA(X)=TA(Y),则称相邻小区Cell X与Cell Y具有相同的位置区域值。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TA(X)与TA(Y)是位置区域集合,要TA(X)=TA(Y),必须满足位置区域TA(X)和TA(Y)里的所有元素均相等。例如:当TA(X)={TA1,TA2},TA(Y)={TA2,TA1}时,能够认为TA(X)和TA(Y)两个位置区域集合相等;而当TA(X)={TA1,TA2},TA(Y)={TA2,TA3}时,TA(X)和TA(Y)位置区域并不相等。

上述概念明确后,在构建本发明网络体系结构时,设小区Cell X与Cell Y是相邻RA实体下的相邻小区Cell,不是相邻RA实体下的相邻Cell不进行下面的操作。

1、若小区Cell X所属的位置区域集合TA(X)与小区Cell Y所属的位置区域集合TA(Y)相同,即TA(X)=TA(Y),则说明小区Cell X与Cell Y同属于一个位置区域TA,此时不对Cell X与Cell Y作任何的处理。

2、若小区Cell X所属的位置区域集合TA(X)与小区Cell Y所属的位置区域集合TA(Y)不相等,则可以通过下述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相邻RA实体之间的相邻小区Cell X与Cell Y具有相同位置区TA:

方法一:令相邻RA实体之间的相邻小区Cell中任一个小区记为Cell X,所属的位置区集合记为TA(X),而另一个小区记为Cell Y,所属的位置区集合记为TA(Y)。现将小区Cell X配置成又属于位置区集合TA(Y);而将小区Cell Y配置成又属于位置区集合TA(X)。也就是说通过配制后,小区Cell X与Cell Y具有相同的位置区集合TA值:TA’(X)=TA’(Y)。

方法二:同样,令相邻RA实体之间的相邻小区Cell中任一小区记为CellX,所属的位置区集合记为TA(X),而另一个小区记为Cell Y,所属的位置区集合记为TA(Y)。将其中的一个小区Cell X,配置成只属于其相邻小区Cell Y的位置区集合TA(Y)。这样,小区Cell X与Cell Y将同时属于位置区集合TA(Y)。

3、上述步骤2中,采用方法一或方法二进行配置,若其中一个小区Cell的另外一个方向的相邻小区Cell不是同时属于同一个RA实体时,则步骤2过程需要重复进行,直到相邻的小区Cell具有相同的位置区集合TA值为止。

4、根据步骤2与3的配置结果,将小区Cell的位置区集合TA值发生改变的RA实体与TA值所对应的核心网进行连接。

下面,分别对上述两种方法的配置过程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例1:如图8所示,采用方法一实现相邻小区Cell属于一个位置区集合TA。

图8左侧为传统的树形网络结构,其中:RA1下有四个小区Cell1,Cell2,Cell3,Cell4。小区Cell1-4属于TA1,TA1是由rGW1来管理的位置区。RA2下有四个小区Cell5-8,属于由rGW2来管理的位置区TA2。类似的,RA3下有五个小区Cell9-Cell13,属于位置区TA3,由rGW3来管理。

图8右侧是通过方法一配置后的网络结构。其是从左侧的传统网络结构进行如下配置:从图中可见,Cell4与Cell5,Cell8与Cell9是相邻小区。将原RA1实体下、属于位置区集合TA1的小区Cell4配置成同时属于其相邻小区Cell5的位置区集合TA2,同时将RA2实体下、属于位置区集合TA2的小区Cell5配置成同时属于其相邻小区Cell4的位置区集合TA1;类似的,将RA2实体下、属于位置区集合TA2的小区Cell8配置成同时属于其相邻小区Cell9的位置区集合TA3,将RA3实体下、属于位置区集合TA3的小区Cell9配置成同时属于其相邻小区Cell8的位置区集合TA2。此外,增加RA1实体与管理位置区集合TA2的rGW2接口;增加RA2实体与管理位置区集合TA1的rGW1接口,及管理位置区集合TA3的rGW3接口;增加RA3实体与管理位置区集合TA2的rGW2接口。

例2:如图9所示,采用方法二实现相邻小区Cell属于一个位置区集合TA。

图9右侧是通过方法二从左侧的传统结构配置后的网络结构。其是从左侧的传统网络结构进行如下配置:将原RA1实体下、属于位置区集合TA1的小区Cell4配置成仅仅属于其相邻小区Cell5的位置区集合TA2,将RA2实体下、属于位置区集合TA2的小区Cell8配置成仅仅属于其相邻小区Cell9的位置区集合TA3。此外,增加RA1实体与管理位置区集合TA2的rGW2接口;增加RA2实体与管理位置区集合TA3的rGW3接口。

此外,如图5所示,设一个RA实体下的多个小区Cell中,一部分小区属于位置区TA(X),一部分小区属于位置区TA(Y),也可以是一些小区Cell同时属于位置区TA(X)与TA(Y)。RA实体与管理位置区TA(X)的MME/UPE通过S1接口相连。RA实体与管理位置区TA(Y)的MME/UPE通过S1接口相连。设UE在该RA实体下已激活了一个或多个IP承载业务,这些IP承载业务可以是实时类与非实时类的业务组合。

当UE从该RA实体下一个属于位置区TA(X)的小区Cell X移动到小区Cell Y,小区Cell Y不属于位置区TA(X),而是属于另一个位置区TA(Y),在此情形下,同一个RA实体下不同位置区TA的小区Cell之间的切换消息流程具体如图6所示:

601、用户设备UE与RA实体、源rGW、IASA间已建立了一个或多个IP承载业务(IP Bearer);

602、UE向所属的RA实体报告相关的测量结果;

603、该RA实体根据UE报告的测量结果,决定将该UE从源小区切换到其下的另一个目标小区中;

604、RA实体在目标小区中预先建立相关的无线资源;

605、RA实体向UE发送无线物理层/无线链路层(L1/L2)的重配制命令;

606、UE与RA实体下的目标小区实现同步;

607、UE向目标小区发送无线物理层/无线链路层(L1/L2)重配制完成响应;

608、RA实体向目标rGW发送用户平面更新请求消息;

609、目标rGW向源rGW发送用户上下文请求消息;

610、源rGW向目标rGW发送用户上下文数据;

611、目标rGW向IASA发送用户平面路由更新消息;

612、IASA将用户平面路由从源rGW切换到目标rGW上;

613、目标rGW向RA实体发送用户平面更新响应消息,表示用户平面已切换到目标rGW上;

614、RA实体释放该UE在源小区中的相关无线资源及UE与源rGW的网络资源;

615、UE的一个或多个IP Bearer已切换到RA实体的目标小区、目标rGW与IASA上;

616、若目标小区与源小区属于不同的位置区集合TA,则还需要进行位置区域TA的更新过程。

例如,图5中的UE从RA1实体下的小区Cell3移动到Cell4时,由于小区Cell3属于位置区集合TA1,而小区Cell4属于位置区集合TA2,因此需要进行同一个RA1实体下不同位置区集合TA的小区Cell之间的切换。此时,图6中的源rGW为rGW1,目标rGW为rGW2。

另一种情况是:当UE从一个源RA实体的小区Cell X移动到目标RA实体的小区Cell Y时,由于小区Cell X与Cell Y属于同一个位置区集合TA,因此,需要进行同一个MME/UPE下不同RA实体之间的切换,具体切换消息流程,如图7所示:

701、用户设备UE与源RA实体、rGW、IASA间已建立了一个或多个IP承载业务(IP Bearer);

702、UE向所属的源RA实体报告相关的测量结果;

703、源RA实体根据UE报告的测量结果,决定将该UE从源RA实体下的源小区切换到目标RA实体下的目标小区中;

704、源RA实体向目标RA实体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705、目标RA实体根据源RA实体的切换请求消息,建立相关资源;

706、目标RA实体向源RA实体发送切换完成响应;

707、源RA实体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708、UE与目标RA实体实现同步;

709、UE向目标RA实体发送无线物理层/无线链路层(L1/L2)重配置完成响应;

710、目标RA实体向rGW发送用户平面更新请求;

711、rGW将用户的用户平面从源RA实体切换到目标RA实体上,并向目标RA实体发送用户平面更新响应消息,表示用户已切换到目标RA实体上;

712、目标RA实体释放该目标RA实体与源RA实体之间的网络资源;

713、释放UE与源RA实体之间的网络资源;

714、UE的一个或多个IP Bearer已切换到目标RA实体的目标小区、rGW与IASA上。

例如,图5中的UE从RA1实体下的小区Cell 4移动到RA2实体下的小区Cell 5时,由于小区Cell 4与Cell5同属于一个位置区集合TA2,因此RA1与RA2之间的切换属于同一个MME/UPE下的不同RA实体之间的小区切换。此时,图7中的源RA实体为RA1实体,目标RA实体为RA2实体,rGW为rGW2。

此外,对于如图5所示的当UE从小区Cell3移动到Cell5时,需要经过上述如图6和图7的两个过程,即先进行同一个RA1实体下小区Cell3到小区Cell4之间的切换,其中小区Cell3属于位置区集合TA1,而小区Cell 4属于位置区集合TA2,同时rGW1切换到rGW2;然后进行RA1与RA2实体之间的切换,将RA1实体下的小区Cell4切换到RA2实体下的小区Cell5。通过这两种切换过程,将以前MME/UPE之间的复杂的切换过程分解为两个简单、可靠及实时性好的切换过程。

可见,在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下,对于UE在任意小区之间移动而引起的切换,只能是前述几种实施例情况的重复。因此,较现有技术的切换方案而言,本发明基于所述网络体系结构的切换方法,可以减少不同MME/UPE之间的切换复杂性,同时减少切换时数据中断时间,提高切换可靠性。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在传统的3GPP系统中,由于网络结构采用Iu-Flex全连接,因此也存在着一个小区Cell属于多个位置区TA的情形。而本发明所述一个小区Cell属于多个位置区TA的情形,是指一个RA实体(如eNodeB)下不同小区Cell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区TA。而一个RA实体下多个小区Cell属于多个不同的位置区TA,因此,该RA实体就需要与管理这些位置区TA的rGW连接。至于寻呼方面简单说明如下:采用本发明技术,RA实体(如eNodeB)的上级实体(如rGW)依据位置区TA向相应的RA实体作寻呼,RA实体(如eNodeB)根据寻呼消息中的位置区TA决定向属于该位置区TA的小区Cell作寻呼,而不会向不属于该位置区TA的小区Cell作寻呼。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