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的清胸祛痨丸

一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的清胸祛痨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临床中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的清胸祛痨丸。它是由三七、百合、川贝母、葶苈子、夏枯草、连翘等26味中药饮片经粉碎、过筛、混匀制成水泛丸,再由低温干燥制成。它为纯中药制剂,药源广泛,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确切。且对肝、肾无损害和毒副作用,经临床观察服药后体重和免疫能力明显增加,胸水、脓液完全吸收,包裹吸收或缩小。与现有技术相比,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不仅对耐药、过敏、难治的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包裹胸膜炎、脓胸具有相当显著的疗效,而且对胸膜粘连以及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效果也相当显著。该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抗结核病药物,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1299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2-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立梅;

    申请/专利号CN200610017137.3

  • 发明设计人 张立梅;

    申请日2006-08-25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四平市新时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栾淑华

  • 地址 136001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中央东路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19:41: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11-03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A61K36/904 专利号:ZL2006100171373 专利申请号:2006100171373 收件人:张立荣 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11-08-03

    授权

    授权

  • 2009-10-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2-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床中专门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中成药,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西药耐药、过敏,久治不愈的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包裹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包裹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均为常见病和多发病。长期以来一直采取西医西药进行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药物主要有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的抗结核药,这些药物虽临床疗效比较好,但副作用非常大,它可导致对肝功能、肾功能的损害,听力障碍、眩晕、胃肠不适及过敏反应等。且服药后常易产生抗药性,因疗效不明显、影响疗效、延长治疗时间。而手术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以中医中药代替西医西药,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对人体功能无损害,对听力无影响,不产生各种不适之症和其它副作用,且疗程短的专治对西药(耐药、过敏)久治不愈的结核性胸膜炎、包裹胸膜炎、腹膜炎、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的清胸祛痨丸。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结核性胸膜炎发病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理,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从祖国医学宝库中筛选出滋阴润肺、退热生津、利水逐饮,行气化痰、治痨杀虫的纯天然植物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发挥化瘀止痛,滋阴清热,泻肺逐饮,治痨杀虫的功能作用,从而在治痨杀虫、化瘀止痛、滋阴清热的同时使胸水尽快吸收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本发明是由下述组份与重量配比制成的药剂:

三七50-100份    百合30-50份    川贝母30-50份

麦冬30-50份     金银花30-50份  桔梗15-25份

玄参15-20份     前胡15-25份    杏仁20-30份

党参50-100份    石苇100-150份  当归30-50份

茯苓30-50份     薏苡仁30-50份  白术30-50份

龙胆草20-30份   牛子15-25份    白芍30-40份

木香20-30份   葶苈子0-30份   白芨30-50份

百部50-100份  胡黄连30-50份  夏枯草0-25份

黄芪0-25份    连翘0-25份。

本发明的最佳重量配比是:

三七100份   百合50份    川贝母50份  麦冬50份

金银花50份  桔梗25份    玄参20份    前胡25份

杏仁30份    党参100份   石苇150份   当归50份

茯苓50份    薏苡仁50份  白术50份    白芍40份

木香30份    白芨50份    百部100份   胡黄连50份

龙胆草30份  牛子25份。

由于所述诸病主要病因系正气虚弱、感受外邪或瘵虫传染所致。因禀赋薄弱或嗜欲无度,或忧思劳倦,或久病失调等,致使气血津液耗伤,抗病力弱,外邪或瘵虫乘虚犯肺,肺气失宣,气不布津,停留胸胁而为本病。其发病缓急不一,多数起病急剧。病位在胸胁,主脏属肺。该病以肺气虚为本,以水饮停留、络脉瘀阻为标。其发病总的趋势是始则病少阳,可迅速转化为水饮内停,以气滞血瘀、络脉瘀阻,故以邪实为主。因此,本发明以行气化瘀逐饮为主,佐以滋阴清热、治痨杀虫。重用三七化瘀止痛,缓解胸膜粘连;辅以川贝母、麦冬、金银花、百合、玄参、前胡、桔梗、胡黄连、夏枯草、杏仁滋阴润肺、退热生津;佐以石苇、薏苡仁、茯苓、葶苈子、黄芪、白术、龙胆草、牛子、木香、当归、白芍、党参、连翘、利水逐饮,行气化痰,以利胸水吸收;使以白及、百部治痨杀虫。群药共成行气化瘀止痛、滋阴清热、泻肺逐饮、治痨杀虫之功效。

本发明以纯天然植物药物为原料,药源广泛,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服用方便,疗效确切。它以中药代替西药,一改传统的对结核性胸膜炎、包裹胸膜炎、腹膜炎、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方式,对肝、肾无损害,无任何毒副作用,经临床观察服药后体重和免疫能力明显增加,胸水、脓液完全吸收,包裹吸收或缩小。与现有技术相比,疗程短,见效快,不复发,不仅对耐药、过敏、难治的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包裹胸膜炎、脓胸具有相当显著的疗效,而且对胸膜粘连以及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效果也相当显著。该药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抗结核病药物,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包裹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的中成药。它由如下方法制取:

首先是按以上所述的最佳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中药饮片),将该22味中药饮片粉碎成细粉,或在优选重量配比的基础上,加入葶苈子30份、夏枯草25份、黄芪25份、连翘25份的26味中药饮片粉碎成细粉,再分别过筛、混匀,制成水泛丸,低温干燥制得。

本发明的性状:本品为浅棕色至深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一次7-14克(1-2瓶盖),一日3次。7-9岁儿童一日3次,一次3.5克。10岁以上儿童一日3次,一次7克,温开水送服。

本发明具有化瘀止痛,滋阴清热,泻肺逐饮,治痨杀虫之功效。在临床中用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包裹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瘘及其引起的寒热往来,痰中带血,久咳、盗汗、手足心热、胸闷气短,食欲减退、消瘦、乏力等症。

本发明经四平市结核病医院对225例患有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包裹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和支气管胸膜瘘肺患者的临床实验,收到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

我们在该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择225例进行实验,其中胸膜炎115例、腹膜炎32例、脓胸40例、支气管胸膜瘘18例,在这些病例中,男性108例,占48%;女性117例,占52%。年龄中最小者6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39.67岁。其中20岁以下59例,21-30岁36例,31-40岁52例,41-50岁24例,51-60岁10例,61岁以上44例。

二、治疗方法

服用本发明的清胸祛痨丸,每次3.5-7克或7-14克,一日三次,30天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暂停用与治疗相关的药物。用药中禁忌腥、辣及刺激性食物。

三、疗效标准

1、痊愈:症状大部分消失,一年内不复发,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x光及B超检查未见异常,病灶渗出液消失。

2、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半年至一年主要理化检查好转,x光及B超检查较前明显好转。

3、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渗出液基本吸收,x光检查见胸膜肥厚。

4、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相应的主要理化检查无变化。x光和B超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四、疗效观察

表1临床实验疗效情况表

从表1中可见,本发明对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有效率为97%,对治疗腹膜炎有效率为94%,对治疗脓胸有效率为93%,对治疗支气管胸膜瘘有效率为89%,综合有效率为93.25%。与此同时,我们对225例部分病人检查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服药前后对比复查结果,均无明显变化,说明该药对肝、肾无毒副作用及损害。

表2 225例病人服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表

  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p  症状  +++  ++  +  -  +++  ++  +  -  发烧  16  62  35  91  1  14  45  44  <0.05  盗汗  30  23  22  129  4  12  21  171  <0.05  乏力  9  83  66  46  0  8  66  130  <0.05  胸闷  11  71  97  25  0  6  50  148  <0.05  气短  5  43  62  73  0  6  20  157  <0.05  胸痛  4  41  95  64  0  0  18  186  <0.05  呼吸  困难  17  44  25  118  0  1  40  163  <0.05  刺激性  咳嗽  15  6  86  42  0  1  47  156  <0.05

由表2表明本发明对上述症状用药前后有明显差异。p值均小于0.05。

五、病案举例:

刘某,女39岁,干部,1995年5月15日初诊近一个月咳嗽、胸闷,喜左侧卧位。X线:右下肺胸膜炎,一周前抽水500毫升。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服药一个月,咳嗽减轻、无胸闷、食欲有增,体重增加。又服一个月,无咳嗽、无胸闷、睡眠体位自如。X线:右侧胸膜肥厚粘连。

六、综述结论:

本发明主治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包裹性胸膜炎、腹膜炎、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及胸膜肥厚粘连等症。经临床实验确实具有化瘀止痛、滋阴清热、泻肺逐饮、治痨杀虫之功效,使积液自行吸收,胸膜肥厚粘连缓解的特点。该发明为纯中药制剂,药源广泛,原料易得,服用方便,且对肝、肾无损害和毒副作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其疗效确切,适于推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