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造方法

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能抑制白内障术后并发的后发性白内障的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造方法。其制法:将人工晶状体清洗、干燥、经表面预处理使其荷以正电或负电;然后浸入与其表面电荷相反的聚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吸附、以去离子水漂洗并氮气吹干;再将它浸入与此前聚电解质所带电荷相反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pH值为4-1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吸附,最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漂洗、氮气吹干,并重复上述的交替组装步骤。本发明人工晶状体具有靶向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转分化和囊膜皱缩,从而阻断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且生物相容性好;本发明制法科学、简单,且能确保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在干态下的活性和在医用移植中的安全可靠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2692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0810061511.9

  • 发明设计人 姚克;王瑶;

    申请日2008-04-30

  • 分类号A61L27/40(20060101);A61L27/34(20060101);A61L27/54(20060101);A61F2/16(20060101);

  • 代理机构33101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凯音

  • 地址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8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0:45: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1-08-24

    授权

    授权

  • 2008-11-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8-09-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白内障手术中替换眼内晶状体的人工晶状体,尤其是一种能抑制术后并发的后发性白内障的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后发性白内障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之后因残留的晶状体皮质未完全吸收、遗留的部分继发混浊而形成的并发症,故又称后囊膜混浊或继发性白内障;该眼疾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视力恢复。目前随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提高,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已由早期的50%下降,但仍有14.1~18.8%的术后病人还需接受Nd-YAG激光术(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后囊切开的手术)来治疗后发性白内障;为此患者还需花上大笔的手术费用,而且该手术还存在着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眼内压升高等风险。因此,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提高白内障囊外摘除的术后视觉效果已刻不容缓。

现有的研究表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所发生的上皮一间叶细胞转分化、细胞外基质沉积和晶体纤维再生等是引起后发性白内障的主要病理机制。因此目前已从该发生环节着手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其中包括研究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等:例如中国专利CN101036804A“纳米氟尿嘧啶涂层人工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CN101053680A“防治后发障形成的具抗增殖药涂层的人工晶体”,均以抗增殖的细胞毒药物作为涂层布于人工晶状体表面;中国专利CN200973766Y“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和CN2531755Y“缓释剂携带型人工晶体”,是在人工晶状体赤道部外侧或袢上固定药物缓释载体。它们虽能通过局部高浓度的药物原位抑制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而起到作用,且有体外试验的效果,但在体内试验中发现它们还有以下的缺点:1)涂于人工晶状体表面的抗增殖的细胞毒药物或药物缓释载体,它们对角膜内皮细胞、虹膜、睫状体上皮细胞、视网膜等眼内其它组织有着潜在的毒副作用;此外,其它给药方式还包括囊袋内药物灌洗、眼内植入生物可降解性高分子药物缓释载体等,前者的缺点在于有效浓度维持的时间短且还容易对眼内其它组织产生影响,而后者则易影响眼内组织或干扰其它手术,且一旦出现毒副作用则需即时手术取出;2)药物涂层在人工晶状体表面的稳定性比较差,因而使用不太可靠;3)它们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有效抑制白内障术后并发的后发性白内障、提高白内障术后的视觉效果,且对人体,特别是角膜内皮细胞、虹膜、睫状体上皮细胞、视网膜等眼内其他组织无毒副作用的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及其制造方法;并还使它具有制造方法简单合理、能工业化生产,且成本低、产品价格低廉等特点。

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是:在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和袢的表面上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以使该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进入囊袋之后,其表面上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即产生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且既不对眼内其它组织产生毒性作用,又能提高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从而减少了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并有利于术后远期视力的恢复。

上述的人工晶状体的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硅凝胶,或软性疏水性的聚丙烯酸酯。

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它包含以下的步骤:

1)将人工晶状体清洗并干燥,再通过表面预处理使该人工晶状体表面荷以正电或负电;

2)将上述表面荷电的人工晶状体浸入与其表面电荷相反的浓度为0.01-1000mg/mL的聚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吸附1-120分钟,然后以去离子水漂洗并氮气吹干;再将该人工晶状体浸入与此前聚电解质所带电荷相反的浓度为0.01-1000μg/mL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0.01-10mol/L、pH值为4-10,吸附1-120分钟,然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漂洗,氮气吹干;

3)重复上述交替组装步骤至少一次,即制得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此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密封包装即可。

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中,能使人工晶状体表面荷以正电或负电的表面预处理方法是以下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

i)利用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改变通入的气体种类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引入功能基团,氨基或羧基等,然后改变pH值使表面离子化而带上电荷。

ii)以直接吸附带正电荷的聚乙烯基亚胺使表面带正电荷。

iii)将聚丙烯酸酯的人工晶状体用碱溶液进行表面水解,表面产生大量羧基而引入负电荷。

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中,所用的聚电解质是与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最好是天然聚电解质或无细胞毒性的聚电解质,当抗体带负电荷时,选用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聚烯丙基胺盐酸盐、壳聚糖、多聚赖氨酸、明胶;当抗体带正电荷时,则选用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海藻酸钠、肝素、透明质酸钠。

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中,所用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是一种等电点为6.8的免疫球蛋白,故高于等电点的pH值即可使它带上负电,而低于等电点的pH值带正电。如果组装条件能与生理情况下的pH值及离子强度相类似,如选择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以下简称PBS溶液),则可保持组装环境与人体环境的一致,从而能最好地维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还可在表面预处理以使人工晶状体表面荷以正电或负电之后和浸入与其表面电荷相反的浓度为0.01-1000mg/mL的聚电解质的水溶液之前,还增加一道能提高该人工晶状体表面电荷密度以增强后续的抗体的静电层层自组装吸附能力的步骤,该步骤是将表面荷以正电或负电的人工晶状体交替浸入两种电荷性质相反的浓度均为0.01-1000mg/mL的强聚电解质水溶液中,吸附时间均为1-120分钟,吸附完成后均需用去离子水漂洗、氮气吹干,且交替重复该步骤的次数至少一次;其中带正电荷的强聚电解质选用聚烯丙基胺盐酸盐(以下简称PAH),或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以下简称PDDA),带负电荷的强聚电解质选用聚苯乙烯磺酸钠(以下简称PSS)。从而在人工晶状体的表面形成电荷密度高的强聚电解质的组装底层。

上述方法中的吸附时间长短是根据所用溶液的浓度大小进行选择,例如溶液的浓度大则取用的吸附时间可取低值,反之则吸附的时间长。另外,上述方法中对人工晶状体表面组装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和与之电荷相反的聚电解质的先后次序可根据所采用的表面预处理方法、所备有的溶液等不同条件进行选择(例如pH=7.4的PBS溶液中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带负电,若人工晶状体表面预处理后带负电,则其后先吸附带正电的聚电解质,再吸附带负电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若人工晶状体表面预处理后带正电,也可调换上述次序),且不影响正、负电之间的吸引,从而确保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层层组装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效果相同。实施例中所举例子均先吸附聚电解质,再吸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省略调换次序的例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在植入眼内、进入囊袋之后,其表面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直接与转化生长因子β2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而不影响眼内其他组织,且靶向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转分化和囊膜皱缩,有效阻断了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关键环节,从而抑制后发性白内障而有利于术后远期视力的恢复;2)因组装过程所用的组装成分,包括所用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在内均为低毒性和免疫原性的天然聚电解质或无细胞毒性的聚电解质,故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对眼内其他组织无毒副作用,并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协同抑制后发性白内障;3)本发明通过科学可行的静电层层自组装的方法,以较弱的静电作用即可使生物分子交替浸涂固定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实现了纳米、亚微米尺寸的层状结构,其结果既不影响人工晶状体本体特性,又实现了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在人工晶状体表面牢固沉积,而且能维持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在干态下的活性和在医用移植中的安全可靠性;4)本发明制造方法因所用溶剂均无毒性,故对环境友好,而且还因制造方法简单合理,且还可通过调节组装条件,例如改变聚电解质的pH值、离子强度、浓度等简单而有效地控制薄膜的细微结构及其性质;另外,组装分子的选择范围较广,可以是合成型的聚电解质,也可以是蛋白质、多糖、DNA等荷电生物活性大分子等;5)通过试验证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且其制造工艺较为简单、所花费的成本较低,因此能使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成为一种价格低廉的工业化生产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在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的人工晶状体表面构建(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2多层膜的静电层层自组装过程,即组装了两个双层(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示意图;图中仅在人工晶状体的一个表面上表示出其组装出的结构,其余表面和袢上也具有同样的组装结构;但为简化和清晰起见,在其余表面和袢上未予以画出。

图2是表示在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表面构建(PAH/PSS)2/(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多层膜的静电层层自组装过程,即组装了两个双层(PAH/PSS)、一个双层(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示意图;图中仅在人工晶状体的一个表面上表示出其组装出的结构,其余表面和袢上也具有同样的组装结构;但为简化和清晰起见,在其余表面和袢上未予以画出。

图3是通过石英晶体微天平的频率变化跟踪人工晶状体表面(PAH/PSS)3/(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3多层膜的静电层层自组装过程,即组装了三个双层(PAH/PSS),三个双层(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

图4是以倒置相差显微镜的照片显示培养24小时后离体巨噬细胞在人工晶状体表面的粘附照片,其中(a)是现有的人工晶状体,(b)是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

图5是以倒置相差显微镜的照片显示在转化生长因子β2的诱导下,培养24小时后离体晶状体上皮细胞在人工晶状体表面的粘附,其中(c)是现有的人工晶状体,(d)是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是一种在人工晶状体的光学部和袢的表面上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

本实施例中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它能通过免疫细胞生物学的途径抑制后发性白内障,因为引起后发性白内障的关键因子是转化生长因子β2,故采用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则能以其高度的特异性来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2的作用、抑制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纤维化,从而对以纤维化为主的后发性白内障起到其他药物所欠缺的靶向作用,并且该人源性的抗体不具有免疫原性和毒性。因此,本实施例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进入囊袋之后,其表面上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即产生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且它既不对眼内其它组织产生毒性作用,又能提高人工晶状体的生物相容性,从而减少了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并有利于术后远期视力的恢复。

通过众多试验证实,本实施例人工晶状体是不宜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制得,前者是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不能长期稳固在人工晶状体表面,而后者会使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生物活性大幅下降、甚至丧失;但一种静电层层自组装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是利用蛋白质在特定的pH条件下能带电荷、具有聚电解质的特性,并通过交替地使用带正电荷、带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即可使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以一层、一层薄膜的形态沉积到人工晶状体的表面;该人工晶状体的表面因此而改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兼有安全靶向,并稳定持久地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作用。

本实施例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取用人工晶状体,其材料可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凝胶、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等中的一种,本实施例取用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为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先分别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清洗后,再用超声清洗仪清洗1-3分钟,然后以去离子水漂洗后在60℃真空干燥24小时;接着将其放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发生器功率为60W,射频为13.5kHz,其内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压力维持在50-60Pa,以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处理2~5分钟,然后取出该人工晶状体、其表面已带有羧基官能团;再将其浸入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5分钟,使羧基转化为羧基离子,去离子水漂洗,氮气吹干,获得带负电的人工晶状体表面;接着将该表面带负电的人工晶状体浸入溶液浓度为5mg/mL的带正电的多聚赖氨酸水溶液中60分钟后,以去离子水漂洗,氮气吹干;此后再浸入溶液浓度为500μg/mL的带负电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PBS溶液(PBS溶液浓度0.05mol/L,pH=7.4)中,吸附30分钟,再用PBS溶液漂洗,氮气吹干;重复以上的交替步骤即可获得表面带有1-20层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人工晶状体;最后将它取出,并用去离子水清洗,氮气吹干,室温下真空干燥密封包装。

本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结构和制法可从图1中看到;该图是本实施例人工晶状体表面静电层层自组装过程的示意图,它是以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的人工晶状体为例,在表面构建(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2多层膜,亦即组装了两个双层(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图中以1-4表示制造过程的4个步骤,a表示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b,c表示各个步骤中所用到的试剂,+表示正电荷,-表示负电荷,其中,1表示二氧化碳气体等离子体处理后使人工晶状体表面产生羧基而带负电荷,2表示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组装到人工晶状体表面,3表示在pH=7.4条件下带负电荷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组装到人工晶状体表面,4表示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再次交替组装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b表示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c表示在pH=7.4条件下带负电荷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用的人工晶状体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材料中的一种,与实施例1中不同的是人工晶状体表面预处理获得负电荷的方法,其后组装过程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也与实施例1相同,即为带正电的多聚赖氨酸和带负电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与实施例1的表面预处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人工晶状体按实施例1方法清洗并烘干后,将其浸入30%氢氧化钠水溶液中80℃水解30分钟后,其表面可产生大量羧基离子,该表面在水溶液条件下呈负电性。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共同之处在于人工晶状体表面经表面预处理后均带有负电荷,表1是此后在人工晶状体表面选用不同于多聚赖氨酸的带正电荷的其它聚电解质(PAH,或壳聚糖,或明胶)和带负电荷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进行静电层层自组装的例子,每一例均能制造出本发明的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表1中所用带正电的聚电解质是不同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用的多聚赖氨酸的其它聚电解质;表1中溶解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所用的PBS溶液pH均高于6.8,在此条件下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带负电。

表1

实施例3:

取用人工晶状体,其材料可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硅凝胶、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等中的一种,如硅凝胶为材料的人工晶状体,按实施例1方法清洗并烘干后,将其放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中,发生器功率为60W,射频为13.5kHz,其内气体是氨气,气体压力维持在50-60Pa,以等离子体辉光放电处理2~5分钟,然后取出该人工晶状体,其表面带有氨基官能团;将其浸入浓度为1mol/L的盐酸溶液中30分钟,使氨基盐酸化为氨离子,去离子水漂洗,氮气吹干,获得带正电荷的人工晶状体表面;接着将上述表面带正电的人工晶状体浸入0.01mg/mL的带负电的肝素水溶液中120分钟,去离子水漂洗,氮气吹干;此后浸入0.01μg/mL的带正电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PBS溶液(0.05mol/L,pH=4)中,吸附120分钟,用PBS溶液漂洗,氮气吹干;重复以上步骤可获得表面带有1-20层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人工晶状体。最后取出人工晶状体用去离子水清洗,氮气吹干,室温下真空干燥密封包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用的人工晶状体与实施例3中相同,与实施例3中不同的是人工晶状体表面预处理获得正电荷的方法,而其后的组装过程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与实施例3中相同,均为带负电的肝素和带正电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本实施例中的表面预处理方法是:将人工晶状体浸入3mg/mL的带正电的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15分钟,去离子水漂洗,氮气吹干获得聚乙烯亚胺物理吸附的的表面,该表面在水溶液条件下呈正电性。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共同之处在于人工晶状体表面经表面预处理后均带有正电荷,表2是此后在人工晶状体表面选用不同于肝素的带负电荷的其它聚电解质(PSS、海藻酸钠、透明质酸钠)和带正电荷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进行静电层层自组装的例子,每一例均能制造出本发明的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表2中所用带负电的聚电解质是不同于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中所用的肝素的其它聚电解质;表2中溶解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所用的PBS溶液pH均低于6.8,在此条件下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带正电。

表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二氧化碳气体等离子体处理使得人工晶状体表面带负电荷之后,浸入浓度为5mg/mL的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的水溶液和500μg/mL带负电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PBS溶液之前,还增加一道步骤,将表面带负电荷的人工晶状体浸到5mg/mL的带正电的强电解质PAH溶液中吸附15分钟,用去离子水漂洗,氮气吹干,获得带正电荷的表面;然后将其浸到5mg/mL的强电解质PSS水溶液中15分钟,去离子水漂洗,氮气吹干,获得带负电荷的表面;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在人工晶状体表面获得2-6层PAH/PSS交替存在的底层。在人工晶状体表面组装了电荷密度高的强电解质的底层后,有利于后续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组装。

本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的结构和制法可从图2中看到;该图是本实施例人工晶状体表面静电层层自组装过程的示意图,它是以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的人工晶状体为例,在表面构建(PAH/PSS)2/(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多层膜,亦即组装了两个双层(PAH/PSS)、一个双层(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的本发明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的示意图;图2中以1’-6’表示制造过程的六个步骤,a表示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b-e表示各个步骤中所用到的试剂,+表示正电荷,-表示负电荷,其中,1’表示二氧化碳等离子体处理后使人工晶状体表面产生羧基而带负电荷,2’表示带正电的PAH组装到人工晶状体表面,3’表示带负电的PSS组装到人工晶状体表面,4’表示在人工晶状体表面再次交替组装PAH/PSS形成带电荷密度高的底层以利于下一步抗体的组装,5’表示带正电荷的多聚赖氨酸组装到人工晶状体表面,6’表示pH=7.4条件下带负电荷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组装到人工晶状体表面。b表示带正电的多聚赖氨酸,c表示pH=7.4条件下带负电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d表示带正电的PAH,e表示带负电的PSS。

本实施例中的带正电的强电解质PAH可以换用不同浓度或换用其它带正电的强电解质,例如以表3中所示的带正电的强电解质PDDA,对表面预处理过的带负电荷的人工晶状体表面进行组装,以形成带电密度高的底层的例子(表3中仅列出组装该底层的有关参数);表3中的两例均能制造出本发明的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

本实施例中的带正电的强电解质PAH也可以换用表3以外的其它带正电的强电解质以对经预处理过的带负电荷的人工晶状体表面进行组装而形成带电密度高的底层。

表3

本发明还对上述各实施例中制得的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作了以下的测定:

1)用石英晶体微天平的频率变化跟踪人工晶状体表面(PAH/PSS)3/(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3静电自组装过程,如图3所示:它是以实施例5为例,组装三个双层(PAH/PSS),三个双层(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图中的横坐标表示组装层数、纵坐标表示频率变化,其中奇数层中1、3、5层表示PAH,7,9,11层表示多聚赖氨酸,偶数层中2、4、6层表示PSS,8、10、12层表示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其结果显示多层膜组装的频率变化随着组装层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而频率变化与重量变化呈正比,从而证明了(PAH/PSS)3/(多聚赖氨酸/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3多层膜的成功构建,也就是用实施例5的步骤能制得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

2)以体外巨噬细胞粘附试验观察本实施例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对巨噬细胞粘附行为的影响。用实施例1制得的人工晶状体和未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均用环氧乙烷熏蒸的方法消毒后,将其平放在24孔培养板中,将巨噬细胞以1.0×106/mL的密度接种于每个人工晶状体表面,每孔30μL进行细胞培养。分为两组,每组三个人工晶状体,一组为未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另一组为多层膜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培养24小时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两组人工晶状体表面粘附的巨噬细胞进行比较。其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图4(a)为未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图4(b)为本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前者表面粘附的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后者,亦即本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大大减少了炎性细胞的粘附,提高了生物相容性。

3)以体外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观察表面带有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膜的人工晶状体对转化生长因子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行为的影响。取实施例2制得的人工晶状体和未修饰的人工晶状体,且均用环氧乙烷熏蒸的方法消毒后,将其平放在24孔培养板中,将晶状体上皮细胞以6.0×104/mL的密度接种于每个人工晶状体表面,每孔30μL进行细胞培养。分为两组,每组三个人工晶状体,一组为未修饰的人工晶状体,另一组为本实施例中的人工晶状体,两组均在培养板中加入1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2,于24小时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未修饰人工晶状体表面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β2的诱导下发生细胞间隙增加,移行明显,变为明显的长梭形,呈现向成纤维细胞转化的趋势,如图5(c)所示;本实施例的人工晶状体正常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多角形,细胞透亮,胞质丰富,大多维持多角形的正常形态,未表现出纤维化的趋势,移行不明显,如图5(d)所示;从上述上皮细胞说明,本实施例人工晶状体能够明显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2所引起的上皮-间叶细胞转分化和细胞移行等有害行为,维持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和行为,从而抑制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囊膜皱缩,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提高术后远期视力。

上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抗转化生长因子β2抗体从英国的剑桥抗体技术公司购得。上述实施例中所用的其他试剂均可从国内外化学试剂公司购得。离体巨噬细胞粘附试验中所用细胞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从6-8周龄的BALB/c小鼠腹腔提取,离体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中所用细胞为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从日本购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