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的生产方法

一种“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的生产方法

摘要

一种“红-白-黑”三颜色彩鲤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包括:(1)选用杂交亲本是体色类型为“红-白”与“大花”或“粉花”体色的瓯江彩鲤,其互作父、母本;(2)配组繁殖;(3)夏花培育;(4)体色挑选:将在体表出现红色、白色和黑色三种颜色斑块相间的瓯江彩鲤,即“红-白-黑”三颜色的个体挑选出来,进行单独饲养即可。本发明方法生产的“红-白-黑”体色瓯江彩鲤是在“红-白”体色类型瓯江彩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另一种新型观赏鱼类,进一步丰富了瓯江彩鲤的体色类型。同时也对开展瓯江彩鲤不同体色类型的良种选育工作和对瓯江彩鲤的体色开发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瓯江彩鲤的观赏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061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成辉;项松平;王剑;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82603.2

  • 发明设计人 王成辉;项松平;王剑;

    申请日2008-12-09

  • 分类号A01K61/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1306 上海市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上海海洋大学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1:44:5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110727 终止日期:20141209 申请日:200812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7-27

    授权

    授权

  • 2009-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4-15

    公开

    公开

  • 2009-03-18

    地址不明的通知 收件人:王成辉 文件名称:发明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合格通知书 申请日:20081209

    地址不明的通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体色类型(红-白-黑体色)的体色间杂交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是浙江省瓯江流域的龙泉、丽水等市、县的农田广泛养殖的一种鲤鱼,它主要为当地农民在稻田中养殖,故在当地有“田鱼”之称。瓯江彩鲤不仅生长迅速、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当地民众喜爱,而且体色艳丽,有红色、花色等多种多样的体色,可与著名的日本锦鲤相媲美。在申请者对瓯江彩鲤进行开发利用前,其有五种基本体色:一是“全红”(全身体表均为红色),二是“大花”(即全红体表镶嵌大块黑色斑纹)、三是“麻花”(即全红体表散布黑色小斑点)、四是“粉玉”(即全身体表呈粉白色),五是“粉花”(即粉白色体表镶嵌大块黑色斑纹)。如此丰富的体色在我国的淡水鱼类中极为罕见,为我国鲤科鱼类的一大瑰宝,作为观赏鱼类开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虽然瓯江彩鲤的体色类型较为丰富,但与著名的日本锦鲤相比,其体色类型仍较为单一,体色丰富度不高,作为一种新型观赏鱼类,仍需进行新体色类型的开发和生产。

在我国的鲤的体色中,除普通体色(青灰色)外,红色是较为常见的体色。红色体色通常是由隐性基因控制,通过系统的较高强度选育,可选育出纯度很高的红色子代,如我国著名的兴国红鲤和荷包红鲤。瓯江彩鲤的体色除红色外,还是其它四种体色类型。国内对瓯江彩鲤的生长性能和遗传特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也开展瓯江彩鲤不同体色类型的良种选育工作,但对瓯江彩鲤的体色开发却刚刚开始。在五种体色的基础上,已开发出一种新体色类型(“红-白”体色瓯江彩鲤)(专利公开号:CN101258840A),它是应用体色类型为“全红”和“粉玉”的瓯江彩鲤互作父、母本,经过体色间杂交而来,是瓯江彩鲤新开发出来的一种体色类型。除此之外,尚无其它新的瓯江彩鲤体色类型的报道。同时,在我国鲤的土著群体中,尚未发现有“红-白-黑”三色鲤的存在,更无“红-白-黑”三色鲤的生产方法的报道。这种三色彩鲤需在“红-白”体色彩鲤的基础,作进一步的体色杂交才能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体色类型“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的生产方法,所述“红-白-黑”三色为红色、白色与黑色斑块相间的新体色类型,这种瓯江彩鲤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观赏鱼类,进一步丰富了瓯江彩鲤的体色类型,提高了瓯江彩鲤的观赏价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的生产方法,其步骤如下:

(1)选择、培育亲本:选用体色类型为“红-白”与“大花”或“粉花”体色的瓯江彩鲤互作父、母本,放入池中进行强化培育;

(2)配组繁殖:将选好的亲本采用家系或群系生产方式放入池中进行配组繁殖;

(3)孵化:亲鱼产卵后,将鱼巢上受精卵取出放于孵化池中静水孵化,或将产后亲本鱼捞出,受精卵于原池中孵化;

(4)夏花培育:鱼苗孵出后在孵化池或产卵原池中进行夏花阶段培育;

(5)体色挑选:在鱼苗生长至80-90天,体长5cm以上时,其体色已基本稳定,此时对在体表出现红色、白色和黑色三种颜色斑块相间的瓯江彩鲤,即“红-白-黑”体色类型的个体挑选出来,进行单独饲养即可。

上述第(1)步中,“红-白”二色瓯江彩鲤为全身体表颜色为红、白相间斑块,红色和白色斑块的分布比例各约50%,并无其它杂色斑点;“大花”体色瓯江彩鲤为全红的体表上分布大块的黑色斑块,其中单一黑色斑块的面积应达全身体表面积的15%以上;“粉花”体色瓯江彩鲤为全身粉白色的体表上分布大块的黑色斑块,其中单一黑色斑块的面积应达全身体表面积的15%以上。

上述第(2)步中,以“红-白”二色的瓯江彩鲤作母本、“大花”或“粉花”体色的瓯江彩鲤作父本配组进行杂交繁殖,或以“大花”或“粉花”体色瓯江彩鲤作母本、“红-白”二色的瓯江彩鲤作父本配组进行杂交繁殖。但在生产实际中,“大花”生产“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的效率是“粉花”的30倍,应以“大花”体色彩鲤作优选配组。

上述第(2)步中,繁殖方式为自然繁殖或人工催情繁殖。

上述第(2)步中,配组繁殖采用家系生产方式时,家系中雌雄比例为1∶1,采用群系生产方式时,以产卵池的适宜放养密度为原则来确定亲本鱼数量,雌雄比例不要求为1∶1,具体根据实际情况来执行。

本发明的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是指在体表出现红色、白色和黑色三种颜色斑块相间的瓯江彩鲤,是在原来五种体色类型和一种新开发出的新体色类型(“红-白”体色)的基础上出现的新的体色类型,在以前的瓯江彩鲤中尚未见报道,是本发明人通过连续多年的试验,在“红-白”二色彩鲤与带有黑色斑块的彩鲤杂交时产生的新体色类型,而在其它体色类型杂交时未出现这种新的体色类型。因此,本发明的“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可作为一种新型观赏鱼类,进一步丰富了瓯江彩鲤的体色类型,同时也对开展瓯江彩鲤不同体色类型的良种选育工作和对瓯江彩鲤的体色开发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瓯江彩鲤的观赏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选择“红-白”二色瓯江彩鲤与“大花”或“粉花”体色瓯江彩鲤进行杂交,进行家系或群系生产,然后从子代中挑选出“红-白-黑”三色的彩鲤个体。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亲本选择

亲本产地:浙江龙泉省级瓯江彩鲤良种场。

体色:“红-白”二色彩鲤与“大花”或“粉花”体色彩鲤。“红-白”体色瓯江彩鲤为瓯江彩鲤的一种新开发的体色类型(专利公开号:CN101258840A),“大花”或“粉花”体色彩鲤为瓯江彩鲤先前所具有的体色类型。它们可从浙江龙泉省级瓯江彩鲤良种场获得。

质量: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个体规格、年龄基本一致。

杂交亲本的选择标准如表1:

表1“红-白-黑”三色瓯江彩鲤生产的杂交亲本选择标准

  体色类型  选择标准  “红-白”  全身体表为红、白相间斑块,红色与白色斑块的分布比例各约50%,无其  它杂色斑点。  “大花”  全红的体表上分布大块的黑色斑块,其中单一黑色斑块的面积应达全身体  表面积的15%以上。  “粉花”  全身粉白色的体表上分布大块的黑色斑块,其中单一黑色斑块的面积应达  全身体表面积的15%以上。

2、亲鱼培育

将挑选出的亲鱼放入水泥池中进行专门强化培育。面积50m2,水深1.0~1.2m。放养前按常规进行清塘和消毒。雌雄严格分开放养,每池放养量10尾左右。经常注水,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投喂配合饲料等富含蛋白质的饵料,在繁殖产卵前1-2个月,开始适当投喂麦芽等精饲料,投饲量为体重的2~5%,并随水温的升高和鱼体性腺的发育,逐步增加投饲量。

3、亲鱼配组

“红-白”二色彩鲤与“大花”或“粉花”体色彩鲤亲本可互作父、母本。即“红-白”(♀)ד大花”,“红-白”(♀)ד粉花”或“大花”(♀)ד红-白”,“粉花”(♀)ד红-白”均可用于“红-白-黑”三色彩鲤生产。

选用杂交组合“红-白”(♀)ד大花”,“大花”(♀)ד红-白”来生产此三色彩鲤的生产效率更好。

4、雌雄亲鱼鉴别

性成熟的雄鱼鳃盖两侧出现“珠星”,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挤压腹部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雌鱼无“珠星”,较光滑,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

5、繁殖

将挑选好的亲鱼放入水泥池中进行配组繁殖。可采用家系或群系生产方式,家系中雌雄比例为1∶1,群系中雌雄比例依亲鱼数量、池塘大小等条件而定。在池中进行自然繁殖,也可采用适当的人工催情繁殖。

(1)自然繁殖

将经培育的雌雄大小规格基本一致的亲鱼,按家系或群系生产方式放入50m2的产卵池。以微流水刺激,使其产卵受精。鱼巢集中连片放置在水面下10cm水层。亲鱼产卵后,受精卵粘附在鱼巢上。

(2)人工催产繁殖

将性成熟的雌雄亲鱼分别放入网箱内,用药物注射催产。催产剂量:每公斤雌鱼注射鲤、鲫脑垂体3mg,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800~1000IU,或促黄体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10~20μg,雄鱼剂量减半。注射催产素的亲鱼可放于产卵池中进行自行繁殖,也可进行人工授精。

(3)人工授精

雌、雄亲鱼注射催情剂后,分别放入两只网箱中,专人观察雌鱼的作用效应时间,及时进行人工采卵,将卵挤入盆中,同时将雄鱼的精液也挤入盆中,用羽毛轻轻搅拌,充分混合后,均匀粘附于鱼巢上进行孵化。

6、孵化

采用池塘静水孵化。孵化池清塘消毒后,在孵化前7~10天放入新水,水深0.8-1m左右,将粘附有受精卵的鱼巢置于避风向阳水面下10cm的水层中孵化。

7、体色筛选前的鱼苗培育

鱼苗孵化后,进行夏花和鱼种培育(体色筛选前培育),可采用常规的鱼类苗种培育方法。

8、体色筛选

在鱼苗生长至80-90天,体长5cm以上时,其体色已基本稳定。这时,可对全部个体起捕、筛选,从中挑选出体表出现红色、白色和黑色斑块相间的瓯江彩鲤(见图1),即“红-白-黑”三色彩鲤的个体进行单独饲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