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CR OFDM系统中具有QoS要求的资源分配方法

CR OFDM系统中具有QoS要求的资源分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CR OFDM系统中具有QoS要求的资源分配方法,系统从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3-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W72/04 授权公告日:20100728 终止日期:20130106 申请日:200901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0-07-28

    授权

    授权

  • 2009-08-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6-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应用在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简称CR)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OFDM)系统中的资源分配算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业务在无线通信中的广泛使用,无线通信已进入一个高速数据传输时代。然而,数据传输速率越高,码间串扰越厉害,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越严重。OFDM技术则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将高速的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变成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数据流在若干个子载波上传输,大大减轻了码间串扰对信号的破坏,提高了系统在高速数据传输下的性能。

认知无线电是一种新的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它可以将一些区域中暂时没有被授权用户(licensed users,简称LU)使用的频段借给未授权用户(也称作认知用户cognitive radio user,简称CRU)使用来提高频谱利用率。认知无线电是一个智能的无线通信系统,它能够通过对无线电环境的学习,相应地动态调整其传输参数。由于OFDM技术可以灵活地分配子载波,并控制其功率,因此CR和OFDM两种技术相结合的CR OFDM系统,已成为未来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CR OFDM系统中,授权用户和认知用户将会经常同时使用相邻的频谱资源,这将产生互干扰,这种互干扰是认知用户在使用授权用户的频段时必须考虑的。同时,在CR OFDM系统中,认知用户的业务不仅有传统的语音和数据等业务,还有不断增长的实时语音视频等流媒体业务,这些多媒体业务将对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必须要对各种多媒体业务进行QoS考虑。如果系统分配的资源不能满足认知用户QoS的需求,将会严重影响认知用户的通信质量。因此,在CR OFDM系统中,怎样分配子载波、功率和比特资源才能使认知用户产生对授权用户的干扰不超过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同时又能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和满足认知用户的QoS要求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适应资源配置方法,实现CR OFDM系统在分配载波资源时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不超过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同时满足认知用户的QoS要求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CR OFDM系统中具有QoS要求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对基站的资源分配系统进行初始化,完成以下工作:

设定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和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并设定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I=0;从认知用户的请求资源信息中得到认知用户的最低传输比特速率并转换成一个OFDM符号内的比特数需求Rm和误码率上限要求BER,从授权用户的信号中得到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Ith;根据授权用户的发射功率谱和发射信道增益依次计算出授权用户对各个子载波上认知用户信号产生的干扰Smn(dn)、每个认知用户在各个子载波上的增益因子γmn、每个子载波上所有认知用户的平均增益因子每个子载波上要分配的功率值Pn和每个认知用户在所有子载波上的平均增益因子

步骤2.基站的资源分配系统对认知用户进行满足QoS要求的资源分配:

2.1、资源分配系统从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选择最大的认知用户,按照增益因子γmn大为优先的原则或比特数接近的原则给认知用户分配合适的子载波、功率和比特数,并重新确定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和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

2.2、重新计算认知用户对主用户产生的干扰值I,如果干扰值I大于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值Ith,则取消本次子载波及其上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并结束系统的分配工作,否则进入步骤2.3;

2.3、如果认知用户集UM中已没有待分配的认知用户且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仍有待分配的子载波资源,则跳到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2.4;

2.4、如果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已没有待分配的子载波资源那么结束系统的分配工作,否则跳到步骤2.1;

步骤3.基站的资源分配系统对剩余子载波资源进行再分配:

3.1、按照增益因子γmn大为优先的原则对认知用户分配合适的子载波、功率和比特数,并重新确定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

3.2、重新计算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产生的干扰值I,如果干扰值I大于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值Ith,则取消本次子载波及其上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并结束系统的分配工作,否则进入步骤3.3;

3.3、如果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已没有待分配的子载波资源那么结束系统的分配工作,否则跳到步骤3.1。

其中,所述步骤2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1)选择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中最大的认知用户m*,并选择其在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具有最大增益因子的子载波n*,按(5)式计算该认知用户可在该子载波上分得的比特数b,

b=round(log2(1+γm*n*Pn*))---(5)

上述公式中,round表示四舍五入运算,表示认知用户m*在子载波n*上的增益因子,表示子载波n*上的功率,

对比特数b进行下述过程的判断和操作:

i)如果b等于0,则将该子载波n*上分配的功率值和比特数都置为0,并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该子载波;

ii)如果b大于0并小于认知用户需要的比特数则按增益因子γmn大为优先的原则,将该子载波分配给认知用户m*,并将该子载波上的功率大小分配为Pn*=2b-1γm*n*,比特数分配为b,将认知用户m*需要分配的比特数置为Rm*=Rm*-b,将子载波n*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

iii)如果b大于等于认知用户需要的比特数并小于等于α为可调整的反映频谱利用率和容纳认知用户数重要度的参数,其取值大于或等于0,则按增益因子γmn大为优先的原则,将该子载波分配给认知用户m*,并将该子载波上的功率大小分配为Pn*=2b-1γm*n*,比特数分配为b,将子载波n*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将认知用户m*从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中删除;

iv)如果b大于则按比特数接近原则搜索新的子载波

n*=argminnSN(|log2(1+γm*nPn)-Rm*|),并且该子载波要满足round(log2(1+γm*nPn))Rm*,将该子载波分配给认知用户m*,并分配比特数为b=round(log2(1+γm*nPn*)),功率大小为Pn*=2b-1γm*n*,将该子载波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将认知用户m*从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中删除;

(2)计算分配子载波n*及其上功率和比特数增加时对授权用户信号的干扰ΔI=Pn*IFn*,更新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产生的干扰值I=I+ΔI,如果I大于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值Ith,则取消本次子载波及其上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并结束系统的分配工作,否则进入步骤(3);

(3)如果SM中已没有待分配的认知用户且SN中仍有待分配的子载波资源,则跳到步骤3,否则进入步骤(4);

(4)如果SN中已没有待分配的子载波资源那么结束分配,否则跳到步骤(1)。

所述步骤3的主要实现过程如下:

(1)按增益因子γmn大为优先的原则,选择待分配子载波集SN中增益因子γmn最大的子载波n*和相应的认知用户m*,并将子载波n*分配认知用户m*,分配比特数为b=round(log2(1+γm*n*Pn*)),分配功率大小为Pn*=2b-1γm*n*,将该子载波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

(2)计算ΔI=Pn*IFn*,更新I=I+ΔI。如果I大于干扰门限Ith,则取消本次子载波及其上功率和比特的分配并结束系统的分配工作,否则进入步骤(3)

(3)如果SN中已没有待分配的子载波资源那么结束分配,否则跳到步骤(1)。

所述每个子载波上要分配的功率值Pn处理方法如下:

(i)根据(3)、(4)式计算λ、Pn

λ=N(Ith+Σn=1NIFnγn)ln2---(3)

Pn=1λIFnln2-1γn---(4)

式中n=1,2,...,N,Ith为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值,IFn为子载波n对授权用户的干扰因子,干扰的大小用瓦特(W)计量,IFn=Tsdn-Wi/2dn+Wi/2|gn|2(sinπfTsπfTs)2df,Ts表示OFDM的符号周期,dn表示子载波n到授权用户使用频带中心的频谱距离,Wl表示授权用户的信道带宽,N为认知用户可用的子载波数,gn表示基站到授权用户在子载波n上的信道增益,f表示频率变量;

(ii)如果Pn(n=1,2,...,N)中有值小于0,则将最小的负值Pn赋值为0,并移除该子载波,返回步骤(i);如果Pn(n=1,2,...,N)中已没有值小于0,则本计算结束。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发明在设计时同时考虑了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和认知用户的QoS要求两个约束条件,根据互干扰和频谱距离之间的关系,在系统分配资源时首先满足认知用户的QoS要求,再进行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的资源分配。本发明使得系统在分配资源时,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不超过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同时满足认知用户的QoS要求(包括最小比特传输速率和误码率上限要求)并尽可能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

2、本发明中还设计了一个反映频谱利用率和容纳用户数的重要度的一个参数α,其取值大于或等于0。当Rm*bRm*+α时,按增益因子大为优先原则,将先前找到的子载波分配给用户m*;当b>Rm*+α时,按比特数接近原则分配,即重新搜寻新的子载波,将能满足用户需求比特数同时又最接近用户需求的比特数的子载波分配给用户m*,其结果就是用户获得其需求的最低比特数。α值越大,说明频谱利用率的重要度越高,这时系统的频谱利用率也越高;α值越小,说明容纳用户数的重要度越高,这时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也越多。系统可以通过调整α值的大小来确定频谱利用率和容纳认知用户数的重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CR OFDM系统下行链路的频谱使用模型;

图2为贪婪算法与本发明方法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下仿真用户数与系统中断概率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的系统资源分配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如下描述,系统仿真采用MatLab仿真,参数设定不影响一般性。采用图1中频谱使用模型,系统中一个基站(base station,BS)服务1个授权用户和4个认知用户u1,u2,u3,u4,授权用户使用中间带宽为Wl=0.3125Hz的频段,发射功率为1W,干扰门限为Ith=0.002W,功率谱密度用经过椭圆滤波的白噪声信号代替认知用户使用相邻的频段。授权用户功率谱具体在MatLab具体实现采用带通椭圆滤波器,参数设置为:

滤波器的频带范围为0到5.3125MHz,通带波纹最大衰减Rp=3dB,阻带波纹最小衰减Rs=40,通带归一化截止频率Wp=8117089170,阻带归一化截止频率Ws=817917,使用[n,Wn]=ellipord(Wp,Ws,Rp,Rs)求出带通椭圆滤波器的最小阶数n和通带归一化宽度Wn,使用[b,a]=ellip(n,Rp,Rs,Wn)求出归一化系数。带通滤波器中使用的符号与下属符号无关。

4个认知用户使用两边的16个子载波,用s1,s2,……,s16表示。子载波的带宽为Wc=0.3125MHz,他们在一个OFDM符号内的比特数需求分别为6、9、9、7比特,误码率上限要求都为10-5。OFDM符号周期Ts为4ms,物理层采用MQAM调制和格雷编码联合。认知用户和授权用户的信道增益hmn、gn是独立同分布的,都服从方差为1的Rayleigh分布,加性高斯白噪声的功率谱密度N0=10-8W/Hz。CR OFDM系统中具有QoS要求的自适应资源分配方法如图3所示,系统假设是可正确探知各个用户的信道增益的,因此hmn、gn为系统已知条件。

现设在一个OFDM符号间隔内,认知用户u1,u2,u3,u4在16个子载波上的信道增益为hmn

授权用户的信道增益gn

下面进行实施例的具体过程

1.基站初始化:

(1)设定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s1,s2,……,s16},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u1,u2,u3,u4}及认知用户对授权用户的干扰I=0。

(2)从认知用户的请求资源信息中得到认知用户的最低传输比特速率并转换成一个OFDM符号内的比特数需求RM={6,9,9,7}和误码率上限要求BER=10-5,从授权用户的信号中得到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Ith=0.002W。

(3)根据授权用户的发射功率谱和发射信道增益按照(1)式计算授权用户产生对各个子载波上认知用户信号的干扰大小Smn(dn):

Smn(dn)=dn-Wc/2dn+Wc/2|hmn|2ΦP(f)df---(1)

其中dn表示子载波n到授权用户使用频带中心的频谱距离,ΦP(f)是授权用户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具体由上述已说明的MatLab程序实现。

(4)按照(2)式计算每个认知用户在各个子载波上的增益因子γmn

γmn=|hmn|2Γ(N0Wc+Smn)---(2)

Γ表示与物理层编码调制关联的冗余量,Γ=-ln(5×10-5)/1.5=6.6023。求出γmn的值为:

(5)根据γmn计算每个子载波上所有用户的平均增益因子值为:

按式IFn=Tsdn-Wi/2dn+Wi/2|gn|2(sinπfTsπfTs)2df计算IFn的值为:

按照下述方法迭代计算每个子载波上要分配的功率Pn(n=1,2,...,16)值为:

(i)根据(3)、(4)式计算λ、Pn,式中N为认知用户可用的子载波数,Ith为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值,IFn为子载波n对授权用户的干扰因子。干扰的大小用瓦特(W)计量。

λ=N(Ith+Σn=1NIFnγn)ln2---(3)

Pn=1λIFnln2-1γn---(4)

(ii)如果Pn(n=1,2,...,N)中有值小于0,则将最小的负值Pn赋值为0,并移除该子载波,返回步骤(i);如果Pn(n=1,2,...,N)中已没有值小于0,则计算结束。

(6)根据γmn计算四个认知用户u1,u2,u3,u4分别在所有子载波上的平均增益因子为:28.4483、31.1468、31.3829、54.9049。

步骤2.进行满足用户QoS要求的资源分配:

(1)根据的大小首先选择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中最大的认知用户u4,并按增益因子大为优先的原则选择其在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具有最大增益因子的子载波s1,按(5)式计算该认知用户可在该子载波上分配的比特数b=5,

b=round(log2(1+γ41P1))                 (5)

因为b=5小于认知用户u4需要的比特数R4=7,所以将子载波s1分配给认知用户u4,并将该子载波上的功率大小分配为P1=25-1γ41=0.1118W,比特数分配为5,将认知用户u4需要分配的比特数置为R4=R4-b=2,将子载波s1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更新待分配的子载波集为SN={s2,s3,……,s16}。计算分配子载波s1及其上功率和比特时增加对授权用户信号的干扰ΔI=P1IF1=2.0217×10-4W,更新I=I+ΔI=2.0217×10-4W。I小于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Ith=0.002W,因为认知用户u4的比特数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且仍有待分配的子载波,所以可继续对认知用户u4进行资源分配。

(2)选择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增益因子最大的子载波s16,计算认知用户u4可在子载波s16上分配的比特数b=6,这时b=6大于认知用户u4还需要的比特数R4=2与参数α=2的和,因此需按比特数接近原则寻找新的子载波分配给认知用户u4。按比特数接近原则搜寻到子载波s2,其上可分配给认知用户u4的比特数为3,在剩余的子载波中最接近且大于认知用户u4还需的比特数2,因此将子载波s2分配给认知用户u4,并将该子载波上的功率大小分配为P2=23-1γ42=0.2027W,比特数分配为3,将子载波s2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更新待分配的子载波集为SN={s3,s4,……,s16},将认知用户u4从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UM中删除,更新待分配的认知用户集为UM={u1,u2,u3}。计算分配子载波s2及其上功率和比特时增加对授权用户信号的干扰ΔI=P2IF2=2.4727×10-4W,更新I=I+ΔI=4.4944×10-4W。I小于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Ith=0.002W,可继续对剩余的认知用户进行资源分配。

(3)按照给认知用户u4分配资源相同的方法,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给认知用户u3、u2、u1分配资源,u3分配的子载波为s3、s16,两子载波上分配的功率分别为0.7436W、0.2694W,比特数分别为6,4;u2分配的子载波为s5、s15,两子载波上分配的功率分别为0.9719W、1.9860W,比特数分别为5、4;u1分配的子载波为s13,子载波上分配的功率为2.3605W,比特数为6;同时,在分配过程中子载波s8、s4、s14上可分配的比特数为0,因此将他们上的功率和比特分配都为0,并将他们从可分配的子载波集中删除。

(4)以上的分配已满足的四个认知用户u1,u2,u3,u4的QoS(最低比特速率和误码率上限)要求,已分配子载波对授权用户产生的干扰为I=0.0016W,剩余可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为{s6,s7,s9,s10,s11,sI2}。干扰没有超过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且仍有剩余的子载波资源还未分配,因此还可进行步骤三的剩余子载波资源再分配。

步骤三:剩余子载波资源的再分配,

(1)按照增益因子大为优先的原则,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选择γmn最大的子载波s12和对应的认知用户u1,发现可分配的比特为0,因此,将子载波s12分配的功率为0,分配的比特数为0,并将其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

(2)剩余资源继续分配,根据增益因子大为优先的原则,依次分配的子载波为s7、s9、s6、s11、s10和对应的认知用户为u4、u1、u3、u2、u3。其中只有子载波s11上可分配的比特为1,其余的都为0。因此,将子载波s11分配给认知用户u2,分配的功率为0.0559W,分配的比特数为1,增加对授权用户的干扰为9.2287×10-5W,更新I=I+ΔI=0.0017W。并将这些子载波从待分配的子载波集SN中删除。

综上三个步骤后得到四个认知用户u1,u2,u3,u4分配的比特数分配为6、12、10、8,16个子载波上分配的功率和比特分别为:

功率:0.1118  0.2027  0.7436  0  0.9717  0  0  0  0  0  0  0  0  0  1.98600.2694。

比特数:5  3  6  0  5  0  0  0  0  0  1  0  6  0  6  4。

产生对授权用户的干扰为0.0018W,没有超过干扰门限。

为了便于本发明方法与现有贪婪算法进行比较,贪婪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每次分配时只分配一个比特,其增加对授权用户的干扰最小,直到干扰达到授权用户的干扰门限,分配结束。图2给出了两种方法下中断概率(即得不到服务要求的用户占总用户的比例)和频谱利用率随用户数变化的情况的性能对比,其性能曲线是1000次统计平均性能。图2中认知用户的误码率上限要求不高于10-5,一个OFDM符号内的最低需求比特数均匀分布于区间[3,10]上的整数时,中断概率(即得不到服务要求的用户占总用户的比例)和频谱利用率随用户数变化的情况的仿真。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由于贪婪算法没有根据认知用户的QoS需求进行子载波和比特分配,其中断概率在用户数很少时就开始变大。而ARAQ算法(本文方法的算法实现)是按用户QoS需求进行子载波和比特分配的,QoS得到满足的用户数要远大于贪婪算法下的用户数。同时,在α=0时比在α=∞时,系统能满足更多的用户QoS需求。0<α<∞时的容纳用户数将位于两个端点的用户数之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