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土木工程和建筑的主要使用黄土的材料组合物

用于土木工程和建筑的主要使用黄土的材料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主要使用黄土用于模制建筑结构体的材料组合物,例如用于建筑的砖、加热的地板、用于建筑的砌块等,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建筑的主要使用黄土的材料组合物,包含黄土、风化花岗岩土、充当水硬化材料的少量水泥、充当固化材料的固化剂、用于改善组织的压实度而赋予防水性和强度的丙烯酸类单体以及功能粉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4688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林世珪;

    申请/专利号CN200810190823.X

  • 发明设计人 林世珪;

    申请日2008-06-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王健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2:14: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8-1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4B28/04 授权公告日:20120208 终止日期:20130627 申请日:2008062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02-08

    授权

    授权

  • 2009-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使用黄土(yellow soil)的材料组合物,用于模制建筑结构体,如用于建筑的砖、加热的地板、用于建筑的砌块等,更具体而言,涉及主要使用黄土的用于建筑的材料组合物,其包含黄土、风化花岗岩土、充当水硬化材料的少量水泥、充当用于固化的材料的固化剂、用于改善组织压实度以赋予防水性和强度的丙烯酸类单体、以及功能粉末。

背景技术

近来,水泥已经广泛用于土木工程和建筑的领域中且为土木建筑和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已知水泥对人体是有害的,在建筑物初期释放出难闻的气味,并引发多种癌症和各种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等。此外,当废弃水泥被埋入地下后,浸出液从地下渗出,且地下水和饮用水受到污染。尤其是沿着东海建立很多水泥工厂,东海底部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白化现象,由此海藻和海产品养殖变得困难。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降低如房屋、公寓、办公室等的水泥结构体所导致的危害,且克服由水泥引起的令人厌恶的房屋综合症(house syndrome symptoms),因而提出通过主要使用黄土砖而降低建筑结构体或建筑物结构体中所使用的水泥的量方法和方式。并且,还提出可供人们能够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的空间的方式。

作为传统技术,在建筑结构体中主要使用黄土,通过在几个阶段对黄土进行干燥以提高质量、对干燥的黄土进行机械振动、压塑经振动的黄土、然后在高温下煅烧模制的黄土而制得的煅烧的黄土砖具有很高的质量,但是,因为为了制作黄土砖而需要的巨大热能,所以存在问题,并且用于制作黄土砖的设备占用很大的场地,使得生产成本增加,由此降低了经济效益,且由通过向黄土中添加白水泥、石灰、沥青质的物质、浆料等获得的建筑材料制得的其它建筑结构体,因为难以确保强度和耐久性而存在问题,并且它们的功能从建筑结构体尤其是外部产品和环境的质量方面来看受到损害。

另外,作为主要使用黄土的建筑结构体的传统技术,登记号为No.10-0686944的韩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黄土的高导热韩国地板加热体。

使用黄土的高导热韩国地板加热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终饰层(finishinglayer)、由金属薄板制成的蜂窝板或其内有格状结构体的黄土支撑层、覆盖发热层的由铝制作的电磁波隔绝材料、第二绝热材料、其内成型有空气层的填料和第一绝热材料。

该使用黄土的韩国地板加热体也存在问题,因为使用电线加热而受到有害的电磁波的影响,因此不是环境友好的;且因为它的下层包括无纺布制成的第一绝热层、其内成型有空气层的填料和第二绝热材料,它的上层包括终饰层、由金属薄板制成的蜂窝板或其内有格状结构体的黄土支撑层,形成该蜂窝或格状结构体的金属材料的厚度至多50~100μm,且金属材料由黄土粉末填充,根本不能期望由黄土自身的硬化或固化产生的强度,另外,支撑也不能经受住从顶部传递的内部压力(负载)。

另外,作为另一用于主要使用黄土的建筑结构体的传统技术,公开号为No.10-2007-0007754的韩国未审查专利公开了使用火山岩和黄土的韩国加热地板片及其制造方法。该加热地板片如下制造:通过将预定量的水性粘结剂溶液施加到黄土和火山岩或黄土和壳碎片(shell fragments)上,在黄麻纤维布之间具有预定的厚度,对得到物加压以使其硬化,然后在黄麻纤维布的一侧涂布粘合剂,然后在其上粘着和层合普通的加热地板片。由于该加热地板片通过水溶性粘结剂硬化,所以其强度很低。另外,由于粘结剂是水溶的,因此当高湿度时地板片吸收水分,而因此膨胀,而当低湿度时其显著收缩,使得颗粒之间的粘合性降低,且如果严重的话颗粒会破碎。另外,由于使用热固性的树脂作为粘合层,因此有必要必须使用溶剂,使得产生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甲醛等,结果加热的板片对人体有害且是环境不友好的。

除此以外,还公开了建筑材料的传统技术。例如公开号为No.10-2007-0013346的韩国未审查专利公开了使用黄土砂浆的绝热材料及其制制造方法,登记号为No.10-0703054的韩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黄土砌块及其制造方法,公开号为No.10-2006-0119851的韩国未审查专利公开了一种使用黄土制作面板的方法。这些传统技术是主要为了生产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而进行的,但是因为如下所述而存在问题,即为了具有通过水硬化产生的建筑材料的强度而必须使用大量水泥,而消除由于使用水泥带来的强碱性材料和其他有害材料的措施不足。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围绕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主要使用黄土的建筑材料的组合物,由此可降低来自水泥的有害材料的数量,因为黄土有特定有益的特性和使用少量的水泥;也因为使用少量的水泥,由于不足的水合作用产生的物理性能的劣化可通过固化而得到加强;因为由于丙烯酸类单体的加入组织变得压实,因而建筑物的防水性、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都得到提高;且因为一并添加有功能材料例如独居石粉末、伊利石粉末等可产生和辐射对人体有益的强阴离子和远红外线;并由于黄土和伊利石的特定特性而可实现很多伴随功能,例如抗生作用、绝热性、抗震性、隔音性、除臭性等。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土木工程和建筑的材料组合物,其使用黄土作为主要成分,包含:50wt%黄土、30wt%风化花岗岩土、10wt%白水泥、3.5wt%含有交联剂的液态丙烯酸类单体、2.5wt%固化剂、1.5wt%伊利石、1.5wt%独居石粉末和1.0wt%掺混剂(admixing agent)。在此,使用该材料组合物制作的建筑结构体可以利用通过水泥的水合作用的水硬化的方法、使用固化剂的固化方法、和通过使用含有交联剂的丙烯酸类单体的交联过程的硬化方法的组合而制造。

在材料组合物中,因为包含在黄土中的有机物(R.COOH,R.OH)、例如腐殖酸的活性膜,在收集原材料时吸收玻璃态的钙离子(Ca2+),水泥的水合反应受到抑制,使得在土壤颗粒之间的缩合作用受到抑制或阻碍,结果黄土得到改善或稳定化。而且,由于风化花岗岩土也包括40~60wt%黄土(微红的黄土),因此必须将其热处理至250℃的温度以从中除去有机物和水分(至多10%)。

由于干燥的黄土因其性质而包括颗粒尺寸小于300目的颗粒,只有包括其颗粒的结块必须被研磨,然后才可以使用该黄土。然而,由于风化花岗岩土包括40~60wt%粗砂(石英砂),其必须被均匀研磨成细颗粒然后才使用。

白水泥具有与波特兰水泥相同的组成。普通水泥中的着色组分的例子包括氧化铁、氧化钛和氧化铬。在这些着色组分中,因为氧化铁对黄土影响最大,必须合适地选择白水泥且必须使其通过从白水泥中除去铁的工艺。因此,通过从中除去铁的工艺而其量减少的白水泥,不阻止黄土呈现原始的颜色。

以液态添加为甲基甲基丙烯酸类单体(methylmethacrylic monomer)的丙烯酸类单体。

本发明使用的固化剂选自氯化钙(CaCl2)、氯化镁(MgCl2)、氯化钾、氯化钠、氯化铁(FeCl2)、硫酸镁(MgSO4)、石膏(硫酸钙(CaSO4))和硫酸铝〔Al2(SO4)3〕的一种或多种,并以水溶液状态使用。

作为功能材料使用的伊利石,是一种云母粘土,以Kx(Al,Fe”,Fe”’,Mg)y(Si,Al)4O10(OH)2·nH2O表示,其中x1~0.5,y2。伊利石具有优良的远红外线辐射性、抗菌性、除臭性和吸收率,且是白色的。独居石以花岗岩、结晶花岗岩和沙矿床的形式出现,以(Ce,La,Di)PO4表示,其硬度为5,是高耐磨性材料。独居石是在产生阴离子的材料中产生阴离子最多的材料,其阴离子产生率为5000~6500离子/cc),且可能是本领域中首次尝试的材料。

另外,作为掺混剂的液态orotan819(缩合萘磺酸钠盐(sodium saltcondensed naphthalenesulfonic acid)95~97%,水3~5%),是具有脱水功能、分散性、高流动性和超塑性的材料,可以是具有复合功能的液态掺混剂,用于在制造砂浆时降低水量、容易地进行捏合操作并通过压实结构体的组织来提高强度。尤其是在本发明使用掺混剂时,可确保结构体的均匀性,且结构体的构造更加压实。

观察包括各组分的组合物的功能和作用,由于黄土具有高塑性和细颗粒,可阻止水泥的水合反应,因此使用通过水硬化的土水泥的方法制造的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比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低。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为了降低水泥混凝土带来的危害而只使用少量的水泥,因此使用本发明组合物制造的水泥混凝土的物理性能远差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并因此使用固化剂和丙烯酸类单体来增强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包括强度在内的物理性能。

黄土包括具有高塑性的细颗粒。包括在黄土中的有机物抑制水泥的水合反应。在有机物中,腐殖酸和棕黄酸与通过水泥的水合反应而形成的氢氧化钙混合,形成腐殖酸钙,且该形成的腐殖酸钙破坏水泥颗粒,由此抑制水泥的水合反应。

此外,黄土包括包含在动植物尸体中且没有被分解的具有大颗粒的有机物和由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而形成的有机物,因为这些有机物和物质同样抑制水泥的水合反应,像前文所描述的,通过热处理至一定程度而除去有机物并干燥。

当加入充当固化剂的石膏(CaSO4)时,可提高包括强度在内的物理性能。例如,石膏和土壤中的活性氧化铝形成钙矾石(3CaO,3Al2O3,CaSO4,32H2O),且吸收土壤中的大量结晶水,由此降低含水量,且在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被钙矾石晶体充填,因此压实硬化体。由于钙矾石的形成而引起的强度显示现象不会受腐殖酸影响太大。除石膏以外,另外的固化剂如硫酸镁、硫酸铝等通过和石膏一样的功能和作用也改善包括强度在内的物理性能。而且,键合有氯的固化剂通过固化反应形成复合物,由此改善包括强度在内的物理性能。

作为添加剂,含有交联剂的液态丙烯酸类单体在水中混合,然后在对结构体进行模制时使用。液态丙烯酸类单体通过颗粒之间的空隙渗透到结构体的组织中,由此压实结构体的组织,并通过水泥的水合热、另外的热处理和在水泥硬化过程中的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的交联结构体。也就是说,液态丙烯酸类单体充当结构体的强度促进剂。液态丙烯酸类单体改善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粘合性、水密性、耐化学品性和抗冲击性,但降低表面硬度、耐磨性和抗压性。

作为添加剂,伊利石具有远红外线辐射、抗菌性、吸收性、隔音性、绝热性和除臭性,并具有控制室内湿度的功能。作为添加剂,在发生阴离子的材料(电气石、火山岩等)中,由于独居石产生最多量的阴离子并具有高硬度,因此它与包含在风化花岗岩土中的细砂一起提供抗压性、硬度和耐磨性等,这些正是韩国黄土加热地板片的缺点。在本发明的材料组合物中,当为了降低对人体有害的水泥的量而增加黄土或风化花岗岩土的量时,使用本发明的材料组合物制造的结构体的抗压性、硬度、耐磨性等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物理性能相比显著劣化,且当增加水泥量时,使用本发明的材料组合物而制造的结构体的包含强度在内的物理性能通过由于水合作用引起的缩合而得到改善,但这同本发明的目的是矛盾的。因此,当使用固化剂和液态丙烯酸类单体时,可归因于少量水泥的包含强度在内的物理性能可得到补偿。

当使用过量的固化剂时,压实强度降低,且经济效率降低。另外,液态丙烯酸类单体昂贵而由此是不经济的,且当过多使用时,抗压性、硬度和耐磨性降低。

如实施例1制造黄土砖,以评价本发明的材料组合物的功能和效果。

实施例1

将在200~30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然后将其中的结块粉末化的30kg黄土、在200~300℃下进行热处理然后将其中的粗砂粉末化细砂的50kg风化花岗岩土和10kg白水泥,与1.5kg伊利石粉末和1.5kg独居石粉末均匀混合以形成固态混合物。随后,将固态混合物加入到42kg混合溶液中,该混合溶液通过在35kg水中溶解2.5kg的固化剂、3.5kg含有交联剂的液态丙烯酸类单体和1kg的液态掺混剂并将它们均质而制备的,然后将产生的混合物形成砂浆,再把砂浆模制以制造黄土砖。

随后,对制得的黄土砖的物理性能和功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示于表1和2中(参见参考1和参考2)。

表1:黄土砖物理性能的试验结果

表2:黄土砖功能的试验结果

另外,产生的阴离子的数量使用阴离子测量仪测量,且结果发现,数量达到1300~1500离子/cc,这为大量的阴离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土木工程和建筑材料的组合物是有利的,因为水泥产生的有害材料的数量可通过增加所使用的水泥的量而降低,由于水泥的不足带来的强度和物理性能的劣化,可通过添加固化剂和丙烯酸类单体得到补偿,并由此可获得等同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体的物理性能,由于黄土的特殊特性和作为功能材料添加伊利石,可辐射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线,且实现伴随的功能,例如抗生作用、绝热性、抗震性、隔音性、除臭性等,且可通过添加新材料例如独居石而产生强阴离子,以此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

尽管以说明性目的而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在不脱离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实质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形、添加、替换都是可能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