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REIC/Dkk-3基因的部分片段和包含所述部分片段的癌症治疗剂

REIC/Dkk-3基因的部分片段和包含所述部分片段的癌症治疗剂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REIC/Dkk-3基因片段的癌细胞凋亡诱导剂和包含所述凋亡诱导剂的癌症治疗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编码REIC/Dkk-3蛋白的多核苷酸片段(a)或(b),所述片段编码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a)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78个氨基酸中的任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或(b)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包含从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78个氨基酸中的任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而衍生的氨基酸序列且具有凋亡活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0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12N15/09 登记生效日:20170720 变更前: 变更后: 变更前: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3-12

    授权

    授权

  • 2009-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09-09-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肿瘤抑制基因(即REIC/Dkk-3基因片段)对癌细胞凋亡进行的诱导、包含REIC/Dkk-3基因片段的癌细胞凋亡诱导剂、和包含所述凋亡诱导剂的癌症治疗剂。

发明背景

癌细胞的选择性去除在癌症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和癌症发展期间在细胞内出现(Vogelstein,B.等,TrendsGenet 9,138-41,1993),且这些突变可以作为癌症基因疗法的靶标。当给定类型的基因过表达时,这些基因表现出选择性杀死癌细胞的效果。所述基因的代表性实例包括p53(Chen,P.L.等,Science 250,1576-80,1990;Fujiwara,T.等,J.Natl.Cancer Inst.,86,1458-62,1994;Nielsen,L.L.等,Cancer Gene Ther.,4,129-38,1997)和mda-7(Fisher,P.B.等,Cancer Biol.Ther.,2,S23-37,2003),且所述基因被称作癌症抑制基因。

同时,已知REIC/Dkk-3基因与细胞永生化有关,并且据报道,在癌细胞中该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WO 01/038523,Tsuji,T.等,Biochem.Biophys.Res.Commun.,268,20-4,2000;Tsuji,T.等,Biochem.Biophys.Res.Commun.,289,257-63,2001;Nozaki,I.等,Int.J.Oncol.,19,117-21,2001;和Kurose,K.等,J.Urol.,171,1314-8,2004)。

REIC/Dkk-3基因是Dkk家族的一员,并且表明该基因通过Wnt受体而抑制Wnt信号传输(Bafico,A.等,Nat.Cell Biol.,3,683-6,2001;和Hoang,B.H.等,Cancer Res.,64,2734-9,2004)。据报道,所述Wnt基因在诸如细胞生长、分化和癌化等重要生物学条件中起着多重作用(Moon,R.T.等,Science 296,1644-6,2002)。因此也认为所述Dkk家族(目前已知在人类中存在4种基因)在细胞生长、分化和癌化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尽管其大多数功能仍然未知。

目前,关于内质网应激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发展。体内合成的分泌蛋白被转移到内质网并由多种分子伴侣或折叠酶进行有效的折叠。然而,折叠并非总能充分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高级结构的异常蛋白在内质网内凝集,从而诱导内质网应激(D.Thomas Rutkowski等,TRENDSin Cell Biology第14卷,第1期,第20-28月,2004年1月)。据报道,细胞可能由于由所述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而死亡(Mori K.,Traffic,4,519-528,2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REIC/Dkk-3基因片段的癌细胞凋亡诱导剂和包含所述凋亡诱导剂的癌症治疗剂。

到现在为止,本发明人已证明,通过腺病毒强制表达REIC/Dkk-3会诱导诸如前列腺癌细胞等癌细胞的凋亡,正常细胞在同一条件下不会受到明显影响,且在动物移植模型中会观察到治疗癌症的显著效果(日本专利第3813872号和WO 2006/098074)。此外,本发明人已进行了关于表现强烈的凋亡诱导效果的REIC/Dkk-3蛋白区域和表现凋亡诱导效果的机理的集中研究。

因此,本发明人发现了以下几点。

(1)当将REIC/Dkk-3基因导入CHO细胞以强制表达REIC/Dkk-3且对所述癌细胞施用在培养基中分泌的REIC/Dkk-3蛋白时,没有观察到凋亡。

(2)在通过REIC/Dkk-3基因的强制表达使癌细胞凋亡时,JNK被激活且JNK抑制剂抑制了对凋亡的诱导。JNK通过各种因素激活,已知内质网应激是一个重要因素。

(3)由内质网内异常蛋白凝集引起的应激诱导的CHOP和BIP基因伴随REIC/Dkk-3基因的强制表达而被诱导。

(4)当使促进蛋白正常构象的构建的Hsp蛋白诱导剂作用于癌细胞时,所述癌细胞没有发生凋亡。相反,当允许Hsp蛋白抑制剂作用于正常细胞时,在所述正常细胞内的凋亡受到诱导,所述正常细胞内通常不会通过REIC/Dkk-3基因的强制表达而发生凋亡。

(5)通过部分肽的强制表达而诱导癌细胞凋亡,所述部分肽没有REIC/Dkk-3的固有功能。

基于所述发现,本发明人发现了将内质网应激参与作为REIC/Dkk-3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机理的可能性。

此外,本发明人还发现,在癌细胞内表达的REIC/Dkk-3基因片段会诱导凋亡且会导致癌细胞死亡。这导致了本发明的完成。

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REIC/Dkk-3基因片段。另外,本发明涉及这样的REIC/Dkk-3基因片段,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会引起导入该REIC/Dkk-3基因片段的细胞的内质网应激。此外,本发明还涉及这样的REIC/Dkk-3基因片段,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会诱导导入了该REIC/Dkk-3基因片段的细胞的凋亡。

本发明涉及这样的载体,该载体能够在含有REIC/Dkk-3基因片段的细胞内表达该REIC/Dkk-3基因片段。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片段或包含含有该片段的载体的凋亡诱导剂。由该片段或载体诱导的凋亡通过内质网应激进行诱导。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片段或包含含有该片段的载体的癌症治疗剂。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REIC/Dkk-3蛋白片段,所述蛋白片段为会引起施用该片段的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的部分肽。此外,本发明还涉及REIC/Dkk-3蛋白片段,所述蛋白片段为会引起施用该片段的细胞的凋亡的多肽片段。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所述多肽片段的凋亡诱导剂。由该多肽片段诱导的凋亡通过内质网应激进行诱导。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含有上述多肽片段的载体的癌症治疗剂。

本说明书包括在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289040号的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该专利申请是本申请的优先权文件。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REIC/Dkk-3片段。

图2显示了REIC/Dkk-3基因片段诱导细胞死亡的活性。

图3是显示由REIC/Dkk-3基因片段(第I部分)诱导的PC3细胞死亡的状态的照片。

图4是显示由REIC/Dkk-3基因片段(第II部分)诱导的PC3细胞死亡的状态的照片。

图5显示了PC3和OUMS-24对诱导由REIC/Dkk-3基因片段所诱导的凋亡的效果;其中A显示了关于PC3的结果,而B显示了关于OUMS-24的结果。

图6是显示REIC/Dkk-3片段对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的诱导的照片。

图7显示了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对间皮肿瘤细胞系凋亡的诱导。

图8是显示当使用FuGENE将含有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作为诱导试剂的质粒导入间皮肿瘤细胞系时的细胞死亡状态的照片。

图9是显示当使用CytoPure将含有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作为诱导试剂的质粒导入间皮肿瘤细胞系时的细胞死亡状态的照片。

图10是显示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在体内抑制肿瘤的效果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凋亡诱导剂或癌症治疗剂包含诱导凋亡且具有作为癌症治疗剂的效果的REIC/Dkk-3基因片段作为活性成分。

REIC/Dkk-3基因的全长核苷酸序列和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在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中,包含第1~19个氨基酸的序列被推断为信号序列。所述信号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显示于SEQ ID NO:7中,且其氨基酸序列显示于SEQ ID NO:8中。基于SEQ ID NO:1的序列信息,REIC/Dkk-3基因可以从人类细胞或组织等获得。此外,该基因还可根据WO 01/038523的说明书而获得。

诱导凋亡且具有作为癌症治疗剂的效果的本发明的REIC/Dkk-3基因片段包括多核苷酸(a)~(p)中的任一条,所述基因片段编码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

(a)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78个氨基酸中的任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

(b)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由从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78个氨基酸中的任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而衍生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并且具有凋亡活性;

(c)由如SEQ ID NO:1所示的REIC/Dkk-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第1个核苷酸至第117~234个核苷酸中的任一个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

(d)在严格条件下与由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杂交并且编码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与由如SEQ ID NO:1所示的REIC/Dkk-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第1个核苷酸至第117~234个核苷酸中的任一个核苷酸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e)由编码如SEQ ID NO:4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

(f)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由从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而衍生的氨基酸序列组成,并且具有凋亡活性;

(g)由如SEQ ID NO:3所示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

(h)在严格条件下与由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杂交且编码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与如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i)有编码如SEQ ID NO:6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

(j)编码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从如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衍生,并且具有凋亡活性;

(k)由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

(l)在严格条件下与由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多核苷酸杂交且编码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与如SEQ ID NO:5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m)包含编码多肽片段的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片段包含由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19个氨基酸的序列组成的信号肽,并且包含至少39个氨基酸但不包含所述REIC/Dkk-3蛋白的全长序列;

(n)编码包含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19个氨基酸的序列组成的信号肽和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多肽包含从包含至少39个氨基酸残基但不包含所述REIC/Dkk-3蛋白的全长序列的多肽片段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而衍生的氨基酸序列;

(o)包含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包括编码信号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且包含至少117个核苷酸但不包含REIC/Dkk-3的全长核苷酸序列,所述信号序列由如SEQ ID NO:1所示的REIC/Dkk-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第1~57个核苷酸的序列组成;或

(p)在严格条件下与包含核苷酸序列的多核苷酸杂交且编码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的多核苷酸,所述核苷酸序列与包括编码信号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且包含至少117个核苷酸但不包含REIC/Dkk-3的全长核苷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互补,所述信号序列由如SEQ ID NO:1所示的REIC/Dkk-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第1~57个核苷酸的序列组成。

在上述(a)和(b)中,术语“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78个氨基酸中的任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指N端为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而C端为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39~78个氨基酸中的任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该氨基酸序列的氨基酸残基数为39~78。该氨基酸序列包括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或78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

在上述(c)和(d)中,术语“如SEQ ID NO:1所示的REIC/Dkk-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第1个核苷酸至第117~234个核苷酸中的任一个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指5’端为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第1个核苷酸而3’端为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第117~234个核苷酸中的任一个核苷酸的核苷酸序列。核苷酸数为117~234,且该数目优选对应于包含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或78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

在上述(b)、(f)、(j)和(n)中,在术语“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中的术语“1个或数个”指1~10个,优选为1~5个,且更优选为1或2个。

诱导凋亡且具有癌症治疗剂的效果的本发明的REIC/Dkk-3基因片段包括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多核苷酸,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与氨基酸序列(a)、(e)、(i)或(m)相比为至少85%,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特别优选为97%以上的同源性,所述同源性使用例如BLAST(基本区域比对搜寻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在National Center forBiological Information计算(使用例如缺省参数,即初始参数)。

在(d)、(h)、(l)和(p)中的在“严格条件”下,例如,用1X SSC、0.1%SDS且在37℃进行杂交。在较为严格的条件下,用0.5X SSC、0.1%SDS且在42℃进行杂交。在更加严格的条件下,用0.2X SSC、0.1%SDS且在65℃进行杂交。于是,在更严格的杂交条件下,可以预期具有与探针序列相比为更高同源性的DNA发生分离。应当注意的是,上述SSC、SDS和温度条件的组合是举例说明,可通过将探针浓度、探针长度、杂交反应时间和其它条件适当组合来实现必要的严格性。

诱导凋亡且具有癌症治疗剂的效果的本发明的REIC/Dkk-3基因片段包括多核苷酸,所述多核苷酸是具有与多核苷酸(c)、(g)、(k)或(o)的核苷酸序列相比为至少85%,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特别优选为97%以上的同源性且具有诱导凋亡的活性的DNA,所述同源性使用例如BLAST(基本区域比对搜寻工具)在National Center for BiologicalInformation计算(使用例如缺省参数,即初始参数)。

上述(m)和(n)包括包含信号肽的REIC/Dkk-3蛋白片段。术语“包含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19个氨基酸的序列组成的信号肽的多肽片段的氨基酸序列,并且包含至少39个氨基酸但不包含REIC/Dkk-3蛋白的全长序列”中的氨基酸残基数为例如39、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45、150、155、160、165、170、175、180、185、190、195、200、205、210、215、220、225、230、235、240、245、250、255、260、265、270、275、280、285、290、300、305、310、315、320、325、330、335或340。

上述(o)和(p)各自是包含编码信号肽的核苷酸区域的REIC/Dkk-3基因片段。

这些片段在细胞内表达多肽,这些多肽被转移到内质网,但所述多肽不能构成正常的更高级的结构。据认为这引起了内质网应激。本发明的REIC/Dkk-3基因片段优选包含编码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以使表达产物被转移至内质网。

此外,本发明包括包含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的载体。可将所述载体导入受试对象中,以在所述受试对象体内表达由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编码的多肽并表现出诱导凋亡的效果。在基因治疗中,可根据传统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受试对象内。在受试对象内导入基因的技术的实例包括涉及病毒载体的使用的方法和涉及非病毒载体的使用的方法。各种技术是已知的(Bessatsu Jikken-Igaku,Idenshi-Chiryo-No-Kisogijutsu(Basic Techniques for Gene Therapy(基因治疗基础技术)),Yodosha Co.,Ltd.,1996;Bessatsu Jikken Igaku(Separate volume,Experimental Medicine(实验医学分册)),Idenshi donyu和hatsugen kaiseki jikken-hou(Experimentation of gene introduction & expression analysis(基因导入和表达分析实验)),Yodosha,Co.,Ltd.;和日本基因治疗学会(Japan Society ofGene Therapy)(编),“Idenshi chiryo kaihatsu kenkyu handbook(基因治疗研发手册),”N.T.S.,1999)。

用于基因导入的病毒载体的代表性实例包括腺病毒载体、腺伴随病毒载体和逆转录病毒载体。可通过将目标基因导入诸如解毒逆转录病毒(detoxicated retrovirus)、疱疹病毒、痘苗病毒、痘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仙台病毒(Sendai virus)、SV40或HIV等DNA或RNA病毒内并用所述病毒感染细胞来将目标基因导入所述细胞内。

当本发明的基因用于使用病毒的基因治疗时,优选使用腺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的特征是:(1)它能将基因导入多种类型的细胞内;(2)它能在生长停滞期将基因有效地导入细胞内;(3)它能通过离心浓缩来获得高滴度的病毒(10PFU/mL~11PFU/mL以上);和(4)它适用于将基因体内直接导入组织或细胞中。作为用于基因治疗的腺病毒载体,已经开发了缺乏E1/E3区的第一代腺病毒载体(Miyake,S.等,Proc.Natl.Acad.Sci.,U.S.A.,93,1320,1996)、通过除E1/E3区外还缺失E2或E4区从而由第一代腺病毒载体制备的第二代腺病毒载体(Lieber,A.等,J.Virol.,70,8944,1996;Mizuguchi,H.和Kay,M.A.,Hum.Gene Ther.,10,2013,1999)和缺乏几乎所有腺病毒基因组的第三代腺病毒载体(GUTLESS)(Steinwaerder,D.S.等,J.Virol.,73,9303,1999)。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任何这类腺病毒载体导入本发明的基因。此外,可以使用已赋予有将基因引入AAV染色体中的腺-AAV杂交载体(adeno-AAV hybrid vector)(Recchia,A.等,Proc.Natl.Acad.Sci.,U.S.A.,96,2615,1999)或能使用转座子基因将基因引入染色体中的腺病毒载体,从而所述载体可应用于基因的长期表达。此外,可以插入表现出对腺病毒纤维的H1环的组织特异性转移能力的多肽序列使所述腺病毒载体具有组织特异性(Mizuguchi,H.和Hayakawa,T.,Nippon Rinsho,7,1544,2000)。

作为另一种选择,可以使用其中已经引入诸如质粒载体等基因表达载体的重组表达载体而不使用上述病毒来将目标基因导入细胞或组织内。例如,可通过脂质体转染法、磷酸钙共沉淀法、DEAE-葡聚糖法或使用微玻璃管直接注射DNA法来将基因导入细胞内。此外,可通过例如使用内部脂质体的基因导入法、使用静电型脂质体的基因导入法、使用HVJ脂质体的方法、使用经修饰HVJ脂质体的方法(即,HVJ-AVE脂质体方法)、使用HVJ-E(包膜)载体的方法、受体介导的基因导入法、使用基因枪利用载体(即金属颗粒)将DNA分子导入细胞内的方法、裸DNA的直接导入法或使用各类高分子的基因导入法来将重组表达载体引入细胞内。在此情形中,可使用任何表达载体,只要该载体能在体内表达目标基因。这类载体的实例包括pCAGGS(Gene 108,193-200,1991)、pBK-CMV、pcDNA3、pcDNA1和pZeoSV(Invitrogen,Stratagene)及pVAX1载体。

包含所述REIC/Dkk-3基因片段的载体可适当包含用于转录所述基因的启动子或增强子、聚A信号、用于标记和/或选择已经导入有所述基因的细胞的标记基因等。在此情形下,可使用已知的启动子。

可通过例如直接将基因治疗剂导入体内的体内方法或间接体内方法来将包含本发明的REIC/Dkk-3基因片段的药物组合物导入受试对象内,在所述间接体内方法中,从人类提取给定的细胞、将基因治疗剂导入所述离体细胞然后将所述细胞返回到体内(Nikkei Science,1994年4月,第20-45页;Gekkan Yakuji,36(1),23-48,1994;Jikken igaku zoukan,12(15),1994;日本基因治疗学会(编),Idenshi chiryo kaihatsu kenkyu handbook,N.T.S.,1999)。

此外,本发明的凋亡诱导剂或癌症治疗剂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REIC/Dkk-3蛋白的多肽片段,所述多肽片段诱导凋亡且具有作为癌症治疗剂的效果。

所述多肽片段包括如(a)、(b)、(e)、(f)、(i)或(j)所述的具有凋亡活性的REIC/Dkk-3蛋白的多肽片段:

(a)由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78个氨基酸中的任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多肽;

(b)由从如SEQ ID NO:2所示的REIC/Dkk-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个氨基酸至第39~78个氨基酸中的任一个氨基酸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而衍生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且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

(e)由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多肽;

(f)由从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而衍生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且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

(i)由如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多肽;和

(j)由从如SEQ ID 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通过取代、缺失或添加1个或数个氨基酸而衍生的氨基酸序列组成且具有凋亡活性的多肽。

REIC/Dkk-3蛋白的多肽片段(a)、(b)、(e)、(f)、(i)和(j)的细节如上所述。

由本发明的基因编码的本发明的蛋白诱导受体细胞的衰老状态或静息状态并因此能介导癌细胞分化为非癌性细胞。例如,该蛋白可用于治疗以抑制癌细胞或原始癌细胞的急性生长。

一般而言,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而后一类肿瘤统称为“癌症”。

可以使用本发明的蛋白治疗的肿瘤不受特别限制,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都可治疗,且本发明的蛋白对恶性肿瘤特别有效。

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形成的器官位置分为颅神经肿瘤、皮肤癌、胃癌、肺癌、肝癌、淋巴瘤/白血病、结肠癌、胰腺癌、肛门癌/直肠癌、食道癌、子宫癌、乳腺癌、骨瘤/骨肉瘤、平滑肌瘤、横纹肌瘤、间皮瘤(mesoepithelioma)和其它癌症。如上所述,可治疗的肿瘤不受特别限制,且可以治疗上述肿瘤和癌症。本发明的蛋白对前列腺癌、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头颈癌、卵巢癌和骨瘤/骨肉瘤特别有效。所述蛋白对前列腺癌和间皮癌更为有效,并且对高度恶性前列腺癌特别有效。本文所用术语“高度恶性前列腺癌”指例如Gleason评分为8以上的前列腺癌。

此外,在这些器官中形成的癌症根据组织学性质大致分为源自于上皮细胞的癌、非源自于上皮细胞的肉瘤及其混合肿瘤。使用本发明的蛋白能够治疗的肿瘤不受特别限制,源自于上皮细胞的癌、非源自于上皮细胞的肉瘤及其混合肿瘤都可受治疗。本发明的蛋白对源自于上皮细胞的癌特别有效。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REIC/Dkk-3基因片段或包含所述基因片段的载体、和药用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此外,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REIC/Dkk-3多肽片段和药用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以多种剂型施用。剂型的实例包括:口服施用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粉剂和糖浆剂;和胃肠外施用剂型,如注射剂、滴剂、栓剂、喷雾剂、滴眼剂、鼻剂和贴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局部施用。例如,可将所述组合物通过注射施用到癌症部位以提供其效果。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包含通常用在制药领域的载体、稀释剂和赋形剂。例如,可以使用乳糖或硬脂酸镁作为片剂的载体或赋形剂。含生理盐水、葡萄糖和其他佐剂的等渗溶液可以用作注射水溶液。等渗溶液可与适当的增溶剂(如醇、诸如丙二醇等多元醇、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合使用。芝麻油或豆油等用作油性液体,并且苯甲酸苄酯或苯甲醇等可以作为增溶剂组合使用。

剂量根据症状、年龄、体重和其它情况而变化。在REIC/Dkk-3基因片段或包含所述片段的载体的情形中,剂量可以是以数日、数周或数月为间隔的0.001mg~100mg所述REIC/Dkk-3多核苷酸片段,且该多核苷酸片段可通过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或静脉内注射来施用。在REIC/Dkk-3多肽片段的情形中,口服施用情形中的剂量可为每日约0.001mg~100mg,且该片段可以以一次剂量或数次分开剂量施用。在胃肠外施用的情形下,可以通过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或静脉内注射来施用约0.001mg~100mg的剂量。

下文将参考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REIC/Dkk-3基因片段(1)的凋亡诱导

使用如下材料以下列方式进行该实施例。

(1)细胞培养:

使用添加了10%胎牛血清的HAM’S F-12K培养基培养来自人类前列腺癌的细胞系(PC3)。

(2)重组质粒的制备:

使用合成引物通过PCR制备了REIC/Dkk-3(F:1-350aa(氨基酸))的全长cDNA及其片段(1:1-39aa;2:1-78aa),用EcoR1和XhoI限制酶消化所得物,然后将其引入质粒(pDNR-CMV)(pDNR-CMV-F、pDNR-CMV-1和pDNR-CMV-2)。图1显示了所述片段在REIC/Dkk-3蛋白上的位置。

(3)重组质粒在细胞内的导入:

将如上制备的质粒通过磁转染导入所述PC3细胞内(将质粒、转染试剂(DreamFect试剂;OZ BIOSCIENCES,Marseille France)和磁性纳米颗粒混合,将所得物加入细胞培养体系,然后让所述细胞在磁板上静置30分钟)。使用GFP表达质粒(pDNR-CMV-GFP)评价将质粒导入细胞内的效率,发现该效率在导入后24小时高达约70%。

(4)细胞死亡的评价:

在所述质粒导入后72小时,对细胞死亡进行评价。通过涉及使用乙锭同二聚体1(ethidium homodimer 1,对死亡细胞染色:红色荧光)与Hoechst 33342(对所有细胞染色:蓝色荧光)的组合的染色方法进行评价。在该系统中,对100个细胞(即,Hoechst 33342阳性细胞)中的死亡细胞数(即,乙锭同二聚体1阳性细胞)计数,总共进行四次,然后确定死亡细胞的百分比。

图2显示了当所述REIC/Dkk-3片段在PC3细胞中表达时的死亡细胞百分比。使用腺病毒-LacZ和pDNR-CMV-GFP作为阴性对照并使用腺病毒-REIC(全长)作为阳性对照。对死亡细胞百分比进行确定,其中在使用腺病毒的情况中在感染后36小时时进行确定,而在使用质粒的情况中则在感染后72小时时进行确定。如图2所示,发现片段1和片段2具有高的诱导细胞死亡的活性。图3显示了在此情形中在相差显微镜下对细胞状态的观察结果。相似地,在片段1和片段2中观察到了显著降低的细胞密度。

实施例2:REIC/Dkk-3基因片段(2)的凋亡诱导

将PC3细胞(1×105细胞)接种到6孔板上,24小时后,使用-Keratinocyte试剂(转染试剂,Mirus Bio Corporation)将其中已经插入有所述REIC片段的cDNA的pTracer-EF-A-1(#1:1-39aa)、pTracer-EF-A-2(#2:1-78aa)和pTracer-EF-A-6(全长:1-350aa)质粒导入PC3细胞内。使用-HD试剂(转染试剂,Roche Applied Science)将质粒导入OUMS-24。48小时后,用Hoechst 33342对仍然存活的细胞进行核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使用GFP阳性细胞(含质粒的细胞)作为分母计算已发生凋亡的细胞(即,核凝集的细胞)百分比。此处也采用实施例1中所用的细胞培养条件。

向PC3导入基因所用的质粒能利用不同的启动子同时表达所插入的基因(即,所述REIC/Dkk-3片段)和GFP。因此,GFP(绿色)检测能实现对其中表达了所述REIC片段的细胞的间接检测。在导入后48小时,评价细胞凋亡的诱导。图4显示了染色图像。如图4所示,在1和2的情形中观察到了核(用Hoechst染色:蓝色)已经显著凝集(即,凋亡)的GFP阳性细胞。在图4中,符号(-)代表空质粒,即没有插入所述REIC片段的pTracer-EF-A。

图5A显示了通过使用GFP阳性细胞(含质粒的相比)作分母计算利用PC3的凋亡(即,核凝集的细胞)百分比的结果。在REIC片段1(#1:1-39aa)和2(#2:1-78aa)中观察到了凋亡诱导的显著效果。图5B显示了使用OUMS-24获得的结果。在PC3中观察到的凋亡诱导效果在正常成纤维细胞OUMS-24中没有观察到。

实施例3:REIC/Dkk-3片段对内质网应激标记蛋白的诱导

将PC3细胞(1×107细胞)接种到10cm培养盘中,24小时后,使用TransIT-Keratinocyte试剂(转染试剂)将其中已经插入有所述REIC片段的cDNA的pTracer-EF-A-1(#1:1-39aa)、pTracer-EF-A-2(#2:1-78aa)和pTracer-EF-A-6(全长:1-350aa)质粒导入PC3细胞。使用FuGENE-HD试剂(转染试剂)将质粒导入OUMS-24。48小时后,回收细胞并通过蛋白提取制备样品。对所得样品进行SDS-PAGE,然后通过Western印迹进行目标蛋白的表达分析。

结果如图6所示。在图6中,“Ad-REIC”显示了与其中导入了诱导全长REIC过表达的腺病毒载体的细胞有关的结果。“对照”代表与其中插入了不含REIC片段的空质粒(即,pTracer-EF-A)的细胞有关的结果。在PC3细胞中,质粒1(#1:1-39aa)和2(#2:1-78aa)都显著诱导了内质网应激标记CHOP、BIP和JNK的磷酸化。然而,在OUMS-24中没有观察到该现象。

实施例4:REIC/Dkk-3基因片段在间质上皮肿瘤细胞系中对凋亡的诱导

将211H人类恶性间皮肿瘤细胞(1×105细胞)接种到6孔板上,24小时后,使用-HD(Roche Applied Science)和CytoPureTM试剂(Nitto Denko Technical Corporation),并导入其中插入有所述REIC片段的cDNA的pTracer-EF-A-1(#1:1-39aa)、pTracer-EF-A-2(#2:1-78aa)和pTracer-EF-A-6(全长:1-350aa)质粒。48小时后,用Hoechst 33342对仍然存活的细胞进行核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使用GFP阳性细胞(含质粒的细胞)作为分母计算发生凋亡的细胞(即,核凝集的细胞)百分比。

用于导入的质粒能利用不同启动子同时表达所插入的基因(即,所述REIC/Dkk-3片段)和GFP。因此,GFP(绿色)检测能实现对表达所述REIC片段的细胞的间接检测。导入后48小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评价细胞凋亡的诱导。使用GFP阳性细胞(含质粒的细胞)作为分母计算发生凋亡的细胞(即,核凝集的细胞)百分比(图7)。结果,在质粒1(1-39aa)和2(1-78aa)的情形中,作为FuGENE-HD试剂(图8)和CytoPure试剂(图9)的应用结果,观察到了其中核(用Hoechst染色:蓝色)已显著凝集(即,凋亡)的GFP阳性细胞。通过CytoPure试剂的应用实现的凋亡诱导效果稍好于FuGENE-HD试剂的结果(图7)。

实施例5:体内肿瘤抑制

向人类恶性间皮肿瘤细胞系211H中引入荧光素酶表达基因,以获得211H克隆4细胞(2×106细胞),将所得物与Matrigel混合,然后将所得物皮下异种移植到裸鼠内。3天后,通过IVIS(即,高灵敏度体内发光成像系统)检查了皮下肿瘤形成情况,并在肿瘤形成部位注射pTracer-EF-A-2(#2:1-78aa)质粒/CytoPure的混合溶液(每日施用25μg质粒一次,持续一周)。此后,终止施用,并在此后14天,通过IVIS(即,高灵敏度体内发光成像系统)再次评价肿瘤形成情况。作为对照样品,提供了单独施用Cytopure(CYTOPURE)的组以及施用Cytopure和对照载体(表达红色荧光蛋白,CYTOPURE+pDsRed)的组。

图10显示了所述结果。如图10所示,在施用了所述REIC片段的5只小鼠中有2只的肿瘤基本完全得到消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REIC/Dkk-3基因片段可用作能诱导诸如前列腺癌或间皮癌等癌细胞的凋亡且能抑制所述癌症的癌细胞凋亡诱导剂或癌症治疗剂。此外,本发明的REIC/Dkk-3基因片段及其表达产物具有小的分子量,因此不易引起副作用。

本文通过参考引入本文所引用的所有出版物、专利和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

序列表

<110>公文裕巳、许南浩、阪口政清、那须保友、费尔南多·吉耶尔莫·阿瓦苏亚·卡

韦萨斯

<120>REIC/Dkk-3基因的部分片段和包含所述部分片段的癌症治疗剂

<130>PH-3337-PCT

<150>JP2006-289040

<151>2006-10-24

<160>8

<170>PatentIn Ver.2.1

<210>1

<211>1053

<212>DNA

<213>智人

<220>

<221>CDS

<222>(1)..(1053)

<400>1

atg cag cgg ctt ggg gcc acc ctg ctg tgc ctg cta ctg gcg gcg gcg  48

Met Gln Arg Leu Gly Ala Thr Leu Leu Cys Leu Leu Leu Ala Ala Ala

  1               5                  10                  15

gtc ccc acg gcc ccc gcg ccc gct ccg acg gcg acc tcg gct cca gtc  96

Val Pro Thr Ala Pro Ala Pro Ala Pro Thr Ala Thr Ser Ala Pro Val

             20                  25                  30

aag ccc ggc ccg gct ctc agc tac ccg cag gag gag gcc acc ctc aat  144

Lys Pro Gly Pro Ala Leu Ser Tyr Pro Gln Glu Glu Ala Thr Leu Asn

         35                  40                  45

gag atg ttc cgc gag gtt gag gaa ctg gtg gag gac acg cag cac aaa  192

Glu Met Phe Arg Glu Val Glu Glu Leu Val Glu Asp Thr Gln His Lys

     50                  55                  60

ttg cgc agc gcg gtg gaa gag atg gag gca gaa gaa gct gct gct aaa   240

Leu Arg Ser Ala Val Glu Glu Met Glu Ala Glu Glu Ala Ala Ala Lys

 65                  70                  75                  80

gca tca tca gaa gtg aac ctg gca aac tta cct ccc agc tat cac aat   288

Ala Ser Ser Glu Val Asn Leu Ala Asn Leu Pro Pro Ser Tyr His Asn

                 85                  90                  95

gag acc aac aca gac acg aag gtt gga aat aat acc atc cat gtg cac   336

Glu Thr Asn Thr Asp Thr Lys Val Gly Asn Asn Thr Ile His Val His

            100                 105                 110

cga gaa att cac aag ata acc aac aac cag gct cga caa atg gtc ttt   384

Arg Glu Ile His Lys Ile Thr Asn Asn Gln Ala Arg Gln Met Val Phe

        115                 120                 125

tca gag aca gtt atc aca tct gtg gga gac gaa gaa ggc aga agg agc   432

Ser Glu Thr Val Ile Thr Ser Val Gly Asp Glu Glu Gly Arg Arg Ser

    130                 135                 140

cac gag tgc atc atc gac gag gac tgt ggg ccc agc atg tac tgc cag   480

His Glu Cys Ile Ile Asp Glu Asp Cys Gly Pro Ser Met Tyr Cys Gln

145                 150                 155                 160

ttt gcc agc ttc cag tac acc tgc cag cca tgc cgg ggc cag agg atg   528

Phe Ala Ser Phe Gln Tyr Thr Cys Gln Pro Cys Arg Gly Gln Arg Met

                165                 170                 175

ctc tgc acc cgg gac agt gag tgc tgt gga gac cag ctg tgt gtc tgg   576

Leu Cys Thr Arg Asp Ser Glu Cys Cys Gly Asp Gln Leu Cys Val Trp

            180                 185                 190

ggt cac tgc acc aaa atg gcc acc agg ggc agc aat ggg acc atc tgt   624

Gly His Cys Thr Lys Met Ala Thr Arg Gly Ser Asn Gly Thr Ile Cys

        195                 200                 205

gac aac cag agg gac tgc cag ccg ggg ctg tgc tgt gcc ttc cag aga   672

Asp Asn Gln Arg Asp Cys Gln Pro Gly Leu Cys Cys Ala Phe Gln Arg

    210                 215                 220

ggc ctg ctg ttc cct gtg tgc ata ccc ctg ccc gtg gag ggc gag ctt   720

Gly Leu Leu Phe Pro Val Cys Ile Pro Leu Pro Val Glu Gly Glu Leu

225                 230                 235                 240

tgc cat gac ccc gcc agc cgg ctt ctg gac ctc atc acc tgg gag cta   768

Cys His Asp Pro Ala Ser Arg Leu Leu Asp Leu Ile Thr Trp Glu Leu

                245                 250                 255

gag cct gat gga gcc ttg gac cga tgc cct tgt gcc agt ggc ctc ctc   816

Glu Pro Asp Gly Ala Leu Asp Arg Cys Pro Cys Ala Ser Gly Leu Leu

            260                 265                 270

tgc cag ccc cac agc cac agc ctg gtg tat gtg tgc aag ccg acc ttc   864

Cys Gln Pro His Ser His Ser Leu Val Tyr Val Cys Lys Pro Thr Phe

        275                 280                 285

gtg ggg agc cgt gac caa gat ggg gag atc ctg ctg ccc aga gag gtc   912

Val Gly Ser Arg Asp Gln Asp Gly Glu Ile Leu Leu Pro Arg Glu Val

    290                 295                 300

ccc gat gag tat gaa gtt ggc agc ttc atg gag gag gtg cgc cag gag   960

Pro Asp Glu Tyr Glu Val Gly Ser Phe Met Glu Glu Val Arg Gln Glu

305                 310                 315                 320

ctg gag gac ctg gag agg agc ctg act gaa gag atg gcg ctg ggg gag   1008

Leu Glu Asp Leu Glu Arg Ser Leu Thr Glu Glu Met Ala Leu Gly Glu

                325                 330                 335

cct gcg gct gcc gcc gct gca ctg ctg gga ggg gaa gag att tag       1053

Pro Ala Ala Ala Ala Ala Ala Leu Leu Gly Gly Glu Glu Ile

            340                 345                 350

<210>2

<211>350

<212>PRT

<213>智人

<400>2

Met Gln Arg Leu Gly Ala Thr Leu Leu Cys Leu Leu Leu Ala Ala Ala

  1               5                  10                  15

Val Pro Thr Ala Pro Ala Pro Ala Pro Thr Ala Thr Ser Ala Pro Val

             20                  25                  30

Lys Pro Gly Pro Ala Leu Ser Tyr Pro Gln Glu Glu Ala Thr Leu Asn

         35                  40                  45

Glu Met Phe Arg Glu Val Glu Glu Leu Val Glu Asp Thr Gln His Lys

     50                  55                  60

Leu Arg Ser Ala Val Glu Glu Met Glu Ala Glu Glu Ala Ala Ala Lys

 65                  70                  75                  80

Ala Ser Ser Glu Val Asn Leu Ala Asn Leu Pro Pro Ser Tyr His Asn

                 85                  90                  95

Glu Thr Asn Thr Asp Thr Lys Val Gly Asn Asn Thr Ile His Val His

            100                 105                 110

Arg Glu Ile His Lys Ile Thr Asn Asn Gln Ala Arg Gln Met Val Phe

        115                 120                 125

Ser Glu Thr Val Ile Thr Ser Val Gly Asp Glu Glu Gly Arg Arg Ser

    130                 135                 140

His Glu Cys Ile Ile Asp Glu Asp Cys Gly Pro Ser Met Tyr Cys Gln

145                 150                 155                 160

Phe Ala Ser Phe Gln Tyr Thr Cys Gln Pro Cys Arg Gly Gln Arg Met

                165                 170                 175

Leu Cys Thr Arg Asp Ser Glu Cys Cys Gly Asp Gln Leu Cys Val Trp

            180                 185                 190

Gly His Cys Thr Lys Met Ala Thr Arg Gly Ser Asn Gly Thr Ile Cys

        195                 200                 205

Asp Asn Gln Arg Asp Cys Gln Pro Gly Leu Cys Cys Ala Phe Gln Arg

    210                 215                 220

Gly Leu Leu Phe Pro Val Cys Ile Pro Leu Pro Val Glu Gly Glu Leu

225                 230                 235                 240

Cys His Asp Pro Ala Ser Arg Leu Leu Asp Leu Ile Thr Trp Glu Leu

                245                 250                 255

Glu Pro Asp Gly Ala Leu Asp Arg Cys Pro Cys Ala Ser Gly Leu Leu

            260                 265                 270

Cys Gln Pro His Ser His Ser Leu Val Tyr Val Cys Lys Pro Thr Phe

        275                 280                 285

Val Gly Ser Arg Asp Gln Asp Gly Glu Ile Leu Leu Pro Arg Glu Val

    290                 295                 300

Pro Asp Glu Tyr Glu Val Gly Ser Phe Met Glu Glu Val Arg Gln Glu

305                 310                 315                 320

Leu Glu Asp Leu Glu Arg Ser Leu Thr Glu Glu Met Ala Leu Gly Glu

                325                 330                 335

Pro Ala Ala Ala Ala Ala Ala Leu Leu Gly Gly Glu Glu Ile

            340                 345                 350

<210>3

<211>117

<212>DNA

<213>智人

<400>3

atgcagcggc ttggggccac cctgctgtgc ctgctactgg cggcggcggt ccccacggcc 60

cccgcgcccg ctccgacggc gacctcggct ccagtcaagc ccggcccggc tctcagc    117

<210>4

<211>39

<212>PRT

<213>智人

<400>4

Met Gln Arg Leu Gly Ala Thr Leu Leu Cys Leu Leu Leu Ala Ala Ala

  1               5                  10                  15

Val Pro Thr Ala Pro Ala Pro Ala Pro Thr Ala Thr Ser Ala Pro Val

             20                  25                  30

Lys Pro Gly Pro Ala Leu Ser

         35

<210>5

<211>234

<212>DNA

<213>智人

<400>5

atgcagcggc ttggggccac cctgctgtgc ctgctactgg cggcggcggt ccccacggcc 60

cccgcgcccg ctccgacggc gacctcggct ccagtcaagc ccggcccggc tctcagctac 120

ccgcaggagg aggccaccct caatgagatg ttccgcgagg ttgaggaact ggtggaggac 180

acgcagcaca aattgcgcag cgcggtggaa gagatggagg cagaagaagc tgct       234

<210>6

<211>78

<212>PRT

<213>智人

<400>6

Met Gln Arg Leu Gly Ala Thr Leu Leu Cys Leu Leu Leu Ala Ala Ala

  1               5                  10                  15

Val Pro Thr Ala Pro Ala Pro Ala Pro Thr Ala Thr Ser Ala Pro Val

             20                  25                  30

Lys Pro Gly Pro Ala Leu Ser Tyr Pro Gln Glu Glu Ala Thr Leu Asn

         35                  40                  45

Glu Met Phe Arg Glu Val Glu Glu Leu Val Glu Asp Thr Gln His Lys

     50                  55                  60

Leu Arg Ser Ala Val Glu Glu Met Glu Ala Glu Glu Ala Ala

  65                  70                  75

<210>7

<211>57

<212>DNA

<213>智人

<400>7

atgcagcggc ttggggccac cctgctgtgc ctgctactgg cggcggcggt ccccacg  57

<210>8

<211>19

<212>PRT

<213>智人

<400>8

Met Gln Arg Leu Gly Ala Thr Leu Leu Cys Leu Leu Leu Ala Ala Ala

  1               5                  10                  15

Val Pro Thr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