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

一种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当归10~15份,女贞子10~20份,枸杞10~20份,鸡血藤20~30份,砂仁6~9份,陈皮6~10份,鲫鱼100~200份。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应用,其总有效率96.29%,显效率81.48%,有效率14.81%,安全、高效。本发明为纯中药食疗方,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具有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8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杨春玲;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17369.2

  • 发明设计人 杨春玲;谷万里;樊敏华;董凤仙;

    申请日2009-08-03

  • 分类号A61K36/9064(20060101);A61P7/06(20060101);A61K35/60(20060101);

  • 代理机构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琪

  •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西路67号市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1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2-10-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4 授权公告日:20110511 终止日期:20110803 申请日:2009080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05-11

    授权

    授权

  • 2010-03-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肺癌进行综合治疗是降低病人肿瘤转移及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措施,及时、适量、有效的化疗至关重要;能否有效完成化疗周期,是决定病人预后的关键。化疗在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由于骨髓抑制严重,对正常组织细胞特别是造血细胞的毒性最大,从而影响治疗。因此,骨髓抑制是制约肿瘤治疗效果和预后一大难题。

迄今为止,已经有强力升白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应用临床,但因毒性反应大或昂贵的价格等因素使其应用范围受限制,未能真正满足临床应用,惠及普通患者。急需一种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价格便宜的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本发明旨在为骨髓抑制的治疗提供一种食疗制剂,在配合升白药物利血生、VB4的治疗基础上通过口服鲫鱼升白汤的来解除骨髓抑制、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的:黄芪20~30份,党参10~15份,当归10~15份,女贞子10~20份,枸杞10~20份,鸡血藤20~30份,砂仁6~9份,陈皮6~10份,鲫鱼100~200份。

优选的,由以下组分制成:黄芪20g,党参10g,当归10g,女贞子10g,枸杞10g,鸡血藤20g,砂仁6g,陈皮6g,鲫鱼100g。

一种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的制备方法:将各原料混合(除鲫鱼外其余可以粉碎后混合),加水适量进行水煎,煮沸后再小火煎1小时左右即可。

服用时,取汤、食肉,每日两次,每次约150ml。2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即可。

患者服用本发明的制剂后,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地改善骨髓抑制现象。

中医认为,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属于中医“虚劳”范畴。临床可观察到,肺部恶性肿瘤伴骨髓抑制的患者往往有气血两虚的表现,如神疲乏力、面色少华、心悸短气等,并有肝肾亏虚的征象,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证。基于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的理论,气虚不能生血,血虚不能化气,气虚者阳渐衰,血虚者阴渐亏。治疗应以“损者益之,劳者温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为原则。脾虚则生化乏源,肾亏则精血生化无根,五脏禀受于先天,滋养气血赖于后天。肿瘤患者化疗后都引起肝、脾、肾受损,故补气血、益肝肾是本病治疗的关键。

本发明的药理药性如下: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党参】:甘、平,归脾、肺经,益气、生津、养血;【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三药共为君药,奏益气养血之功。

【女贞子】:甘、苦、凉,归肝、肾经,补肝肾阴,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明目。【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补血,活血,通络。三药为臣药,补益肝肾。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陈皮】:辛、苦、温。归脾、肺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二药为佐药,有醒脾开胃之效,用于诸滋补之中,使滋补而不碍胃。

【鲫鱼】:营养价值很高,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肾、大肠,具有和中补虚、温胃进食、补中益气、补脾开胃、养血、除湿利水之功效。

本发明的治疗机理为: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发明的主要药物黄芪即能促进骨髓造血。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多糖在促进骨髓造血方面有广泛的作用,黄芪多糖在体外对人CFU-CM、CFU-E和BFU-E有刺激作用,在无GM-CSF时,黄芪多糖能单独刺激粒系生成阴。党参主要含有多糖、17种氨基酸、至少14种无机元素(有7种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还有皂甙、微量生物碱及三萜类化合物。能兴奋造血功能、延缓衰老、调节免疫等功能。研究发现它可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黄芪多糖是从黄芪根中提得的一类大分子活性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明显增强人体免疫力,能提高人体抗应激反应能力。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广泛的影响。黄芪多糖对细胞免疫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免疫和骨髓抑制毒性有明显保护作用。此外,党参还能改善因化疗或放疗治疗肿瘤所致的白细胞下降。党参能提高NK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对造血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纠正脾胃虚弱证候,提高生存质量。补肾药枸杞能提高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增殖,并能明显提高脾淋巴细胞产生-2及R-干扰素的水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党参、当归、枸杞子、女贞子、鸡血藤有刺激造血系统,升高血红蛋白、白细胞作用;同时女贞子、枸杞子还具有升高血小板用,表明本制剂确有保护骨髓造血功能、刺激造因子、促进造血的作用。

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应用,其总有效率96.29%,显效率81.48%,有效率14.81%,安全、高效。本发明为纯中药食疗方,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本发明具有毒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数据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制备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原料如下:黄芪20g,党参10g,当归10g,女贞子10g,枸杞10g,鸡血藤20g,砂仁6g,陈皮6g,鲫鱼100g。

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各原料混合(除鲫鱼外均粉碎后混合),加水300ml水煎,煮沸后再小火煎1小时,煎至150ml时即可。

食用时,取汤、食肉,每日两次次,每次150ml。2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2个疗程。

实施例2:制备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原料如下:黄芪30,党参15g,当归15g,女贞子20g,枸杞20g,鸡血藤30g,砂仁9g,陈皮10g,鲫鱼20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制备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原料如下:黄芪25g,党参13g,当归13g,女贞子15g,枸杞15g,鸡血藤25g,砂仁7g,陈皮8g,鲫鱼15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制备对抗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食疗制剂,原料如下:黄芪22g,党参14g,当归11g,女贞子18g,枸杞12g,鸡血藤27g,砂仁8g,陈皮7g,鲫鱼13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试验

为验证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于2006-2008年在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如下临床试验:

1.资料和方法

1.1.1病例纳入标准

(1)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并住院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编写的《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中的诊断标准。

治疗前患者已采用:

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GC(健择Gemeitabine+顺铂Cisplatin)方案,SCLC(小细胞肺癌):CAV(环磷酞胺+阿霉素十长春新碱)方案。

(2)符合中西医诊断和辨证标准者;

(3)心肾功能基本正常;

(4)无明显骨髓转移瘤侵犯者;

(5)预计生存期>3个月;

(6)Karnofsky评分)60分以上,标准见表1.

表1、患者体力状况(Performaneestatus,PS)Karnofsky评分标准

                                                               

一般状况                                    评分

                                                               

一切正常,无不适或病征                      100

能进行正常活动,有轻微病征                  90

可进行正常生活,但有一些症状和体证          80

生活可自理,但不能维持正常活动或重的工作    70

生活能大部分自理,但偶尔需要别人帮助        60

需要别人更多的帮助,并经常需要医疗护理      50

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特别照顾和帮助        40

严重失去生活能力,需住院,但暂时无严重威胁  30

病重,需要住院和积极的支持治疗              20

垂危 10

死亡 0

                                                                   

(7)骨髓抑制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与辨证标准:依据王永炎主编《中医内科学》虚劳病;同时参照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症与老年研究专业委员会在郑州修订的《中医虚症参考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为:

a.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病史。

b.临床证候以脾肾亏损为主要表现,见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欲减退,腰脊酸痛,胫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足心热,失眠,自汗或盗汗,舌质淡或暗淡,脉沉或细弱等。

主症:①神疲乏力,②少气懒言,③面色苍白,④食欲减退;⑤胫膝酸软,⑥腰脊酸痛,⑦自汗盗汗,⑧头晕耳鸣。

西医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同时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及WHO抗癌药毒副反应分度标准: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连续两次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4.0×109/L,粒细胞计数低于2.0×10/9L。WHO抗癌药毒副反应分度标准(见表2,仅附血液学部分,其余部分略)

表2、抗癌药毒副反应分度标准(WHO标准)

1.1.2排除病例标准:

(1)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2)年龄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含75岁);

(3)合并有严重感染者;

(4)合并严重恶液病者;

(5)本次入院前3周内应用有关升白细胞药者;

(6)不符合纳入标准者;

(7)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完全性判断者。

1.2一般资料

80例肺癌病人均来自聊城市人民医院。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西药组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年。中药食疗组27例,男13例,女14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9年。食疗加西药组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7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三组资料性别、年龄、病种类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西药治疗组:给予利血生20mg,维生素B420mg,每日三次口服。中药食疗组给予本食疗制剂,水煎,煮沸后小火煎1小时,取汤、食肉,每日二次。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中药食疗加西药组:上述两组方法同时进行进行。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三组均在化疗后开始服用。

1.3主要技术指标观察

1.3.1治疗前后外周血象变化情况

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变化,特别是白细胞计数变化情况,化疗期间每周检查2次,白细胞≤1.0×109/L者,每日检查1次。

1.3.2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治疗前后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食欲减退、胫膝酸软、腰脊酸痛、自汗盗汗、头晕耳鸣等8项症状的变化情况。

1.3.3安全性指标观察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作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如发现异常则进行记录。

1.4疗效评定标准

1中医疗效标准: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判断标准,以中医的气血两虚和肾虚所表现的症状为主。包括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食欲减退、胫膝酸软、腰脊酸痛、自汗盗汗、头晕耳鸣等8项症状的变化情况。以上症状有5项以上消失者为显效,所有症状均未减轻甚至继续加重者为无效,介于显效与无效之间者为有效。

2西医疗效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制订的《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升高WBC疗效标准。显效:WBC总数>4.0×109L-1,并在疗程中能维持疗效直至停药1周,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或消失;有效:WBC总数<4.0×109L-1,但比治疗前上升(0.5×109L-1~1.0×109L-1),并在疗程中能维持疗效直至停药1周,临床症状好转;无效:WBC总数增高<0.5×109L-1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以t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疗效评定采用Ridit分析。P<0.05为有差异,P<0.01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3组治疗前资料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西药组、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治疗前实验室检查比较

与西药组、西药加食疗组比较,P>0.05;☆与西药组、西药加食疗组比较,P>0.05。

由表3可见,治疗前,各组化验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2各组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比较,如表4所示。

表4西药组、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1比较,P<0.05;

▲与治疗后1比较,P>0.05;#与治疗后1比较,P<0.01.

由表3、4可见,与治疗前比较,除西药组对红细胞计数无改善外,其余各组对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有明显改善;两次治疗后比较,除西药加食疗组对红细胞计数两次治疗无明显差异外,其他各组治疗后2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后1.(P<0.01.)

2.3各组间治疗后1、治疗后2实验室检查比较,如表5所示。

表5各组间治疗后1、治疗后2实验室检查比较

各组间白细胞,治疗后1比较,与西药组比较,*P<0.01;与食疗组比较,△P>0.05;红细胞治疗后1,与食疗组比较,#P<0.05;血红蛋白,与西药加食疗组比较,△△P>0.05,与西药组比较,*P<0.01。各组间治疗后2比较,与西药组比较,*P<0.01;食疗组与西药加食疗组比较,均P>0.05.

由表5可见,各组间治疗后1比较,各组对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改善食疗组与西药加食疗组明显优于西药组,前两者间无明显差异;对红细胞计数的改善,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均明显优于西药组,同时西药加食疗组也优于食疗组;各组间治疗后2比较,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对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的改善均明显优于西药组;但食疗组与西药加食疗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由以上表格统计可知,西药组、食疗组与西药加食疗组对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均有明显改善,西药组对血红蛋白无明显改善。食疗组与西药加食疗组间比较,两者对各项指标的改善基本无差别。

2.4 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表6显示,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西药组27例中显效0例,有效1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40.74%;食疗组27例,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59%。西药加食疗组26例,显效8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15%。经统计学比较,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两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表6.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5总体疗效

表7显示,总体疗效比较:西药组27例中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59.26%;食疗组27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29%。西药加食疗组26例,显效1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46%。经统计学比较,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两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表7  总体疗效比较(%)

毒副反应:食疗组、西药加食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作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未出现异常。

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本食疗方剂具有强壮机体,提升免疫功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升高红白细胞的功效。

以下为本发明药物的使用相关的病例。

病例1.许某某,女,61岁。因右肺部腺癌切除术后4个月于2007年4月来聊城市人民医院行第四周期化疗方案。给予应用化疗方案GC(健择+顺铂)治疗,化疗结束后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食欲减退、胫膝酸软、腰脊酸痛、自汗盗汗、头晕耳鸣。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9×109/L,红细胞计数3.12×1012/L,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10×1012/L.中医诊断:虚劳(气血亏虚、脾肾不足)。西医诊断:右肺腺癌切除术后。给予本食疗方剂口服,每日二次,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患者体力增加,纳食增加,头晕耳鸣、胫膝酸软、腰脊酸痛、自汗盗汗等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均升至正常范围。

病例2,黄某某,男,56岁。因发现左肺小细胞癌5个月于2006年9月来聊城市人民医院行第6周期化疗方案。给予应用化疗方案CAV(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方案;化疗结束后症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差、胫膝酸软、腰脊酸痛、自汗盗汗、头晕耳鸣。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5×109/L,红细胞计数2.32×1012/L,血红蛋白70g/L,血小板140×1012/L.中医诊断:虚劳(气血亏虚、脾肾不足)。西医诊断:右肺腺癌切除术后。给予本食疗方剂口服,每日二次,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患者体力增加,纳食增加,头晕耳鸣、胫膝酸软、腰脊酸痛、自汗盗汗等症状消失。复查血常规,各项指标均升至正常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