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改善热力除氧器除氧效果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热力除氧器

改善热力除氧器除氧效果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热力除氧器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热力除氧器除氧效果的方法,在热力除氧器的水箱顶部的周边位置设有一个或多个水箱排气口,通过所述水箱排气口将憋在所述水箱顶部的氧排出来,排出氧的方式为连续式或间歇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的热力除氧器,包括由脱气塔和水箱构成的热力除氧器本体,所述水箱安装在脱气塔底部,与脱气塔联通,所述脱气塔设有进汽管和进水管,所述水箱顶部的周边位置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水箱排气口,所述一个或多个水箱排气口连接于一个水箱排气管。本发明可以将聚集在水箱上部的氧及时排除,避免氧再重新溶解到水中,有利于减低出水的含氧量,改善除氧器的除氧效果,主要用于锅炉系统特别是大型锅炉系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6912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凝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86367.9

  • 发明设计人 李树生;

    申请日2009-05-31

  • 分类号C02F1/2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99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子英

  • 地址 100011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教场口一号1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7 23:40: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7-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1D19/00 授权公告日:20120718 终止日期:20150531 申请日:200905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8-2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01D19/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0731 申请日:200905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5-01

    专利权保全的解除 IPC(主分类):B01D19/00 授权公告日:20120718 解除日:20130321 申请日:20090531

    专利权的保全及其解除

  • 2012-11-28

    专利权的保全 IPC(主分类):B01D19/00 授权公告日:20120718 登记生效日:20121016 申请日:20090531

    专利权的保全及其解除

  • 2012-07-18

    授权

    授权

  • 2010-05-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1/20 申请日:200905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4-07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热力除氧器除氧效果的方法,还涉及一种采用该方法的热力除氧器,主要可用于锅炉给水的热力除氧,特别是大型锅炉给水的热力除氧。

背景技术

中国200420120557.0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位热力除氧器,该除氧器包括除氧器本体和水泵,所述除氧器本体主要由脱气塔和水箱构成,所述脱气塔设有进汽管、进水管和排汽管,所述水泵位于除氧器本体下方,同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排汽管上设有自动控制阀。这种除氧器消除了常见高位热力除氧器的土建投资大、吊装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以及对水泵有一定汽蚀等一系列缺陷,并且通过在排汽管上设置自动控制阀,在不需排氧时会将排汽管自动关闭,既避免了不必要的蒸汽排放,又有利于水箱压力的稳定,有利于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有利于降低水中的含氧量。但是,在热力除氧器特别是大型热力除氧器中,由于处理量很大,脱氧塔内水和蒸汽难以充分混合,使水温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经过水箱里的再沸腾等方式给水加温脱氧的过程中,脱出的氧位于水箱内的上部空间,由于落下水封住气流通道,使水箱上部边缘部位的含氧气体无法穿过脱气塔而长时间聚集在水箱里,这些聚集在水箱水面上面的氧再次溶解到水中,导致水的含氧量升高,使出水无法达到所需的除氧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善热力除氧器除氧效果的方法,还涉及一种采用该方法的热力除氧器,采用这种方法和这种设备,可以将聚集在水箱上部的氧及时排除,避免氧再重新溶解到水中,有利于减低出水的含氧量,改善除氧器的除氧效果。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热力除氧器除氧效果的方法,在热力除氧器的水箱顶部的周边位置设有一个或多个水箱排气口,通过所述水箱排气口将憋在所述水箱顶部的氧排出来,排出氧的方式为连续式或间歇式。

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的热力除氧器,包括由脱气塔和水箱构成的热力除氧器本体,所述水箱安装在脱气塔底部,与脱气塔联通,所述脱气塔设有进汽管和进水管,所述水箱顶部的周边位置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水箱排气口,所述一个或多个水箱排气口连接于一个水箱排气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水箱周边位置上设置了一个或多个排气口,通过这些排气口将聚集在水箱上部的含氧气体排出,由此避免了因为氧重新溶解而造成的含氧量升高,改善了热力除氧器的除氧效果,经过申请人对石化等行业现场运行的多台含氧量不达标的大型热力除氧器的改造,改造后全部达到出水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产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产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的热力除氧器在现有热力除氧器的基础上,在水箱1的顶部的边缘部位设置一个或多个排气口14,并通过间歇或连续的排气方式将水箱中含氧的气体排出,由此提高了除氧率。

本发明提供的热力除氧器包括由脱气塔2和水箱1构成的热力除氧器本体,所述水箱安装在脱气塔底部,与脱气塔联通,所述脱气塔设有进汽管和进水管,所述水箱顶部的周边位置上设有一个或多个水箱排气口14,所述一个或多个水箱排气口连接于一个水箱排气管13。

所述水箱排气管可以连接于所述脱气塔顶部设置的排气管道(如图2所示)。

所述水箱排气管上也可以设有水箱排气阀,其出口可以位于大气环境中,直接向大气空间排放。

所述水箱排气管上可以设有第一水箱排气阀12,并连接有水箱排气储气罐10,所述水箱排气储气罐的顶部连接有水箱储气排气管11,所述水箱储气排气管上设有第二水箱排气阀9,通过第一水箱排气阀和第二水箱排气阀的交替开启和关闭,先将要排放的水箱上部气排入水箱储气罐内,然后再从该储气罐向大气空间排放,由此避免了直排方式下水箱内压力大幅度下降的现象,减少了蒸汽的浪费。

可以采用水箱排气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水箱排气阀和第二水箱排气阀的工作,在第二水箱排气阀关闭的状态下,开启第一水箱排气阀,使所述水箱顶部含氧的气体在水箱压力下自动进入水箱排气储气罐,当水箱排气储气罐内压力达到设定标准时,关闭第一水箱排气阀,开启第二水箱排气阀,使水箱排气储气罐内的气体在罐内压力的作用下自动排出,然后重新关闭第二水箱排气阀,开启第一水箱排气阀,进入下一个循环,所述水箱排气控制装置连接有用于采集所述水箱排气储气罐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得所述水箱排气储气罐内压力信号,以根据水箱排气储气罐内压力进行上述控制,其控制输出线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水箱排气阀和第二水箱排气阀。

所述脱气塔顶部通常设有主排气管。

所述主排气管上可以设有主排气阀4,所述主排气管的出口位于大气环境中,直接向大气排放。

所述主排气管上可以设有第一水箱排气阀5,并连接有主排气储气罐7,所述主排气储气罐的顶部可以连接有主储气排气管,所述主储气排气管上可以设有第二水箱排气阀8。

还可以将主排气管分为两路,一路是设有主排气阀的直排管3,另一路是采用上述设置主排气储气罐的非直接排放管6,所述第一主排气阀设置在该非直接排放管上(参见图1)。

可以采用主排气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主排气阀和第二主排气阀的工作,在第二主排气阀关闭的状态下,开启第一主排气阀,使所述脱气塔顶部含氧的气体在脱气塔内的压力下自动进入主排气储气罐,当主排气储气罐内压力达到设定标准时,关闭第一主排气阀,开启第二主排气阀,使主排气储气罐内的气体在罐内压力的作用下自动排出,然后重新关闭第二主排气阀,开启第一主排气阀,进入下一个循环,所述主排气控制装置连接有用于采集所述主排气储气罐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得所述主排气储气罐内压力信号,以根据主排气储气罐内压力进行上述控制,其控制输出线路分别连接所述的第一主排气阀和第二主排气阀。

实践中,所述主排气控制装置和所述水箱排气控制装置可以采用同一个控制装置。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