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步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方法

一步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耐热抗击改性剂技术领域,涉及一步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溶剂聚合一次投料方法制备获得三元共聚物,涉及的耐热抗冲击剂的化学结构是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酸酐的三元共聚物,所述三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2,马来酸酐含量为1.8%-2.6%,产物表现出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本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的设备复杂,工艺复杂,质量不稳定等合成问题。本发明具备制备简单,反应时间短,设备投资小,经济回报高的特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18241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0910046948.X

  • 申请日2009-03-03

  • 分类号C08F212/08(20060101);C08F222/40(20060101);C08F2/06(20060101);C08F222/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00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包兆宜

  • 地址 200433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0:44: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8F212/08 授权公告日:20111207 终止日期:20170303 申请日:2009030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1-12-07

    授权

    授权

  • 2010-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F212/08 申请日:200903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0-09-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分子耐热抗击改性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步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高分子材料的耐热性是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酰亚胺类聚合物以其优越的耐热性能而受到普遍关注。N-苯基马来酰亚胺作为其中一员,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新型改善树脂耐热性的单体。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St/N-PMI/MAH)由于引入了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和马来酸酐(MAH),分子链中酰亚胺环状结构增加,马来酸酐化学反应接枝功能团引入,聚合物的耐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并具有与聚酰胺类,聚苯乙烯类,PVC类等高分子材料熔融化学接枝能力,是一种优良的耐热接枝改性剂。St/N-PMI/MAH共聚物是在塑料改性以及制备特种塑料合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合成St/N-PMI/MAH共聚物主要采用本体稀释聚合的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与缺陷:本体聚合过程中分子量增大,聚合粘度突然增大,聚合热难以通过聚合产物传递到外部冷凝装置,反应控制复杂,即便采用滴加进料方式来改进聚合工艺,但由于滴加的速度慢,滴加的时间过于长,因此本体聚合的产物结构组成波动很大,从而影响了产物的物理性能。故,采用本体稀释方式制备St/N-PMI/MAH三元共聚物,造成设备成本巨大,工艺复杂,极大影响了产物产量的扩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N-苯基马来酰亚胺含量化学接枝反应型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溶液聚合、一步法合成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St/N-PMI/MAH)的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采用溶剂聚合一次投料方法制备获得三元共聚物,涉及的耐热抗冲击剂的化学结构是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马来酸酐的三元共聚物,所述三元共聚物中N-苯基马来酰亚胺与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1-1∶2,马来酸酐含量为1.8%-2.6%,产物表现出单一玻璃化转变温度。本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的设备复杂,工艺复杂,质量不稳定等合成问题。

本发明方法通过下述步骤,

在500ml四口反应釜分别装上导气管,回流冷凝装置,搅拌装置,温度计,先通入氮气,吹出反应器中残留空气,将混合原料和高沸点溶剂加入,其中混合原料和溶剂加入方式可以分为:先将混合原料在60-80℃常压下通过熔融搅拌形成均相混合液,本发明的实例中,在压力101.3KPa搅拌40-60分钟充分溶解形成混合液,然后导入预热的溶剂中聚合;或直接将混合原料和溶剂加入反应器,升温至60-80℃在氮气保护和机械搅拌下,形成混合溶液,进行溶液聚合;加热升温至90-100℃下投入引发剂,升温至120-150℃,保持压力不变,反应0.5-6小时,反应完成后,保持压力不变升温至沸腾,蒸发掉溶剂,再冷却,过滤,干燥得到成品。

所述混合原料为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和马来酸酐,其质量百分比组成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25-50%;苯乙烯45-70%;马来酸酐1-5%。

所述的高沸点溶剂选自酮类,酰胺类,亚砜类以及苯类如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等。溶剂沸点大于120℃;溶剂的质量为混合原料质量的0.8-4倍。

所述的引发剂可以是有机过氧化物或者偶氮类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包括有机过氧化酮类,过氧化缩酮类,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烷基类,过氧化二丙烯酸类,过氧化酯,过氧化二碳酸酯类。如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过氧化苯甲酰。偶氮类有机化合物有偶氮二环己基甲腈,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所述引发剂用量占混合液总质量的0.01%-2%。

本发明中,每100g混合原料中,引发剂用量为0.1-2g、溶剂用量80-400g。

本发明采用溶液聚合方式合成了St/N-PMI/MAH的共聚物,可直接得到粉末状的产品,且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设备投资小,反应结束后,只需升温至沸腾,再经过滤、干燥、即可得到最后产品。由于采用“一步法”能明显降低合成的成本,简化工艺,所制得的共聚物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化学活性,可用作聚苯乙烯类,尼龙类,聚酯类塑料改性以及PC/ABS合金ABS类耐热抗冲击改性剂。本发明具备经济回报高的特点,适合大规模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苯乙烯/N-PMI/MAH三元共聚物的红外谱图。

图2苯乙烯/N-PMI/MAH1H核磁共振谱图。

图3苯乙烯/N-PMI/MAH液相凝胶色谱。

图4苯乙烯/N-PMI/MAH失重曲线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5g N-PMI、34g St、1g MAH和136mL二甲苯溶剂加入到500mL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吹出反应釜中残留的空气,升温至76℃左右,搅拌40-60min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快速升温到95℃左右,投入0.25g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边反应边升温到125℃左右,保持压力不变反应4h。反应结束后,升温至沸腾蒸发掉残余溶剂和单体,再过虑干燥得到淡黄色粉末状产品。

从图1苯乙烯/N-PMI/MAH三元共聚红外谱图中聚苯乙烯和苯乙烯/N-PMI/MAH谱线的对比中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777cm-1和1712cm-1分别为马来酸酐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羧基特征吸收峰,1454cm-1,1495cm-1苯环吸收峰和1383cm-1是酰亚胺五元环吸收峰,1184cm-1是酰亚胺中C-N键特征吸收峰,此外位于748cm-1和598cm-1是苯乙烯单元和N-苯基马来酰亚胺单元中的苯环上的C-H面外弯曲振动吸收峰。1184cm-1,1383cm-1,1712cm-1三处特征吸收峰,说明聚合样品中含有N-苯基马来酰亚胺结构单元。

从图2苯乙烯/N-PMI/MAH三元共聚物1H核磁共振谱图得到苯乙烯亚甲基和次甲基的H的δ(化学位移)在1-2.4ppm,NPMI单元次甲基H的δ在2.4-4.0ppm,苯乙烯结构单元中苯环中的H的δ在6-7.2ppm而NPMI结构单元中苯环中的H的δ在7.21-8.0ppm,而MAH结构单元中H的δ在3-4ppm与NPMI单元结构中H的化学位移重叠,通过根据GB/T601-2002酸碱滴定法测得MAH含量。具体数据如下:

从图中的化学位移值及其积分面积可以得出产物中N-PMI的含量在52%左右。MAH的含量在2%左右,St含量在46%左右。

图3是苯乙烯/N-PMI/MAH的液相凝胶色谱。以聚苯乙烯标样测得三元共聚物的为4.5万左右,为2.21

图4是苯乙烯/N-PMI/MAH失重曲线谱图,测得三元共聚物外延起始分解温度(Td)为395.4℃,失重20%和失重50%温度分别为397.8℃和416.5℃,根据国际标准局(ISO)以这个2点做直线与基线的延长线的交点求得St/N-PMI/MAH三元共聚物的标准热分解温度为385.1℃

实施例2

将20g N-PMI、29g St、1g MAH和136mL二甲苯溶剂加入到500mL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吹出反应釜中残留的空气,升温至76℃左右,搅拌40-60min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快速升温到95℃左右,投入0.25g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边反应边升温到125℃左右,保持压力不变反应4h。反应结束后,升温至沸腾蒸发掉残余溶剂和单体,再过虑干燥得到淡黄色粉末状产品。

实施例3

将25g N-PMI、24g St、1g MAH和136mL二甲苯溶剂加入到500mL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吹出反应釜中残留的空气,升温至76℃左右,搅拌40-60min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快速升温到95℃左右,投入0.25g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边反应边升温到125℃左右,保持压力不变反应4h。反应结束后,升温至沸腾蒸发掉残余溶剂和单体,再过虑干燥得到淡黄色粉末状产品。

实施例4

将15g N-PMI、34g St、1g MAH和136mL二甲苯溶剂加入到500mL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吹出反应釜中残留的空气,升温至76℃左右,搅拌40-60min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快速升温到95℃左右,投入0.375g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边反应边升温到125℃左右,保持压力不变反应4h。反应结束后,升温至沸腾蒸发掉残余溶剂和单体,再过虑干燥得到淡黄色粉末状产品。

实施例5

将15g N-PMI、34g St、1g MAH和136mL二甲苯溶剂加入到500mL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吹出反应釜中残留的空气,升温至76℃左右,搅拌40-60min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快速升温到95℃左右,投入0.50g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边反应边升温到125℃左右,保持压力不变反应4h。反应结束后,升温至沸腾蒸发掉残余溶剂和单体,再过虑干燥得到淡黄色粉末状产品。

实施例6

将15g N-PMI、34g St、1g MAH和136mL二甲苯溶剂加入到500mL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吹出反应釜中残留的空气,升温至76℃左右,搅拌40-60min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快速升温到95℃左右,投入0.75g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边反应边升温到125℃左右,保持压力不变反应4h。反应结束后,升温至沸腾蒸发掉残余溶剂和单体,再过虑干燥得到淡黄色粉末状产品。

实施例7

将15g N-PMI、34g St、1g MAH和136mL二甲苯溶剂加入到500mL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吹出反应釜中残留的空气,升温至76℃左右,搅拌40-60min形成均相溶液,然后快速升温到95℃左右,投入1g过氧化邻(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边反应边升温到125℃左右,保持压力不变反应4h。反应结束后,升温至沸腾蒸发掉残余溶剂和单体,再过虑干燥得到淡黄色粉末状产品。

物理性能

将实施例1、2、3、4、5、6、7制备的St/N-PMI/MAH三元共聚物进行红外,核磁共振,酸碱滴定,液相凝胶色谱测试,各项指标及结果如下:

由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分散系数、热分解温度等体现出其耐热性能均随着共聚物的N-PMI的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即共聚物的耐热性能随着其N-PM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可根据不同的树脂改性需求选择不同N-PMI含量和不同分子量三元共聚物作为耐热抗冲击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