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

一种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属于功能陶瓷材料领域,该方法以TiO2、Ba(OH)2·8H2O、Sr(OH)2·6H2O、Y(NO3)3·6H2O为原料,Ba∶Ti=1~5,Sr(OH)2和Y(NO3)3的比例分别为5%和3%(相对于Ba的摩尔比),首先在80~100℃下将反应前驱物溶解形成均相溶液,采用碱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H值,然后在200~250℃的高压反应釜中在水热条件下保温20~36小时,最后将反应后混合溶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水热合成Sr、Y共掺杂的BaTiO3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本发明合成温度低,粉体晶粒细小,均匀,表面活性大,有利于后期陶瓷的烧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0861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临德陶瓷研发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10220611.6

  • 申请日2009-12-08

  • 分类号C04B35/468(20060101);C04B35/622(20060101);H01G4/12(20060101);

  • 代理机构21229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甄玉荃;孙丽珠

  • 地址 110400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经济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2:30: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1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4B35/468 登记生效日:2016052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0912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3-20

    授权

    授权

  • 2011-07-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35/468 申请日:20091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6-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功能陶瓷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钛酸钡(BaTiO3)具有优异的介电和铁电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发热元件、电光器件等。它是电子陶瓷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近年来微电子通讯的发展导致多层陶瓷电容器必须微型化以与其相适应,要达到电子陶瓷元件高精度、微型化和高可靠性的目标,需要制备出尺寸均一、分散均匀、无团聚、超细高纯的高质量粉体。目前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BaCO3和TiO2或其它钡钛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钛酸钡粉体。由于该方法温度较高,粉体硬团聚较严重,粉体性能不能满足现代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目前工业上常用的高温煅烧BaCO3和TiO2或其它钡钛化合物的方法制备钛酸钡粉体,存在温度较高,粉体硬团聚较严重,粉体性能不能满足现代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等不足,提供了一种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该方法以TiO2、Ba(OH)2·8H2O、Sr(OH)2·6H2O和Y(NO3)3·6H2O为原料,Ba∶Ti=1~5,Sr(OH)2和Y(NO3)3的比例相对于Ba的摩尔比分别为3%-7%和2%-5%,首先在80~100℃下将反应前驱物溶解形成均相溶液,采用碱溶液NaOH浓度为3mol/L,调节反应体系PH值到10~14,然后在高压反应釜中水热温度200~250℃的条件下保温20~36小时,最后将反应后混合溶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水热合成Sr、Y共掺杂的BaTiO3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

本发明的特点及有益效果:采用水热法制得的粉体水热合成温度低,粉体晶粒细小,均匀,表面活性大,有利于后期陶瓷的烧结。原料较便宜,成本低。

该方法有具体特点表现在:

(1)由于在水热条件下反应物反应性能的改变、活性的提高,水热合成方法有可能代替固相反应以及难于进行的合成反应,并产生一系列新的合成方法。

(2)由于在水热条件下中间态、介稳态以及特殊物相易于生成,因此能合成与开发一系列特种介稳结构、特种凝聚态的新合成产物。

(3)能够使低熔点化合物、高蒸气压且不能在溶体中生成的物质、高温分解相在水热低温条件下晶化生成。

(4)水热的低温、等压、溶液条件有利于生长极少缺陷、取向好、完美的晶体,且合成产物结晶度高以及易于控制产物晶体的粒度。

(5)由于易于调节水热条件下的环境气氛,因而有利于低价态、中间价态与特殊价态化合物的生成,并能均匀地进行掺杂。

(6)粉体结晶良好,分散性好。无须作高温烧结处理,从而避免在烧结过程中可能形成的粉体硬团聚。

(7)纯度较高,由于水热法可抛弃前驱物中的杂质,因而大大提高了纯度。而且粉体后续处理无须煅烧可以直接用于加工成型,这就可以避免在煅烧过程中混入杂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制备锶、钇多掺杂钛酸钡粉体X-射线衍射图。

图2本发明制备锶、钇多掺杂钛酸钡粉体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该方法以TiO2、Ba(OH)2·8H2O、Sr(OH)2·6H2O和Y(NO3)3·6H2O为原料,Ba∶Ti=1~5,Sr(OH)2和Y(NO3)3的比例相对于Ba的摩尔比分别为3%-7%和2%-5%,首先在80~100℃下将反应前驱物溶解形成均相溶液,采用碱溶液NaOH浓度为3mol/L,调节反应体系PH值到10~14,然后在高压反应釜中在水热温度200~250℃的条件下保温20~36小时,最后将反应后混合溶液分离、洗涤、干燥得到水热合成Sr、Y共掺杂的BaTiO3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

所述Ba∶Ti=1~5,Sr(OH)2和Y(NO3)3的比例相对于Ba的摩尔比分别为5%和3%。

所述洗涤为先用甲基吡咯烷酮洗涤一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一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涤。

本发明采用水热合成是在密封高压釜中,以水为溶剂,在一定的温度和蒸汽压力下,对原始混合物进行反应。由于在高温、高压水热条件下,前驱物得到充分的溶解,并达到一定的过饱和度,从而形成原子或分子生长基元,进行成核结晶;生成的粉体晶粒发育完整,组成接近化学计量,粒度分布均匀,颗粒团聚少。

实施例1

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的实现步骤:

1)以TiO2、Ba(OH)2·8H2O、Sr(OH)2·6H2O、Y(NO3)3·6H2O为原料,按Ba∶Ti=1~5,Sr(OH)2和Y(NO3)3的比例相对于Ba的摩尔比分别为5%和3%配料。

2)在80~100℃下将反应前驱物溶解形成均相溶液。并添加浓度为3mol/L的NaOH溶液调节前驱物溶液PH值在10~14范围。

3)将前驱体均相溶液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在水热200~250℃的条件下保温20~36小时。

4)将反应后混合溶液离心分离。

5)将分离后溶液先用甲基吡咯烷酮洗涤一次,再用无水乙醇洗涤一次,最后用去离子水洗涤。

6)洗涤后在40~100℃温度条件下干燥,得到水热合成Sr、Y共掺杂的BaTiO3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

实施例2

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的实现步骤:

1)、以TiO2、Ba(OH)2·8H2O、Sr(OH)2·6H2O、Y(NO3)3·6H2O为原料,按Ba∶Ti=1~5,Sr(OH)2和Y(NO3)3的比例相对于Ba的摩尔比分别为3%和2%配料。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水热合成锶、钇多掺杂钛酸钡多层陶瓷电容器陶瓷粉体的方法的实现步骤:

1)、以TiO2、Ba(OH)2·8H2O、Sr(OH)2·6H2O、Y(NO3)3·6H2O为原料,按Ba∶Ti=1~5,Sr(OH)2和Y(NO3)3的比例相对于Ba的摩尔比分别为7%和5%配料。

其他步骤同实施例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