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瘙痒和癣的脐贴膏药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瘙痒和癣的脐贴膏药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瘙痒和癣的中药制剂,是由升麻、葛根、赤芍、生地、大枫子、丹参、水牛角粉、冰片、甘草、地肤子、红花、蝉衣、僵虫、桃仁、杏仁、生栀子、川乌、草乌、血竭、雄黄制成。所选药物为纯中草药,协同配伍合理,肚脐给药,药物作用迅速,免除口服制剂对胃肠的刺激,减少患者痛苦,疗程短、费用低,临床症状消失迅速,疗效显著,实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16628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姜莉蔚;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99117.6

  • 申请日2011-04-20

  • 分类号A61K36/889;A61P17/04;A61P31/10;A61P37/08;A61K31/045;A61K33/36;A61K35/32;A61K35/64;

  • 代理机构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陈宏伟

  • 地址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柳条路207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08:5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6-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89 授权公告日:20130501 终止日期:20140420 申请日:2011042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5-01

    授权

    授权

  • 2011-10-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89 申请日:201104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08-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瘙痒和癣的脐贴膏药,同时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过敏症是人类的很多疾病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身体及四肢皮肤出现红肿疙瘩,瘙痒疼痛,发病时瘙痒加剧痛苦不安,临床主要也可表现为鼻塞、流涕,甚至流泪、头晕等;牛皮癣也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是人体内的病症及皮肤邪毒所致,如荨麻疹;也有过敏性鼻炎或阳光紫外线、药物等其他病因所至,甚至伤风感冒也会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患者通常用的有扑尔敏、赛庚啶、息斯敏、特非拉丁等药物进行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疗效,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复发,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过敏瘙痒和癣的脐贴膏药及制备方法,具有临床症状消失迅速,标本兼治,治愈后不易复发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是基于我国中医学对过敏性疾病的总体认识和现代医学对本症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以祛风除湿、消炎止痒而立法,选用纯天然中草药,按中医理论组方,结合传统的脐帖工艺制法而成。

本发明的抗过敏症的中药脐贴,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升麻5~9克、葛根28~30克、赤芍8~10克、生地28~30克、大枫子5~9克、丹参5~9克、水牛角粉5~9克、冰片4~6克、甘草4~6克、地肤子5~9克、红花10~12克、蝉衣5~9克、僵虫5~9克、桃仁10~12克、杏仁10~12克、生栀子10~12克、川乌4~6克、草乌4~6克、血竭5~9克、雄黄4~6克。

本发明的优选配比为:

升麻9克、葛根30克、赤芍10克、生地30克、大枫子9克、丹参9克、水牛角粉9克、冰片6克、甘草6克、地肤子9克、红花12克、蝉衣9克、僵虫9克、桃仁12克、杏仁12克、生栀子12克、川乌6克、草乌6克、血竭9克、雄黄6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比例称取上述药物,研成100~200目细粉,混合均匀,用蜂蜜调制成粘稠的膏状,置于药贴本体上制成中药脐贴,5~10g/贴。

用法用量:外贴敷于肚脐(神阙穴),一次/一贴;每2日一贴;每次5克、重者1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祛风化湿毒、抗过敏。

适应症: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皮炎、哮喘、鼻炎、牛皮癣、全身各种过敏症等。

方解:葛根、生地、升麻、赤芍、水牛角粉、甘草用于发散风寒,通窍祛邪,治皮肤风邪,风寒引起的鼻塞、流涕;生栀子、大枫子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清头目,治受风寒邪湿热所致的湿疹、瘙痒症;红花、丹参、草乌、川乌具有活血化瘀,清热泻火,凉血之功能,蝉衣、雄黄、僵虫、桃仁、杏仁、地肤子、血竭破血行瘀,治疗疥癣、湿疹、瘙痒之症;冰片凉血引诸药开窍,所述药物相互配伍,协同作用,相须相侠,共奏活血化瘀,止痛生新、抗过敏之功,解除过敏瘙痒痛苦。

下面结合临床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一、诊断标准:

过敏疾病包括牛皮癣多因外感风邪、内生湿毒,邪毒导致经络阻滞,以至营卫不和、气血凝滞,使热毒蕴于肌肤所致;过敏性鼻炎,紫外线灼伤,花粉过敏等。

根据临床表现选择:身体、四肢皮肤出现红肿疙瘩,瘙痒疼痛,白色银硝;鼻塞、流涕,流泪、头晕等。

二、用药方法:外贴敷于肚脐(神阙穴),一次/一贴;每2日一贴;每次5克、重者10克。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贴敷后临床症状消失,体表恢复正常。

有效:用药后临床症状逐渐减轻或症状消失。

无效:用药后临床症状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不明显。

本发明用于临床治疗风热湿毒型引起的过敏症患者100例,痊愈88例,有效98例,无效2例;鼻炎过敏症患者100例,痊愈85例,有效95例,无效5例;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过敏10例,痊愈6例,无效4例。

通过以下典型病例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

病例1

某女,医院诊断由风热湿毒引起的患顽固性荨麻疹10年之久,初患时仅胸部出现片状红斑,晚上重时,四肢尤甚,服用扑尔敏、息斯敏、激素类等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暂时减轻,但不久即复发,久治不愈。使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肚脐给药(10克/贴,2天/贴),不久其临床症状就已减轻,连续使用30贴,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痊愈,6个月追访无反弹。

病例2

某男,7年之久,鼻涕长流,喷嚏连连,天冷感冒时症状加重,诊断过敏性鼻炎(为风热湿毒所致)每日头昏脑涨,记忆力减退,服用赛庚啶等多种抗过敏西药,不能根治,反复发作。使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2)肚脐给药(5g/贴,2天/贴),临床症状得以减轻,连续使用28贴,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痊愈,6个月追访无反弹。

病例3

某女,患肥厚型过敏性鼻炎多年,使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3)肚脐给药(5g/贴,2天/贴),临床症状得以减轻,连续使用20贴,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痊愈,6个月追访无反弹。

病例4

某女,日晒后身体四肢暴露部分呈现暗紫色瘙痒皮疹,抗敏西药治疗,有所缓解,暂时有效,不久反弹;适用本发明药物(实施例1)肚脐给药(5g/贴,2天/贴),1个多小时其临床症状就已减轻,连续使用16贴,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痊愈,6个月追访无反弹。

病例5

某女 ,62岁,于2010年10月20日初诊,患牛皮癣已有八年之久,长期屡用各种中西医及激素治疗,症状未能缓解反而加重,白色银硝遍布全身,久而红皮加重,日夜搔抓痒甚,痛苦不堪,本发明贴膏,十余天病情显著减轻,贴到十五日时,全身瘙痒、皮硝、斑痕基本消退三个月时全身光滑瘢痕全退,继续敷药再拔全身之毒。

病例6

某男,43岁,患牛皮癣三年之久,使用各种中西医及激素治疗,症状未能缓解反而加重,白色银硝遍布四肢,久而红皮加重,日夜搔抓痒甚,痛苦不堪,用本发明贴膏,十余天病情显著减轻,贴到十五日时,全身瘙痒、皮硝、斑痕基本消退三个月时全身光滑瘢痕全退,继续敷药再拔全身之毒。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所选药物为纯中草药,协同配伍合理,肚脐给药,药物作用迅速,免除口服制剂对胃肠的刺激,减少患者痛苦,疗程短、费用低,临床症状消失迅速,疗效显著,实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特例举以下实施例。其作用被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阐释而非对本发明的任何形式的限制。

实施例1

称取升麻9克、葛根30克、赤芍10克、生地30克、大枫子9克、丹参9克、水牛角粉9克、冰片6克、甘草6克、地肤子9克、红花12克、蝉衣9克、僵虫9克、桃仁12克、杏仁12克、生栀子12克、川乌6克、草乌6克、血竭9克、雄黄6克;分别研成100目细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调和成粘稠的膏状,置于药贴本体上制成中药脐贴,5~10g/贴。

实施例2

分别取升麻5克、葛根28克、赤芍10克、生地28克、大枫子5克、丹参5克、水牛角粉9克、冰片6克、甘草6克、地肤子9克、红花12克、蝉衣9克、僵虫5克、桃仁10克、杏仁10克、生栀子10克、川乌6克、草乌4克、血竭8克、雄黄5克研成120目细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调和成粘稠的膏状,置于药贴本体上制成中药脐贴,5~10g/贴。

实施例3

将升麻8克、葛根30克、赤芍8克、生地30克、大枫子8克、丹参8克、水牛角粉8克、冰片5克、甘草5克、地肤子8克、红花12克、蝉衣8克、僵虫5克、桃仁10克、杏仁12克、生栀子12克、川乌5克、草乌5克、血竭8克、雄黄4克分别研成100目细粉,混合均匀后加入蜂蜜调和成粘稠的膏状,置于药贴本体上制成中药脐贴,5~10g/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