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用热时间和住房面积的热费分摊方法

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用热时间和住房面积的热费分摊方法

摘要

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用热时间和住房面积的热费分摊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测量楼栋的总热耗量Q;b、计算用户室内用热平均温度Ci;Ci=(c1+c2+……+cn-1+cn)/n;c、计算用户的用热时间TiTi=(t1-t0)+(t2-t1)+…+(tn-tn-1);d、按照下式计算用户所分摊的热费值Ki:本发明以每户的室内用热平均温度、用热时间和住房面积为依据,分摊楼栋的总供热量和热费,系统成本低廉,工作可靠,故障率低,同时可有效解决由于自由热产生的分摊误差,提高了热费分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135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林秀麟;孙发君;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21834.7

  • 发明设计人 林秀麟;孙发君;

    申请日2010-07-09

  • 分类号G01D4/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仰义乡馒头驻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17:1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2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D4/00 授权公告日:20130724 终止日期:20160709 申请日:201007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2-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1D4/0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1115 申请日:2010070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7-24

    授权

    授权

  • 2012-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D4/00 申请日:201007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量采暖用热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每年都有长达4-5个月的供暖期,居民的采暖基本采用 集中供热方式,供热期结束后由各户分摊采暖费用。目前,我国供热基本上都是按采暖面积 收费,缺乏计量设备和调节手段,造成较大的浪费。随着我国供热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应 用于集中供热模式的各种热计量分摊方法不断出现和发展,目前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 是户用热表分摊法,该分摊系统由各户用热量表及建筑物热力入口设置的楼栋热量表组成, 通过户用热量表测量出的每户供热量,测算出各个热用户的用热比例,按此比例对楼栋热量 表测量出的建筑物总供热量进行户间热量分摊,该方案的缺点在于仪表的故障率高,用户的 投资高。二是温度面积分摊法,按照住户的平均温度来分摊热费,可以避免热用户的位置差 别及户间传热引起的热费纠纷问题,同时对于空置房收费也比较好处理,但难以避免自由热 对温度的影响。三是流量温度分摊法,如我国专利200710120329.1所披露的技术方案,在每 组散热器入口或者双管的入口管井位置安装跨越管和三通阀,并保证无论分流系数多少,三 通系统的总流量稳定不变,这样只要测出三通系统的总温差,就能够计算出供暖热量,按供 热量比例进行热分配,提高了热分配方式的合理性,其缺点是系统比较复杂,前期计量准备 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应用的几种热费分摊方法存在的系统复杂、投资成本高、容易受到自由 热影响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用热时间和住房面积的热费分摊方法,以 用户供暖时间和面积为依据,分摊楼栋的总供热量,计量分摊系统成本低廉,故障率低,同 时有效解决由于自由热产生的分摊误差,提高热费分摊的准确性。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用热时间和住房面积的热费分摊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测量楼栋的总热耗量Q;

b.测量用户室内用热平均温度Ci

c.测量用户用热时间Ti

d.按照下式计算用户所分摊的热费值Ki

Ki=Q·PΣi=1NAi·Ti·CiAi·Ti·Ci

其中,

Ki--用户需要交的热费;

Q--楼栋的总热耗量;

P--表示计量热价;

Ti--用户用热时间;

Ai--用户住房面积;

Ci--用户的室内用热平均温度;

i--楼栋内用户,取值为1-N;

N--楼栋的用户数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本分摊方法所述用户分摊的热费值Ki还包含基础热费值K0=Ai·M·Δt,即

其中,Ki=Q·PΣi=1NAi·Ti·CiAi·Ti·Ci+Ai·M·Δt

M--表示按面积收费单价;

Δt--表示基础价费占按建筑面积收费的百分比。

其中,用户的用热时间Ti按照下式获得:

Ti=(t1-t0)+(t2-t1)+…+(tn-tn-1)

其中,

t0--热量计算起始时间;

t1--第一唤醒点时间;

……

tn--第n个唤醒点时间;

其中,用户室内用热平均温度Ci按照下式获得:

Ci=(c1+c2+……+cn-1+cn)/n

其中,

C1--第一唤醒点所测室内温度;

C2--第二唤醒点所测室内温度;

……

Cn-1--第n-1个唤醒点所测室内温度

Cn--第n个唤醒点所测室内温度;

其中,所述唤醒点由系统默认设置。

其中,所述唤醒点通过用户手动调节供热阀门开度而重新设置。

其中,在供热系统中安装楼宇总热量表,通过总热量表计量楼宇的总供热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温度、用热时间和住房面积的热费分摊方法,以每户的用 热时间和面积为依据,分摊楼栋的总供热量和热费,系统成本低廉,工作可靠,故障率低, 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由于自由热产生的分摊误差,提高了热费分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典型实施例。

本发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a.测量楼栋的总热耗量Q;

本发明适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费分摊,常见于按楼栋进行供热计量。首先在供热系 统中安装楼栋总热量表,通过总热量表计量楼栋的总热耗量Q,并通过系统自动采集楼栋总 热量表的计量结果,或通过人工读取Q值并输入到热费分摊系统中。

b.计算用户室内用热平均温度Ci

c.计算用户的用热时间Ti

本发明是通过对用户的用热时间和室内用热平均温度进行计算,并以该用热时间和室 内用热平均温度作为依据,结合住房面积进行用户热费分摊的。

用户的用热时间Ti按照下式获得:

Ti=(t1-t0)+(t2-t1)+…+(tn-tn-1)

其中,

t0--热量计算起始时间;

t1--第一唤醒点时间;

……

tn--第n个唤醒点时间;

用户室内用热平均温度Ci按照下式获得:

Ci=(c1+c2+……+cn-1+cn)/n

其中,

C1--第一唤醒点所测室内温度;

C2--第二唤醒点所测室内温度;

……

Cn-1--第n-1个唤醒点所测室内温度

Cn--第n个唤醒点所测室内温度;

在本发明中,供热用水的流量和时间的计算是通过阀门的开启角度来控制的,通过控制 阀门的开启角度来调节室内温度。

对于用户的用热时间计算,采用了发明人已获得中国专利授权的码盘式供热阀门的定位 装置(专利号:200620166356.3),该装置共设计了6个刻度,分别为15度、30度、45度、 60度、75度、90度,在90度时阀门全开。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板和码盘,采用双光电定位, 该码盘包括扇形基板,在其圆弧边设有均匀间隔布置的矩形凸齿和凹槽,在最边缘的一个凸 齿顶端设有所述的定位机构,在扇形基板的圆心端设有用于与阀杆连接的安装套;在固定板 相对于所述的扇形基板一边的定位机构和另一边的凸齿之处分别安装有初位定位传感器和计 数传感器。初位定位传感器和计数传感器均由红外光发射和接收传感器组成,通过读取定位 装置的相关红外光电信号即可测知当前供热阀门的开启角度。

在进行用热时间计算时,首先设定开始计算时间t0,第一个唤醒点时间t1,后续依次为 t2,t3……tn。唤醒点的设置分为二种:一种是系统默认的自动设置唤醒点为每1小时唤醒一 次,在唤醒期间系统处于休眠状态,不对供热阀门开启角度进行采样和调节;另一种是通过 用户手动调节供热阀门开度而重新设置,即用户根据室温需要手动调节阀门开度时,此时不 论系统是否处于休眠状态,均被唤醒,该时点即作为一个新的唤醒点,系统对供热阀门角度 进行调整并采样,对用热时间进行折算,随后进入下一个默认的1小时间隔唤醒设置。

d.按照下式计算用户所分摊的热费值Ki:

Ki=Q·PΣi=1NAi·Ti·CiAi·Ti·Ci

其中,

Ki--用户需要交的热费;

Q--楼栋的总热耗量;

P--表示计量热价;

Ti--用户用热时间;

Ai--用户住房面积;

Ci--用户的室内用热平均温度;

i--楼栋内用户,取值为1-N;

N--楼栋的用户数量。

根据上式计算得到每一用户需要分摊的热费Ki

在上式中,如果不考虑计量热价P,则该公式就是对用户热量的分摊计量。因此根据同 样的原理,本公式也可用于用户热量的分摊。

上式没有考虑到楼宇中自由热对用户室内温度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用户所实际使 用的供热量和分摊供热费用。因此,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本分摊方法所述用户分摊的 热费值Ki还包含基础热费值K0=Ai·M·Δt,即

Ki=Q·PΣi=1NAi·Ti·CiAi·Ti·Ci+Ai·M·Δt

其中,Δt--表示基础价费占按建筑面积收费的百分比,M--表示按面积收费单价,两者数 值均由当地政府制定。

本发明经测试运行稳定,故障率低,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由于自由热产生的分摊误差,提 高了热费分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由本发明上述实施方案的具体描述可以得出,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此,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遵循本发明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技术及参数的各 种修改、增删或替换,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