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OCr15Ni5Cu2Ti框架结构的计算机仿真焊接方法

基于OCr15Ni5Cu2Ti框架结构的计算机仿真焊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Cr15Ni5Cu2Ti框架结构的计算机仿真焊接方法,步骤:一、针对焊缝区固相区弹塑性力学结构,选择热力学中的非线性随动弹塑性模型为焊接零件数学模型;二、提取焊缝区域单元体编号,对焊缝区数组内单元体提取三维坐标,按焊接顺序依据三维坐标值对单元体排序后撤销焊缝区数组内单元体所有特性;按焊接顺序逐个恢复单元体特性,对恢复特性的单元体施加热载荷;三、以恢复特性的单元体为起点,沿已焊接完毕的焊缝方向对所有单元体同时施加热载荷,对距起点每增加2mm的单元体,将其热载荷减少500焦耳-800焦耳;对移至载荷区外的单元体,删除其热载荷,以此模拟移动电弧热影响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082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飞机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187372.0

  • 申请日2012-06-08

  • 分类号G06F17/50(20060101);

  • 代理机构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华

  • 地址 450005 河南省郑州市南三环中段1084信箱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42: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9-2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G06F17/50 登记生效日:2016090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08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8-20

    授权

    授权

  • 2014-02-0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G06F17/5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08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7/50 申请日:201206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模拟仿真焊接方法,尤其是涉及基于OCr15Ni5Cu2Ti框架结构的计算机仿真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框架结构是工厂企业常遇到的焊接结构,对焊接变形、应力分布在焊前做出预测是这类焊接生产中最有价值(或最重要)的工作。OCr15Ni5Cu2Ti是一种新型的航空用不锈钢材料,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焊接性能使其成为重要的航空用材料。但是,焊接是一个涉及许多学科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其间涉及的变量因素数目繁多;如电磁效应、电弧的热能和压力分布、熔池形态、气化等。如果在焊接中用试加工试验来获取焊接变形、应力分布等工艺参数则成本太高,因此有必要在焊前进行焊接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并且在焊接仿真中应当考虑以实际环境中主要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减化这一框架结构件的焊接过程,使仿真逼进实际过程,否则,会造成焊接仿真的资源成本太高,甚至仿真结果不收敛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OCr15Ni5Cu2Ti框架结构的计算机仿真焊接方法,达到降低对所述焊接结构件的焊接有限元仿真过程的复杂性,以利于实际应用及推广普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基于OCr15Ni5Cu2Ti框架结构的计算机仿真焊接方法,在计算机硬件平台上,使用市售的热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框架结构焊接过程进行虚拟加工,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针对焊缝区固相区弹塑性力学结构,选择热力学中的非线性随动弹塑性模型做为焊接零件的数学模型;非线性随动的参数按其材料进行设置;

第二步、提取焊缝区域的单元体编号,并按焊缝分段情况分组,按分组设置焊缝区数组,对焊缝区数组内的单元体提取单元体三维坐标,按实际焊接顺序依据三维坐标值对单元体进行排序;然后撤销焊缝区数组内单元体所有特性;最后按焊接顺序逐个恢复单元体特性,并同时对恢复特性的单元体施加热载荷,以此模拟焊缝从无到有的焊接过程;

第三步、以恢复特性的单元体为起点,沿已焊接完毕的焊缝方向,对长度在6mm-13mm内的所有单元体同时施加热载荷,被施加热载荷的单元称为载荷区;在载荷区内,对距起点每增加2mm的单元体,将其热载荷减少500焦耳-800焦耳;对移至载荷区外的单元体,删除其热载荷,以此模拟移动电弧热影响区。

所述第一步的非线性随动参数,其设置如下:

温度为30℃时,后继屈服强度1320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20.6GPa

温度为300℃时,后继屈服强度1190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20.6GPa

温度为500℃时,后继屈服强度1050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17.0GPa

温度为1000℃时,后继屈服强度435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2.0GPa

温度为1500℃时,后继屈服强度70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0.1GPa

温度为1600℃时,后继屈服强度100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9e-8GPa

所述非线性随动参数适用于:零件材料的供应状态为经950℃固溶处理、室温屈服强度为1310MPa、厚度为3mm~5mm 的OCr15Ni5Cu2Ti板材。

所述框架结构的长度为0.5m至2m,长度︰宽度≤5︰1;其焊缝宽度≤10毫m。

所述计算机仿真焊接的焊接类型为:氩弧焊、CO2焊、手工电弧焊。

所述第二步中焊缝区域的单元体网格大小设置统一的固定值,单元体均匀分布;当框架结构的长度为0.5m至1m,则单元体大小设为1mm;当框架结构的长度为1m至1.5m,则单元体大小设为1mm-2mm;当框架结构的长度为1.5m至2m,则单元体大小设为1.5mm-3mm。

所述第三步对单元体施加的热载荷为:当焊接电流110A、起弧后电压为18V时,以恢复特性的单元体为起点,沿已焊接完毕的焊缝方向,对长度为6mm-8mm的载荷区内的单元体同时施加热载荷;当焊接电流130A、起弧后电压21V时,以恢复特性的单元体为起点,沿已焊接完毕的焊缝方向,对长度在8mm-13mm的载荷区内的单元体同时施加热载荷。

所述计算机硬件平台的最低配制为:CPU:四核,主频:2.5G Hz;内存:DDR2,频率:1333MHz,容量:4G;硬盘:不小于2T。

本发明优点在于解决了工厂企业在对OCr15Ni5Cu2Ti不锈钢材料的框架结构焊接仿真上的难题。本方法使用程序控制焊缝区的有限元模型,达到模拟焊接过程,对焊接变形和应力分布做出预测的目的,降低了对所述焊接结构件的焊接有限元仿真过程的复杂性。同时,模拟仿真焊接过程时间短,普通技术人员2-4天即可完成。同时,所使用的热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市场即可购得,计算机硬件水平为普通型微机,为焊接模拟仿真技术在工矿企业的实际应用及推广普及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计算机仿真焊接程序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配制不低于CPU:四核、主频2.5GHz;内存:DDR2、频率1333MHz、容量4G;硬盘:2T的计算机硬件平台上,使用市场销售的热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基于总长度为1m至2m、长宽比(或长高比)≤5︰1、零件厚度为3mm-5mm板材、,其焊缝宽(焊角高)不超过10mm、材料为OCr15Ni5Cu2Ti不锈钢的框架结构的焊接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以得到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分布;计算机模拟仿真焊接类型为:氩弧焊、CO2焊、手工电弧焊。其中零件材料为焊前经950℃固溶处理、室温屈服强度为1310MPa、厚度为3mm-5mm的OCr15Ni5Cu2Ti板材。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针对焊缝区固相区弹塑性力学结构,选择热力学中的非线性随动弹塑性模型做为焊接零件的数学模型;非线性随动强化的参数,其设置如下:

温度为30℃时,后继屈服强度1320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20.6GPa

温度为300℃时,后继屈服强度1190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20.6GPa

温度为500℃时,后继屈服强度1050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17.0GPa

温度为1000℃时,后继屈服强度435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2.0GPa

温度为1500℃时,后继屈服强度70M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0.1GPa

温度为1600℃时,后继屈服强度100Pa,屈服后的切线弹模量9e-8GPa

第二步、提取焊缝区域单元体编号,并按焊缝分段情况分组,按分组设置焊缝区数组;

所有焊缝区域的单元体网格大小设置统一的固定值,单元体均匀分布;框架结构长度为1m至1.5m时,单元体大小设为1mm-2mm;框架结构长度为1.5m至2m,则单元体大小设为1.5mm-3mm;

第三步、对焊缝区数组内的单元体,提取单元体三维坐标;按实际焊接顺序,依据三维坐标值对单元体进行排序,以此模拟实际焊接顺序;撤销焊缝区数组内单元体所有特性;然后按焊接顺序逐个恢复单元体特性,并同时对恢复特性的单元体施加热载荷,以此模拟焊缝从无到有的焊接过程;

第四步、当焊接电流110A、起弧后电压18V时,则沿已焊接完毕的焊缝方向,以刚恢复特性的单元体为起点,对长度在6mm-8mm内的单元体同时施加热载荷,该6mm-8mm长度区域称为第一载荷区。当焊接电流130A、起弧后电压21V,则沿已焊接完毕的焊缝方向,以刚恢复特性的单元体为起点,对长度在8mm-13mm内的单元体同时施加热载荷,该8mm-13mm长度区域称为第二载荷区;

在第一、第二载荷区内,对距起点每增加2mm的单元体,将其热载荷减少500焦耳-800焦耳;对移至载荷区外的单元体,删除其热载荷,以此模拟移动电弧热影响区;

第五步、进行冷却过程分析。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