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麻涤加捻纱及其制备的麻锻面料

一种麻涤加捻纱及其制备的麻锻面料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涤加捻纱及其制备的麻锻面料。该麻涤加捻纱是由亚麻纱线与细旦涤纶丝加捻得到的,其中:所述亚麻纱线中亚麻的含量为100%,该亚麻纱线的支数为28-36Nm,捻度TPI为9-13.5;所述细旦涤纶丝为30D/12F半消光涤纶低弹丝;所述麻涤加捻纱的捻度TPI为7-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该麻涤加捻纱制备的麻锻面料。本发明提供的麻涤加捻纱能够改善亚麻纱线不易织造,织造过程中易产生破洞、断纱、脱布等问题,由该加捻纱制成的面料具有表面光洁、手感柔软、悬垂性好、接触冷感好等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9886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407962.3

  • 发明设计人 陈子明;罗朝文;

    申请日2015-07-1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姚亮

  •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出口加工区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1:33:2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12

    授权

    授权

  • 2015-11-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2G3/04 申请日:201507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0-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麻涤加捻纱及其制备的麻锻面料,属于纺织面料领域。

背景技术

亚麻织物是传统的服装面料,该面料原料自然环保,风格古朴典雅,由于其原料 表面平滑并有裂节,因此光泽好,此外该面料还具有吸湿透气性能良好及穿着凉爽的 优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亚麻纱线刚性大,麻节多,干涩而且毛羽多 等特点,从而使面料具有以下弱点:①由于纯麻原料价格昂贵,在大圆机纬编编织时, 织布过程困难,容易产生破洞、断纱、脱布以及坏针等问题,使得织布损耗过大,织 布损耗可高达20%,导致成本过高;②由于织布困难,织机运转速度低,产能低,疵 布及补单多,导致交单困难;③由于亚麻原料的特点,织物手感粗糙刚硬,麻节毛 羽多导致穿着时有明显的不舒适和刺痒感,而且纱线刚性大,断裂功小,弹性回复性 差,布面容易褶皱及起毛起球,不耐洗,极大地降低了服用性能及消费者的满意度。

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的亚麻面料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涤加捻纱及其制备的麻锻面 料,该面料织造简单,手感柔软,悬垂性好,同时具有优异的吸放湿性能、耐洗性能、 抗菌性能和接触冷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涤加捻纱,其是由一股亚麻纱线与一股细 旦涤纶丝加捻得到的,其中:

所述亚麻纱线中亚麻的含量为100%,该亚麻纱线的支数为28-36Nm,捻度TPI 为9-13.5(TPI(twist per inch):单位英寸纱线的捻回数);

所述细旦涤纶丝为30D/12F半消光涤纶低弹丝;

所述麻涤加捻纱的捻度TPI为7-13。

在上述麻涤加捻纱中,优选地,亚麻纱线的单纱捻向为Z捻;麻涤加捻纱的捻向 为S捻。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亚麻纱线支数(28-36Nm),所生产出来的面料克重较小,这 样能够使面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水分更快散失,从而达到质地轻薄、透气性强、 导湿快的效果;此外,采用30D/12F半消光涤纶低弹丝与所述亚麻纱线进行加捻,既 能够保持亚麻纱线为主体的风格,又能够极大增加麻涤加捻纱整体纱线的强力及柔软 度,采用该麻涤加捻纱生产出来的织物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凉爽性及接触冷感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麻涤加捻纱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将亚麻纱线与细旦涤纶丝进行并线,然后进行加捻,得到麻涤加捻纱;其中:

在进行并线时,控制并线机的锭速为4500-6500r/min;

在进行加捻时,控制加捻机的锭速为4000-6000r/min,亚麻纱线的张力为5-20cN, 细旦涤纶丝的张力为1-9cN。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加大亚麻纱的张力,减小涤纶长丝的张力,能够防止 加捻时原为Z捻向的亚麻纱反向加捻的前期产生捻伸,而无捻涤纶长丝加捻后产生捻 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麻锻面料,其是由上述麻涤加捻纱通过以下步骤制备的:

a、将麻涤加捻纱进行包括煮纱或染色、过软油的前处理;

b、对上述经过前处理的麻涤加捻纱进行络筒,络筒时对所述麻涤加捻纱进行过 蜡处理;

c、将经过步骤b处理的麻涤加捻纱与纯涤纶长纤丝进行排纱织造,得到麻锻面 料。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在步骤a结束后,保持麻涤加捻纱的含潮率为 12-15%;在步骤b中,进行络筒时,保持麻涤加捻纱的含潮率为12-15%。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在步骤c中,进行排纱织造时,保持麻涤加捻纱的 含潮率为12-15%。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在步骤c中,本领域所使用的纯涤纶长纤丝均可用于本发明 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涤纶长纤丝可以优选为150D/144F涤纶丝。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在步骤c结束后,还包括对麻锻面料进行生物酶整 理、柔软剂整理、亲水整理和抗菌整理的步骤。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还可以包括染色和洗水处理的步骤,进行洗水处理可以去除 麻锻面料上的疏水性杂质,提高面料的亲水性能,使面料获得吸湿快干的效果。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还可以包括树脂定型整理的步骤。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在步骤c中,麻锻面料的组织结构包括单面平纹、 单珠地、拉架单珠地、6模单珠地或双珠地。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单面平纹的排纱方式为:第1模为麻涤加捻纱,第 2模为纯涤纶长纤丝,并以此为最小循环单元进行织造(如图1中a所示);或者, 第1模为纯涤纶长纤丝,第2模为麻涤加捻纱,并以此为最小循环单元进行织造(如 图1中b所示);其上机织造的工艺如表1所示:

表1 单面平纹的排纱织造工艺

单面平纹组织采用这种特别的排纱织造方式(如图1所示),能够使布面更加平 滑柔软,具有如绸缎般的悬垂性,穿着更加凉爽舒适。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单珠地的排纱方式为:第1模为纯涤纶长纤丝,第 2模为麻涤加捻纱,第3模为纯涤纶长纤丝,第4模为麻涤加捻纱,并以此为最小循 环单元进行织造;其上机织造的工艺如表2所示:

表2 单珠地的排纱织造工艺

单珠地组织采用这种特别的排纱织造方式(如图2所示),既能够保留该组织结 构特有的立体感及质感,又能够提升面料柔软悬垂的手感及光洁的外观。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所述拉架单珠地的排纱方式为:第1模为纯涤纶长 纤丝与拉架弹力丝制成的混合纱线,第2模为麻涤加捻纱,第3模为纯涤纶长纤丝与 拉架弹力丝制成的混合纱线,第4模为麻涤加捻纱,并以此为最小循环单元进行织造; 其上机织造的工艺如表3所示:

表3 拉架单珠地的排纱织造工艺

拉架单珠地组织采用这种特别的排纱织造方式(如图3所示),既保留该组织结 构特有的立体感及质感,又能够提升面料柔软悬垂的手感及光洁的外观,同时可以使 面料具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及回复性能。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所述6模单珠地的排纱方式为:第1模为纯涤纶长 纤丝,第2模和第3模均为麻涤加捻纱,第4模为纯涤纶长纤丝,第5模与第6模均 为麻涤加捻纱,并以此为最小循环单元进行织造;其上机织造的工艺如表4所示:

表4 6模单珠地的排纱织造工艺

6模单珠地组织采用这种特别的排纱织造方式(如图4所示),既能够保留该组 织结构特有的大珠眼效果及质感,又能够极大地提升面料柔软悬垂的手感及光洁的外 观。

在上述面料中,优选地,所述双珠地的排纱方式为:第1模为纯涤纶长纤丝,第 2模为麻涤加捻纱,第3模为纯涤纶长纤丝,第4模为麻涤加捻纱,并以此为最小循 环单元进行织造;其上机织造的工艺如表5所示:

表5 双珠地的排纱织造工艺

双珠地组织采用这种特别的排纱织造方式(如图5所示),既能够保留该组织结 构特有的蜂窝网眼效果及质感,又能够极大地提升面料柔软悬垂的手感及光洁的外 观。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在步骤c中,进行排纱织造时,保持麻涤加捻纱的 含潮率为12%;更优选地,进行织造时,控制机台转速为14-18r/min,进纱张力为 8-12cN,针距为18-24G,纱长为50C=150-170mm(50C表示50个线圈的总长)。由 于亚麻纱线刚性大,麻节多,干涩等特点,在大圆机纬编编织时,织布过程困难,容 易产生破洞、断纱、脱布以及坏针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由于采用亚麻纱线与涤 纶加捻的技术,织布困难大大减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织布过程中控制麻涤加 捻纱的含潮率为12-15%,能够确保织机运转顺利,防止断纱及减少疵点。

在上述麻涤加捻纱中,进行织造时所用的针织设备包括配有积极送纱装置的 FEED机或配有半积极式送纱装置的自动间机,其中:所述FEED机为单面圆机。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所述生物酶整理包括在40-60℃下,将麻锻面料置 于酶洗液中处理40-80min,其中,所述酶洗液的组成包括:2-4g/L纤维酶、0.5-1g/L 醋酸钠和0.5-1g/L醋酸,所述面料与酶洗液的浴比为1:18-40。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所述柔软整理包括将麻锻面料置于含有柔软剂的溶 液中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柔软剂包括亲水性硅油,该亲水性硅油更优选为亲水性纺 织整理剂JSS或STS,其浓度为2-75g/L。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柔软整理可以分步进行:当对所述麻锻面料进行染色或洗水 时,可在染色浴或洗水浴中加入上述亲水性纺织整理剂,其浓度为2-5g/L,其使用条 件可以按照染色要求或洗水要求进行;当对所述麻锻面料进行树脂定型整理时,可在 定型整理液中加入上述亲水性纺织整理剂,其浓度为25-75g/L,其使用条件可以按照 树脂定型整理要求进行。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所述抗菌整理包括将麻锻面料置于含有抗菌整理剂 的溶液中进行处理,其中,所述抗菌整理剂包括有机硅-季铵盐类化合物,其浓度为 20-40g/L。

在实际生产中,抗菌整理可以与树脂定型整理在同一浴中同时进行,即在树脂定 型整理液中加入上述抗菌整理剂,其使用条件可以按照树脂定型整理的要求进行。

亚麻纤维平直光洁,没有棉、毛等纤维扭曲,这个特点虽然使它失去了纤维产品 的弹性和易于起皱,但它平直光洁的纤维结构,使细菌不容易滋生。因此,亚麻纤维 对绿脓杆菌、白色含珠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本发明 采用抗菌整理技术更能大大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减少细菌对人体的危害。本发明提 供的方法能够让抗菌整理剂与面料发生化学结合,经过整理后的面料通过有效控制的 释放、再生原理、阻碍或阻塞作用能够抵抗病菌侵害。

在上述麻锻面料中,优选地,所述麻锻面料经过上述一系列后整理后,面料的克 重为150-230g/m3,面料的单位面积克重越小,面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越大,这样水 分得以更快散失,所以在相同的吸湿性条件下,面料的克重越小,其凉爽性透气性越 好。

在实际生产中实施流程可以包括:纱前处理→织造→验布→备布→开幅→酶洗→ 染色(过软油/匹染)或洗水(过软油/纱染)→脱水→摆布→SANT烘干→中检→定 型(过软油)→预缩→后检。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亚麻纱线进行改进,使原料适合编织,不易断纱, 降低了针织过程中纱线的损耗及布面的疵点,提高了织布产能。此外,通过对原料的 改进,即通过使用细旦涤纶丝将亚麻纱线采用一定的工艺包裹,可以有效改善手感及 服用性能。此外还对面料结构,染洗工艺,柔软处理,后整工艺的进行了改进,使面 料完全不同于普通亚麻面料,本发明提供的麻锻面料具有以下特点:

1)织造简单,改变了亚麻纱线不易织造,织造过程中易产生破洞、断纱、脱布 以及坏针等问题的缺陷,使大规格生产成为可能;

2)织物表面光滑洁净,手感特别柔软,悬垂性好,穿着舒适;

3)具有极强的吸湿和放湿性能,织物干爽透气,穿着凉爽;

4)具有极好的接触冷感;

5)具有抗菌、抑菌的特性;

6)耐洗性好,不易起毛起球。

附图说明

图1是平纹组织的织造示意图;

图2是单珠地组织的织造示意图;

图3是拉架单珠地组织的织造示意图;

图4是6模单珠地组织的织造示意图;

图5是双珠地组织的织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有益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进行以下详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涤加捻纱,该麻涤加捻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100%亚麻纱线(纱线支数分别为28Nm、36Nm),确定支数为28Nm的亚 麻纱线的捻度TPI为9.5+/-2%,支数为36Nm的亚麻纱线的捻度TPI为13.5+/-2%, 确定单纱亚麻的捻向为“Z”捻,与涤纶加捻的捻向为“S”捻;

选择细旦涤纶丝(该涤纶丝为30D/12F半消光涤纶低弹丝,其是以聚酯切片为原 料,采用高速纺制涤纶预取向丝,经牵伸假捻加工而成),该涤纶丝为假捻(可认为 无捻度);

选择好纱线后,织造前清洗机台,确保纱线飞花在机台上被清除干净,然后按照 以下工艺对上述两种纱线进行加捻处理(将一股亚麻纱线与一股细旦涤纶丝进行加 捻):将30D细旦涤纶丝分别与上述亚麻纱线(28Nm、36Nm)先进行并线(并线机 锭速为6200r/min),并线完成后进行加捻(加捻机锭速为5500r/min),加捻时,控制 亚麻纱线的张力为5-20cN,涤纶长丝的张力为1-9cN(加捻时原为Z捻向的亚麻纱反 向加捻的前期会导致捻伸,而无捻涤纶长丝加捻后则产生捻缩。故S捻向并捻时的张 力搭配应加大亚麻纱的张力,减小涤纶长丝的张力),加捻后得到的麻涤加捻纱的捻 向为“S”,其捻度(TPI)如下表6所示。

将实施例1得到的麻涤加捻纱进行编织,并对编织后的布样进行测试(测试结果 如表6所示),并与对比例(表7)进行比较。

表6 实施例1的测试结果

从表6可以看出,分别将28Nm、36Nm的亚麻纱与30D/12F的涤纶丝进行加捻 后得到的麻涤加捻纱的捻度TPI为7-13时能够顺利织布,当麻涤加捻纱的捻度(TPI) 过大或过低时(如表7所示),不利于织布。此外,选择28-36Nm的亚麻纱支可获得 质地轻薄、透气性强、导湿快的织物,因为面料的单位面积克重越小,面料与空气的 接触面越大,这样水分得以更快散失,所以在相同吸湿性条件时,面料的克重越小, 其凉爽性、透气性越好,符合春夏面料的克重要求。

表7 对比例的测试结果

对实施例1得到的麻涤加捻纱进行强力测试,测试过程按照乌斯特测试方法进 行,测试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强力测试结果

从表8可以看出:与加捻前的36Nm亚麻纱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麻涤加捻纱的 纱支变粗,捻度(TPI)降低,纱线强力增加,可织造性提升,同时刚性减少,织物 手感柔软、弹性回复性好。

对实施例1提供的麻涤加捻纱(该加捻纱的捻度TPI为12)进行毛羽测试,测 试过程按照乌斯特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毛羽测试结果

从表9可以看出:与加捻前的36Nm亚麻纱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麻涤加捻纱的 毛羽指数降低,有利于布面光洁,穿着舒适。

将实施例1提供的麻涤加捻纱与亚麻纱分别制成面料,进行保水率测试,测试结 果如表10所示。

从表10中可以看出:与加捻前的36Nm亚麻纱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麻涤加捻 纱的保水率较低,保水率低表示面料吸收水气后滞留在面料中的水分较少,面料中水 气易于散发,即散湿性好,面料容易保持干爽,对改善织物的凉爽性有利。另外保水 率低,织物轧水后含水少,易于烘干,有利于低碳节能。

对实施例1提供的麻涤加捻纱进行导热性测试,织物的导热性能反映了织物的热 传递快慢。导热性好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皮肤接触织物时,给人瞬间接触凉 爽感,适合作为夏季面料,导热性的具体测试方法按照GB/T 11048-2008进行,测试 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0 保水率测试结果

表11 导热性测试结果

注:接触冷温感测试条件:室温:20.1℃,湿度:65%±4%RH,①ΔT=10℃, ②ΔT=20℃,测定面:裹面。

从表11中可以看出:与加捻前的36Nm亚麻纱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麻涤加捻 纱,其瞬间通过单位接触面积的热流量(W/cm2)较大,瞬间通过单位接触面积的热 流量(W/cm2)越大,接触凉感越强,所生产的织物的接触冷温感效果就更好,由其制 成的成衣穿着时更具凉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锻面料,该面料是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麻涤加捻纱(36Nm 亚麻/30D/12F涤纶,该加捻纱的捻度TPI为12)制得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麻涤加捻纱进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的工艺如下:

将麻涤加捻纱(36Nm亚麻/30D/12F涤纶,该加捻纱的捻度TPI为12)置于100℃ 水浴中煮60min;然后经煮好的麻涤加捻纱置于4g/L的柔软剂溶液中(所用柔软剂 为JSS软油(Magnasoft JSS)),50℃下处理15min;然后脱水、烘干,控制含潮率为 12%,络筒时过蜡(过蜡时可以控制含潮率为12%);

2)上机织布

a、上机检查:采用大圆机进行织造,控制机台转速为16r/min,调整张力为10cN, 每隔5匹坯布检查布面,防止破洞和断针,检验头3匹布和有破洞问题的坯布,针距 为24G,线圈长度为160mm/50针,机台上安装喷湿装置控制纱线的含潮率为12%;

b、排纱织布:第1模为麻涤加捻纱,第2模为纯涤纶长纤丝,并以此为最小循 环单元进行织造(如图1中a所示),其上机织造的工艺如表1所示,得到单面平纹 麻锻面料;

3)染色后整理

a、将上述麻锻面料进行酶洗:所用的生物酶是纤维酶,为诺维信(中国)生物 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ELLUSOFTTM酶类;酶洗工艺:用醋酸调整pH值为5.5,然 后用按照下表12配制的酶洗液进行生物酶整理,浴比为1:25,于50℃处理60分钟。

表12 酶洗液的组成

成份 浓度 醋酸钠NaAc 0.5g/L 醋酸HAc 0.5g/L CELLUSOFT CR50*CX45’PROG 0120(B) 2g/L

b、染色:对酶洗后的面料进行染色,染色时采用常规染色工艺,并在染液中加 入2g/L JSS软油(Magnasoft JSS),然后脱水、烘干。

c、洗水处理:进布前先对先用配制好的清洗液对设备进行清洗,然后将上述面 料进行洗水处理,洗水温度为80℃,洗水时间为30min,洗水处理液的组成如表13 所示。洗水处理结束后可对面料进行亲水性测试。

表13 洗水处理液的组成

成份 浓度 生产厂家 渗透剂FKS 1.0g/L 潜江市仙桥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低温除油剂DM-133 0.8g/L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折皱防止剂CIBA FLUID C 1.0g/L 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 Na2CO30.5g/L  

d、柔软剂树脂整理及抗菌整理:将上述染色后的面料置于定型整理液中,定型 温度为150℃,定型机的速度为20m/min,该整理液的组成如表14所示。

表14 定型整理液的组成

成份 浓度 生产厂家 树脂整理剂(二羟甲基乙烯脲) 30g/L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催化剂(氯化镁) 6g/L   JSS软油(Magnasoft JSS) 50g/L 明记香港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渗透剂(脂肪醇聚氧乙烯) 1-2g/L   抗菌剂(Ultra-fresh NM) 35g/L 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得到具有冷炫质感的麻锻面料,所述冷炫质感是指该麻锻面料呈现光洁的外观, 绸缎般的柔滑手感,并具有凉爽、抗菌、吸湿快干等优越性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锻面料,该面料是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麻涤加捻纱(36Nm 亚麻/30D/12F涤纶,该加捻纱的捻度TPI为12)制得的,该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1)对麻涤加捻纱进行染色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的工艺如下:

将麻涤加捻纱先进行常规染色,染色后置于4g/L的柔软剂溶液中,所用柔软剂 为JSS软油(Magnasoft JSS),50℃下处理15min;然后脱水、烘干,控制含潮率为 12%,络筒时过蜡(过蜡时可以控制含潮率为12%);

2)上机织布

a、上机检查:采用大圆机进行织造,控制机台转速为16r/min,调整张力为10cN, 每隔5匹坯布检查布面,防止破洞和断针,检验头3匹布和有破洞问题的坯布,针距 为24G,线圈长度为160mm/50针,机台上安装喷湿装置控制纱线的含潮率为12%;

b、排纱织布:第1模为纯涤纶长纤丝,第2模为麻涤加捻纱,并以此为最小循 环单元进行织造(如图1中b所示),其上机织造的工艺如表1所示,得到单面平纹 麻锻面料;

3)后整理

a、将面料进行酶洗:所用的生物酶是纤维酶,为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 公司生产的CELLUSOFTTM酶类;酶洗工艺:用醋酸调整pH值为5.5,然后用按照 下表15配制的酶洗液进行生物酶整理,浴比为1:25,于50℃处理60分钟。

b、过软:将酶洗后的麻锻面料过软油,在含有2g/LJSS软油的水溶液中处理45℃ ×30min,然后脱水、烘干。

表15 酶洗液的组成

c、洗水处理:进布前先对先用配制好的清洗液对设备进行清洗,然后将上述面 料进行洗水处理,洗水温度为80℃,洗水时间为30min,洗水处理液的组成如表16 所示。洗水处理结束后可对面料进行亲水性测试。

表16 洗水处理液的组成

成份 浓度 生产厂家 渗透剂FKS 1.0g/L 潜江市仙桥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低温除油剂DM-133 0.8g/L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折皱防止剂CIBA FLUID C 1.0g/L 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 Na2CO30.5g/L  

d、柔软剂树脂整理及抗菌整理:将上述麻锻面料置于整理液中,定型温度为 150℃,定型机的速度为20m/min,该整理液的组成如表17所示。

表17 定型整理液的组成

成份 浓度 生产厂家 树脂整理剂(二羟甲基乙烯脲) 30g/L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催化剂(氯化镁) 6g/L   JSS软油(Magnasoft JSS) 50g/L 明记香港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渗透剂(脂肪醇聚氧乙烯) 1-2g/L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抗菌剂(Ultra-fresh NM) 35g/L 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得到具有冷炫质感的麻锻面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锻面料,该面料是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麻涤加捻纱(36Nm 亚麻/30D/12F涤纶,该加捻纱的捻度TPI为12)制得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麻涤加捻纱进行染色和前处理,所述前处理的工艺如下:

将麻涤加捻纱先进行常规染色,染色后置于4g/L的柔软剂溶液中(所用柔软剂 为JSS软油(Magnasoft JSS),50℃下处理15min;然后脱水、烘干,控制含潮率为 12%,络筒时过蜡,过蜡时可以控制含潮率为12%;

2)上机织布

a、上机检查:采用大圆机进行织造,控制机台转速为16r/min,调整进纱张力为 10cN,每隔5匹坯布检查布面,防止破洞和断针,检验头3匹布和有破洞问题的坯 布,针距为24G,线圈长度为160mm/50针,机台上安装喷湿装置控制纱线的含潮率 为12%;

b、排纱织布:第1模为纯涤纶长纤丝,第2模为麻涤加捻纱,第3模为纯涤纶 长纤丝,第4模为麻涤加捻纱,并以此为最小循环单元进行织造(如图2所示),其 上机织造的工艺如表2所示,得到单珠地麻锻面料;

3)后整理

a、将面料进行酶洗:所用的生物酶是纤维酶,为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 公司生产的CELLUSOFTTM酶类;酶洗工艺:用醋酸调整pH值为5.5,然后用按照 下表18配制的酶洗液进行生物酶整理,浴比为1:25,于50℃处理60分钟。

b、过软:将酶洗后的麻锻面料过软油,在含有2g/LJSS软油的水溶液中处理45℃ ×10min,然后脱水、烘干。

表18 酶洗液的组成

c、洗水处理:进布前先对先用配制好的清洗液对设备进行清洗,然后将上述面 料进行洗水处理,洗水温度为80℃,洗水时间为30min,洗水处理液的组成如表19 所示。洗水处理结束后可对面料进行亲水性测试。

表19 洗水处理液的组成

成份 浓度 生产厂家 渗透剂FKS 1.0g/L 潜江市仙桥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低温除油剂DM-133 0.8g/L 广东德美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折皱防止剂CIBA FLUID C 1.0g/L 亨斯迈纺织染化(中国)有限公司 Na2CO30.5g/L  

d、柔软剂树脂整理及抗菌整理:将上述麻锻面料置于整理液中,定型温度为 150℃,定型机的速度为20m/min,该整理液的组成如表20所示。

表20 定型整理液的组成

成份 浓度 生产厂家 树脂整理剂(二羟甲基乙烯脲) 30g/L 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催化剂(氯化镁) 6g/L   JSS软油(Magnasoft JSS) 50g/L 明记香港清洁用品有限公司 渗透剂(脂肪醇聚氧乙烯) 1-2g/L  

抗菌剂(Ultra-fresh NM) 35g/L 诺维信(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得到具有冷炫质感的麻锻面料,所述冷炫质感是指该麻锻面料呈现光洁的外观, 绸缎般的柔滑手感,并具有凉爽、抗菌、吸湿快干等优越性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3提供的麻锻面料进行了如下性能测试:

1)透气性测试:衡量透气性好坏的指标是透气率,即在规定的试样面积、压强 和时间条件下,气流垂直通过试样的速率(mm/s或m/s)。根据纺织品透气性测试方法 对实施例3提供的麻锻面料进行透气性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21所示。

表21 透气性测试结果

透气性影响服装的热湿平衡,单位时间秒(s)内通过单位面积(cm2)的服装面 料透过的气体(cm3)越多,织物的透气性越好,从表2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麻锻 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气性越好越利于体热散发,并加快服装内空气交换速度。

2)冷触感(导热性):根据GB/T 11048-2008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3提供的麻 锻面料进行了冷触感测试,测试结果见表22所示。

表22 冷触感测试结果

注:接触冷温感测试条件:室温:20.1℃,湿度:65%±4%RH,①ΔT=10℃, ②ΔT=20℃,测定面:裹面。

织物的导热性能反映了织物的热传递快慢,瞬间通过单位接触面积的热流量 (W/cm2)越大,接触凉感越强,从表22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麻锻面料具有优异的导 热性能,导热性好的面料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皮肤接触织物时,给人瞬间接触凉爽 感,这适合夏季面料。

3)保水率测试:测试方法如下所述

①将定型后试样剪成2cm×5cm的小布条放入水中浸泡30min;

②将浸泡后的试样放入离心机中以100g的加速度离心5min,取出后快速称重, 记为:M1

③将试样放入100℃的烘箱中烘60min,称取绝对干重,记为:M0

④计算保水率=(M1-M0)/M0×100%;

按照上述测试方法对实施例3提供的麻锻面料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3所示。

表23 保水率测试结果

从表23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麻锻面料具有很低的保水率,保水率越低,表示 相应面料穿着凉爽,快干。

4)蒸发率和亲水性测试:

①蒸发率: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水份从织物中蒸发到周围环境中的蒸发率来衡 量织物的凉爽性。根据M&S P136A所述的方法:采用滴注润湿织物法测定,在织物 表面滴注蒸馏水,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测试蒸发水的质量,计算蒸发率,测得实施例 3提供的麻锻面料的蒸发率=17.8%(M&S标准:≥17%),蒸发率越大,干燥性能越 好。此外蒸发率与织物克重也有关。同质量的布,织物越轻薄,蒸发率越大,干燥速 率越快,织物越容易干燥,凉爽性越好,因此,设计时尽量选择较轻的克重。

②亲水性及导湿性

采用滴水法评价织物的亲水性(absorbance),毛细效应评价织物的水传导能力, 即,导湿性(wicking),具体测试方法及标准如表24所示。

表24 亲水性及导湿性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5所示。

表25 亲水性和导湿性测试结果

从表25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麻锻面料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和导湿性,亲水的 高捻棉织物可使人体蒸发的水汽得以很快吸收,并通过其芯吸作用将人体蒸发的水分 及时转移到织物的表面,使面料与人体间的微气候得到调节,皮肤保持相对干燥。

5)耐洗性能测试:根据AATCC 124-2010的测试方法,对实施例2和实施例3 提供的面料进行了耐洗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为:经5次家洗后,面料外观起毛起球为 4.0。

6)抗菌性能测试:根据FZ/T 73023-2006的测试方法,将抗菌织物样品放在涂 有实验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定抗菌织物杀死实验菌形成的透明环 大小的方法,抑菌环的大小表明抗菌样品抗菌效果的强弱。测的实施例3提供的麻锻 面料的抗菌性能(金色葡萄球菌)符合FZ/T 73023-2006标准A级要求。

7)常规物理化学指标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6示。

表26 常规物理化学指标测试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冷炫麻锻面料以亚麻原料为主,将亚麻与涤纶结合使面 料的织布损耗与纯麻相比大幅度降低,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原料/设备的损耗; 同时,通过功能整理,面料呈现光洁的外观,绸缎般的柔滑手感,并具有凉爽、抗菌、 吸湿快干等优越性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