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强化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方法

一种强化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化黄铜矿与斑铜矿生物浸出的方法。选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喜温嗜酸硫杆菌和嗜铁钩端螺旋菌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浸矿微生物。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配比在5:1-1:5之间。浸出过程中,控制搅拌速度为100-600rpm,控制溶液pH值为1.5-2.5,溶液电位为350-480mV(Ag/AgCl为参比电极),黄铜矿与斑铜矿可协同浸出,Cu浸出率显著增加。该方法通过黄铜矿与斑铜矿的合理配矿,控制合适的浸出工艺条件,提高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效率,该方法高效、简单、易操作。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22

    授权

    授权

  • 2015-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2B3/18 申请日:201508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1-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强化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方法,属于生物湿法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当前铜金属对外依存度高达75%-80%,而已探明的铜矿资源严重不足。随着世界经 济发展,高品位铜矿资源大量消耗,铜矿资源趋于贫化、低品位、难处理,传统工艺无法有 效、经济利用该部分资源。而微生物冶金以其独特的优点成为该部分资源高效、经济开发利 用的重要前沿技术。目前,铜的生物湿法冶金工业生产的对象大多是以辉铜矿为主的次生硫 化铜矿石,而地球上铜储量最丰富的是含有黄铜矿和斑铜矿的低品位铜矿石,且通常伴生存 在,采用常规的选、冶技术难以经济有效地处理,使得它们成为生物冶金提铜产业化拓展的 新对象。但是黄铜矿与斑铜矿的微生物浸出率低、浸出速率慢,这是铜矿生物湿法冶金技术 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一种强化黄铜矿与斑铜矿生物浸出的方法,黄铜矿与斑铜矿磨矿混合后选用浸矿微生物 进行浸出。

上述方法中黄铜矿与斑铜矿磨矿至-0.074mm含量达到80%以上。

上述方法中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质量配比为5:1-1:5。

上述方法中浸矿微生物选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喜温嗜酸 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caldus)和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ferriphilum)中的一种或 几种。

上述方法中浸出之前,选用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均添加黄铜矿矿粉和斑铜矿矿粉进行驯化。 驯化用培养基组成为:(NH4)2SO43.0g/L,KCl0.1g/L,K2HPO40.5g/L,MgSO4·7H2O0.5g/L, Ca(NO3)20.01g/L,1-3wt%的黄铜矿矿粉和1-3wt%的斑铜矿矿粉。当浸矿微生物生长至对数 期,细胞浓度超过1.0×107cells/mL时,作为浸出菌种。浸矿时,初始添加细菌浓度应超过 1.0×107cells/mL矿浆。

上述方法中浸矿过程条件参数:

(1)搅拌速度为100-600rpm;

(2)pH值为1.5-2.5;

(3)溶液电位为350-480mV,以Ag/AgCl为参比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强化黄铜矿与斑铜矿生物浸出的方法,将黄铜矿与斑铜 矿矿物样品首先磨矿至-0.074mm含量达到80%以上,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质量配比为 5:1-1:5;选用三种能高效浸出的菌株;浸出过程中,控制浸出过程的搅拌速度为100-600rpm, 控制浸出过程的pH值为1.5-2.5,控制溶液电位为350-480mV(Ag/AgCl为参比电极)。显著强 化了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1的浸出体系铜浸出率随时间走势图(2-5#分别表示黄铜矿与斑铜矿的配比 为4:1,3:2,2:3,1:4;1#为混合矿相同重量的黄铜矿,6#为混合矿相同重量的斑铜矿);

图3为实施例2的浸出体系铜浸出率随时间走势图(2-4#分别表示黄铜矿与斑铜矿的配比 为5:1,1:1,1:5;1#为混合矿相同重量的黄铜矿,5#为混合矿相同重量的斑铜矿);

图4为实施例3的浸出体系铜浸出率随时间走势图(2-4#分别表示黄铜矿与斑铜矿的配比 为5:1,1:1,1:5;1#为混合矿相同重量的黄铜矿,5#为混合矿相同重量的斑铜矿);

图5为实施例4的浸出体系铜浸出率随时间走势图(2-4#分别表示黄铜矿与斑铜矿的配比 为3:1,1:1,1:3;1#为混合矿相同重量的黄铜矿,5#为混合矿相同重量的斑铜矿);

图6为实施例5的浸出体系铜浸出率随时间走势图;

图7为实施例6的浸出体系铜浸出率随时间走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选用的微生物并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菌株,只要浸矿效果优良的菌株均 能达到本发明效果,也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浸出之前,选用的菌株在培养基中均添加黄铜矿矿粉和斑铜矿矿粉进行驯化。驯 化用培养基组成为:(NH4)2SO43.0g/L,KCl0.1g/L,K2HPO40.5g/L,MgSO4·7H2O0.5g/L, Ca(NO3)20.01g/L,1-3wt%的黄铜矿矿粉和1-3wt%的斑铜矿矿粉。当浸矿微生物生长至对数 期,细胞浓度超过1.0×107cells/mL时,离心浓缩作为浸出菌种。浸矿时,初始添加细菌浓度 应超过1.0×107cells/mL矿浆。

以下实施例菌株取自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实施例1:选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ferrooxidans(CCTCCAB206207)作 为浸矿细菌,人工混合黄铜矿与斑铜矿纯矿物。

对比指标:浸出30天后,单独黄铜矿浸出率为30%,单独斑铜矿浸出率为60%;矿物样品 首先磨矿至-0.074mm含量达到80%以上,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质量配比在4:1-1:4;控制 浸出过程的搅拌速度为100-600rpm,控制浸出过程的pH值在1.5-2.5,控制溶液电位在 350-480mV(Ag/AgCl为参比电极),Cu浸出率均高于单独黄铜矿与单独斑铜矿浸出率,最 高Cu浸出率可达到73%以上。(见图2)

综上所述,本发明显著强化了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

实施例2:选用喜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caldus(CCTCCAB206240)作为浸矿细菌,人 工混合黄铜矿与斑铜矿纯矿物。

对比指标:浸出30天后,单独黄铜矿浸出率为23%,单独斑铜矿浸出率为41%;矿物样品 首先磨矿至-0.074mm含量达到80%以上,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质量配比在5:1-1:5;控制 浸出过程的搅拌速度为100-600rpm,控制浸出过程的pH值在1.5-2.5,控制溶液电位在 350-480mV(Ag/AgCl为参比电极),Cu浸出率均高于单独黄铜矿与单独斑铜矿浸出率,最 高Cu浸出率可达到88%以上。(见图3)

综上所述,本发明明显强化了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

实施例3:选用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ferriphilum(CCTCCAB206239)作为浸矿细 菌,人工混合黄铜矿与斑铜矿纯矿物。

对比指标:浸出30天,单独黄铜矿浸出率为35%,单独斑铜矿浸出率为48%;矿物样品首 先磨矿至-0.074mm含量达到80%以上,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质量配比在5:1-1:5;控制浸 出过程的搅拌速度为100-600rpm,控制浸出过程的pH值在1.5-2.5,控制溶液电位在350-480 mV(Ag/AgCl为参比电极),Cu浸出率均高于单独黄铜矿与单独斑铜矿浸出率,最高Cu浸 出率均超过可达到95%以上。(见图4)

综上所述,本发明获明显强化了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

实施例4:选用喜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caldus(CCTCCAB206240)与嗜铁钩端螺旋菌 Leptospirillumferriphilum(CCTCCAB206239)混合菌作为浸矿细菌,人工混合黄铜矿与斑铜矿 纯矿物。

对比指标:浸出30天后,单独黄铜矿浸出率为16%,单独斑铜矿浸出率为42%;矿物样品 首先磨矿至-0.074mm含量达到80%以上,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质量配比在3:1-1:3;控制 浸出过程的搅拌速度为100-600rpm,控制浸出过程的pH值在1.5-2.5,控制溶液电位在 350-480mV(Ag/AgCl为参比电极),Cu浸出率均高于单独黄铜矿与单独斑铜矿浸出率,最 高Cu浸出率可达到85%以上。(见图5)

综上所述,本发明明显强化了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浸出。

实施例5:对于某铜矿浮选精矿,矿石主要物相为黄铜矿和斑铜矿。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 质量配比在5:1-1:5之间进行配矿。多元素分析表明矿石含Cu为40%,Fe为24%,S为32%。 选用嗜铁钩端螺旋菌Leptospirillumferriphilum(CCTCCAB206239)作为浸矿细菌。

对比指标:矿物样品首先磨矿至-0.074mm含量达到80%以上,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质量 配比在5:1-1:5;控制浸出过程的搅拌速度为100-600rpm,控制浸出过程的pH值在1.5-2.5, 控制溶液电位在350-480mV(Ag/AgCl为参比电极),Cu浸出率可达到90%(见图6)。高于 单独黄铜矿纯矿物的浸出率(低于40%),高于单独斑铜矿纯矿物的浸出率(低于50%)。

实施例6:对于某黄铜矿浮选精矿,矿石主要物相为黄铜矿和斑铜矿。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 的质量配比在5:1-1:5之间进行配矿,多元素分析表明矿石含Cu为45%,Fe为20%,S为30%。 选用喜温嗜酸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caldus(CCTCCAB206240)与嗜铁钩端螺旋菌 Leptospirillumferriphilum(CCTCCAB206239)混合菌作为浸矿细菌。

对比指标:矿物样品首先磨矿至-0.074mm含量达到80%以上,控制黄铜矿与斑铜矿的质量 配比在5:1-1:5;控制浸出过程的搅拌速度为100-600rpm,控制浸出过程的pH值在1.5-2.5, 控制溶液电位在350-480mV(Ag/AgCl为参比电极),Cu浸出率可达到95%(见图7)。高于 单独黄铜矿纯矿物的浸出率(低于40%),高于单独斑铜矿纯矿物的浸出率(低于50%)。

综上所述,本发明明显提高了黄铜矿与斑铜矿的浸出率,强化了黄铜矿与斑铜矿的生物 浸出;该方法高效、简单、易操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