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复数运算法

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复数运算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复数运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实测地层剖面方位角定义与复数辐角定义之间的相似性,运用复数运算特点,求取总导线方向;建立总导线方向的新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利用复数特点得到导线平面图位置;在新坐标系下,根据导线平面图在导线总方向的投影和累计高差确定的地形拐点,采用三点二次圆滑,绘制圆滑的起伏地形;实测地层剖面图各类界线绘制、岩性线绘制和岩性花纹填充:自动区分各类界线的长度,自动渐变绘制岩性线,自动填充岩性花纹,自动确保岩性花坟随岩性线视倾角改变而改变。对于细节的处理严格采用实测地层剖面的规范,根据复数运算的特点得到其投影位置,输入简单、操作迅速、避免交互的繁琐工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2053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555922.3

  • 发明设计人 王兆国;鲁如魁;

    申请日2015-09-02

  • 分类号G06F19/00;G06T11/00;

  • 代理机构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杨涛

  • 地址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白北路2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3:14: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25

    授权

    授权

  • 2016-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9/00 申请日:201509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12-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复数运算 法。

背景技术

实测地层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综合研究一 个地区基本地质情况、确定地层的岩石组成、岩相、接触关系以及古生物 赋存情况的基础工作,在区域地质填图中不可或缺。但实测剖面资料的室 内整理和图件绘制,计算量大,工作重复繁琐,影响整个区域地质调查的 进展。为此,众多学者对剖面图的绘制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实现作了大量研 究:杨光忠等讨论了地层厚度计算公式,提出了更加便于计算机处理的通 式;方世明等研究了地质图切剖面中褶皱构造的计算机辅助编绘方法;周 国库等和梁明宏分别研究了实测地层剖面导线控制点的校正方法;戴新春 提出了确定剖面图导线总方向和位置的新思路;王铸通过Delphi语言操 作AutoCAD,实现工程图切地层剖面的绘制;刘杰等利用mapgis平台和 C++语言实现了图切剖面的绘制;裴丽娜以ArcEngine为平台,实现了图 切剖面的自动生成;陈志军等基于mapgis平台实现了图切剖面的自动生 成及交互修编功能;杨利容等利用CAD的二次开发接口和.NET开发语言, 建立了具有人机交互的实测剖面绘制程序;李义才等利用IDL可视化语言 和VisualFoxPro6.0开发了具有12个功能子模块的实测地层剖面编绘系 统;等等。现阶段实测地层剖面图的绘制工作多采用人工交互方式,需要 对软件或开发的系统具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不利于剖面计算机绘图的推 广,并且人工交互过程很耗时。因此,不需要对软件具有较高程度的掌握, 就能够快速自动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意到地质实测数据在方位角定义和复数辐角定义的相似性,充分利 用复数运算特点,实现了实测地层剖面从原始数据到地层剖面图不需要交 互且快速成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复数运算法, 解决了地质人员绘制地层剖面图时需要对地质软件熟练掌握的难题;解决 了实测地层剖面图绘制耗时耗力的问题;实现了地层剖面图完全自动且高 效的绘制,且地层剖面图严格按照地层剖面图绘制要求进行绘制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 复数运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剖面总导线方向的求取:利用实测地层剖面数据方位定义与复数 辐角定义之间的相似,使地理北、东分别与复平面实、虚轴重合,运用复 数运算特点,求取总导线方向;

2)导线平面图在新坐标体系中的投影实现:建立总导线方向的新坐 标系,在新坐标系下利用复数特点得到导线平面图位置;

3)实测地层剖面图起伏地形的绘制:根据导线平面图在导线总方向 的投影和累计高差确定的地形拐点,采用三点二次圆滑,绘制圆滑的起伏 地形;

4)实测地层剖面图各类界线绘制、岩性线绘制和岩性花纹填充:根 据所输入文件中所标注的界线及岩性厚度属性值,进行界线及岩性线绘 制;

5)细节的处理,对于细节的处理严格采用实测地层剖面的规范,根 据复数运算的特点得到其投影位置。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计算水平距和高差:

Wi=Li×cosβihi=Li×sinβiHn=Σi=1nhi

其中Wi为每一导的平距,hi为每导的高差,Hn为累级高差,Li为每一 导的斜距,βi为每一导的地形坡度角。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利用复数运算公式,求取总导线方位:

其中A为总导线方向,Zi为i导所代表的复数,Wi为i导的平距,γi为 导线方位角,Re代表实部,Im代表虚部。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利用复数运算在新坐标系下求取导线平面 图各点的空间位置:

ImZi=xi=Wi×sin(γi-φ)ReZi=yi=Wi×cos(γi-φ)Xn=Σi=1nxiYn=Σi=1nyiφ=A-π2;Aπφ=A-3π2;A>π

其中xi,yi为每一导线在新坐系下的横纵坐标值,Xn,Yn为累级横纵 坐标值,即导线点在新坐标系的空间位置,Wi,A,γi分别是导线平距, 总导线方位和导线方位角。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采用三点二次方程进行圆滑,即求取一元 二次方程组的系数,并按此方程进行绘制,可得到圆滑起伏地形:

yi,j=axi,j2+bxi,j+cyi,j+1=axi,j+12+bxi,j+1+cyi,j+2=axi,j+22+bxi,j+2+c

其中xi,j,yi,j为离散之后的横纵坐标,i代表地形起伏第i段,j代表 第j个离散点,a,b,c为待求方程系数;

视倾角采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tanθ=tanξ×cos(λ-A)

其中θ为视倾角,ξ为真倾角,λ为地层倾向,A为总导线方向。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实测剖面上每一分层的厚度由下列方程组 计算:

其中LHi为每分层层厚,LET为i层两端点的距离。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算法,利用实测地层剖面 数据方位定义与复数辐角定义之间的相似,使地理北、东分别与复平面实、 虚轴重合,运用复数运算特点,求取总导线方向;然后建立总导线方向的 新坐标系,在新坐标系下利用复数特点得到导线平面图位置;然后根据导 线平面图在导线总方向的投影和累计高差确定的地形拐点,采用三点二次 圆滑,绘制圆滑的起伏地形;根据所输入文件中所标注的界线及岩性厚度 属性值,进行界线及岩性线绘制;对于细节的处理严格采用实测地层剖面 的规范,根据复数运算的特点得到其投影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程序流程图;

图2复平面与地理坐标叠合求取总导线方向示意图;

图3新坐标系的建立及导线平面图的实现示意图;

图4三点圆滑实测地层剖面起伏地形示意图;

图5地层剖面图界线绘制、岩性线绘制及岩性填充示意图;

图6是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1:5万野外地质填图中的实测地层 剖面图的计算机实现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地层剖面绘制的复数运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剖面总导线方向的求取:利用实测地层剖面数据方位定义与复数 辐角定义之间的相似,使地理北、东分别与复平面实、虚轴重合,运用复 数运算特点,求取总导线方向;

2)导线平面图在新坐标体系中的投影实现:建立总导线方向的新坐 标系,在新坐标系下利用复数特点得到导线平面图位置;

3)实测地层剖面图起伏地形的绘制:根据导线平面图在导线总方向 的投影和累计高差确定的地形拐点,采用三点二次圆滑,绘制圆滑的起伏 地形;

4)实测地层剖面图各类界线绘制、岩性线绘制和岩性花纹填充,根 据所输入文件中所标注的界线及岩性厚度属性值,进行界线及岩性线绘 制;

5)细节的处理,对于细节的处理严格采用实测地层剖面的规范,根 据复数运算的特点得到其投影位置。

采用下式计算水平距和高差

Wi=Li×cosβihi=Li×sinβiHn=Σi=1nhi

其中Wi为每一导的平距,hi为每导的高差,Hn为累级高差,Li为每一 导的斜距,βi为每一导的地形坡度角。

地质上方位角的规定是从北方向始,向东顺时针一圈为360度,在复 平面上从实轴正方向始,逆时针一圈为360度,二者在角度规定上存在相 似之处,为了便于计算,本研究把两者进行重叠(如图2)。

此坐标系重叠,不影响复数运算,求取导线总方向,每一导线平距相 当于一个复数Zi的矢径长度,导线方位角γi相当于此复数Zi的辐角,因 此如图1所示导线首尾相连的矢径,即为所有复数Zi的和,利用复数运算 公式,求取总导线方位如(2)式:

其中A为总导线方向,Zi为i导所代表的复数,Wi为i导的平距,γi为 导线方位角,Re代表实部,Im代表虚部。

得到总导线方位角后,建立新坐标系,如图3所示。

并使新坐标系与复平面重合,与直角坐标系重叠,利用复数运算在 新坐标系下求取导线平面图各点的空间位置,如(3)式:

ImZi=xi=Wi×sin(γi-φ)ReZi=yi=Wi×cos(γi-φ)Xn=Σi=1nxiYn=Σi=1nyiφ=A-π2;Aπφ=A-3π2;A>π---(3)

其中xi,yi为每一导线在新坐系下的横纵坐标值,Xn,Yn为累级横纵 坐标值,即导线点在新坐标系的空间位置,Wi,A,γi分别导线平距,总 导线方位和导线方位角。求解得到的新坐标系的Xn和Hn,即为实测地层 剖面图起伏地形的转折点(图4)。为了形成圆滑地形起伏,把转折点之 间连线进行离散,采用三点二次方程进行圆滑。

为了形成圆滑地形起伏,把转折点之间连线进行离散,按图4虚线椭 圆中方式采用三点二次方程进行圆滑,即求取一元二次方程组的系数, 并按此方程进行绘制,可得到圆滑起伏地形,方程组如下:

yi,j=axi,j2+bxi,j+cyi,j+1=axi,j+12+bxi,j+1+cyi,j+2=axi,j+22+bxi,j+2+c

其中xi,j,yi,j为离散之后的横纵坐标,i代表地形起伏第i段,j代表 第j个离散点,a,b,c为待求方程系数。对于此方程组的求解,我们采用 列主元消去法进行求解。

视倾角采用(4)式进行计算:

tanθ=tanξ×cos(λ-A)(4)

其中θ为视倾角,ξ为真倾角,λ为地层倾向,A为总导线方向。

实测剖面系界线、组界线、层界线根据输入文件的界线属性设定, 可以按照3.5cm,3cm,2.5cm的长度绘制,岩性线绘制按照2cm绘制。并 且根据输入文件中的层厚属性绘制每分层岩性线的数目,厚层岩性线线 距4mm,中层线距2mm,薄层线距1mm,实测剖面上每分层厚度如图5所 示。

其中LHi为每分层层厚,LET为i层两端点的距离。

算法特点:输入简单、操作迅速、避免交互的繁琐工作,只需要整理 两个数据文件,一个存放各分层数据信息,一个存放各个产状信息。

注重细节、自动绘制、省时省力,对于导线平面图上(图6(a))的 产状,以表2中的输入信息为准,确定其在新坐标系下的位置和倾向的新 方位,并以此标注产状符号;导线平面图上(图6(a))系界线采用同样 的原理确定位置,并且使系界线的弧线端点连线,与地层走向一致;实 测地层剖面图上(图6(b))的界线,采用表1中的层界线属性,实现程 序自动绘制;对于地层中一些非常薄的标志层,采用夸大的处理方式在 实测地层剖面图上绘制;为了导线平面图以及实测剖面图的美观,平移 导线在导线平面图上采用预留1cm的方式进行绘制,实测剖面图上不填 充岩性花纹;薄层、中层和厚层及无层理或纹理的地层,采用表1中的层 厚属性,实现程序自动绘制;岩性花纹填充采用表1中的花纹填充属性, 实现程序自动绘制;比例尺、总导线方向及岩性填充图例,程序中按照 绘制规范设计,实现自动绘制。程序中充分考虑了这些细节,并且都实 现了程序的自动绘制,这些细节处理在图5中得到很好体现。

第一步:准备数据文件

A.存放各分层数据信息文件

以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此例中共有四导,其中一导为平移。存放各 分层数据信息文件,如表1所示。

表1各分层数据信息示例表

表1信息有以下说明

1.表中信息含义:表中第一行为总导数数目,平移导线统计在内, 从第二行开始,依次输入每一层信息为:导线方位角、地层倾向、地层 倾角、斜距、坡角、层界线属性、层厚属性、花纹填充属性、地层代 码。对于平移导线不存在的数据,均以0填充。

2.这些信息只需要以空格隔开即可。

3.层界线属性可输入1-6,1代表导线完毕,分层没有结束、2代表层 界线、3代表组界线、4代表系界线、5为代表所有分层结束,只出现最后 一层中,6代表平移导线界线属性。

4.层厚属性可输入1-5,1代表薄层、2代表中层、3代表厚层、4代 表无层理或纹理构造、5代表平移导线。

5.花纹填充属性为四位数,千位代表三大岩类,1代表沉积岩、2代 表变质岩、3代表火成岩,后三位代表某一岩类的花纹填空代码。

B.存放各产状数据信息文件

存放产状信息的数据文件,如表2所示。

表2产状信息示例表

对于表2的说明:

1.每一行的输入信息依次为:产状所在的导线号、地层产状倾向、 倾角、产状所在导线位置的斜距。

2.每一行的信息只需要用空格格开即可。

整理好上述的两个文件,然后直接执行程序和进行投影就可得到实测 地层剖面图。

因为程序实现了自动绘制,所花费的时间主要是表1和表2的整理, 所费时间以分计,二十分钟内就能完成绘制工作;而本实例从原始丈量表, 通过计算到手工绘制,按照带学生实习的经验,所费时间以天计,假设一 天手工绘制一幅图(实际情况一组6-7人,都需要数天才能完成),按八 小时算,因此计算机绘图的效率将至少是手工绘制效率的几十倍,所费时 间至多为手工绘图时间的4%左右。从图片效果来看,计算机绘图比手工绘 图,整幅图更加清洁干净。

第二步:运行程序绘制成图

为了验证算法的实用性,进行编程,选用安徽省巢湖市凤凰山地区1: 5万野外地质填图的一条实测地层剖面数据来测试。如图6所示,平顶山 向斜东南翼二叠纪实测地层剖面(反手剖面),根据野外实测丈量表,按 照表1,表2的格式和规定整理好输入文件,然后运行程序成图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 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