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加快深大地下结构施工的环形换撑及跳仓施工方法

一种加快深大地下结构施工的环形换撑及跳仓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快深大地下结构施工的环形换撑及跳仓施工方法,基坑上方基础底板或者楼层板施工时,先将基坑周边沿环向划分成若干个区块,然后采用跳仓间隔或顺次施工所述的若干个区块,提前在基坑周边形成环形的换撑板带,使上道支撑梁具备拆除条件,在上道支撑梁拆除后进入下一层结构的施工。因此,本发明可以达到节省工期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59266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610269743.8

  • 发明设计人 刘玉涛;徐双全;陈亮;龚旭峰;

    申请日2016-04-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魏亮

  • 地址 322100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吴宁东路6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26: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13

    授权

    授权

  • 2018-03-02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E02D17/0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6042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10-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17/02 申请日:2016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09-0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地下结构施工领域,适用于基坑工程采用围护桩加内支撑的地下结构施工。

背景技术

在采用围护桩(墙)结合内支撑支护体系的深大基坑工程中,当土方开挖至坑底逐层向上施工地下结构时,一般需要支撑梁下所有楼(底)板全部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能够有效抵抗土压力,才能拆除上一道支撑。

当地下室楼(底)板超长时,一般需要每隔40m左右留设800~1000mm后浇带,待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收缩完成(一般60d)后方可封闭。在封闭前由于两侧楼板断开,无法有效传递土压力。跳仓法将地下室基础底板或楼板划分为40m左右的小块,相邻区块浇筑时间间隔不小于7天,区块与区块之间连成整体,可避免超长结构留设后浇带,起到连续传力作用。

对于大面积深基坑,由于垂直运输、劳动力布置等原因往往要占用很长工期,传统施工方法难以加快施工进度,影响了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加快深大地下结构施工的环形换撑及跳仓施工方法,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快深大地下结构施工的环形换撑及跳仓施工方法,基坑上方基础底板或者楼层板施工时,先将基坑周边沿环向划分成若干个区块,然后采用跳仓间隔或顺次施工所述的若干个区块,提前在基坑周边形成环形的换撑板带,使上道支撑梁具备拆除条件, 在上道支撑梁拆除后进入下一层结构的施工。

优选的,该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圆环区段的划分,以基坑中心为圆点画圆,将基础底板或楼层板划分为宽度不大于40m的圆环板带;

步骤二、圆环区域的划分,根据跳仓法仓块最长段不宜大于40m的原则,以圆环圆心为中心,向基坑四周引直线,划分各个圆环内的区块;

步骤三、合理选择施工顺序,按先外环后里环,控制相邻区块的施工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

步骤四、分块间隔施工,采用跳仓法间隔浇筑环形区块;

步骤五、拆除支撑梁、施工下一层结构,待支撑梁下环形周边部分所有基础底板或楼层换撑板完成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即可拆除支撑梁,同时补足洞口内楼板/底板,施工下一层结构。

作为优选,当深大基坑形状近似矩形时,设置多个后补洞口。

本发明方法的环形换撑及跳仓,只要在下一层楼板施工中先施工周边部分,中间形成较大开洞,只要周边剩余部分能够起到支撑围护桩的作用,周边换撑达到强度后就可以拆除其上方的支撑,拆除支撑同时完成开洞部分楼板,从而达到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期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基坑形状示意图;

图2为基础底板区块划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在楼(底)板施工时,先将基坑周边沿环向划分成若干个区块,然 后采用跳仓间隔或顺次施工所述的若干个区块,提前在基坑周边形成环形的换撑板带,使上道支撑梁具备拆除条件,在上道支撑梁拆除后进入下一层结构的施工。

实施例1,下面以某地下结构工程为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项目基坑为多边形结构,基坑面积约2.1万m2,地下一层,开挖深度约6m,基坑围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结合一道环形混凝土内支撑,环形内支撑半径75.0m,筏板基础。其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一)圆环区段划分

以环形支撑的圆心为中心画圆,将基础底板划分为若干环形区块,此例为2个环形区块,外层为环形,内层为圆形。

(二)圆环区域划分

如图2所示,根据跳仓法仓块最长段不宜大于40m的原则,以圆环圆点为中心,向基坑四周引直线,划分各个圆环内的区块,共划分为17个区块。

(三)混凝土施工

采用跳仓法间隔或顺次浇筑环形区块,此例中,如图2所示,浇筑顺序为Ⅰ→Ⅱ→Ⅲ→Ⅳ,相邻区块之间浇筑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施工中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振捣与养护,养护时间不应低于14天。

(四)支撑梁拆除,施工负一层

待Ⅰ、Ⅱ区块完成以后,且混凝土强度带到设计要求,便可拆除环形支撑,施工负一层结构。

实施例2,当深大基坑形状近似矩形或细长不规则时,可设置多个后补洞口,只要周边部分能够抵抗土的压力,本方法同样适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