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

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

摘要

公开了一种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其包括:保持器,其为大致筒形,并且限定出纵向中心轴线;球体,其以可滚动的方式保持在保持器的敞开下端中;以及油墨,其容纳在保持器内部,与球体接触,并且随着球体滚动而被从保持器中带出标记操作所需的量。这种标记工具能够更高精度地标记车辆外部突出部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60319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05611.7

  • 申请日2015-03-11

  • 分类号B05C1/08;B05C11/10;

  • 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丽军

  • 地址 法国韦利济-维拉库布莱

  • 入库时间 2023-06-19 00:38: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2-21

    授权

    授权

  • 2018-04-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5C1/08 申请日:201503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6-10-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标记车辆外部突出部位的标记工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业的国家标准中,具有关于车辆外部突出部位的几何尺寸要求,例如圆角半径、突出高度等。为了找到这样的突出部位,通常使用球体或圆盘沿车辆外部滚动,当通过操作者的触感得知球体或圆盘的滚动运动发生突变时,例如遇到阻碍或下沉,即判断球体或圆盘遇到了突出部位。然后,操作者目测识别该突出部位,并且可以在该突出部位作出标记,以便后续测量该突出部位的几何尺寸。

这种目测识别突出部位的方法精度较低。并且,在形状复杂的区域,例如分布着多个突出部位的地方,有可能漏失某个突出部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其能够自动地标记出突出部位,从而提高识别精度,不易漏失。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其包括:保持器,其为大致筒形,并且限定出纵向中心轴线;球体,其以可滚动的方式保持在保持器的敞开下端中;以及油墨,其容纳在保持器内部,与球体接触,并且随着球体滚动而被从保持器中带出标记操作所需的量。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保持器具有敞开的上端,所述标记工具还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闭保持器的上端的罩盖。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保持器包括筒形主体部、相对于主体部加大径向尺寸且大致随从于球体形状的球体容纳部,所述球体容纳在球体容纳部中。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标记工具还包括上面一组限位元件和下面一组限位元件,上面一组限位元件从上方接触并约束球体,下面一组限位元件从下方接触并约束球体。

可选地,每组限位元件包括三个或更多个限位元件,每组中的限位元件围绕所述纵向中心轴线分布,优选均布。

优选地,上面一组限位元件位于球体中心的上方,下面一组限位元件位于球体中心的下方。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每个限位元件为穿过保持器安装的弹性限位元件,具有弹簧加载的可伸缩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弹性推抵于球体。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球体容纳部包括一组分支,它们围绕所述纵向中心轴线分布,并且彼此之间间隔着缺口,各分支限定出保持器的波纹形下边沿,下面一组限位元件分别穿过相应分支安装,靠近相应分支的下端。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球体容纳部与球体之间存在缝隙,所述缝隙的尺寸设置成在球体滚动时仅允许标记所需量的油墨被球体从保持器带出,而在球体不滚动时通过球体容纳部与球体的表面张力防止油墨泄漏。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标记工具还包括在所述球体容纳部与球体之间产生密封的封闭环形的密封件,其安置在形成于球体容纳部内表面中的密封件槽中。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在保持器具有波纹形下边沿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槽随从于所述波纹形下边沿在上面一组限位元件与下面一组限位元件之间呈波纹形延伸。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球体至少在其表层由油墨吸附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球体的表面进行了提供油墨吸附性的处理,例如,被糙化、形成纹理或微坑等。

根据本申请,能够高精度地标记车辆外部突出部位,并且不会漏失突出部位。

附图说明

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的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标记工具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的标记工具中的保持器的左视图;

图4、5是图1中的标记工具中可以采用的限位元件的两种可行结构的剖视图;

图6、7是图1中的标记工具的一种可行操作方式的示意图;

图8、9是图1中的标记工具的另一种可行操作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的一些实施方式。

参看图1-3,在一种可行实施方式中,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主要包括:保持器1,其为大致筒形,具有敞开的上下端,并且限定出纵向中心轴线;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闭保持器上端的罩盖2;保持在保持器1下端中的球体3;容纳在保持器1内部的油墨4。

需要指出,打开罩盖2,可向保持器1内加载或从保持器1排出油墨4。然而,罩盖2并非必需的,而是可以将保持器1的上端构造成封闭的,同时,为保持器1配备充填/排放口来实现油墨4的加载和排出。

可选地,保持器1外部设有一或多个把手5,以供操作者握持。

保持器1主要包括筒形主体部11、相对于主体部11加大径向尺寸且大致随从于球体3形状的球体容纳部12、位于主体部11与球体容纳部12之间的过渡部13。

主体部11从上端开始向下延伸,可选的把手5设置在主体部1的外周上。主体部11的外径设置成适合于被操作者一手抓持。

球体容纳部12位于保持器1的下端处,并且由具有适于包围球体3一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的部分构成。球体3通过穿过保持器1的限位元件6限制在球体容纳部12中,同时允许球体3沿各方向可滚动。

球体3的半径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半径可以是50mm。然而,球体3的半径并不局限于此。此外,可以设置出具有不同半径的球体3的多个标记工具,以便适用于不同的检测需要。

油墨4位于球体3上方。为了防止油墨4通过球体容纳部12与球体3之间的缝隙自然泄漏(尤其是在球体3不滚动时),可以采取各种防泄漏措施。例如,根据图中所示实施方式,可以在球体容纳部12与球体3之间设置封闭环形的密封件7,其可以安置在形成于球体容纳部12内表面中的密封件槽14中。

根据一种替代方案,可以将球体容纳部12与球体3之间的缝隙的尺寸(即球体容纳部12与球体3之间的间隔)设置成足够小,从而仅仅通过表面张力阻止油墨4自然泄漏,这在油墨4是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油墨时是很有效的。需要指出,该缝隙的尺寸不能小到阻碍球体3在球体容纳部12中自由滚动。

油墨4可以是各种形态的油墨,例如粉末状、液态等等。球体3至少在其表层由油墨吸附性材料制成。油墨4在自重作用下接触球体3的上部表面,并且附着于球体3的上部表面上,随着球体3滚动而被球体3从保持器1中带出。

为了确保能够随着球体3滚动而将标记操作所需的量的油墨4强制带出,尤其是在采用密封件7的方案中,可以对球体3的表面进行处理,例如进行化学处理,以提高其表面对油墨的吸附力;进行物理处理,例如糙化、形成纹理或微坑等,以使得球体3的单位表面面积可吸附更多的油墨。

限位元件6包括上下两组,上面一组限位元件6位于面对球体3上部的位置,并且内端接触球体3的上部,以从上方限制球体3在保持器1中的位置。下面一组限位元件6位于面对球体3下部的位置,并且内端接触球体3的下部,以从下方限制球体3在保持器1中的位置。通过这两组限位元件6,球体3被保持在保持器1中。

在图示的例子中,上面一组限位元件6安装在穿过过渡部13的定位孔15中,下面一组限位元件6安装在穿过球体容纳部12的定位孔15中(优选靠近球体容纳部12的下端)。当然,也可以将上面一组限位元件6和下面一组限位元件6都安装在球体容纳部12中,分别靠近其上端和下端。

在图示的例子中,每组中分别包含三个限位元件6。这是确保球体3被保持的最少数目。可以理解,每组中可以采用更多个限位元件6。根据需要,上面一组限位元件6与下面一组限位元件6的数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此外,每组中的各限位元件6优选分布在同一横向平面、即垂直于保持器1的纵向中心轴线的平面中,并且,各限位元件6优选围绕该纵向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此外,每个限位元件6的轴线尽可能与球体3的接触表面部分的法线重合或成锐角。

在图示的例子中,球体容纳部12包括围绕所述纵向中心轴线分布(优选均匀分布)一组分支16,分支16的数量优选与下面一组限位元件6相同(在图示的例子中均为三个),从而每个分支16上安装一个限位元件6。当然,每个分支16上安装一个以上的限位元件6也是可行的。

各分支16从过渡部13向下大体沿着球体3的表面延伸,彼此之间间隔着缺口。每个分支16优选如图所示采用上宽下窄的形状,并且上部位于球体3的中心的上方,下部位于球体3的中心的下方。当然,根据需要,可以为分支16设计任何适宜的形状。

这些分支16限定出保持器1的波纹形下边沿。密封件槽14随从于所述波纹形下边沿在上面一组限位元件6与下面一组限位元件6之间呈波纹形延伸。

需要指出,采用一组分支16的形式的优点之一是,分支16之间的缺口可以露出球体3更多的部分,从而增加标记工具的适用范围。然而,并非必须采取一组分支16的形式,而是球体容纳部12也可以由围绕纵向中心轴线的连续环带构成。

限位元件6优选为弹性限位元件,即以一定弹力作用于球体3,并且在限位元件6的内端受到球体3的反作用力时,优选能够稍稍缩回。图4、5中显示了这样的限位元件6的可行结构。

在图4中,限位元件6包括柱状本体21,其外周带有外螺纹21,用于与定位孔15中的内螺纹(未示出)螺合,以将限位元件6以可调的方式旋入定位孔15中。

本体21中形成有朝向前侧(图4中的右侧)开通的内腔,压缩弹簧22和定位珠23安置在该内腔中,压缩弹簧22位于定位珠23后侧,并且将定位珠23向前推压,使得定位珠23从本体21前端露出一部分,但又被本体21前端约束而不能脱离本体21。定位珠23构成限位元件6的内端,其弹性推压在球体3的相应表面部分上,并且在受到球体3的反作用力时,能够向所述内腔中稍稍缩回。

本体21的后部形成有内六角形的工具头插槽24,以供六角头螺丝刀插入并驱动限位元件6转动。

这种限位元件6可以专门制作,也可以采用标准的波珠螺丝。

图5中显示了与图4中所示类似的限位元件,不同之处在于,工具头插槽24替换为一字形的,以供一字形螺丝刀插入。此外,限位元件6的内端由定位头25构成,其包括可滑动地位于本体21的内腔中的基部26,以及从基部26向前伸出而从本体21露出的柱形定位部27。图5中的限位元件6的其它结构与图4中的相似,因而不在重复描述。图5中的限位元件6的优点在于,定位头25的伸缩行程大于图4中的定位珠23。

除了图示的定位珠23和定位头25以外,其它形式的可伸缩的弹性定位件也可以构想出来。

需要指出,对于某些保持器1来说,其自身结构就能将球体保持在其下端中,例如,球体容纳部12(尤其是分支16)是弹性的时。在这种情况下,限位元件6可以省略。

下面描述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的可行操作方式。

如图6所示,车辆外部的第一部件30与第二部件31衔接,第一部件30相对于第二部件31向外突出,并且产生第一突出边缘32。本申请的标记工具可标记出该第一突出边缘32。具体而言,操作者将标记工具的球体3保持推抵于第二部件31并且沿其滚动,使得标记工具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朝向第一部件31移动。当球体3接触到第一突出边缘32时,如图7所示,由于球体3受阻,操作者会有明显的触感并因此而判断出遇到突出部位。操作者可以移开标记工具。由于球体3接触到了第一突出边缘32,因此会在第一突出边缘32上沾上油墨4,由此标记出了第一突出边缘32,从而操作者可以准确无误地识别第一突出边缘32。在之后的操作中,可以测量第一突出边缘32处的圆角半径和突伸高度等所需的几何参数。

如图8所示,车辆外部的第一部件30与第二部件31衔接,二者之间形成凹槽,该凹槽中嵌入第三部件34,第一部件30和第二部件31实际上都相对于第三部件34向外突出,从而分别产生第一突出边缘32、第二突出边缘33。操作者将标记工具的球体3保持推抵于第二部件31并且沿其滚动,使得标记工具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朝向第一部件31移动。球体3到达第二突出边缘33后,会向凹槽中下沉,然后接触到第一突出边缘32并且受阻,如图9所示,操作者会有明显的触感并因此而判断出遇到两个突出部位。操作者可以移开标记工具。由于球体3接触到了第一突出边缘32,因此会在第一突出边缘32上沾上油墨4,由此标记出了第一突出边缘32;此外,球体在第二部件31上留下的油墨4的印记终止于第二突出边缘33,由此就标记出了第二突出边缘33。这样,从而操作者可以准确无误地识别第一突出边缘32和第二突出边缘33。在之后的操作中,可以测量第一突出边缘32和第二突出边缘33处的圆角半径、突伸高度、二者之间距离等所需的几何参数。

根据本申请的原理,标记工具的其它可行结构和可行操作方式也可以构想出来。

如上所述,操作者能够利用本申请的车辆外部突出部位标记工具准确地找到车辆外部的突出部位,并且利用油墨自动标记出突出部位。因此,同目测识别突出部位相比,识别精度可以提高,并且不会漏失突出部位。此外,球体可沿各个方向自由滚动,因此,即使是复杂的外部结构,也可以标记出全部突出部位。

虽然这里参考具体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是本申请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示的细节。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针对这些细节做出各种修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