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针灸废针与艾炷灰烬分离装置

针灸废针与艾炷灰烬分离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针灸废针与艾炷灰烬分离装置,包括:针灰盒、吸针磁铁、上盖和下盖,其中: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于针灰盒的顶部和底部,针灰盒的内部设有漏斗状隔层结构,隔层结构的上部为废针容纳空间,隔层结构的下部为艾炷灰烬容纳空间,吸针磁铁设置于隔层结构的上部。本发明能实现温针灸治疗后有效分离废针和灰烬。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21

    授权

    授权

  • 2017-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3C1/02 申请日:2016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7-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针灸废针与艾炷灰烬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后常需要医务人员拔针和清理针灸针上端残留的艾炷灰烬团。如果将灰与针分开收集,这需要额外的工具以及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拔针辅助工具主要是一种医用钢盘。医务人员在拔针时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常会用手将针与针上端的艾炷灰烬团一齐取下扔到钢盘中。这样的操作方法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效率,但也导致了废针与灰烬在钢盘中混杂的结果,使得后续废针与灰烬处理工作繁琐不堪。在患者较多的科室里,这样的钢盘存在数量有限,体积较大,医务人员不能随身携带的问题,造成了医务人员不得不公用钢盘,使得他们在寻找可用钢盘时会花费一定的时间。钢盘盛放的废针常常暴露在患者面前,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甚至在有些医院连钢盘也没有用,医生将拔下的所有针灸针先捏在手里,然后直接扔到利器盒中,这使得医务人员在整个拔针过程中暴露在针尖之下。另外,艾灰可以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婴儿红屁股、湿疹、脚气、痤疮,还可以美白,除异味,并且可制作成干燥剂、花肥,因此在温针灸治疗后如果能将艾灰收集并进行再利用,无疑将让更多的患者获益。

中国专利申请号CN99228031.1公开了一种盛放缝衣针类铁针的磁性针盒,包含有盒底、盒盖几部分,由于盒体相对盒底可相对旋转,且盒体内嵌有一周磁铁,此外,盒底旁侧近盒体处开设有取针钮,所以能方便地取用某根选定的针(授权公告号CN2367106Y)。该专利用磁铁只是解决了自动取针的问题。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20170070.7公开了一种磁力自由针式艾灸盒,包括带有活动盖体的盒体,盒体内设置有金属隔网,所述盒体或/和活动盖体的内壁贴覆有金属保护板,顶端为尖头状、尾端设置有磁性吸块的活动插针吸附在金属保护板上或艾草烟灰隔网上。该专利用磁铁只是解决了针灸过程中插针脱落的问题,虽然其设有艾草烟灰隔网,但其目的也是接住脱落下来的针而非收集艾灰(授权公告号203861568U)。

现有技术尚未解决温针灸治疗后,废针与艾炷灰烬分离的问题,也更加没有解决收集艾灰再利用的问题。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安全环保,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分离温针灸之后的废针和灰烬团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废针与艾炷灰烬分离装置,实现温针灸治疗后有效分离废针和灰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针灰盒、吸针磁铁、上盖和下盖,其中:上盖和下盖分别设置于针灰盒的顶部和底部,针灰盒的内部设有漏斗状隔层结构,隔层结构的上部为废针容纳空间,隔层结构的下部为艾炷灰烬容纳空间,吸针磁铁设置于隔层结构的上部。

所述的吸针磁铁设置于上盖上,其结构具体为:圆盘形且位于上盖的中部,或者丁字形。

所述的吸针磁铁为电磁铁且位于上盖的中部。

所述的吸针磁铁为电磁铁且位于上盖的中部,并设外接电源装置。

所述的吸针磁铁的结构为环形柱状,位于针灰盒的内壁夹层内。

所述的吸针磁铁底部设有活动扣,针灰盒的侧部开有活动槽,活动扣设于活动槽内。

所述的上盖设有活塞,该活塞的一侧设有手柄,手柄的末端设有翼状突出结构,活塞的中部设有气阀口。

所述的针灰盒的开口部设有卡环,防止活塞过于进入里面。

所述的隔层结构的漏斗末端连接两片塑料薄片。

所述的隔层结构的下部设有通气孔。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安全,可供医务人员随身携带使用,能够在温针灸治疗后有效分离废针和艾灰,特别是分离后的艾灰可以收集再利用,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后续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而且更加环保、更加造福于病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1的轴测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吸针磁铁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1的活塞的结构图;

图5和图6为实施例2的结构图;

图7为实施例3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针灰盒1、吸针磁铁2、上盖3、下盖4、隔层结构5、活动扣6、活动槽7、活塞8、手柄9、翼状突出结构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针灰盒1、吸针磁铁2、上盖3和下盖4,其中:上盖3和下盖4分别设置于针灰盒1的顶部和底部,针灰盒1的内部设有漏斗状隔层结构5,隔层结构5的上部为废针容纳空间,隔层结构5的下部为艾炷灰烬容纳空间,吸针磁铁2设置于隔层结构5的上部。

如图3所示,所述的吸针磁铁2的结构为环形柱状,位于针灰盒1的内壁夹层内。

所述的吸针磁铁2底部设有活动扣6,针灰盒1的侧部开有活动槽7,活动扣6设于活动槽7内。

如图4所示,所述的上盖3设有活塞8,该活塞8的一侧设有手柄9,手柄9的末端设有翼状突出结构10,活塞8的中部设有气阀口11。

所述的针灰盒1的开口部设有卡环12,防止活塞8过于进入里面。

所述的隔层结构5的漏斗末端连接两片塑料薄片13。

所述的隔层结构5的下部设有通气孔14。

当废针与灰烬同时放入针灰盒1时,塞上活塞8摇晃装置,使得废针被磁体充分吸引,然后将活塞8推入装置中,推至卡环部位,此时由于上下腔内压力差的作用,漏斗口处塑料薄片打开,灰烬被压入装置下腔中,当活塞8推至最里处时,打开活塞8柄末端气阀盖,将活塞8拔出,然后盖上气阀盖再次将活塞8推入装置中,灰烬被压入下腔后通过装置外侧壁的活动扣将吸针磁铁2取出,因为活塞8的存在,废针被留在装置上腔内,随后取下活塞8,倒出废针,取下下盖4倒出灰烬。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所述的吸针磁铁2设置于上盖3上,其结构具体为:圆盘形且位于上盖3的中部,或者如图6所示的丁字形。

在使用时医务人员将废针与艾炷灰烬直接放入针灰盒1中,盖上上盖3,使磁铁充分吸引废针,然后取下上盖3,将灰烬倒出,并将废针取下。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所述的吸针磁铁2为电磁铁且位于上盖3的中部,并设外接电源装置。其余结构同实施例2。此结构装置可设(直径4.0cm,高11.0cm,体积0.2升)-(直径27cm,高度27cm,体积15升)尺寸,供医院针灸科3~200人次使用。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